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院“明确目标,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指导下,结合工学结合的特征,提出了“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模式——“1234”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通信系统概念和通信工程概念,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1234
众所周知,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依据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重理论和量化分析,缺乏系统实践性。加上高职生源质量不高,尤其像“通信原理”等专业理论性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严重障碍,在学完该课程后,对通信后续专业课程缺乏信心,甚至到毕业,学生对通信系统也缺乏一个完整的概念和相关的通信工程经验,致使出现通信行业用人单位招不到可用的毕业生,而高校通信专业毕业生很难就业的矛盾。为此,通信技术专业在我院“明确目标,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 的人才培养思路指导下,结合工学结合的特征,加强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针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模式——“1234”教学模式。该项改革得到我院教改经费资助,实践中取得一定效果。
1、工学结合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的提出
1.1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和教学特征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工学结合的形式主要有: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岗位实习,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工学结合的教学途径有以下几点:一是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呈开放性和职业性;二是教学方法采用教、学、练相结合,任务驱动、案例式等;三是“双证融通”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四是学校和企业一体化;五是以双师型教师和外聘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兼职教师占较大比例;六是真实的职业体念和职业道德教育。
1.2 课程教学模式——“1234”教学模式的提出
“通信原理与技术”是在原有课程“通信原理”、“通信技术”、“通信系统”、“网络技术”等课程基础之上,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进行整合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①帮助学生掌握通信基础知识,包括模拟信号数字化、PCM原理、同步、复用、TDM原理、调制与解调等;②帮助学生建立通信系统概念及初步了解今后学习的专业方向和专业课程;③通过对程控交换技术、小灵通、光传输技术等通信技术工程实习,帮助学生建立通信工程概念。为此,本课题结合工学结合的特征,提出了“1234”课程教学模式。
“1”是指一种人才培养思路,即我院“明确目标,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是该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2”是指两种实训实习场所,即校内试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中根据试验实训目标,有机的选择两种试验实习场所;“3”是指三类试验实训项目,即将课程试验实训内容分为元器件型、功能模块型、系统工程型三类,将学生从基本器件上逐步引入到最后的通信系统工程上,初步建立通信系统和通信工程的概念;“4”是指课堂四步教学法,即课前问题设置、课堂检查点评、课堂重点讲解、课后复习小结。
2、“1234”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根据工学结合的教学特征,结合国家通信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的要求出发,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我们首先将课程分成3个模块(见图1所示)以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其次,我们加强了和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尤其是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为了帮助学生在通信工程方面建立基本概念,我们聘请了中国电信顺德分公司技术发展部的4个工程师担任包括程控交换技术及工程维护(见图2所示)等5个方面的工程施工和维护的讲解。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的连贯性,在开课前,我们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分别利用假期和周末对4个工程师进行授课培训,使他们对课堂教学有了基本的认识。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他们基本适应了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工程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分组全部带到电信施工和维护现场进行,先看、再学、最后进行动手,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图2 通信工程与维护内容分配示意图
课堂教学中,为了贯彻四步教学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我们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可根据学生人数确定分组数),每组10人左右,在每周结束前将下周开课的内容汇集成几个个问题,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业余时间讨论出结果并形成论文形式;在每堂课上,任课教师通过对每组检查,并加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小结;作为问题的延续,在课堂上对难点内容和重点内容,任课教师进行专门的讲解;最后在课堂结束前利用20分钟左右给学生消化和讨论,并做抽查小结。
3、“1234”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1234”课程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几个主要问题:①学生生源质量差异比较大。这里有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的差异,也有普通高中生和职业高中生的不同,甚至有部分学生是从文科转过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差异明显,给教学实施造成很大的困难,尤其一些原理性强的部分如PCM原理,讲解中除了利用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利用各小组的业余时间的训练,教学效果对部分同学不明显。②校外实训基地的场地安排难度较大。由于是课程教学,不是整周的实践实训,只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实施工程教学,而作为运营商的中国电信,有其企业自身运作管理的要求,所以,在协调场地的问题上,我们和电信经过多次协商并精心安排时间,才基本解决这个问题。③兼职教师的上课时间不能得到完全保证。兼职教师都是本单位的技术骨干,本身有较大的工作量和应对一些突发事件,上课时间不能完全保证。为此,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地进行上好课,我们通过提早分析和安排,将上课时间调整到下午到晚上,利用兼职教师的休息时间进行,基本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④教学成本大,教学管理难度大。因为要到校外实训基地现场上课,学生的交通费及兼职教师的课酬接近1万元,增加了学院办学成本,这给学院造成一定的困难;加上分组教学,如何组织安排其他同学,保证学生的安全等都需合理安排和急需解决。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模式——“1234”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教育部[2006]07、14、16、47号文的指导下,实践我院“明确目标,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人才培养思路的一种尝试,也是通信技术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专业教学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同时,为通信技术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希望为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取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范式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3]高林.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1234
