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总结工作以来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一、数学课堂应该创设宽松、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一种为满足个人的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事物的心理状态,有了这种心理状态,就会对知识主动追求,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出现灵感。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它们面对许多事物喜欢问“为什么”,还常常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样的好奇心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对此,教师应该加以利用和保护,并努力调动和培养。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奇引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的意识。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课时,我先出示了一个三角形,其中有两个内角的度数我们已经知道了,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三个内角是多少度吗?”学生不知道,接着又说:“老师已经猜到了第三个内角是多少度了,同学们相信吗?”然后告诉学生是几度,这时同学们就很疑惑,接着让同学们上来测量老师猜的对不对,当一名同学测量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时,同学们感到非常的惊讶。“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样猜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了以后同学们就会有所了解。”这样导入新课,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的探索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二、数学教学应该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的意识,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教学中,多给学生动手尝试和实践的力度。放手让学生去做,大胆尝试,是新课改的一方面。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自主探索活动成为可能。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独立求知的氛围,创造自主探索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发给学生各种三角形,包括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以及其它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请学生两两相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经过拼、量、凑等实践活动,发现其中的规律:只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且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才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散,增强尝试、探究的力度,有利于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数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数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让学生亲历获取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促使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掌握数学思想,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发现数学,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培养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时,在揭示学习目标后,我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1、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和是不是确定的?2、如果是确定的,那么三个内角度数的和是多少度?3猜一猜,你想研究的问题可以怎样回答?4、写出你经过实践证明所得出的结论。5、现在可以自己来判断一下,自己原来的猜测对吗?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度”。
用问题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自主探究后,让学生合作学习、分组交流。这样,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思考着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尝试着验证。在一番自主活动之后进行合作交流,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度”。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维得到了扩展,提高了创新能力。
四、课堂中多采用讨论和交流的学习方式
讨论、交流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判断对错,以辨明是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认知矛盾的不断深化、发展,能够使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更加深刻。争辩是对同一问题持不同的观点,那么在争辩的过程中自己不但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还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不但纠正错误意见,还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另外,在交流中,别人的意见可能对自己原有的认知是一种启发,两个人或几个人思想碰撞以后,就有可能产生更新,更先进的观点或结论,从而达到在学习数学中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减法的简便计算”时,我先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图中是一名同学去书店买书的过程,这名同学要买《知识小百科》和《科学家的故事》两本书,其中《知识小百科》48元,《科学家的故事》47元,这名同学付给售货员100元钱,请你帮他算算售货员应找给他多少钱。这时我就让学生分组来讨论,并要求它们尽量用多种方法来解答,我们比一比那个组的同学解答的方法最多。然后同学们便激励的讨论起来。讨论中一个学生说可以这样解答:“先算出买书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在用100元减去买书用去的钱,列式为100-(48+47)=5(元),”这时又有学生说我还可以这样做:“可以一本一本的买,列式为100-48-46=5(元)”还有学生说:“我可以把100元分成两个50元,用一个50元去买《知识小百科》,用另一个50元去买《科学家的故事》,然后再把剩下的钱加起来,列式为50-48=2(元),50-47=3(元),2+3=5(元)。”接下来我便启发同学们思考,让同学们说说三种方法对吗?然后再说说其中的算理。经过这样的讨论和交流这道题的解法就水落石出了,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具有创新的思维,那么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得数学知识,而不是生吞活剥的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应该认识到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学的重点从教转向学,强调知识不是从外界强加给学生的,而是从自身的体验来获得;二是强调数学的实践性,从实际活动中去创造学习,打破数学的神秘感,使数学变得生动具体。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丰富上课的内容,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一、数学课堂应该创设宽松、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一种为满足个人的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事物的心理状态,有了这种心理状态,就会对知识主动追求,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出现灵感。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它们面对许多事物喜欢问“为什么”,还常常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样的好奇心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对此,教师应该加以利用和保护,并努力调动和培养。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奇引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的意识。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课时,我先出示了一个三角形,其中有两个内角的度数我们已经知道了,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三个内角是多少度吗?”学生不知道,接着又说:“老师已经猜到了第三个内角是多少度了,同学们相信吗?”然后告诉学生是几度,这时同学们就很疑惑,接着让同学们上来测量老师猜的对不对,当一名同学测量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时,同学们感到非常的惊讶。“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样猜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了以后同学们就会有所了解。”这样导入新课,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的探索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二、数学教学应该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的意识,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教学中,多给学生动手尝试和实践的力度。放手让学生去做,大胆尝试,是新课改的一方面。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自主探索活动成为可能。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独立求知的氛围,创造自主探索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发给学生各种三角形,包括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以及其它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请学生两两相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经过拼、量、凑等实践活动,发现其中的规律:只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且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才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散,增强尝试、探究的力度,有利于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数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数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让学生亲历获取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促使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掌握数学思想,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发现数学,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培养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时,在揭示学习目标后,我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1、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和是不是确定的?2、如果是确定的,那么三个内角度数的和是多少度?3猜一猜,你想研究的问题可以怎样回答?4、写出你经过实践证明所得出的结论。5、现在可以自己来判断一下,自己原来的猜测对吗?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度”。
用问题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自主探究后,让学生合作学习、分组交流。这样,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思考着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尝试着验证。在一番自主活动之后进行合作交流,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度”。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维得到了扩展,提高了创新能力。
四、课堂中多采用讨论和交流的学习方式
讨论、交流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判断对错,以辨明是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认知矛盾的不断深化、发展,能够使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更加深刻。争辩是对同一问题持不同的观点,那么在争辩的过程中自己不但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还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不但纠正错误意见,还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另外,在交流中,别人的意见可能对自己原有的认知是一种启发,两个人或几个人思想碰撞以后,就有可能产生更新,更先进的观点或结论,从而达到在学习数学中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减法的简便计算”时,我先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图中是一名同学去书店买书的过程,这名同学要买《知识小百科》和《科学家的故事》两本书,其中《知识小百科》48元,《科学家的故事》47元,这名同学付给售货员100元钱,请你帮他算算售货员应找给他多少钱。这时我就让学生分组来讨论,并要求它们尽量用多种方法来解答,我们比一比那个组的同学解答的方法最多。然后同学们便激励的讨论起来。讨论中一个学生说可以这样解答:“先算出买书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在用100元减去买书用去的钱,列式为100-(48+47)=5(元),”这时又有学生说我还可以这样做:“可以一本一本的买,列式为100-48-46=5(元)”还有学生说:“我可以把100元分成两个50元,用一个50元去买《知识小百科》,用另一个50元去买《科学家的故事》,然后再把剩下的钱加起来,列式为50-48=2(元),50-47=3(元),2+3=5(元)。”接下来我便启发同学们思考,让同学们说说三种方法对吗?然后再说说其中的算理。经过这样的讨论和交流这道题的解法就水落石出了,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具有创新的思维,那么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得数学知识,而不是生吞活剥的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应该认识到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教学的重点从教转向学,强调知识不是从外界强加给学生的,而是从自身的体验来获得;二是强调数学的实践性,从实际活动中去创造学习,打破数学的神秘感,使数学变得生动具体。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丰富上课的内容,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