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每一位美国经济学家都会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对美国消费者有直接影响。但是怎么影响,影响究竟有多大?本刊特约编辑杰姆斯·巴茨(James Barth)博士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首席文案里克·纽曼之间的对话,生动贴切地道出了美国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和疑虑。
纽曼: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美国的消费者应该关心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巴茨:对初次了解中国的人来说,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是世界上第四经济大国。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会直接影响美国经济。这在25年前是没有的事情。
他们现在的出口很大。
是的。因为中国进口商品便宜,所以美国消费者能直接从中受益。在中国工资比美国低得多,人口多,导致了工资低。沃尔玛销售的很多商品都来自中国,消费者不在乎,但是一些美国企业则往往要裁员,同时有些企业为了和便宜的中国产品竞争,也不得不降低利润率。他们会抱怨,这就是政治方面紧张的来源。总体看是有得有失。
请举些例子,在哪些领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纺织品。做件T恤衫不需要很多的技巧。还有玩具,美国市场上70%的玩具是中国制造的。一些高技术的产品也在进来,比如电力和发电设备。不久可能还会有汽车。请记住:把一些低技术、低工资的职位让给中国并不是坏事,我们不想让我们的年轻人在一些国际经济中不具竞争力的低技术行业中工作,那些工作不需要受很多的教育。我们不能失去的是那些高技术、高工资的岗位。
就是说,让出一些低技术的就业岗位给中国能给美国压力,不断更新我们的技术基础?
这是一种所谓创造性的破坏。我们想靠更多的智力,而不是靠低技术的人来促进经济增长。
廉价进口商品对美国经济整体有利,对吗?
是的,他们降低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
美国人花在中国商品上的钱,都去了哪里?
首先是进了中国企业。他们得到的是美元,然后去银行换成人民币,以便支付员工工资,购买本地商品。银行再把集中下来的美元,拿到人民银行去换成人民币。
人民银行负责兑换。那么,人行拿着这些美元做什么?
他们要投资,以便让这些钱升值。他们已经购买了大量的美国政府债券。中国有大约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约70%购买了美国证券,其中一半以上是美国国债,其他的有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债券等。
为什么买美国国债?
因为它们无风险。美国国债没有相关的信用风险,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资。美国政府总是能够通过征税来偿付利息和本金,此外联储也能印钞票。
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
我们不知道,情况不是太清楚。但我们知道美国国家债务大约有8万亿美元,都是发债来的,中国大约持有3500亿美元,大约占4%到5%。
人行其余的30%都去了哪里?
大部分是买了欧元、日元和韩元资产。
中国是不是总是把大约70%的外汇储备投向美国证券?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要记住,他们的外汇储备增长的非常快。并且,一段时间以来有一种担忧,因为中国官员说他们要多元化,意思是他们也许会降低美国证券的持有量。当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什么大的变化,如果说有变化的話。
这么庞大的中国投资,怎么影响美国经济?
它使我们的利率保持了低水平,因为对我们的证券有了更广泛的需求。假如需求很少,买方就会说,“我们不想买那么多,除非你利率提高”。但如果有很多人愿意买,你就不必提高利率了。
这是不是说,因为中国对美国证券的需求,使得利率比实际上应该的水平要低?
80年代早期,我们的利率是两位数,那时中国没买我们的债券。所以说,确实是中国帮助我们把利率降了下来。
国债利率是一回事,房贷利率和老百姓付的其他利率是另一回事。请解释一下它们的关系。
市场上最低的利率是无风险利率,其他利率要高一些,其差额代表了违约风险。给有风险的客户贷款银行可以提高利率,但如果你提高太多,市场上别人就会和你竞争,直至利率达到一个能大致覆盖风险的最佳水平。假如只有一个放款人,就可能会有许多欺诈,但是总是有人愿意降低一两个点,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对违约风险懂得更多。
所以说国债利率是其他长期利率的基础利率。
对。国债利率是基础。但请记住,房贷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贷款。信用卡利率很高,因为没有抵押,房屋抵押虽然降低了利率,但仍然不同于美国国债的担保。
让我们来谈谈人们所担心的一些紧迫问题。假如中国突然决定卖掉手中的美国证券,那会怎么样?
他们就是简单地在市场上出售吧。到期收益率提高,因为价格会降下来。就像一场火灾物品大拍卖,你必须得降价,以便尽快地卖出每件物品,但那样对中国不利。当然,如果他们真那么做了,卖价比买价低,那是愚蠢的,美国也会不高兴,这将会被看作试图危害美国经济的一个标志。再者,那些钱怎么办?只能去买其他币种的证券,那样对他们来说风险更大。
假如中国卖了那些证券,市场是不是会陷入恐慌?
那倒不一定。其他人会买,市场还是会均衡。
会不会引起衰退?
难说。当然,事态会大到足够引起每个人的关注。中国还仍然得考虑如何处理向我们出口所得的美元,那些现金怎么办?
对这些钱,中国除了买证券,还能不能做点别的?
