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引企入校,依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将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科研训练、创新创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各实践课程构建为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采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逐阶递进”的方式实施课程教学,调动了企业积极性,教师实践教学及管理能力提高,学生技术与能力提高,形成了完整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前厂后校 CDIO理论 汽车服务工程 实践教学体系
课题: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桂教高教[2016]35号)基于CDIO理论的工程师范生“前厂后校”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6JGA147)研究成果。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先行先试,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笔者以广西师范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一、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前期的认识实习,学习中的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后期的专业方向实习、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在实践中,除了培养学生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依托行业背景解决企业难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发展的实践能力。
广西师范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职教师资班)于2011年开设以来,不断完善实习实践条件,但仍存在综合实习实训实验台套数不足,难以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企业对开展短期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现有实践教师缺少企业实践背景,实践能力及管理经验不足,实习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学校与广西恒久汽服公司共同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合作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建“前厂后校”式实训中心,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合作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联合申报教科研项目,共同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依托共建的实训中心平台,开展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依据CDIO标准,以汽车企业的核心岗位为起点,分析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根据学生能力开展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从而建立实践教学体系。CDIO课程大纲在强调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关注工程实践,加强实践环节。
1.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专业以培养德行为先,培养具备较强的汽车维护与修理、故障检测与诊断、营销服务管理等方面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销售、售后维修企业及相关行业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销售服务与保险理赔、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以及在中职学校从事实训教学工作。
本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由第一层公共课程,第二层专业类群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方向课程,第三层系统化实践,第四层综合素质养成体系构成。其中,第三层系统化实践课程体系是实现知识与技能接合,形成能力的重要一环,由认识實习、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技能训练、科研训练、创新创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组成。
(1)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基于CDIO理论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核心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工作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完成工作任务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专业核心课程与核心职业岗位的对接;根据就业岗位设置职业横向拓展选修课;根据职业岗位晋升迁移的需要,设置纵向拓展选修课,为拓展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撑。实训课程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线,形成实践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2)“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逐阶递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基于校企共建“前厂后校”的条件,构建校内实践教学系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逐阶递进”,通过基础技能实训、岗位实训、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训,即“识岗、习岗、跟岗、顶岗、上岗”五个阶段层次递进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设置专业拓展课和第二课堂,促进职业岗位迁移及能力提升。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及就业方向,开设职业方向实践课。汽车服务工程在第六学期分为两个方向:检修技术服务方向和营销保险服务方向。检修技术服务方向开设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中高级工考证培训、汽车服务综合实训等实践课程,营销保险服务方向开设汽车营销实务、汽车二手车评估等实践课程。另外,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2.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校内实践环节、企业实践环节、课外自主实践三个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知识、技术和能力,实现能做、会教、善学的培养目标。
(1)基于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及第二课堂。能力是设置实践课程的起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通过具体的实践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校内实践环节设置了机械制造工程实训、电工电子实习、机械原理与设计等课程,课外自主实践环节设置了能力拓展训练、开放实验室项目。为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校内实践环节设置了汽车构造拆装实习、基础强化训练,课外自主实践环节设置了汽车创新设计训练、开放实验室项目、汽车或机械学科竞赛,企业实践环节设置了汽车生产实习、岗位实习、毕业设计。为使学生熟悉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课外自主实践环节设置了社会实践、讲座或学术报告会、企业讲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和解决汽车服务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工程创新的基本能力,校内实践环节设置了汽车维修综合实训,课外自主实践环节设置了汽车创新设计训练、开放实验室项目、汽车或机械学科竞赛,企业实践环节设置了岗位实习、毕业设计。为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价值效益意识,校内实践环节设置了英语听说训练、军事训练,企业实践环节设置了毕业设计、汽车生产实习、岗位实习、市场实习,课外自主实践环节设置了社会实践、讲座或学术报告会。
(2)“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逐阶递进”实施实践课程体系。第一,将行业企业标准融入实践课程。学校将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岗位技能训练与评价标准和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和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实训项目对接岗位任务。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和真实案例为基础,校企共同设计实训项目教学任务,实训任务即真实岗位任务。第二,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教师与师傅集于一体、学生与员工身份合为一体、课堂与车间设计一体、理论与实践合为一体。第三,顶岗实习与实岗历练相结合。学生在企业轮换顶岗实习,了解并适应营销、售后、维修、美容等岗位,尽快融入企业的生产和文化;同时,企业加强适岗培训,历练、培养并发掘专业人才。
(3)校企合作实施实践课程体系的特点。学校与企业通过“前厂后校”式的校企合作,在前期的认识实习,学习中的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后期的专业方向实习,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必要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学生依托行业解决企业难题的能力和适应企业发展的实践能力。校企关系呈现出三个新特点:由合作关系变成共同体的关系,校企利益共担,资源共享,企业积极性更高,责、权、利更明晰;实践课程打破了时空限制,车间即课堂,教学即生产,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制定、实施、评估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形成闭环控制。
三、小结
