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临沂大学系院资料室创新发展为例,从指导思想、资源保障、工作程序、服务方式等方面介绍正在开设的一种课程教学参考资料服务模式,即“超市化”、“一站式”服务模式。
【关键词】系院资料室 课程 服务 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46-02
近年来,临沂大学图书馆认真履行“读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服务职责,读者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标准”的服务承诺,紧紧围绕课程配置资源,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读者服务,密切了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拓宽了服务的领域,也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近日,临沂大学徐同文书记视察图书馆时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服务理念,即“课程教学参考资料服务”。那么,如何理解和正确把握它的内涵和实质,是目前我馆成功探索和实践这一新型服务模式的关键。
一、服务理念的提出及涵义
临沂大学是一所致力于培养地方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院校。目前,在全院开展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求立足地方院校的实际,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实施教学改革,突破计划管理与人才需求市场化矛盾的制约。秉承“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根据学生出口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国际化为基本手段,自主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为山东地方教育事业和沂蒙老区经济发展做贡献。
“课程教学参考资料服务”,是图书馆资料室开展多层次、多领域服务的集中体现。它的内涵,就是紧密配合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活动,以正在开设课程为组织单位,以任课教师推荐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为主体资源,建立课程参考资料库(或称之为“课程参考资料超市”),每学期更新修订一次。课程参考资料库逐年自然积累,动态变化,不断发展,为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借阅、咨询、检索、下载、复制等“一站式”便捷服务,努力缩短查询、检索、获取或下载文献的时间和精力。
二、有效、健全的资源保障机制
课程教学参考资料服务,能不能顺利实施以及实施后的效果,关键在于资源保障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我们的做法是:
1.保证资金足额到位,免除资源建设后顾之忧。近年来,学院在系院的文献资源建设上,本着更贴近本科办学需要,按照“建在系院、一级管理、服务全校、双重考核”的原则,紧紧围绕课程购置文献资源。一方面,学院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购置图书馆图书期刊、电子文献资源和数据库的采购;另一方面,在系院资料室建设中,学院每年每个系院下拨不少于2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课程体系研究和资料室的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纸本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电子资源等。
2.良好的采访机制,使资源配置更趋合理。良好的采购政策努力保障课程教学资料的完备,如对于国内主要出版社和世界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课程参考书和重要期刊,实行优先购买政策,从而保证参考图书期刊的质量、新颖和全面。若遇缺藏的文献,还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授课教师自行购买等方式来补充。
3.严格的工作程序,使文献建设更富有特色。新学期开始之前,教师把自己所授课程中涉及到或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资料(参考书、期刊或网上信息资源等),或根据所讲课程的内容和进度,拟定课程参考资料目录清单,提交给图书馆。图书馆负责课程参考资料服务的工作小组馆员,按目录清单进行资源配置和藏书组织,如检索本馆的OPAC系统,搜集、调拨相应的参考文献资料等。
4.完善的网络传递系统,使文献资源及时得到补充。在校园网上,任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图书馆的主页实现信息需求的快速传递。读者通过网页留言、Email、订单服务等,将所需资料上传到“订购征询”系统,由馆内实施订购,并通过新书通报、信息发布、电子邮件等渠道,将信息反馈到读者手中,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读者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使文献资源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彰显“以人为本”
课程教学参考资料服务,要求课程参考资料库提供课程参考资料的“一体化、一站式”服务,采取闭架阅览和短时外借制度,供选课的学生高频次、有保证的借阅;建设的“课程参考资料服务系统”,提供课程参考资料的“电子化、网络化”服务,课程参考资料的检索、查询及下载等,既可以在图书馆主页上进行,也可以在图书馆的OPAC中进行。检索查询结果显示出课程参考图书的索书号以及位于课程参考资料服务的库区;显示出电子化文献的直接下载链接,或全文电子期刊文献的直接链接。同时,还可以按系院专业、授课教师姓名、课程名称或代码来检索出相应的课程参考资料及其获取方法(如室内闭架阅览或下载电子版本等)。这些服务方式包括:
1.开展“点菜式”服务。使读者在图书馆乃至任何资料室都能享受到类似饭店点菜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的书目就是“菜单”,学生检索到“菜单”上有的,馆员就负责把你要的书找来,而不管是哪一个校区,哪个学院资料室的书刊。
2.开展“双导式”服务。图书馆的“双导”服务是指“导借”和“导读”。一方面由学科馆员到系院开展讲座,向师生介绍图书馆资源及检索使用的方法,开展导读活动,培养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流通、期刊等一线人员还开展最近新书、新刊报道,书库、阅览室内放置检索机,书库、阅览室的导引系统,上网的新书通报、期刊目录,核心期刊题录数据库,《读者手册》、《电子资源利用指南》等。
