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根源概述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以基督教文明为中心的西方文化和以儒教文明为中心的中国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化奇葩。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这两大文化在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问题的看法以及思维方式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
  (一)中国文化的形成期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时代变革。以私学为基础,一个以"劳心"为名、从事精神性创造的士阶层崛起,出现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浪潮。
  (二)中国文化的确立期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封建王朝。西汉在经学、史学上都获得了空前成功。儒学成为汉代文化主潮。《诗》《书》《礼》《易》《春秋》,成为儒家奉读的经典"五经"。东汉又增加《孝经》《论语》,合称"七经"。
  (三)中国文化的繁盛期
  唐宋的诗歌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顶峰时期。从初唐四杰到唐宋散文八大家气象万千、群星灿烂。宋代的程朱理学综合儒、佛、道,把儒家思想发展到新阶段,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人格、气节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品格。
  (四)中国文化的总结和转型期
  元代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成熟的标志。明清两代,出现了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明清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性时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封建经济内部不可抑制的发展起来。西方列强的入侵,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入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历史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陆行的农业社会文化
  一面临海、三面险阻丛生的陆路交通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外部世界隔绝。中国文化产生于这种半封闭的大陆环境中,决定了中国文化是与西方的海洋型文化不同的一种"大陆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培养了中国老百姓温厚善良、仁爱和平的民族性格。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人文教化的道德型文化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社会根基,决定了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的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求善",受制于政治,以"修齐治平"为人生导向,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人生价值的第一取向。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核心就是伦理道德学说。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统一的文化
  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统一。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人的一切活动都要自觉地与自然相协调。和谐统一还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的思想正常交流才能和谐。强烈的和谐意识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西方文化的形成发展
  西方文化起源于欧亚非但大洲所围绕的地中海沿岸地区,特别是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和希腊半岛。14至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基督教会的封锁,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大发展。他们以"人文主义"为口号,提倡"人道",反对基督教的"神道",以人为中心,称颂人性的完美和崇高。18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阐述认识自然、发展科学的重要意义,论证资产阶级的社会国家学说和伦理道德思想,表现出"非常革命"的批判性和崇尚理性的特点。20世纪是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繁荣兴旺时期。在这个时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许许多多思想。这些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
  四、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个人主义构成西方文化模式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
  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而西方文化则以个体为本。个人主义强调自主动机、自助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是西方文化的显著标志。个人主义不同于利己主义,其内涵蕴含着民主自由思想。同时,这一思想在文艺复兴期间得到生动的发展。欧洲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人文主义运动,象征着人的觉醒和解放,把人从封建桎梏和教会约束下解放出来。到了20世纪,个人主义思想在美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并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
  (二)强调斗争和竞争。自由竞争是西方文华的重要特性
  与中华思想文化"和"的思想不同,西方文化以斗争为本位,强调斗争和竞争。古希腊辩证法大师赫拉克利特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强调事物对立面的斗争,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普遍的、正常的,而且斗争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对于斗争引起的战争,他给予充分肯定。这一理论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法治是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治"为手段追求中国文化的平民主义"大同理想",把国家的兴衰放在皇帝和少数权威者身上。西方文化注重"社会价值规范"的确立和"法治",热衷于建立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四)重视科学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文,轻科学"不同,西方文化十分强调科学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地中海沿岸,通过海商贸易而形成的地中海文化,被称为"海洋型"文化,而这一文化孕育出了西方文化中的科学。
  西方文化中的科学在经历了中世纪的短暂停滞,在文艺复兴后,随着"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而日益蓬勃发展,并导致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超.跨文化交流实用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前言  在有据可查的长达2500多年的语言教学活动中,人们一直致力于对"法"的研究,希望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指导课堂教学。在诸多的方法中,"语法翻译法"。作为受争议和批判最多,同时又影响最大,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一直面临一面是在理论上批判声不绝于耳,另一面在教学实践中又大行其道的尴尬局面。是什么原因使得"语法翻译法"让人既爱又恨呢?本文先回顾语法教学的历史,其次再对该教学法作一简要评价,最
期刊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业间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和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英语的队伍中来,特别是在高校,学习英语的氛围正日益浓厚。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一部分的校园英语文化也逐渐受到各高等院校的重视。因此,加强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需要
期刊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公布了"智能化电网计划",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智能化电网是一个新的概念,其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让消费者自主设定电器设备的使用功率和时间,从而在追求舒适的前提下节省电能;另一个是监控电网的运行情况,实现电网的智能化、自动化、互动化。作
期刊
校园文化是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是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以服从和服务于高等教育目标为指导思想,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本文尝试从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角度探索其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基本模式和由此产生的育人功能。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形式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主要通
期刊
一、引言  设{0,1,2…} , …是一列正数。考虑上的――矩阵:  (1)  众所周知,当 时,满足唯一性条件,这是对应的马氏链{}称为纯生过程。当时,{}是参数为Poisson过程,由Kolmogorov强大数定律,我们有对于一般的情况,我们知道。那么,对于一般的情况,当时,的发散速度如何?  在一般的经济学论著中,宏观的GDP等经济学量是以指数方式增长的。近年来出现的重构宏观经济学学派试图
期刊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资源,做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高职院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如何有效和积极地激励教师和优秀拔尖人才,已经成为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理论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人的某种需求期望而实现这种刺激作用的。近半个世纪以来,近50年以来,西方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从
期刊
学校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办好学校的物质保证,是保障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充分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改善师生生活,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期刊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教育的现代化也正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逐步展开。 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是指利用计算机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的广泛应用领域)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在20世纪中期,教学系统方法在教育技术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学者发表了大量关于教学系统方法的文章,
期刊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儒家为首的经典著作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中的治国安邦、民族精神、立人处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经验智慧,在今天仍有其生命力,值得我们来发扬光大。不可否认,这些经典著作、思想学说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烙印,但我们可以以科学的态度汲取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主干,它经长期的整理加工、丰富发展,早已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比较严密
期刊
会计史是研究会计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先导。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重要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历史考察与研究这一课程,对任何一个重要会计事件的认识,都必须进行历史的回顾、思索、分析与论证。会计学有着深刻的内涵与广博的研究领域,而会计史的研究却始终涉及到它的精华部分。中国1200万会计工作者与国外会计工作者一样,在工作中也都有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