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综合素质 培训数学思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推进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劣势也逐渐突出。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初中数学学科来说,逻辑推理能力是构成其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获取知识以及构建完整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对初中生的思维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所以就需要加强逻輯推理能力的培养,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对策,为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
  一、 引言
  逻辑推理能力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是每个初中生都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也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关键。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初中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初中数学本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其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借助逻辑思维来进行推导,由此可见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逻辑推理能力的研究和探索,并使用有效的手段来切实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二、 逻辑推理能力的概述
  所谓逻辑推理,简单来说就是从事实与命题出发,结合个人的逻辑思维,从而推断出另一个命题,这一思维发展的过程称之为逻辑推理。一般来说,逻辑推理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一般到特殊以及特殊到一般,而逻辑推理的主要方法有类比法、归纳法等。逻辑推理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有重要影响,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一项思维品质,同时逻辑推理也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 初中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逻辑推理能力不仅是构成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重要目标,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和素质。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及发展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位置,为学生灌输数学知识,或者为学生直接讲解例题,这就导致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不足,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甚至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地提升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数学学科的特性就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效率提升的关键。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索思维的发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稳定提升。
  (三)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众所周知,逻辑推理能力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这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有效发展的一大重要基础和前提。
  四、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现状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逻辑推理能力是其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其数学学习十分有益,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新的学习内容存在无法适应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时期,接触最多的内容往往是数字方面的知识,而步入初中后,数学学习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更倾向于几何。而且学习内容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也有了显著提升,“数”到“形”的转变,使很多学生无法更好地适应这一内容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二)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小学到初中,数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理应进行改变。但是目前多数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依旧在使用小学时期的数学学习方法,导致无法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年龄方面的不适应
  尽管学生已经步入初中学习阶段,但是多数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在智力发展水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方面难免会存在一定难度。尤其面对推理证明类的题型时,更是存在明显的困难,这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因素。
  五、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视
  要想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不断地提升初中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经过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在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往往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去记忆和背诵概念的内容,通过大量做练习题就可以获取更高的分数。这样的认识实际上是错误的,只有掌握相关的概念、定理以及规律,做到对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才能逐渐地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才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视,帮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度,并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习题的练习,来实现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
  有学者围绕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显示,在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心理状态也是影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过程中,就需要关注初中生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指导,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加强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一定的心理指导外,还应该注重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要给予学生个性的高度重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
  (三)善于挖掘和运用生活中素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他主张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内,应该大胆地打破教材的局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出发点,将生活中的素材合理地引用到教學中,改善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初中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应该重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要从生活中搜集相关的素材,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例如,在教学《特殊平行四边形》时,就可以从生活中引入素材,让学生利用筷子来摆出平行四边形,并指导学生调整筷子的角度,让学生去观察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变化。实际上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而且结合生活设计数学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还能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和推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假设和猜想也是提升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均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将围棋棋盘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观察棋盘,并提出问题:“若在第一个格子中画一个点,在第二个格子中画两个,在第三个格子中画三个,并以这样的规律继续画下去,那么第30个格子中会出现多少个点?”由于这一问题很难在短时间解决,所以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然后经过实践去验证这一观点,通过计算来验证假设,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从而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逻辑推理习惯
  当前从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存在着明显的先入为主的习惯。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最初接受到的就是不严谨的学习态度,那么在日后的学习中也就无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态度,而这一习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的指导,引导学生避免出现逻辑上的错误,并对学生已经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
  六、 结语
  综上所述,逻辑推理能力是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是否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关键的作用。如今,随着教育改革潮流的不断推行,初中数学也面临着新的教育任务,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所以教师需要重视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手段,切实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洪运琴.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J].中文信息,2019(1):139-141.
  [2]李再楠.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9(6):224.
  [3]殷开勇.例谈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1):17-18.
  作者简介:
  张建,山东省泰安市,山东省泰安东岳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时候,不仅要让他们尽早掌握语文教材上的知识点,还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阅读量,将思维延伸到课外,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本文以学科素养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阅读者;整本书阅读;教学导向  叶圣陶提出的“整本
摘 要: 教材研读的价值不仅在于向教师指明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更是教师与教材编写者之间的交流。只有让教师品味文本,才能读出要点,读出精妙,读出思想。然而现今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仍存在着舍本逐末,远离教材;肤末支离,模糊教材;蜻蜓点水,拘泥教材等误区。文章旨在通过《汽车城:蔚山》一课的案例,以课程标准为分析依据,探讨具体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材研读;课程标准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研
摘要: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培优以及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难点。故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不能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应该积极创新,通过更加有效的教学谋略,将复杂的应用题简单化,在彰显教师智慧的同时,达到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深度点拨的教学目的。基于此,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巧用
摘 要: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与课堂评价三维一致联动。美术课堂评价旨在引发学生的表现行为,创造一个答案或作品展示他们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术课堂作业与教学评一致研究相辅相成,共同联动。文章通过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看谁涂的最好看》课例描述与分析,阐述课堂评价研究如何提升美术作业质量。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课堂评价;作业质量  【背景分析】  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
摘 要:线上教学为新型的教学形式之一,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来说,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其不能和教学对象以面对面的方式加以交流,因此线上教学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所以在对其进行线上教学时,更是难以保障教学的效果。而针对此情况,探析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的有效性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样做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小学生在线上学习时的注意力,让小学生能够吸收更多的语文知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识字教学改革可谓是势在必行,识字教学改革应当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识字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会学生识字技巧,在活动中进行巩固提高,同时也应当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将识字教学由课本延伸至课外,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如何
摘要: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小学数学课程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地点,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我们怎么样有效地把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质量科学提升就显得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把趣味性教学思想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把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借此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就小学数学课堂导
摘 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当前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承载着帮助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养成的德育重任。为了全面提升当代青少年精神品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真正落实党对国民教育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的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是中
摘 要:作为一种使用广泛的语言,英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还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一切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往往收获甚微。初中英语学习包含了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以英语能力教学,能力教学指英语的阅读能力,词汇和语法是阅读的基础,而高效阅读是提高英语交流和写作能力的前提,这将需要教师致力于英语阅读的创新教学,
摘 要: 新时代的数学课堂应当是多元而包容、生动而有趣、民主而真实,每一位教师应当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倾听儿童真实的声音,追寻课堂最本真的样子,帮助学生大胆绽放思维之花,用心营造一个儿童喜欢的魅力数学课堂。  关键词: 关注儿童需求;倾听儿童心声;巧设问题任务  一、 引言  《新课程》特别指出: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建设者”,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