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与钱无关 林 蔚
面对问题百出的“富家子”,专家表示,不能因此就一竿子把“富家子”都打倒,出现部分“问题富家子”有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的原因。
“90后”本身面临的就是一个分化很厉害的环境,社会经济差距拉大,竞争激烈,“比如学校的唯学习论,父母提供一切物质条件,希望得到孩子的学习回报。”“90后”出生的孩子情感依赖特别强烈,相对自我中心,在分化严重的环境中,情绪上会更有压力,如果过分寻求自我,压力释放不当,就会出现网瘾、离家出走等各种问题。
专家认为:“家长需要学习。”教好“问题富家子”的对策,最重要的是家长需要学习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比如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孩子并不是缺物质,而是缺少关心关爱。”又比如,父母应该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只要孩子是努力过的,就应该适时地表扬鼓励。”
“父母也需要继续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作用很重要。“现在很多父母会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没关系,将来送到国外去。却不知,如果教育有问题,孩子到了国外也一样遭遇新麻烦。”
教育其实与“ 富家”无关,学习跟孩子沟通最重要。
“富家子弟”的“穷苦经” 浏 河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
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1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还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编辑小语
钱本身没有对错之分,而在于怎么用。家长把足够的钱给孩子花,或者用钱为孩子铺平成长道路上的沟沟坎坎,或者让孩子以为家里有钱就能解决自己未来的一切,成就的不一定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美好前途,却可能放纵了他们恃钱而目空一切,或者因关爱缺失而寻求其他途径填充内心的欲望。钱并没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灵,却给自己、家长、他人带来困惑或者伤害。
教育其实与钱无关,家长必须首先给孩子以真正的关爱,学习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教会孩子责任感,教会孩子爱心,教会孩子独立自主,而不是仅仅用钱来满足孩子的一切外在需求。欢迎读者朋友登陆双有网、中国家庭教育网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面对问题百出的“富家子”,专家表示,不能因此就一竿子把“富家子”都打倒,出现部分“问题富家子”有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的原因。
“90后”本身面临的就是一个分化很厉害的环境,社会经济差距拉大,竞争激烈,“比如学校的唯学习论,父母提供一切物质条件,希望得到孩子的学习回报。”“90后”出生的孩子情感依赖特别强烈,相对自我中心,在分化严重的环境中,情绪上会更有压力,如果过分寻求自我,压力释放不当,就会出现网瘾、离家出走等各种问题。
专家认为:“家长需要学习。”教好“问题富家子”的对策,最重要的是家长需要学习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比如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孩子并不是缺物质,而是缺少关心关爱。”又比如,父母应该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只要孩子是努力过的,就应该适时地表扬鼓励。”
“父母也需要继续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作用很重要。“现在很多父母会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没关系,将来送到国外去。却不知,如果教育有问题,孩子到了国外也一样遭遇新麻烦。”
教育其实与“ 富家”无关,学习跟孩子沟通最重要。
“富家子弟”的“穷苦经” 浏 河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
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1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还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编辑小语
钱本身没有对错之分,而在于怎么用。家长把足够的钱给孩子花,或者用钱为孩子铺平成长道路上的沟沟坎坎,或者让孩子以为家里有钱就能解决自己未来的一切,成就的不一定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美好前途,却可能放纵了他们恃钱而目空一切,或者因关爱缺失而寻求其他途径填充内心的欲望。钱并没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灵,却给自己、家长、他人带来困惑或者伤害。
教育其实与钱无关,家长必须首先给孩子以真正的关爱,学习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教会孩子责任感,教会孩子爱心,教会孩子独立自主,而不是仅仅用钱来满足孩子的一切外在需求。欢迎读者朋友登陆双有网、中国家庭教育网就此问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