3.开展“报道式”服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只有充分的揭示、宣传、报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在图书馆和资料室,针对读者服务的宣传资料随处可见,免费取阅。
4.实行“超市自取”的服务方式。实行馆内资源和资料室“藏、阅、查、借”一体化的开架自取式服务,更高层次地实现文献的有序流通,使文献得到充分的利用。 5.开展“透明式”服务。在借书、还书工作用机上全部安装了双屏显示,便于读者了解自己的借还信息,提高工作信任度,避免馆员与读者的争议。
四、重要意义和效果评价
课程参考资料服务,就是让教师推荐有关教材、参考资料、讲义、课件及网络资源,经图书馆加工处理后,提供给学生浏览、借阅。其核心和目标是按课程进行文献资源配置和服务。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使教学资料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使图书馆与教室课堂融为一体。其重要意义表现在:
1.图书馆系院化。建设的“课程参考资料服务系统”,将通过专业设置、专业简介、课程设置、课程简介、任课教师、精品课程、教材教参、推荐书目、相关网站、专业期刊、专业论文、毕业论文等栏目,将“教”与“学”的全部要素和实施过程统一在系统内,在教师与学生、师生与图书馆、人与信息、信息与利用之间搭建了一个“教学大舞台”。
2.资料库课堂化。课程参考资料服务最大的创新点是把课堂搬进了图书馆。资料库内汇集了同一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配置了多媒体设备,可以把教师的教学课件视听播放,把个人查阅资料与个人或小组演示、讨论结合在一起,发挥了课程参考资源、多媒体教室、视听区、讨论室和个人电脑的合成效用,创设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3.馆员助教化。课程参考资料服务要求馆员不再是简单地借书还书,而是要主动与系院任课教师合作,参与到具体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搜集、整理和利用中,更好地把握所开设课程的内容、进度及需要的相关参考资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成为辅助教师教学的一份子。
总之,近年来,我院资料室实行一系列诸如“首问负责制”、“客户经理制(学科馆员制)”、“超市化办公”和读者留言“无空缺”回复制度等先进的服务思想和理念,采取馆员承包系院的方式,通过职责绑定、服务绑定和考核绑定,为师生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并根据单体读者个性需要,开展了定题、跟踪、上门、电话、电子邮件、信息检索、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服务;根据特定读者需要,开展了订购书目、网上发布的目录菜单和论文检索、软件安装、资料打印等服务,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密切了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拓宽了服务领域,在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荣侠.新课程形势下中小学图书馆(室)多元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2(03)
[2]曾帆.发挥图书馆优势 服务新课程教学[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4)
作者简介:
冯遵华(1967-),男,山东临沂人,本科学历,现临沂大学文学院资料室,副研究馆员,有专业论文20余篇。
【关键词】系院资料室 课程 服务 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46-02
近年来,临沂大学图书馆认真履行“读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服务职责,读者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标准”的服务承诺,紧紧围绕课程配置资源,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读者服务,密切了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拓宽了服务的领域,也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近日,临沂大学徐同文书记视察图书馆时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服务理念,即“课程教学参考资料服务”。那么,如何理解和正确把握它的内涵和实质,是目前我馆成功探索和实践这一新型服务模式的关键。
一、服务理念的提出及涵义
临沂大学是一所致力于培养地方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院校。目前,在全院开展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要求立足地方院校的实际,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实施教学改革,突破计划管理与人才需求市场化矛盾的制约。秉承“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根据学生出口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国际化为基本手段,自主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为山东地方教育事业和沂蒙老区经济发展做贡献。
“课程教学参考资料服务”,是图书馆资料室开展多层次、多领域服务的集中体现。它的内涵,就是紧密配合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活动,以正在开设课程为组织单位,以任课教师推荐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为主体资源,建立课程参考资料库(或称之为“课程参考资料超市”),每学期更新修订一次。课程参考资料库逐年自然积累,动态变化,不断发展,为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借阅、咨询、检索、下载、复制等“一站式”便捷服务,努力缩短查询、检索、获取或下载文献的时间和精力。
二、有效、健全的资源保障机制
课程教学参考资料服务,能不能顺利实施以及实施后的效果,关键在于资源保障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我们的做法是:
1.保证资金足额到位,免除资源建设后顾之忧。近年来,学院在系院的文献资源建设上,本着更贴近本科办学需要,按照“建在系院、一级管理、服务全校、双重考核”的原则,紧紧围绕课程购置文献资源。一方面,学院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购置图书馆图书期刊、电子文献资源和数据库的采购;另一方面,在系院资料室建设中,学院每年每个系院下拨不少于2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课程体系研究和资料室的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纸本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电子资源等。
