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虎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物种,它也是亚洲物种多样化、文化以及经济的一个重要象征。
不久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公布了首份“全球老虎生存状况地图”,列举出世界上10个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并具体分析了野生虎面临的诸多生存危机。老虎生存状况地图的推出,意在提醒公众,如果再不采取行动,那么在下一个虎年,我们很有可能再也看不到野生虎的身影。一旦野生虎绝迹,与其相伴走向毁灭的还有整片整片的老虎栖息地和原始森林。
老虎与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日本学界出现了一种“有魅力的研究办法”,即以虎为视点再现环境变迁的历史。日本学者以为,虎在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的终点,当森林——特别是处于虎的栖息地和人们活动地域中间地带的混交林——减少的时候,虎就会在人类的村庄里出没打食。所以,通过地方志等史料中关于虎吃人畜的记录追查虎的动向,可以搞清植被的变迁过程。
这种研究办法是基于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联系。生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发现的。
由于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所以它们在食物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未受人为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长,因为它们的数量所占比例在生态系统中总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换句话说,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如老虎、猴子、老鼠……各种不同的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衡。
不过,一旦其中某些生物大量死亡,就会使食物链断裂,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就会失衡,物种错位,进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以老虎为例,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虎这种高等哺乳纲猫科食肉动物,高居食物链顶端。通常情况下,虎的生态状况代表着整个地区的生态状况,对维护各种动植物的种群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起着控制器的作用。平时,虎以野猪、羚羊、獐等大小动物为食,如果某个地区的虎绝迹了,前面提到的其他动物就会畸形繁衍,从而导致更弱小的动物和植物衰落甚至绝灭。这种局面反过来又会使原先被作为“虎食”的那些动物,因无物可食而走向灭绝。在特定条件下,这种不正常的生态倾斜甚至会引发巨大的自然灾难。
虎之殇
近些年来,全世界老虎的数量在直线下降,很多研究报告称野生虎的数量维持在3500头左右,但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伴随着栖息地减少、非法贸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野生虎的处境岌岌可危。即使是最乐观估计,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也仅为3200头。相比于上一个农历虎年(1998年),如今适宜野生虎生存的栖息地减少了40%,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野生虎现在的栖息地生存面积仅是原来的7%。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最新公布的地图中,所列出的10个问题区域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及美国,这些地区要么是野生虎的主要分布地,老虎受到栖息地遭破坏、非法交易以及气候变化等种种威胁,要么是对野生虎生存有着重要影响的地区。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地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上榜:在我国东北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非法捕猎使老虎的食物骤减,大量的森林砍伐造成东北虎和西伯利亚虎的数量不断减少;在印度,由于栖息地的缩小,野生虎和人类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孟加拉地区,气候变化导致恒河三角洲南部地区野生虎栖息地面积减少了96%。
来得及的明天
尽管野生虎的生存面临种种不利,人们对老虎的保护工作一直在持续,人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意义。联合国的研究显示,全球每年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损失达2万亿~4.5万亿美元。但如果每年向自然保护区投入450亿美元用于改善生态系统,由此带来的收益可高达5万亿美元。何况保护老虎也不单单是保护这样一个单一物种的问题,而是保护整个食物链完整性的问题,拯救老虎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拯救我们的原始森林,拯救地球。
虽然困难重重,但拯救野生虎的希望犹存。在马来西亚划定的某试验区域中,伪装的摄影机首次捕捉到了母虎与幼崽的画面。照片显示,当时母虎正与它的两只幼虎中的一只观察着摄影机。近年来,在该区域工作的研究员曾多次从摄影机中捕捉到这只母虎的身影,但这是首次发现它做了母亲。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最新公布的《长白山生态系统东北虎的潜在栖息地分析》报告则给人们保护老虎的行动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报告称,我国的东北虎拥有3.8平方千米以上的潜在生存环境,它们是可以在原有的栖息地中重新定居的。
野外生物学家认为,大型猫科动物有极强的繁殖力,只要给予它们足够的生存空问,大自然的食物链没被破坏,它们能够获得足够的猎物,并远离被捕猎的威胁,野生虎还是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繁衍的。作为森林之王的老虎,也仍然可以成为人与自然的“守护人”。