众所周知,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依据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重理论和量化分析,缺乏系统实践性。加上高职生源质量不高,尤其像“通信原理”等专业理论性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严重障碍,在学完该课程后,对通信后续专业课程缺乏信心,甚至到毕业,学生对通信系统也缺乏一个完整的概念和相关的通信工程经验,致使出现通信行业用人单位招不到可用的毕业生,而高校通信专业毕业生很难就业的矛盾。为此,通信技术专业在我院“明确目标,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 的人才培养思路指导下,结合工学结合的特征,加强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针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模式——“1234”教学模式。该项改革得到我院教改经费资助,实践中取得一定效果。
1、工学结合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的提出
1.1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和教学特征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工学结合的形式主要有: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岗位实习,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工学结合的教学途径有以下几点:一是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呈开放性和职业性;二是教学方法采用教、学、练相结合,任务驱动、案例式等;三是“双证融通”的实践和理论教学;四是学校和企业一体化;五是以双师型教师和外聘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兼职教师占较大比例;六是真实的职业体念和职业道德教育。
1.2 课程教学模式——“1234”教学模式的提出
“通信原理与技术”是在原有课程“通信原理”、“通信技术”、“通信系统”、“网络技术”等课程基础之上,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进行整合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①帮助学生掌握通信基础知识,包括模拟信号数字化、PCM原理、同步、复用、TDM原理、调制与解调等;②帮助学生建立通信系统概念及初步了解今后学习的专业方向和专业课程;③通过对程控交换技术、小灵通、光传输技术等通信技术工程实习,帮助学生建立通信工程概念。为此,本课题结合工学结合的特征,提出了“1234”课程教学模式。
“1”是指一种人才培养思路,即我院“明确目标,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是该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2”是指两种实训实习场所,即校内试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中根据试验实训目标,有机的选择两种试验实习场所;“3”是指三类试验实训项目,即将课程试验实训内容分为元器件型、功能模块型、系统工程型三类,将学生从基本器件上逐步引入到最后的通信系统工程上,初步建立通信系统和通信工程的概念;“4”是指课堂四步教学法,即课前问题设置、课堂检查点评、课堂重点讲解、课后复习小结。
2、“1234”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根据工学结合的教学特征,结合国家通信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的要求出发,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我们首先将课程分成3个模块(见图1所示)以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其次,我们加强了和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尤其是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为了帮助学生在通信工程方面建立基本概念,我们聘请了中国电信顺德分公司技术发展部的4个工程师担任包括程控交换技术及工程维护(见图2所示)等5个方面的工程施工和维护的讲解。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的连贯性,在开课前,我们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分别利用假期和周末对4个工程师进行授课培训,使他们对课堂教学有了基本的认识。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他们基本适应了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工程教学中,我们将学生分组全部带到电信施工和维护现场进行,先看、再学、最后进行动手,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图2 通信工程与维护内容分配示意图
课堂教学中,为了贯彻四步教学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我们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可根据学生人数确定分组数),每组10人左右,在每周结束前将下周开课的内容汇集成几个个问题,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业余时间讨论出结果并形成论文形式;在每堂课上,任课教师通过对每组检查,并加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小结;作为问题的延续,在课堂上对难点内容和重点内容,任课教师进行专门的讲解;最后在课堂结束前利用20分钟左右给学生消化和讨论,并做抽查小结。
3、“1234”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1234”课程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几个主要问题:①学生生源质量差异比较大。这里有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的差异,也有普通高中生和职业高中生的不同,甚至有部分学生是从文科转过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差异明显,给教学实施造成很大的困难,尤其一些原理性强的部分如PCM原理,讲解中除了利用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利用各小组的业余时间的训练,教学效果对部分同学不明显。②校外实训基地的场地安排难度较大。由于是课程教学,不是整周的实践实训,只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实施工程教学,而作为运营商的中国电信,有其企业自身运作管理的要求,所以,在协调场地的问题上,我们和电信经过多次协商并精心安排时间,才基本解决这个问题。③兼职教师的上课时间不能得到完全保证。兼职教师都是本单位的技术骨干,本身有较大的工作量和应对一些突发事件,上课时间不能完全保证。为此,为了确保教学的顺利地进行上好课,我们通过提早分析和安排,将上课时间调整到下午到晚上,利用兼职教师的休息时间进行,基本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④教学成本大,教学管理难度大。因为要到校外实训基地现场上课,学生的交通费及兼职教师的课酬接近1万元,增加了学院办学成本,这给学院造成一定的困难;加上分组教学,如何组织安排其他同学,保证学生的安全等都需合理安排和急需解决。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模式——“1234”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教育部[2006]07、14、16、47号文的指导下,实践我院“明确目标,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人才培养思路的一种尝试,也是通信技术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专业教学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同时,为通信技术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希望为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取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范式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3]高林.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