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词语教学 时机 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87-01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但词语教学常常存在误区:许多教师认为词语教学是低年级才应该关注的事,在其他学段只要让学生自己理解就可以了。其实不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词汇量日益丰富,他们对词语的理解容易出现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状况,教师如果放任不管,势必会对学生的阅读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词语教学的时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一、在学生理解错误时,多一些思考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词汇量丰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对一些形近字理解错误。对此,教师不可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要结合具体语境让学生思考、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理解和感知更加丰富。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针对这句话,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下。
师:从此以后,小英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1:她不再“犹豫”,敢于和同学们一块儿玩。
师:是这样吗?看来你把“忧郁”与“犹豫”混淆了。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小英“忧郁”的句子。
生2: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3:因为她很自卑,怕别人笑话她、瞧不起她,所以显得很“忧郁”。
师:“忧郁”与“犹豫”的意思一样吗?
生4:不一样。“忧郁”是指心情不好,烦闷,“犹豫”则是对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决定或者还没想好。
师:是啊,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虽然听起来它们的读音很相近,但是仔细思考以后,你会发现他们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当学生对“忧郁”一词做出错误的理解时,教师没有否定学生,而是把学生引向具体语言环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
二、在学生模糊不清时,多一些辨析
学生阅读文章时往往出现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这就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困难。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向学生灌输词语意思的教学方式,而要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的含义进行辨析,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文本语言环境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例如,以下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蒲公英》一课的教学片段,在关于“嘱咐”一词的教学习中,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1:主要讲太阳公公对蒲公英的嘱咐是什么。
师:太阳公公嘱咐了什么?
生2:孩子们记住……才是你生根长叶的地方。
生3:为什么说太阳公公“嘱咐”孩子们,为什么不说“吩咐”孩子们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4:“嘱咐”有“叮嘱”的意思,而“吩咐”有命令的意思。在这里,太阳公公并没有命令的意思,而是仔细叮嘱,生怕孩子们忘记了。
师:说得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用叮嘱的语气再读一读这句话。
当学生对新学习的词语感到模糊不清、产生异议时,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引导学生进行词语辨析,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加深刻,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三、在学生理解肤浅时,多一些对话
小学生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词语时仅从字面上对词语作解释,这就造成了他们对词语的认识过于肤浅。对此,教师要及时抛出有价值的探讨话题,让学生在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过程中获得对词语的深刻理解。笔者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一课的教学片段如下。
师:你们是怎样理解“瞬息万变”这个词语的?
生1:是指瞬间变化。
生2:“瞬息万变”是变化很快的意思。
师:是的,大家都说得对。请大家结合课文想一想,“瞬息万变”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生3:文中主要用“瞬息万变”来形容庐山的云雾变化快,一会儿这个样子,一会儿那个样子,太奇妙了!
当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浮于浅层,教师及时铺路搭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与文本的深刻对话上来,为学生的高效阅读奠定基础。
总之,教师应把握好词语教学的时机,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辨析,多一些对话,使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同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责编 杨 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87-01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但词语教学常常存在误区:许多教师认为词语教学是低年级才应该关注的事,在其他学段只要让学生自己理解就可以了。其实不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词汇量日益丰富,他们对词语的理解容易出现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状况,教师如果放任不管,势必会对学生的阅读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词语教学的时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一、在学生理解错误时,多一些思考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词汇量丰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对一些形近字理解错误。对此,教师不可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要结合具体语境让学生思考、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理解和感知更加丰富。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针对这句话,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下。
师:从此以后,小英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1:她不再“犹豫”,敢于和同学们一块儿玩。
师:是这样吗?看来你把“忧郁”与“犹豫”混淆了。请大家再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小英“忧郁”的句子。
生2: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3:因为她很自卑,怕别人笑话她、瞧不起她,所以显得很“忧郁”。
师:“忧郁”与“犹豫”的意思一样吗?
生4:不一样。“忧郁”是指心情不好,烦闷,“犹豫”则是对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决定或者还没想好。
师:是啊,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虽然听起来它们的读音很相近,但是仔细思考以后,你会发现他们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当学生对“忧郁”一词做出错误的理解时,教师没有否定学生,而是把学生引向具体语言环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
二、在学生模糊不清时,多一些辨析
学生阅读文章时往往出现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语,这就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困难。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向学生灌输词语意思的教学方式,而要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的含义进行辨析,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文本语言环境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例如,以下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蒲公英》一课的教学片段,在关于“嘱咐”一词的教学习中,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1:主要讲太阳公公对蒲公英的嘱咐是什么。
师:太阳公公嘱咐了什么?
生2:孩子们记住……才是你生根长叶的地方。
生3:为什么说太阳公公“嘱咐”孩子们,为什么不说“吩咐”孩子们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4:“嘱咐”有“叮嘱”的意思,而“吩咐”有命令的意思。在这里,太阳公公并没有命令的意思,而是仔细叮嘱,生怕孩子们忘记了。
师:说得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用叮嘱的语气再读一读这句话。
当学生对新学习的词语感到模糊不清、产生异议时,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引导学生进行词语辨析,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加深刻,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三、在学生理解肤浅时,多一些对话
小学生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词语时仅从字面上对词语作解释,这就造成了他们对词语的认识过于肤浅。对此,教师要及时抛出有价值的探讨话题,让学生在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过程中获得对词语的深刻理解。笔者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一课的教学片段如下。
师:你们是怎样理解“瞬息万变”这个词语的?
生1:是指瞬间变化。
生2:“瞬息万变”是变化很快的意思。
师:是的,大家都说得对。请大家结合课文想一想,“瞬息万变”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生3:文中主要用“瞬息万变”来形容庐山的云雾变化快,一会儿这个样子,一会儿那个样子,太奇妙了!
当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浮于浅层,教师及时铺路搭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与文本的深刻对话上来,为学生的高效阅读奠定基础。
总之,教师应把握好词语教学的时机,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辨析,多一些对话,使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同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