当然,他们可以买沃尔玛或者花旗。他们有足够的钱,能买得起。但你认为美国国会会高兴吗?记不记得当他们想买石油公司优尼科时发生的事情?再想想80年代的日本。日本当时有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开始购买美国的不动产,然后是危机,不得不又把大部分的卖掉。
汇率如何影响这一切?
2005年7月21日,中国多年来第一次允许人民币升值,当时升幅2.1%,随后又升值3%,共计5.1%。大部分人认为人民币仍然是低估的,造成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更便宜。参议员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提案认为,人民币低估了28%,那是在5.1%的升值之前,假如他是对的,那人民币现在仍然低估了23%。人民币升值对美国人来说意味着中国的商品更贵,假如我们要付更多的钱买同样的货的话,我们就不买了。所以,更多的升值意味着中国减少出口,我们与他们的贸易赤字就会降低。
于是美国人就会多买美国造的商品?
难说。我们可以进口其他国家的便宜商品来替代,比如越南,泰国,柬埔寨等等。
5.1%的升值是不是已经造成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减少?
5.1%是很小的数字,但23%就不一样了。中国不大情愿让人民币升值很多,现在那里就业增长,失业率低,他们不想做任何会影响就业和社会安定的事情。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一年多达2000亿美元,谁应该负责任?
中国会说你们美国人进口太多的原因是太消费导向了,储蓄太少。假如你储蓄多一些,就不会有这么高的赤字。在中国,家庭储蓄率是25%,而我们这里是0。
怎么理解这个贸易赤字?
必须谈两个赤字:贸易赤字和预算赤字,美国最大的担忧之一就是这个“双赤字”。因为贸易赤字,我们从国外引进了很多资本,意思是很多的本金和利息流入国外,而同时,又必须发行国债来弥补贸易赤字。
为什么这是个问题?
贸易赤字,又叫经常项目赤字,目前占美国GDP 的7%。随着外债对GDP的比例越来越高,在某一个时点上,你对国外的支付就会超过GDP,你就无法支付了。这意味着你不得不违约。虽然在此之前利息就已经升高了,从而有助于减少赤字,但是调整会是很突然的和痛苦的。
你能够预测到何时会发生这样的事吗?
不能。但是贸易赤字正对美国一些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担忧。首先要做的是让美元贬值,而这正在发生。
有没有可能中国像日本那样,先超支花钱,然后再被迫退出?
我还没有看到这种迹象。中国人在处理他们的有问题的银行方面做得非常好,生产率在提高,技术和管理正在改进。五年前没人能够想到中国会取得像今天这样的如此大的成就。
(英文原载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6年12月14日)
纽曼: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美国的消费者应该关心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巴茨:对初次了解中国的人来说,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是世界上第四经济大国。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会直接影响美国经济。这在25年前是没有的事情。
他们现在的出口很大。
是的。因为中国进口商品便宜,所以美国消费者能直接从中受益。在中国工资比美国低得多,人口多,导致了工资低。沃尔玛销售的很多商品都来自中国,消费者不在乎,但是一些美国企业则往往要裁员,同时有些企业为了和便宜的中国产品竞争,也不得不降低利润率。他们会抱怨,这就是政治方面紧张的来源。总体看是有得有失。
请举些例子,在哪些领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纺织品。做件T恤衫不需要很多的技巧。还有玩具,美国市场上70%的玩具是中国制造的。一些高技术的产品也在进来,比如电力和发电设备。不久可能还会有汽车。请记住:把一些低技术、低工资的职位让给中国并不是坏事,我们不想让我们的年轻人在一些国际经济中不具竞争力的低技术行业中工作,那些工作不需要受很多的教育。我们不能失去的是那些高技术、高工资的岗位。
就是说,让出一些低技术的就业岗位给中国能给美国压力,不断更新我们的技术基础?
这是一种所谓创造性的破坏。我们想靠更多的智力,而不是靠低技术的人来促进经济增长。
廉价进口商品对美国经济整体有利,对吗?
是的,他们降低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
美国人花在中国商品上的钱,都去了哪里?
首先是进了中国企业。他们得到的是美元,然后去银行换成人民币,以便支付员工工资,购买本地商品。银行再把集中下来的美元,拿到人民银行去换成人民币。
人民银行负责兑换。那么,人行拿着这些美元做什么?
他们要投资,以便让这些钱升值。他们已经购买了大量的美国政府债券。中国有大约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约70%购买了美国证券,其中一半以上是美国国债,其他的有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债券等。
为什么买美国国债?
因为它们无风险。美国国债没有相关的信用风险,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资。美国政府总是能够通过征税来偿付利息和本金,此外联储也能印钞票。
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
我们不知道,情况不是太清楚。但我们知道美国国家债务大约有8万亿美元,都是发债来的,中国大约持有3500亿美元,大约占4%到5%。
人行其余的30%都去了哪里?
