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师生是指幼儿师范学校在校学习的学生。自学能力就是自己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获得各种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认识能力。学会自学就是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幼师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幼师生 自学能力 培养
幼师生是指幼儿师范学校在校学习的学生,她们一方面具有和同龄青年学生相同普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其特殊性。她们在生理上已达到成熟阶段,表现在身体发育完全;在心理上自我意识增强,表现在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有所提高,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渴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她们的视野较为开阔,思想比较活跃,探索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求知欲较为旺盛,对物质和精神生活追求更加注重实际。但是她们缺乏社会实践和社会锻炼,加之文化素养有限,生活经验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还比较低,导致即使想学习也不会学习。
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自己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学习知识,锻炼技能,获得各种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认识能力。具体地讲,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学生能独立地决定学习目的,选择学习材料,科学地安排、高效地利用时间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第二,能正确地运用工具书、参考资料,排难解疑;第三,积累资料;第四,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华罗庚是自学的典范,他强调: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就是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幼师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自学能力是布卢姆“掌握学习”的先决条件
在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中,把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分成三大教学变量,其中先决认识行为与先决情感特征中都强调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是以其自身素质为先决条件的。老师的教是有限的,受时间及老师本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学生学则具有更大的变量。为了把这个变量转变成对学习更具有意义的东西,就必须使学生学会如何领会知识的实质,从众多的表象中找到规律和兴趣,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自身行为达到的。老师应该传授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方法,以及掌握寻找规律和兴趣的基本技能,而不仅仅是某一个知识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避免高分低能的悲剧。学生的学是进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让学生会独立地学习。如果学生不会学习,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基本上是无效的。因为对学生今后发展至关重要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方法。所以,我们必须把教会学生自学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早期职业化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对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缺乏各种知识条件。现在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学校管理又相对严格,其身心特征、能力的塑造缺少大学所具备的那种自由宽松的环境。学习任务的繁重更使学生疲于奔命,这样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也缺少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些条件。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自学条件,特别是应根据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人格特征创造适合其提高自身素质的环境。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去适应或服务于社会。但知识的更新与社会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学校教育有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要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能够适应知识的更新与社会的需求,这种适应能力在很多情况下取决于人们自身的学习与接受能力。很快就能接受新信息,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人才必然受到社会的青睐,反之则会在社会竞争中失败。
四、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
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之中,要适应现代的生活节奏和要求,人们就要很快地适应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掌握新的知识。现在的知识传授教育只能为学生提供某些非常有限的知识。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最快的时间里最好地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这一最关键的一环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实际上这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学校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而填补社会需求的空白,这种快速适应社会的特征是教育存在的最大优势。因此,在新旧教学模式的更替之中,我们首先应该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知识及对目标教学的单纯肢解的巢臼之中,而且应该切实领会目标教学的深刻含义,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上全面提高。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全面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对绝大多数教师进行再教育,因为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而目前存在的目标教学的肢解本身就是教师素质低下的表现。另外,学校和社会必须为素质教育提供相应的环境和理解,要为老师和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特别是在师资的培养及教学资源的配置上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老师的创造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不显性教育。到目前为止,自学能力的培养还没有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重点。在目标教学模式中,人们一直追求老师与学生的统一,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高低实质上就反映了一个人自身素质的高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及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是有深远意义的。因此,在目标教学中应该进行更广泛的探索,并使之成为我们追求的方向。素质教育之路是艰巨的,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个问题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它是我们教育者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
关键词: 幼师生 自学能力 培养
幼师生是指幼儿师范学校在校学习的学生,她们一方面具有和同龄青年学生相同普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其特殊性。她们在生理上已达到成熟阶段,表现在身体发育完全;在心理上自我意识增强,表现在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有所提高,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渴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她们的视野较为开阔,思想比较活跃,探索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求知欲较为旺盛,对物质和精神生活追求更加注重实际。但是她们缺乏社会实践和社会锻炼,加之文化素养有限,生活经验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还比较低,导致即使想学习也不会学习。
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自己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学习知识,锻炼技能,获得各种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认识能力。具体地讲,它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学生能独立地决定学习目的,选择学习材料,科学地安排、高效地利用时间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第二,能正确地运用工具书、参考资料,排难解疑;第三,积累资料;第四,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华罗庚是自学的典范,他强调: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就是养成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幼师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自学能力是布卢姆“掌握学习”的先决条件
在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中,把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分成三大教学变量,其中先决认识行为与先决情感特征中都强调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是以其自身素质为先决条件的。老师的教是有限的,受时间及老师本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学生学则具有更大的变量。为了把这个变量转变成对学习更具有意义的东西,就必须使学生学会如何领会知识的实质,从众多的表象中找到规律和兴趣,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自身行为达到的。老师应该传授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方法,以及掌握寻找规律和兴趣的基本技能,而不仅仅是某一个知识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避免高分低能的悲剧。学生的学是进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让学生会独立地学习。如果学生不会学习,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基本上是无效的。因为对学生今后发展至关重要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方法。所以,我们必须把教会学生自学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早期职业化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对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缺乏各种知识条件。现在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学校管理又相对严格,其身心特征、能力的塑造缺少大学所具备的那种自由宽松的环境。学习任务的繁重更使学生疲于奔命,这样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学校教育也缺少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些条件。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自学条件,特别是应根据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人格特征创造适合其提高自身素质的环境。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去适应或服务于社会。但知识的更新与社会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学校教育有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要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能够适应知识的更新与社会的需求,这种适应能力在很多情况下取决于人们自身的学习与接受能力。很快就能接受新信息,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人才必然受到社会的青睐,反之则会在社会竞争中失败。
四、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
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之中,要适应现代的生活节奏和要求,人们就要很快地适应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掌握新的知识。现在的知识传授教育只能为学生提供某些非常有限的知识。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最快的时间里最好地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这一最关键的一环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实际上这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学校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而填补社会需求的空白,这种快速适应社会的特征是教育存在的最大优势。因此,在新旧教学模式的更替之中,我们首先应该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知识及对目标教学的单纯肢解的巢臼之中,而且应该切实领会目标教学的深刻含义,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上全面提高。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全面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对绝大多数教师进行再教育,因为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而目前存在的目标教学的肢解本身就是教师素质低下的表现。另外,学校和社会必须为素质教育提供相应的环境和理解,要为老师和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特别是在师资的培养及教学资源的配置上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老师的创造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不显性教育。到目前为止,自学能力的培养还没有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重点。在目标教学模式中,人们一直追求老师与学生的统一,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高低实质上就反映了一个人自身素质的高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及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是有深远意义的。因此,在目标教学中应该进行更广泛的探索,并使之成为我们追求的方向。素质教育之路是艰巨的,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个问题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它是我们教育者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