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以疑促学方能求索而创新。教师有意识地地设疑,使学生生疑、再去解疑,往复循环,最终形成习惯。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质疑解惑能力
我国自古就有“疑而引思,思而求所”的论断。目前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懒于思考,对数学知识和规律不求甚解,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去大胆质疑,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的设疑、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驱动力,可以对学生创新思维起到发散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疑促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老师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心与心的融合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努力地营造一种质疑互动的学习氛围,不仅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现浅谈如下:
一、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敢于质疑
好奇求索是学生的天性,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设质疑情景,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心求探索。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的概念时,教师通过PPT、flash演示“平移与旋转”的动态变化图,可以让学生思考“方向”“距离”起什么作用,这二者缺一行不行,并在动态情景图中质疑图形的位置变了,为什么形状不变?质疑情景会让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练习时,创设一组“找伙伴”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比较两组算式:由(75+25)×4和75×4+25×4的结果都是400,得到两种等式,算式1:(75+25)×4=75×4+25×4,算式2:75×4+25×4=(75+25)×4,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两种算式提出质疑,并敢于质疑,这时就会有一部分学生把算式2看作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维错觉呢?这是因为括号常常表示结合,教师以括号为条件,并通过两组相关数据让学生对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作出分析、探究,并发现:(1)这种类型的算式实际上就是等式的左右两边调换了位置(2)括号的结合实际上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3)对比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算符号,乘法结合律中的算式是三个数相乘,没有加法运算。以上几点的对比和分析让学生明白:括号与“结合”之间的联系,括号在这里代表的是一种合并的简便运算,与乘法结合律的结合没有一定的关系。由情境而好奇,由好奇而敢于质疑,因质疑而思考,学生在探究、解惑的基础上终于明白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区别。设情促疑,以疑促学,在教学中只有努力创设质疑情境,学生才会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
二、运用质疑策略,让学生善于质疑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要树立质疑意识,运用“质疑”策略,多多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后质疑,质疑后寻规律,在规律中总结出一个正确的知识框架体系,并运用不同的质疑方法、寻找相应的策略,如加强对比质疑、猜测质疑、逆向质疑的运用,让学生善于质疑。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中,教师在补充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组对比练习:下面两组算式“201÷25=?”和“20.1÷2.5=?”,它们的商相等吗?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得到商相等。“同学们猜想一下当商是整数时,它们的余数相等吗?”当一部分学生猜测余数相等时,另外一部分学生会有不同意见,并质疑: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商虽然不变,但余数不是商,余数就不一定相等。这时我会引导学生运用质疑策略,让学生想一想被除数、除数、商以及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并适时引导,让学生对质疑的问题去逐步解决。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质疑解惑的方法,如:学生1,列竖式计算,201÷25的余数1在个位,表示1个1,20.1÷2.5的余数1在十分位,表示1个0.1;学生2,用被除数减去整数商乘除数结果得余数,201-25×8=1,20.1-2.5×8=0.1;学生3,整数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验证:2.5×8+1=21和20.1不相等,所以余数不相同。中、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已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猜想、去质疑、去尝试、去得出结论。课堂上只有让学生通过质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教师运用生疑、质疑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验证,从而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
三、以疑促学养成习惯,让学生乐于质疑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质疑习惯是新课程教学的典型特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善于解疑。在学生的互相质疑中,通过推理、验证、积极合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疑能促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通过互动,利用别人好的建议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思维深层次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次品”时,一是将待测的物品平均分成三份,二是尽量平均分,这样找次品称的次数最少,比如9个物品,可以分成(3,3,3)找次品稱的次数最少是2次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质疑的习惯,有的学生立马提出质疑,“像8不能平均分怎么办?”通过学生的质疑课堂气氛立马活跃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对比探究,从而发现:不能平均分的待测物品,使分的每一组的数量尽量接近,也就是尽量平均分,如8(3,3,2)。巧妙运用质疑、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四、把控质疑的节奏,师生合作质疑
课堂教学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以后,教师可能随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境,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要做足功课,要知道学生对哪些事情感兴趣、以趣设疑,层层把控,掌握好课堂教学质疑的节奏和力度,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通常喜欢一个问不倒的老师,丰富自己的阅历,做到知己知彼百问不穷。对于学生的质疑或困惑,教师一时无法正确回答时,教师不能敷衍草率作答,更不可躲闪回避。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时,有个学生问:泰国可能下雪吗?有的学生说我去过泰国,“泰国不下雪”,这时课堂上又出现了质疑的声音,“高山多积雪”“泰国也有高山,高山上不下雪吗?”质疑、争论就此展开,课堂讨论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时教师要把控住质疑的节奏,我就说:“老师没有去过泰国,对于泰国不太了解,老师觉得泰国可能会下雪,也可能不会下雪,对于这个问题老师现在不能确定但同学们质疑的这个问题,我们在回答时要以具体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去分析,等下课后,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去查阅资料,寻找到相关数据后,再去确定答案,好不好?”所以对待超越课本的知识,教师一定要认真回应,要把课堂质疑的情境拉回到课本,不能跑偏,也不能扼杀同学们创新质疑的能力,控制课堂节奏,提高应变能力,课下继续探讨,把质疑的问题落到实处。在质疑互动的课堂上,学生是质疑解惑的主体,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偏离”及时调整,还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只有把握好质疑的力度和节奏,课堂合作才能更好体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在质疑求的过程中全面合作的能力。
如何更好利用课堂质疑这一教学手段,更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是我们今后将继续思考和探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宋慧.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探究.基础教育研究,2014(16):3435.
