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的教学过程中,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环节间存在较难消除的屏障。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的固有特征、教材内容、教学环节现实特性,完善知识临界点,合理衔接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强化直观教学,合理修正,才能真正消除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差异。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高中物理 、初中物理 、衔接
近几年,通过对升入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本来在初中物理成绩优异的学生,在高一物理成绩不理想。他们的困惑时在高中学习物理不容易摸到学习门路、无法掌握高效学习方式,尤其刚刚升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更是感觉到学习物理非常吃力。探究其中原因不难发现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环节间存在较难消除的屏障。
一、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间形成屏障的成因
1、现行的评价制度是难以有效衔接的障碍
现行的评价制度阻碍了初高中知识衔接的学习,虽然现在正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但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仍然主要看升学率,优秀率、平均分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针对中考命题方向进行教学,能不拓展的就不拓展,能不多讲就不多讲,导致初中和高中的物理教学有一定的脱节。
2、初中与高中物理教材形式及内容的差异
现行的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与高中物理教材在编写教材形式及内容要求层面包含一定的差异性,初中物理教材更注重对学生记忆能力、感性认识与静态思维的培养描述,使教材内容更加直观浅显,所涉及实验结合图文说明。该类编排教材方式虽丰富生动却同时令初中生形成了一定的定势思维模式,令其在后续高中学习中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而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针对学生理解力、理性认识与动态思维展开培养,大量采用定量计算,令各类物理概念包含一定的严密性与抽象性,对应用数学工具学科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抽象及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对于由初中刚刚升入高中的低年级学生具有较大难度,易形成学习屏障。基于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对教学知识要求的相脱节,进一步令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显得较为吃力。
例如:力学部分,高中物理教学需用到大量直角坐标、三角函数、联立代数方程、图像、二次函数等数学知识,而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运用数学知识的不同步,进一步增加了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难度。
另外在心理认知方面,初中与高中学生同样存在一定差异性。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思维水平正处在由形象具体化转为逻辑抽象化的升华发展阶段,对一些物理学习概念、知识与规律经常以记忆性学习为主体,并需要具体形象来强化支持,对于许多物理问题需教师辅助形象性例子才可形成直观的理解。而高中阶段学生则具备了一定的抽象与逻辑思维,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正好处于认知能力交接临界状态,因此对初学高中物理,呈现出了一定的学习屏障。
三、如何有效消除屏障,促进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1 、完善把握物理知识临近衔接点,促进物理知识的合理延续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明确学科教学特征、正确看待概念知识、明晰理论内涵,以多元化视角避免讲解不当或照本宣科现象的发生。例如速度定义这一知识环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其视为物体经过路程同耗费时间的比值,而这一定义在高中物理中则代表着平均的速度,而将真正的速度定义为物体位移与耗费时间之比。因此对于高中物理初级阶段教学,教师应有针对性令进度放缓,应用丰富比较方式进行生动讲解。再者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进程中,往往学生在认识层面存在较多误区,例如一些学生将摩擦力误认为阻力,同物体的运动风向呈相反作用。对该类现象,教师应通过清晰、细化的讲解令学生弄明白摩擦力方向是针对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趋势的阻碍性,并非始终同其运动方向相违背,一些摩擦力的应用可有效令其变为动力。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对该类物理问题的认识能力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局限性,因此广大教师应科学消除学生在理解层面存在的误区,令其物理知识点形成良好的衔接。
2 、科学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衔接能力
基于初中学生其思维能力多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因此其教材内容的编排层面主体注重对生活实际的联系与贴近,强化了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水平的培养。为充分适应初中物理教学这一特征,高中物理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的培养,在引入抽象概念层面应慎重细致,合理注重抽象与形象的完善结合,同时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逻辑辩证能力的逐步培养。
3 强化直观教学、合理修正,消除差异与屏障
在初中生升入高中学习阶段常常会感觉物理模型的抽象性,无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思维,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应科学采用形象直观教学方式,丰富引入实验环节,多举实例、适应性制作特色化课件为学生展示,令其通过形象、具体、贴近生活的物理现象科学构建物理模型,展开对物理过程的丰富想象,合理掌握其内涵规律,进而有效简化学习环节、降低学习难度,提升物理学习综合能力及水平。另外初中和高中的物理教师应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对初高中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差异与联系,进而合理实施得当衔接、有的放矢的实施课堂教学。另外,我们应就初中物理教材各项内容进行细化了解,丰富知识概念,对其中的不完善、不完整部分进行合理补充与修正,拓宽学生知识面,进而令其顺利实现向高中学习的良好过渡。对现行教材环节我们应科学处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而非面对学生展开灌输式教學,有效降低课程学习难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另外在课标、教材强化完善、深入研究的同时我们应充分考量学生因素,对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不同学习接受能力的学生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针对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教材现实存在的屏障、差异,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的固有特征、教材内容、教学环节现实特性,完善知识临界点,合理衔接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强化直观教学,合理修正,才能真正消除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差异化台阶,进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物理学习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景春.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2000,(06) .
2、兰智高. 对“中学物理学习方法衔接”的研究[ 2001,(04) .