学校基于“前厂后校”的理念,依据岗位能力构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逐阶递进”的方式实施,最终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形成了完整的、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师的实践教学及管理能力获得了提高,学生的技术与能力也获得了提升,实现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关键词:前厂后校 CDIO理论 汽车服务工程 实践教学体系
课题: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桂教高教[2016]35号)基于CDIO理论的工程师范生“前厂后校”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6JGA147)研究成果。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先行先试,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笔者以广西师范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一、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前期的认识实习,学习中的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后期的专业方向实习、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在实践中,除了培养学生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依托行业背景解决企业难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发展的实践能力。
广西师范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职教师资班)于2011年开设以来,不断完善实习实践条件,但仍存在综合实习实训实验台套数不足,难以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企业对开展短期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现有实践教师缺少企业实践背景,实践能力及管理经验不足,实习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学校与广西恒久汽服公司共同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合作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建“前厂后校”式实训中心,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合作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联合申报教科研项目,共同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依托共建的实训中心平台,开展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依据CDIO标准,以汽车企业的核心岗位为起点,分析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根据学生能力开展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从而建立实践教学体系。CDIO课程大纲在强调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关注工程实践,加强实践环节。
1.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专业以培养德行为先,培养具备较强的汽车维护与修理、故障检测与诊断、营销服务管理等方面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销售、售后维修企业及相关行业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销售服务与保险理赔、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以及在中职学校从事实训教学工作。
本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由第一层公共课程,第二层专业类群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方向课程,第三层系统化实践,第四层综合素质养成体系构成。其中,第三层系统化实践课程体系是实现知识与技能接合,形成能力的重要一环,由认识實习、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技能训练、科研训练、创新创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组成。
(1)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基于CDIO理论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核心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工作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完成工作任务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实现专业核心课程与核心职业岗位的对接;根据就业岗位设置职业横向拓展选修课;根据职业岗位晋升迁移的需要,设置纵向拓展选修课,为拓展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撑。实训课程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线,形成实践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2)“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逐阶递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基于校企共建“前厂后校”的条件,构建校内实践教学系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逐阶递进”,通过基础技能实训、岗位实训、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训,即“识岗、习岗、跟岗、顶岗、上岗”五个阶段层次递进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设置专业拓展课和第二课堂,促进职业岗位迁移及能力提升。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及就业方向,开设职业方向实践课。汽车服务工程在第六学期分为两个方向:检修技术服务方向和营销保险服务方向。检修技术服务方向开设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中高级工考证培训、汽车服务综合实训等实践课程,营销保险服务方向开设汽车营销实务、汽车二手车评估等实践课程。另外,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2.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校内实践环节、企业实践环节、课外自主实践三个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知识、技术和能力,实现能做、会教、善学的培养目标。
(1)基于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及第二课堂。能力是设置实践课程的起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通过具体的实践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校内实践环节设置了机械制造工程实训、电工电子实习、机械原理与设计等课程,课外自主实践环节设置了能力拓展训练、开放实验室项目。为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校内实践环节设置了汽车构造拆装实习、基础强化训练,课外自主实践环节设置了汽车创新设计训练、开放实验室项目、汽车或机械学科竞赛,企业实践环节设置了汽车生产实习、岗位实习、毕业设计。为使学生熟悉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课外自主实践环节设置了社会实践、讲座或学术报告会、企业讲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和解决汽车服务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工程创新的基本能力,校内实践环节设置了汽车维修综合实训,课外自主实践环节设置了汽车创新设计训练、开放实验室项目、汽车或机械学科竞赛,企业实践环节设置了岗位实习、毕业设计。为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价值效益意识,校内实践环节设置了英语听说训练、军事训练,企业实践环节设置了毕业设计、汽车生产实习、岗位实习、市场实习,课外自主实践环节设置了社会实践、讲座或学术报告会。
(2)“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逐阶递进”实施实践课程体系。第一,将行业企业标准融入实践课程。学校将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岗位技能训练与评价标准和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和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实训项目对接岗位任务。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和真实案例为基础,校企共同设计实训项目教学任务,实训任务即真实岗位任务。第二,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教师与师傅集于一体、学生与员工身份合为一体、课堂与车间设计一体、理论与实践合为一体。第三,顶岗实习与实岗历练相结合。学生在企业轮换顶岗实习,了解并适应营销、售后、维修、美容等岗位,尽快融入企业的生产和文化;同时,企业加强适岗培训,历练、培养并发掘专业人才。
(3)校企合作实施实践课程体系的特点。学校与企业通过“前厂后校”式的校企合作,在前期的认识实习,学习中的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后期的专业方向实习,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必要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学生依托行业解决企业难题的能力和适应企业发展的实践能力。校企关系呈现出三个新特点:由合作关系变成共同体的关系,校企利益共担,资源共享,企业积极性更高,责、权、利更明晰;实践课程打破了时空限制,车间即课堂,教学即生产,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制定、实施、评估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形成闭环控制。
三、小结
学校基于“前厂后校”的理念,依据岗位能力构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采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逐阶递进”的方式实施,最终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形成了完整的、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师的实践教学及管理能力获得了提高,学生的技术与能力也获得了提升,实现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