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在大围的时候,最百逛不腻的就是大围街市。
街市和菜市场相比,一样,又不一样。六七点钟开市,晴朗的天气里,能遥望狮子山。卖上海包点的铺子,笼屉上冒着热气,散发着面粉混杂肉味的浓香;蔬菜批发商还在进货,大箱大箱的茄子玉米生菜堆在街边的人行道上;各色水果被分装在小筐里,12块4个的橙子,或是40块两磅的樱桃,穿着背心的男人站在一旁帮忙称重,晒得黝黑,不用喇叭也能吆喝得中气十足;就连街市里的西饼铺似乎都与超市连锁店里的不一样,玻璃柜子顶上,早早亮起黄色的小灯泡,把面包照得油油亮亮,光顾的大多是街坊熟客,相互间热情招呼,一副亲密无间的样子。
买菜送葱姜蒜,已经成为习惯。碰上老板是个不苟言笑的中年人,接过钱来不由分说便往袋子里塞进一把,再沉默地把零头抹掉;若是个话多的女老板,就能忙里偷闲地聊上两句,从今日的芥兰特别靓,到新闻里报道的饮用水含铅风波,迎来送往,再笑容满面地与下一位顾客攀谈,同样的话题聊几遍也不厌倦。斩叉烧油鸡的小贩则忙碌许多,客人自动排出一条队伍,眼巴巴地看着他手起刀落,淋上卤汁再用油纸包住烧味,折成方方正正的一小包,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像是某种表演性质的仪式。
不仅有生鲜,街市里还有各色熟食。常见卖生滚粥的,熬煮的机器在厨房后方隆隆作响,端上桌来的粥千变万化,鱼腩、鱼骨、鲮鱼球、猪肉丸、粉肠、猪肚、猪肝、猪心、鸡肉、牛肉、皮蛋,配上油条,香港叫“油炸鬼”。街市里的“油炸鬼”倒真是比外面的胖大不少,一件件排好了垒在门口,穿西装的上班族坐在老旧的桌椅旁呼哧呼哧吃早餐,也不会感觉违和,倒有饱满充实的幸福感。
到了晚上,大牌档也都开了。三五好友呼朋引伴,叫上几碟小炒,相熟的老板端着杯啤酒,笑容满面,一张张台寒暄,觥筹交错,简直是人间烟火的真实写照。港人特别爱强调,此“大牌档”非彼“大排档”,其历史可追溯到二战后期,政府为照顾因战殉职公务员的家属,特别发出牌照允许他们在路边经营食店,几十年来发展出西餐、日本料理、泰国菜甚至燕鲍翅,不变的是价廉物美,一直广受欢迎。
后来搬去九龙湾,街角的牛头角街市规模更大,足有两层楼高,摊位也自然更让人大开眼界一些。除了各色食物杂货,还有做美容生意的小店偏居一隅,可以种睫毛、纹眉,更有只在早期电视剧中见过的绞面开脸。这是一种去除脸上汗毛的古法,据说连座位的方向也有讲究,只能坐南朝北或坐北朝南,手上拿着两条棉线的老板娘屏息凝神一丝不苟,服务的对象也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女人,生意谈不上兴隆,但面前的椅子是空不下来的。
旁边还有西装铺甚至寿衣纸扎铺,不同式样的衬衫样板、花花绿绿的布料和金银元宝杂乱地堆在一起,卖音像制品的铺子飘飘然播放着老歌,一个摊位连着一个摊位,生与死就这样彼此缠夹,闹哄哄的人潮每日经过,好像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香港乐团my little airport有一首《牛头角青年》,歌中唱“再过春天,再过秋天,这里都不曾改变”,说的是牛头角,也可算作所有街市的写照。有生活就要有街市,来来往往的都是努力过好每一个平凡日子的普通人,外面的世界日日新鲜,而在街市,总能找到恒久的归属感。
诗曰:“渴饮饥食无别事,寒来向火暖乘凉”,就这样度过一天又一天,街市日月长。