3、陈奋策. 物理等效方法的实质及应用2001,(01) .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高中物理 、初中物理 、衔接
近几年,通过对升入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本来在初中物理成绩优异的学生,在高一物理成绩不理想。他们的困惑时在高中学习物理不容易摸到学习门路、无法掌握高效学习方式,尤其刚刚升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更是感觉到学习物理非常吃力。探究其中原因不难发现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环节间存在较难消除的屏障。
一、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间形成屏障的成因
1、现行的评价制度是难以有效衔接的障碍
现行的评价制度阻碍了初高中知识衔接的学习,虽然现在正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但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仍然主要看升学率,优秀率、平均分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针对中考命题方向进行教学,能不拓展的就不拓展,能不多讲就不多讲,导致初中和高中的物理教学有一定的脱节。
2、初中与高中物理教材形式及内容的差异
现行的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与高中物理教材在编写教材形式及内容要求层面包含一定的差异性,初中物理教材更注重对学生记忆能力、感性认识与静态思维的培养描述,使教材内容更加直观浅显,所涉及实验结合图文说明。该类编排教材方式虽丰富生动却同时令初中生形成了一定的定势思维模式,令其在后续高中学习中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而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针对学生理解力、理性认识与动态思维展开培养,大量采用定量计算,令各类物理概念包含一定的严密性与抽象性,对应用数学工具学科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抽象及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对于由初中刚刚升入高中的低年级学生具有较大难度,易形成学习屏障。基于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对教学知识要求的相脱节,进一步令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显得较为吃力。
例如:力学部分,高中物理教学需用到大量直角坐标、三角函数、联立代数方程、图像、二次函数等数学知识,而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运用数学知识的不同步,进一步增加了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难度。
另外在心理认知方面,初中与高中学生同样存在一定差异性。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思维水平正处在由形象具体化转为逻辑抽象化的升华发展阶段,对一些物理学习概念、知识与规律经常以记忆性学习为主体,并需要具体形象来强化支持,对于许多物理问题需教师辅助形象性例子才可形成直观的理解。而高中阶段学生则具备了一定的抽象与逻辑思维,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正好处于认知能力交接临界状态,因此对初学高中物理,呈现出了一定的学习屏障。
三、如何有效消除屏障,促进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1 、完善把握物理知识临近衔接点,促进物理知识的合理延续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明确学科教学特征、正确看待概念知识、明晰理论内涵,以多元化视角避免讲解不当或照本宣科现象的发生。例如速度定义这一知识环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其视为物体经过路程同耗费时间的比值,而这一定义在高中物理中则代表着平均的速度,而将真正的速度定义为物体位移与耗费时间之比。因此对于高中物理初级阶段教学,教师应有针对性令进度放缓,应用丰富比较方式进行生动讲解。再者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进程中,往往学生在认识层面存在较多误区,例如一些学生将摩擦力误认为阻力,同物体的运动风向呈相反作用。对该类现象,教师应通过清晰、细化的讲解令学生弄明白摩擦力方向是针对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趋势的阻碍性,并非始终同其运动方向相违背,一些摩擦力的应用可有效令其变为动力。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对该类物理问题的认识能力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局限性,因此广大教师应科学消除学生在理解层面存在的误区,令其物理知识点形成良好的衔接。
2 、科学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衔接能力
基于初中学生其思维能力多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因此其教材内容的编排层面主体注重对生活实际的联系与贴近,强化了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水平的培养。为充分适应初中物理教学这一特征,高中物理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的培养,在引入抽象概念层面应慎重细致,合理注重抽象与形象的完善结合,同时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逻辑辩证能力的逐步培养。
3 强化直观教学、合理修正,消除差异与屏障
在初中生升入高中学习阶段常常会感觉物理模型的抽象性,无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思维,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应科学采用形象直观教学方式,丰富引入实验环节,多举实例、适应性制作特色化课件为学生展示,令其通过形象、具体、贴近生活的物理现象科学构建物理模型,展开对物理过程的丰富想象,合理掌握其内涵规律,进而有效简化学习环节、降低学习难度,提升物理学习综合能力及水平。另外初中和高中的物理教师应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对初高中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差异与联系,进而合理实施得当衔接、有的放矢的实施课堂教学。另外,我们应就初中物理教材各项内容进行细化了解,丰富知识概念,对其中的不完善、不完整部分进行合理补充与修正,拓宽学生知识面,进而令其顺利实现向高中学习的良好过渡。对现行教材环节我们应科学处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而非面对学生展开灌输式教學,有效降低课程学习难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另外在课标、教材强化完善、深入研究的同时我们应充分考量学生因素,对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不同学习接受能力的学生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针对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教材现实存在的屏障、差异,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的固有特征、教材内容、教学环节现实特性,完善知识临界点,合理衔接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强化直观教学,合理修正,才能真正消除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差异化台阶,进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物理学习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景春.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2000,(06) .
2、兰智高. 对“中学物理学习方法衔接”的研究[ 2001,(04) .
3、陈奋策. 物理等效方法的实质及应用20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