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励教育是一种以激励为主要方式,以学生主体精神为核心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是连接激励主体与客体的桥梁,直接影响激励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须通过运用激励性策略,从而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政治;教学方法
激励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激发激励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和需求、动机有密切关系。激励作为一种个人建构主体意识的有效手段,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激励教育是一种以激励为主要方式,以学生主体精神为核心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它要求将对学生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激励教育模式的本质在于使主体——教师与客体——学生联系在一起,使主体能够针对有关客观情况,恰当地选择和采取适当的途径、手段等作用于客体,以达到主体所要达到的目的。激励方法是连接激励主体与客体的桥梁,直接影响激励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的效果。教育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激励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
一、表扬激励法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教学实践中,表扬都是最为常见的激励方法。其原因在于,表扬符合人的心理,能有效地对人们起到激励作用。一般可分为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当众表扬、个别表扬、一次表扬、多次表扬等。
“好话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的心理较为敏感,需要得到老师及家长的肯定,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鼓舞,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现在的孩子好胜心特别的强,也特别喜欢家长和老师表扬他们。为了得到老师的称赞,他们会竭尽全力的去做一件事情,在得到表扬以后他们会做的更好。当然,也有调皮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如果只一味的批评指责,时间长了他们会觉得自己就像教师说的那样,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长处和亮点,只要我们抓住他们的长处加以表扬,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尝试激励法
引领学生去尝试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刺激”,使得其得到一种精神或力量,去“开始努力”并“最终完成”某一任务。关键时刻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也是一种对于尝试的引领,一般会起到一定的正面激励作用。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用“没关系,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点,你一定能行的”等语音和肢体语言,来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向上,采用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于是这种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三、竞争激励法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竞争、个人竞争等方式,鼓起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检查评定和比较学生思想行为等评出优秀者以激励学生。比如操行评定、评比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评选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竞争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和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可以比团结,比干劲,比成绩,比贡献,比风格等,会取得较好的激励效果。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的竞争目标,作为引起需要的一种诱因,能给学生带来竞争意识,使他们产生争取达到目标的强烈愿望,促使他们不断去努力,这些通过努力实现的目标,往往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加强激励的效果。
四、榜样激励法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对学生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为人的表率和行为的楷模。教师和家长应该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一言一行都要為学生做出榜样。除此之外,还要在学生中树立各种榜样,号召同学们向榜样学习,让这种看得见的身边的鲜活典型来起示范作用,往往效果更好。
榜样示范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道德楷模,也有献身科学的大师;既有见义勇为的英雄,也有刻苦学习的标兵;既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榜校,也有钻研业务方面的突出代表,总之,要为学生树立各方面的榜样,为其做出示范,以全方位激励学生。
五、谈话激励法
谈话激励法一般是针对学生在行为规范或者某一方面有偏差时及时采取的激励方法。主要是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分析有关情况,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指明发展下去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提出矫正的方法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谈话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提高认识,加强自律,自己确定奋斗目标。当然,谈话不一定都是学生出现了某一问题,或违反了某一纪律时才进行,在学生取得了某些进步,或做了某项好事的时候,也可以进行谈话激励,是为了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保持目前的良好状态等。
综上所述。激励作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在个体的成长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以激励为核心内容的激励教育进行研究,不仅会推动教育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会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更好地实现教育“育人成人”的真谛。因此,激励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为了激励教育的顺利实施,还必须把激励教育的理论进一步细化,使之更具可理解性、可把握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上述提到的多种激励性方法,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须通过运用激励性策略,在激励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参与行为、多肯定,多鼓励,以常见学生主导,教师引领的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入最佳发展境界。总之,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效的发挥激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活泼有趣,从而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政治;教学方法
激励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激发激励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和需求、动机有密切关系。激励作为一种个人建构主体意识的有效手段,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激励教育是一种以激励为主要方式,以学生主体精神为核心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它要求将对学生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激励教育模式的本质在于使主体——教师与客体——学生联系在一起,使主体能够针对有关客观情况,恰当地选择和采取适当的途径、手段等作用于客体,以达到主体所要达到的目的。激励方法是连接激励主体与客体的桥梁,直接影响激励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的效果。教育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激励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
一、表扬激励法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教学实践中,表扬都是最为常见的激励方法。其原因在于,表扬符合人的心理,能有效地对人们起到激励作用。一般可分为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当众表扬、个别表扬、一次表扬、多次表扬等。
“好话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的心理较为敏感,需要得到老师及家长的肯定,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鼓舞,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现在的孩子好胜心特别的强,也特别喜欢家长和老师表扬他们。为了得到老师的称赞,他们会竭尽全力的去做一件事情,在得到表扬以后他们会做的更好。当然,也有调皮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如果只一味的批评指责,时间长了他们会觉得自己就像教师说的那样,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长处和亮点,只要我们抓住他们的长处加以表扬,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尝试激励法
引领学生去尝试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刺激”,使得其得到一种精神或力量,去“开始努力”并“最终完成”某一任务。关键时刻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也是一种对于尝试的引领,一般会起到一定的正面激励作用。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用“没关系,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点,你一定能行的”等语音和肢体语言,来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向上,采用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于是这种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三、竞争激励法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竞争、个人竞争等方式,鼓起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检查评定和比较学生思想行为等评出优秀者以激励学生。比如操行评定、评比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评选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竞争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和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可以比团结,比干劲,比成绩,比贡献,比风格等,会取得较好的激励效果。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的竞争目标,作为引起需要的一种诱因,能给学生带来竞争意识,使他们产生争取达到目标的强烈愿望,促使他们不断去努力,这些通过努力实现的目标,往往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加强激励的效果。
四、榜样激励法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对学生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为人的表率和行为的楷模。教师和家长应该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一言一行都要為学生做出榜样。除此之外,还要在学生中树立各种榜样,号召同学们向榜样学习,让这种看得见的身边的鲜活典型来起示范作用,往往效果更好。
榜样示范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道德楷模,也有献身科学的大师;既有见义勇为的英雄,也有刻苦学习的标兵;既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榜校,也有钻研业务方面的突出代表,总之,要为学生树立各方面的榜样,为其做出示范,以全方位激励学生。
五、谈话激励法
谈话激励法一般是针对学生在行为规范或者某一方面有偏差时及时采取的激励方法。主要是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分析有关情况,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指明发展下去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提出矫正的方法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谈话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提高认识,加强自律,自己确定奋斗目标。当然,谈话不一定都是学生出现了某一问题,或违反了某一纪律时才进行,在学生取得了某些进步,或做了某项好事的时候,也可以进行谈话激励,是为了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保持目前的良好状态等。
综上所述。激励作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在个体的成长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以激励为核心内容的激励教育进行研究,不仅会推动教育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会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更好地实现教育“育人成人”的真谛。因此,激励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为了激励教育的顺利实施,还必须把激励教育的理论进一步细化,使之更具可理解性、可把握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上述提到的多种激励性方法,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须通过运用激励性策略,在激励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参与行为、多肯定,多鼓励,以常见学生主导,教师引领的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入最佳发展境界。总之,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效的发挥激励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活泼有趣,从而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