2.良好的采访机制,使资源配置更趋合理。良好的采购政策努力保障课程教学资料的完备,如对于国内主要出版社和世界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课程参考书和重要期刊,实行优先购买政策,从而保证参考图书期刊的质量、新颖和全面。若遇缺藏的文献,还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授课教师自行购买等方式来补充。
3.严格的工作程序,使文献建设更富有特色。新学期开始之前,教师把自己所授课程中涉及到或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资料(参考书、期刊或网上信息资源等),或根据所讲课程的内容和进度,拟定课程参考资料目录清单,提交给图书馆。图书馆负责课程参考资料服务的工作小组馆员,按目录清单进行资源配置和藏书组织,如检索本馆的OPAC系统,搜集、调拨相应的参考文献资料等。
4.完善的网络传递系统,使文献资源及时得到补充。在校园网上,任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图书馆的主页实现信息需求的快速传递。读者通过网页留言、Email、订单服务等,将所需资料上传到“订购征询”系统,由馆内实施订购,并通过新书通报、信息发布、电子邮件等渠道,将信息反馈到读者手中,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读者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使文献资源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彰显“以人为本”
课程教学参考资料服务,要求课程参考资料库提供课程参考资料的“一体化、一站式”服务,采取闭架阅览和短时外借制度,供选课的学生高频次、有保证的借阅;建设的“课程参考资料服务系统”,提供课程参考资料的“电子化、网络化”服务,课程参考资料的检索、查询及下载等,既可以在图书馆主页上进行,也可以在图书馆的OPAC中进行。检索查询结果显示出课程参考图书的索书号以及位于课程参考资料服务的库区;显示出电子化文献的直接下载链接,或全文电子期刊文献的直接链接。同时,还可以按系院专业、授课教师姓名、课程名称或代码来检索出相应的课程参考资料及其获取方法(如室内闭架阅览或下载电子版本等)。这些服务方式包括:
1.开展“点菜式”服务。使读者在图书馆乃至任何资料室都能享受到类似饭店点菜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的书目就是“菜单”,学生检索到“菜单”上有的,馆员就负责把你要的书找来,而不管是哪一个校区,哪个学院资料室的书刊。
2.开展“双导式”服务。图书馆的“双导”服务是指“导借”和“导读”。一方面由学科馆员到系院开展讲座,向师生介绍图书馆资源及检索使用的方法,开展导读活动,培养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流通、期刊等一线人员还开展最近新书、新刊报道,书库、阅览室内放置检索机,书库、阅览室的导引系统,上网的新书通报、期刊目录,核心期刊题录数据库,《读者手册》、《电子资源利用指南》等。
3.开展“报道式”服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只有充分的揭示、宣传、报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在图书馆和资料室,针对读者服务的宣传资料随处可见,免费取阅。
4.实行“超市自取”的服务方式。实行馆内资源和资料室“藏、阅、查、借”一体化的开架自取式服务,更高层次地实现文献的有序流通,使文献得到充分的利用。 5.开展“透明式”服务。在借书、还书工作用机上全部安装了双屏显示,便于读者了解自己的借还信息,提高工作信任度,避免馆员与读者的争议。
四、重要意义和效果评价
课程参考资料服务,就是让教师推荐有关教材、参考资料、讲义、课件及网络资源,经图书馆加工处理后,提供给学生浏览、借阅。其核心和目标是按课程进行文献资源配置和服务。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使教学资料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使图书馆与教室课堂融为一体。其重要意义表现在:
1.图书馆系院化。建设的“课程参考资料服务系统”,将通过专业设置、专业简介、课程设置、课程简介、任课教师、精品课程、教材教参、推荐书目、相关网站、专业期刊、专业论文、毕业论文等栏目,将“教”与“学”的全部要素和实施过程统一在系统内,在教师与学生、师生与图书馆、人与信息、信息与利用之间搭建了一个“教学大舞台”。
2.资料库课堂化。课程参考资料服务最大的创新点是把课堂搬进了图书馆。资料库内汇集了同一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配置了多媒体设备,可以把教师的教学课件视听播放,把个人查阅资料与个人或小组演示、讨论结合在一起,发挥了课程参考资源、多媒体教室、视听区、讨论室和个人电脑的合成效用,创设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3.馆员助教化。课程参考资料服务要求馆员不再是简单地借书还书,而是要主动与系院任课教师合作,参与到具体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搜集、整理和利用中,更好地把握所开设课程的内容、进度及需要的相关参考资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成为辅助教师教学的一份子。
总之,近年来,我院资料室实行一系列诸如“首问负责制”、“客户经理制(学科馆员制)”、“超市化办公”和读者留言“无空缺”回复制度等先进的服务思想和理念,采取馆员承包系院的方式,通过职责绑定、服务绑定和考核绑定,为师生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并根据单体读者个性需要,开展了定题、跟踪、上门、电话、电子邮件、信息检索、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服务;根据特定读者需要,开展了订购书目、网上发布的目录菜单和论文检索、软件安装、资料打印等服务,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密切了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拓宽了服务领域,在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荣侠.新课程形势下中小学图书馆(室)多元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2(03)
[2]曾帆.发挥图书馆优势 服务新课程教学[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4)
作者简介:
冯遵华(1967-),男,山东临沂人,本科学历,现临沂大学文学院资料室,副研究馆员,有专业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