〖2〗刘影,王威.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新时代教育》,2015.
〖3〗高建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96.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质疑解惑能力
我国自古就有“疑而引思,思而求所”的论断。目前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懒于思考,对数学知识和规律不求甚解,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去大胆质疑,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的设疑、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驱动力,可以对学生创新思维起到发散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疑促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老师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心与心的融合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努力地营造一种质疑互动的学习氛围,不仅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现浅谈如下:
一、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敢于质疑
好奇求索是学生的天性,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设质疑情景,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心求探索。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的概念时,教师通过PPT、flash演示“平移与旋转”的动态变化图,可以让学生思考“方向”“距离”起什么作用,这二者缺一行不行,并在动态情景图中质疑图形的位置变了,为什么形状不变?质疑情景会让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练习时,创设一组“找伙伴”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比较两组算式:由(75+25)×4和75×4+25×4的结果都是400,得到两种等式,算式1:(75+25)×4=75×4+25×4,算式2:75×4+25×4=(75+25)×4,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两种算式提出质疑,并敢于质疑,这时就会有一部分学生把算式2看作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思维错觉呢?这是因为括号常常表示结合,教师以括号为条件,并通过两组相关数据让学生对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作出分析、探究,并发现:(1)这种类型的算式实际上就是等式的左右两边调换了位置(2)括号的结合实际上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3)对比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算符号,乘法结合律中的算式是三个数相乘,没有加法运算。以上几点的对比和分析让学生明白:括号与“结合”之间的联系,括号在这里代表的是一种合并的简便运算,与乘法结合律的结合没有一定的关系。由情境而好奇,由好奇而敢于质疑,因质疑而思考,学生在探究、解惑的基础上终于明白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区别。设情促疑,以疑促学,在教学中只有努力创设质疑情境,学生才会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
二、运用质疑策略,让学生善于质疑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要树立质疑意识,运用“质疑”策略,多多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后质疑,质疑后寻规律,在规律中总结出一个正确的知识框架体系,并运用不同的质疑方法、寻找相应的策略,如加强对比质疑、猜测质疑、逆向质疑的运用,让学生善于质疑。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中,教师在补充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组对比练习:下面两组算式“201÷25=?”和“20.1÷2.5=?”,它们的商相等吗?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得到商相等。“同学们猜想一下当商是整数时,它们的余数相等吗?”当一部分学生猜测余数相等时,另外一部分学生会有不同意见,并质疑: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商虽然不变,但余数不是商,余数就不一定相等。这时我会引导学生运用质疑策略,让学生想一想被除数、除数、商以及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并适时引导,让学生对质疑的问题去逐步解决。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质疑解惑的方法,如:学生1,列竖式计算,201÷25的余数1在个位,表示1个1,20.1÷2.5的余数1在十分位,表示1个0.1;学生2,用被除数减去整数商乘除数结果得余数,201-25×8=1,20.1-2.5×8=0.1;学生3,整数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验证:2.5×8+1=21和20.1不相等,所以余数不相同。中、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已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猜想、去质疑、去尝试、去得出结论。课堂上只有让学生通过质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教师运用生疑、质疑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验证,从而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
三、以疑促学养成习惯,让学生乐于质疑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质疑习惯是新课程教学的典型特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善于解疑。在学生的互相质疑中,通过推理、验证、积极合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疑能促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通过互动,利用别人好的建议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思维深层次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次品”时,一是将待测的物品平均分成三份,二是尽量平均分,这样找次品称的次数最少,比如9个物品,可以分成(3,3,3)找次品稱的次数最少是2次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质疑的习惯,有的学生立马提出质疑,“像8不能平均分怎么办?”通过学生的质疑课堂气氛立马活跃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对比探究,从而发现:不能平均分的待测物品,使分的每一组的数量尽量接近,也就是尽量平均分,如8(3,3,2)。巧妙运用质疑、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四、把控质疑的节奏,师生合作质疑
课堂教学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以后,教师可能随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境,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要做足功课,要知道学生对哪些事情感兴趣、以趣设疑,层层把控,掌握好课堂教学质疑的节奏和力度,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通常喜欢一个问不倒的老师,丰富自己的阅历,做到知己知彼百问不穷。对于学生的质疑或困惑,教师一时无法正确回答时,教师不能敷衍草率作答,更不可躲闪回避。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时,有个学生问:泰国可能下雪吗?有的学生说我去过泰国,“泰国不下雪”,这时课堂上又出现了质疑的声音,“高山多积雪”“泰国也有高山,高山上不下雪吗?”质疑、争论就此展开,课堂讨论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时教师要把控住质疑的节奏,我就说:“老师没有去过泰国,对于泰国不太了解,老师觉得泰国可能会下雪,也可能不会下雪,对于这个问题老师现在不能确定但同学们质疑的这个问题,我们在回答时要以具体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去分析,等下课后,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去查阅资料,寻找到相关数据后,再去确定答案,好不好?”所以对待超越课本的知识,教师一定要认真回应,要把课堂质疑的情境拉回到课本,不能跑偏,也不能扼杀同学们创新质疑的能力,控制课堂节奏,提高应变能力,课下继续探讨,把质疑的问题落到实处。在质疑互动的课堂上,学生是质疑解惑的主体,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偏离”及时调整,还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只有把握好质疑的力度和节奏,课堂合作才能更好体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在质疑求的过程中全面合作的能力。
如何更好利用课堂质疑这一教学手段,更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是我们今后将继续思考和探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宋慧.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探究.基础教育研究,2014(16):3435.
〖2〗刘影,王威.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新时代教育》,2015.
〖3〗高建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