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思考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转换自身的教育理念,为初中生带来创新的学习体验,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从而使其在自主意识的引导下更好地学习历史。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围绕初中历史创新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创新教学
   一、采用创新方法教学,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初中历史知识繁杂,涉及面极其广泛,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只按照教材进行碎片化的知识讲解,不仅不利于初中生对知识的吸收,同时过于碎片化的教学模式会造成其印象不深刻、记忆不连贯等负面影响,对提升教学效率无益。因此,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历史知识的连贯性,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方向,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主干,同一时间中的历史事件为分支,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充分提升其学习效率[1]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一阶段的知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的知识脉络,引导学生学习之后,进行更详细的分支补充,从而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方便初中生进行学习以及复习。
   二、提倡质疑求异,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其创新精神,鼓励其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根据已学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思考,从而在思考的过程中根据教材上的知识要点树立属于其独有的创新型理论。但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所思所感自然不同,加之初中生多年来浸养在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中,所以在创新求异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幼稚的、错误的想法及观念。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其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鼓励初中生根据历史脉络,不断改正、完善自己的观念,从而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升华人格。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经济体制改革”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如果你是1984年城市中的一个普通工人,面对国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改革局势,你会做什么来改变你的生活?”由于学生知道这一改革的优势,所以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很快就会产生很多新奇的想法,做出如“辞职当老板”“卖房子开商店”等回答。甚至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因为对知识了解得不透彻,而对国家政策抱有质疑的情况,当这部分同学向老师提出疑问之后,教师要注意不能用严苛的话语批评他们的错误想法,而是要循循善诱,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引导其正视历史发展,对比改革前后的人民生活,从而自发地转变观念。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新教学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今,初中历史课堂中能够辅助教师进行高效授课的手段以及工具越来越多,多媒体播放设备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相关课件,将历史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2]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抗美援朝”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抗美援朝战争中珍贵的历史视频,引导其充分体会革命先辈所遭受的苦难,从而对现今美好生活进行反思,进而引导其更自觉地投入历史学习中。
   四、情景表演教学
   在历史长河中,很多历史大事件都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导初中生在课下闲暇时间搜集与书中知识有关的历史大事件,并且将其改编成小品的形式,进而在历史老师讲述完基础知识后,作为课堂知识拓展,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演绎[3]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周恩來总理的外交故事改编成小品的形式,即由一名学生扮演周恩来总理,另一名学生扮演不礼貌的外国人,他们在台上“双方握手后,外国人掏出手绢擦了擦手,周总理见状也掏出手绢擦了擦手之后狠狠地丢到了垃圾桶里”。这样简单的肢体动作,充分展示了周总理的机智反应。教师可以就此时的肢体动作做出延伸补充:“自建国到如今,我国外交一直主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我们不主动惹事,但也绝不怕事。因此,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每位同学都要拥有绝对的民族自信。”
   五、结语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一昧地墨守成规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进度以及职业素养。因此,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创新的教育手段为我国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少英.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1(1):47-48.
   [2]杨茂同.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策略浅谈[J].新课程,2020,(37):152.
   [3]李瑞鸿.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教学策略以构建高效课堂[J].亚太教育,2019(10):70.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过于注重词汇和写作教学,而忽视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与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有效信息,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老师要加强阅读教学的重视。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英语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会系统的阅读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范
摘 要: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融入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扩充的课堂学习资料,辅助学生阅读,另一方面可以围绕传统文化开展各类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渐渐地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高中生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既可以作为思想的“灯塔”,时刻给学生照耀正确的成长方向,又可以作为充实学生知识的“资
摘 要:进入初中阶段,学生才开始系统地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对化学知识进行教学时重点内容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出来,其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为此,从初中化学课堂入手,研究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策略,进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彰显。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初中阶段是学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在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需要关注的重点,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采用创新方法实施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想象   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科技时代,传统的观念已经不足以支撑我国的发展。科技在进步,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创新,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教师更要懂得自己所担负的责任,
摘 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素质教育逐渐推行,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益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到了大幅度升,而这项能力也逐渐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高段;作文教学   一、共同分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绝大多数小学生对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把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运用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不仅让学生能
摘 要: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重视特殊教育,提升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课程的创建者和实践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引导者,因此,教师必须拥有专业的专业素养,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有规划的课程设计,提升特殊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特殊教育;专业素养;理性思考   近些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在政府和社会人士
摘 要:以往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因其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效率低下,成为当下初中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改革对象。而在新课程改革与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互联网 ”的教学方式逐渐改善着当下我国初中教育阶段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改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策略逐渐成为未来我国
摘 要:应新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的需要,逆向教学设计理念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显得尤为有效,它能够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度,提升学习评价的效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深度;效度;逆向教学设计;评价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思政课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深度和效度,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方式
摘 要:因为文言文具有晦涩难懂的特点,使得其成为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导致很多高中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产生了恐惧与抵触,这不利于高中生语文素养与学科思维的形成,也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革新自身教学方式,合理规划语文课堂,探寻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措施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据大量分值。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