责任编辑 赵 菲
不久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公布了首份“全球老虎生存状况地图”,列举出世界上10个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并具体分析了野生虎面临的诸多生存危机。老虎生存状况地图的推出,意在提醒公众,如果再不采取行动,那么在下一个虎年,我们很有可能再也看不到野生虎的身影。一旦野生虎绝迹,与其相伴走向毁灭的还有整片整片的老虎栖息地和原始森林。
老虎与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日本学界出现了一种“有魅力的研究办法”,即以虎为视点再现环境变迁的历史。日本学者以为,虎在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的终点,当森林——特别是处于虎的栖息地和人们活动地域中间地带的混交林——减少的时候,虎就会在人类的村庄里出没打食。所以,通过地方志等史料中关于虎吃人畜的记录追查虎的动向,可以搞清植被的变迁过程。
这种研究办法是基于生物之间的食物链联系。生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发现的。
由于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所以它们在食物链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未受人为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长,因为它们的数量所占比例在生态系统中总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换句话说,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如老虎、猴子、老鼠……各种不同的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衡。
不过,一旦其中某些生物大量死亡,就会使食物链断裂,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就会失衡,物种错位,进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以老虎为例,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虎这种高等哺乳纲猫科食肉动物,高居食物链顶端。通常情况下,虎的生态状况代表着整个地区的生态状况,对维护各种动植物的种群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起着控制器的作用。平时,虎以野猪、羚羊、獐等大小动物为食,如果某个地区的虎绝迹了,前面提到的其他动物就会畸形繁衍,从而导致更弱小的动物和植物衰落甚至绝灭。这种局面反过来又会使原先被作为“虎食”的那些动物,因无物可食而走向灭绝。在特定条件下,这种不正常的生态倾斜甚至会引发巨大的自然灾难。
虎之殇
近些年来,全世界老虎的数量在直线下降,很多研究报告称野生虎的数量维持在3500头左右,但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伴随着栖息地减少、非法贸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野生虎的处境岌岌可危。即使是最乐观估计,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也仅为3200头。相比于上一个农历虎年(1998年),如今适宜野生虎生存的栖息地减少了40%,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野生虎现在的栖息地生存面积仅是原来的7%。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最新公布的地图中,所列出的10个问题区域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及美国,这些地区要么是野生虎的主要分布地,老虎受到栖息地遭破坏、非法交易以及气候变化等种种威胁,要么是对野生虎生存有着重要影响的地区。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地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上榜:在我国东北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非法捕猎使老虎的食物骤减,大量的森林砍伐造成东北虎和西伯利亚虎的数量不断减少;在印度,由于栖息地的缩小,野生虎和人类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在孟加拉地区,气候变化导致恒河三角洲南部地区野生虎栖息地面积减少了96%。
来得及的明天
尽管野生虎的生存面临种种不利,人们对老虎的保护工作一直在持续,人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意义。联合国的研究显示,全球每年因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损失达2万亿~4.5万亿美元。但如果每年向自然保护区投入450亿美元用于改善生态系统,由此带来的收益可高达5万亿美元。何况保护老虎也不单单是保护这样一个单一物种的问题,而是保护整个食物链完整性的问题,拯救老虎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拯救我们的原始森林,拯救地球。
虽然困难重重,但拯救野生虎的希望犹存。在马来西亚划定的某试验区域中,伪装的摄影机首次捕捉到了母虎与幼崽的画面。照片显示,当时母虎正与它的两只幼虎中的一只观察着摄影机。近年来,在该区域工作的研究员曾多次从摄影机中捕捉到这只母虎的身影,但这是首次发现它做了母亲。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最新公布的《长白山生态系统东北虎的潜在栖息地分析》报告则给人们保护老虎的行动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报告称,我国的东北虎拥有3.8平方千米以上的潜在生存环境,它们是可以在原有的栖息地中重新定居的。
野外生物学家认为,大型猫科动物有极强的繁殖力,只要给予它们足够的生存空问,大自然的食物链没被破坏,它们能够获得足够的猎物,并远离被捕猎的威胁,野生虎还是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繁衍的。作为森林之王的老虎,也仍然可以成为人与自然的“守护人”。
责任编辑 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