大部分是买了欧元、日元和韩元资产。
中国是不是总是把大约70%的外汇储备投向美国证券?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要记住,他们的外汇储备增长的非常快。并且,一段时间以来有一种担忧,因为中国官员说他们要多元化,意思是他们也许会降低美国证券的持有量。当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什么大的变化,如果说有变化的話。
这么庞大的中国投资,怎么影响美国经济?
它使我们的利率保持了低水平,因为对我们的证券有了更广泛的需求。假如需求很少,买方就会说,“我们不想买那么多,除非你利率提高”。但如果有很多人愿意买,你就不必提高利率了。
这是不是说,因为中国对美国证券的需求,使得利率比实际上应该的水平要低?
80年代早期,我们的利率是两位数,那时中国没买我们的债券。所以说,确实是中国帮助我们把利率降了下来。
国债利率是一回事,房贷利率和老百姓付的其他利率是另一回事。请解释一下它们的关系。
市场上最低的利率是无风险利率,其他利率要高一些,其差额代表了违约风险。给有风险的客户贷款银行可以提高利率,但如果你提高太多,市场上别人就会和你竞争,直至利率达到一个能大致覆盖风险的最佳水平。假如只有一个放款人,就可能会有许多欺诈,但是总是有人愿意降低一两个点,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对违约风险懂得更多。
所以说国债利率是其他长期利率的基础利率。
对。国债利率是基础。但请记住,房贷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贷款。信用卡利率很高,因为没有抵押,房屋抵押虽然降低了利率,但仍然不同于美国国债的担保。
让我们来谈谈人们所担心的一些紧迫问题。假如中国突然决定卖掉手中的美国证券,那会怎么样?
他们就是简单地在市场上出售吧。到期收益率提高,因为价格会降下来。就像一场火灾物品大拍卖,你必须得降价,以便尽快地卖出每件物品,但那样对中国不利。当然,如果他们真那么做了,卖价比买价低,那是愚蠢的,美国也会不高兴,这将会被看作试图危害美国经济的一个标志。再者,那些钱怎么办?只能去买其他币种的证券,那样对他们来说风险更大。
假如中国卖了那些证券,市场是不是会陷入恐慌?
那倒不一定。其他人会买,市场还是会均衡。
会不会引起衰退?
难说。当然,事态会大到足够引起每个人的关注。中国还仍然得考虑如何处理向我们出口所得的美元,那些现金怎么办?
对这些钱,中国除了买证券,还能不能做点别的?
当然,他们可以买沃尔玛或者花旗。他们有足够的钱,能买得起。但你认为美国国会会高兴吗?记不记得当他们想买石油公司优尼科时发生的事情?再想想80年代的日本。日本当时有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开始购买美国的不动产,然后是危机,不得不又把大部分的卖掉。
汇率如何影响这一切?
2005年7月21日,中国多年来第一次允许人民币升值,当时升幅2.1%,随后又升值3%,共计5.1%。大部分人认为人民币仍然是低估的,造成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更便宜。参议员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提案认为,人民币低估了28%,那是在5.1%的升值之前,假如他是对的,那人民币现在仍然低估了23%。人民币升值对美国人来说意味着中国的商品更贵,假如我们要付更多的钱买同样的货的话,我们就不买了。所以,更多的升值意味着中国减少出口,我们与他们的贸易赤字就会降低。
于是美国人就会多买美国造的商品?
难说。我们可以进口其他国家的便宜商品来替代,比如越南,泰国,柬埔寨等等。
5.1%的升值是不是已经造成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减少?
5.1%是很小的数字,但23%就不一样了。中国不大情愿让人民币升值很多,现在那里就业增长,失业率低,他们不想做任何会影响就业和社会安定的事情。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一年多达2000亿美元,谁应该负责任?
中国会说你们美国人进口太多的原因是太消费导向了,储蓄太少。假如你储蓄多一些,就不会有这么高的赤字。在中国,家庭储蓄率是25%,而我们这里是0。
怎么理解这个贸易赤字?
必须谈两个赤字:贸易赤字和预算赤字,美国最大的担忧之一就是这个“双赤字”。因为贸易赤字,我们从国外引进了很多资本,意思是很多的本金和利息流入国外,而同时,又必须发行国债来弥补贸易赤字。
为什么这是个问题?
贸易赤字,又叫经常项目赤字,目前占美国GDP 的7%。随着外债对GDP的比例越来越高,在某一个时点上,你对国外的支付就会超过GDP,你就无法支付了。这意味着你不得不违约。虽然在此之前利息就已经升高了,从而有助于减少赤字,但是调整会是很突然的和痛苦的。
你能够预测到何时会发生这样的事吗?
不能。但是贸易赤字正对美国一些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担忧。首先要做的是让美元贬值,而这正在发生。
有没有可能中国像日本那样,先超支花钱,然后再被迫退出?
我还没有看到这种迹象。中国人在处理他们的有问题的银行方面做得非常好,生产率在提高,技术和管理正在改进。五年前没人能够想到中国会取得像今天这样的如此大的成就。
(英文原载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6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