街市和菜市场相比,一样,又不一样。六七点钟开市,晴朗的天气里,能遥望狮子山。卖上海包点的铺子,笼屉上冒着热气,散发着面粉混杂肉味的浓香;蔬菜批发商还在进货,大箱大箱的茄子玉米生菜堆在街边的人行道上;各色水果被分装在小筐里,12块4个的橙子,或是40块两磅的樱桃,穿着背心的男人站在一旁帮忙称重,晒得黝黑,不用喇叭也能吆喝得中气十足;就连街市里的西饼铺似乎都与超市连锁店里的不一样,玻璃柜子顶上,早早亮起黄色的小灯泡,把面包照得油油亮亮,光顾的大多是街坊熟客,相互间热情招呼,一副亲密无间的样子。
买菜送葱姜蒜,已经成为习惯。碰上老板是个不苟言笑的中年人,接过钱来不由分说便往袋子里塞进一把,再沉默地把零头抹掉;若是个话多的女老板,就能忙里偷闲地聊上两句,从今日的芥兰特别靓,到新闻里报道的饮用水含铅风波,迎来送往,再笑容满面地与下一位顾客攀谈,同样的话题聊几遍也不厌倦。斩叉烧油鸡的小贩则忙碌许多,客人自动排出一条队伍,眼巴巴地看着他手起刀落,淋上卤汁再用油纸包住烧味,折成方方正正的一小包,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像是某种表演性质的仪式。
不仅有生鲜,街市里还有各色熟食。常见卖生滚粥的,熬煮的机器在厨房后方隆隆作响,端上桌来的粥千变万化,鱼腩、鱼骨、鲮鱼球、猪肉丸、粉肠、猪肚、猪肝、猪心、鸡肉、牛肉、皮蛋,配上油条,香港叫“油炸鬼”。街市里的“油炸鬼”倒真是比外面的胖大不少,一件件排好了垒在门口,穿西装的上班族坐在老旧的桌椅旁呼哧呼哧吃早餐,也不会感觉违和,倒有饱满充实的幸福感。
到了晚上,大牌档也都开了。三五好友呼朋引伴,叫上几碟小炒,相熟的老板端着杯啤酒,笑容满面,一张张台寒暄,觥筹交错,简直是人间烟火的真实写照。港人特别爱强调,此“大牌档”非彼“大排档”,其历史可追溯到二战后期,政府为照顾因战殉职公务员的家属,特别发出牌照允许他们在路边经营食店,几十年来发展出西餐、日本料理、泰国菜甚至燕鲍翅,不变的是价廉物美,一直广受欢迎。
后来搬去九龙湾,街角的牛头角街市规模更大,足有两层楼高,摊位也自然更让人大开眼界一些。除了各色食物杂货,还有做美容生意的小店偏居一隅,可以种睫毛、纹眉,更有只在早期电视剧中见过的绞面开脸。这是一种去除脸上汗毛的古法,据说连座位的方向也有讲究,只能坐南朝北或坐北朝南,手上拿着两条棉线的老板娘屏息凝神一丝不苟,服务的对象也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女人,生意谈不上兴隆,但面前的椅子是空不下来的。
旁边还有西装铺甚至寿衣纸扎铺,不同式样的衬衫样板、花花绿绿的布料和金银元宝杂乱地堆在一起,卖音像制品的铺子飘飘然播放着老歌,一个摊位连着一个摊位,生与死就这样彼此缠夹,闹哄哄的人潮每日经过,好像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香港乐团my little airport有一首《牛头角青年》,歌中唱“再过春天,再过秋天,这里都不曾改变”,说的是牛头角,也可算作所有街市的写照。有生活就要有街市,来来往往的都是努力过好每一个平凡日子的普通人,外面的世界日日新鲜,而在街市,总能找到恒久的归属感。
诗曰:“渴饮饥食无别事,寒来向火暖乘凉”,就这样度过一天又一天,街市日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