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而且要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从哪个角度去渗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美术教学 爱国主义 思想渗透
在美术教学中,将美术与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进行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是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完美师德的具体体现。每一种课业类型,都能渗透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实践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能很好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一、了解美术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中国美术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青睐,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贊扬与评价。
在美术作品欣赏的教学中,可通过参观、讲解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历史,并认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对人类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做出的伟大贡献和杰出成就,借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产生学好美术的强烈动机,树立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理想。
二、绘画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绘画内容不同,渗透方式也不一样。例如: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精致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情感的表现。由于表现独特,风格高雅,在世界林苑中占有重要位置,无论从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内容到审美意蕴上都与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别。它熔诗、书、画、印为一炉,具有独特的怡神功能和鲜明的风格。中国画的绘画材料:笔、墨、纸、砚、色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其中“笔墨纸砚”中纸的制造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绘画习作课中,教师在课题设计时要新颖。例如:采取《家乡巨变》、《迎澳门回归》等具有教育意义的题目,能有效地唤起同学们对周围新鲜事物的想象,对学生渗透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家庭之际,抓住这一有效时机,向学生讲叙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它们过去的耻辱和今日的繁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绘画形式表现回归后的喜人景象,这些对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非常有利。在写生课中,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亲自体会一下户外风光的美丽,体会一下农村的变化、城市的繁荣,感受祖国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们体验了生活的乐趣,认识到生活的美好,爱国主义情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无形中就把这种情感描进他们的画面。
二、写生技法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写生技法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临摹写生与创作实践,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我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进而临摹塑造形象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传统民族美术的兴趣和爱好,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中学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创作等课外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时机。
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是东方绘画的主流,它在材料、题材和技法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我根据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在讲述其基本技法的过程中临摹或写生实践,使学生对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有了较深的认识。学生会被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所折服;他们的艺术感受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而激发出对传统民族美术热爱的浓厚感情,同时也激发起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既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又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美术绘画学习中。
三、欣赏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教委明确指出开设艺术欣赏课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主要是通过对中外古今的各种优秀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介绍、赏析,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的愉悦,受到教益和启迪。也就是说,我们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当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到思想的丰富性、艺术的多样性、知识的系统性和观赏的趣味性。美术欣赏教学始终是一个寓教于欣赏之中的过程,有些教师讲解这类课时,往往只是从用笔、构图以及色彩上来分析作品,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从作品的历史背景、内容来分析作品,以此来讲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每一幅作品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许多的背景后面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教师应该分析加工和利用。例如课本上的一幅作品《艰苦岁月》,取材于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海南岛部队在革命低潮的一段史实,它通过一老一少的两个战士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的形象,歌颂了革命战士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欣赏使同学们能联想到艰苦岁月时期的那些南征北战,流血牺牲的烈士,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山东青年画家于长水创作的《中华百年祭》这一巨幅作品,它描叙的是一部民族屈辱史,有声有色地把中国百年出现的屈辱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我们深深记住中华民族的屈辱,激励我们发奋学习。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至一生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但是我们应注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方面,是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如果把美术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占用的时间太长,还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应把握教育的时机和时间的长短,不应喧宾夺主。
总之,教师要以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激情去感染自己的学生,告诉学生如何用具体的行动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成为一个爱国的具有民族气节的人。因此,要抓住一切时机,想方设法利用教材内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为祖国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美术教学 爱国主义 思想渗透
在美术教学中,将美术与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进行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是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完美师德的具体体现。每一种课业类型,都能渗透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实践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能很好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一、了解美术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中国美术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青睐,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贊扬与评价。
在美术作品欣赏的教学中,可通过参观、讲解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历史,并认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对人类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做出的伟大贡献和杰出成就,借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产生学好美术的强烈动机,树立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理想。
二、绘画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绘画内容不同,渗透方式也不一样。例如: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精致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情感的表现。由于表现独特,风格高雅,在世界林苑中占有重要位置,无论从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内容到审美意蕴上都与西方绘画有很大差别。它熔诗、书、画、印为一炉,具有独特的怡神功能和鲜明的风格。中国画的绘画材料:笔、墨、纸、砚、色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其中“笔墨纸砚”中纸的制造被称为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绘画习作课中,教师在课题设计时要新颖。例如:采取《家乡巨变》、《迎澳门回归》等具有教育意义的题目,能有效地唤起同学们对周围新鲜事物的想象,对学生渗透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家庭之际,抓住这一有效时机,向学生讲叙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它们过去的耻辱和今日的繁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绘画形式表现回归后的喜人景象,这些对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非常有利。在写生课中,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亲自体会一下户外风光的美丽,体会一下农村的变化、城市的繁荣,感受祖国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们体验了生活的乐趣,认识到生活的美好,爱国主义情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无形中就把这种情感描进他们的画面。
二、写生技法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写生技法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临摹写生与创作实践,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我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进而临摹塑造形象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传统民族美术的兴趣和爱好,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中学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创作等课外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时机。
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是东方绘画的主流,它在材料、题材和技法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我根据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在讲述其基本技法的过程中临摹或写生实践,使学生对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有了较深的认识。学生会被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所折服;他们的艺术感受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而激发出对传统民族美术热爱的浓厚感情,同时也激发起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既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又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美术绘画学习中。
三、欣赏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教委明确指出开设艺术欣赏课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主要是通过对中外古今的各种优秀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介绍、赏析,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的愉悦,受到教益和启迪。也就是说,我们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当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到思想的丰富性、艺术的多样性、知识的系统性和观赏的趣味性。美术欣赏教学始终是一个寓教于欣赏之中的过程,有些教师讲解这类课时,往往只是从用笔、构图以及色彩上来分析作品,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从作品的历史背景、内容来分析作品,以此来讲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每一幅作品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许多的背景后面蕴藏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教师应该分析加工和利用。例如课本上的一幅作品《艰苦岁月》,取材于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海南岛部队在革命低潮的一段史实,它通过一老一少的两个战士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的形象,歌颂了革命战士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欣赏使同学们能联想到艰苦岁月时期的那些南征北战,流血牺牲的烈士,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山东青年画家于长水创作的《中华百年祭》这一巨幅作品,它描叙的是一部民族屈辱史,有声有色地把中国百年出现的屈辱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我们深深记住中华民族的屈辱,激励我们发奋学习。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至一生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但是我们应注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方面,是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如果把美术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占用的时间太长,还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应把握教育的时机和时间的长短,不应喧宾夺主。
总之,教师要以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激情去感染自己的学生,告诉学生如何用具体的行动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成为一个爱国的具有民族气节的人。因此,要抓住一切时机,想方设法利用教材内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为祖国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