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思维和能力作为现代综合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成为越来越多教育者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对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十分有实际意义的学科。本文就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进行几点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地理 创新 创新教育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然而由于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参与实践的机会,而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使学生失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地理教学应当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本文就对新课程理念知道下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创新进行分析。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改变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创新理念,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坚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丰富的基础支持,才能够将其形成学科知识的系统,才能够理清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当学生具备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后,能够提高新知识纳入现有知识体系的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体系对生活中的气候现象、地理现象进行探索和研究。比如,在充分掌握了气候和水循环的知识体系后,引入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这时学生接受起来就变得很容易,而且能够轻松地掌握。另外,如果教师具备广阔的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作为地理教师也应当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把自身掌握的知识转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创新
课堂教学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创造火花,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被激发。科学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是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减少教师的活动时间,而增加学生的活动量,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大胆的思考,为学生增加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需要教师善于把握时机,才能够实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比如在讲解“热力环流”的知识点时,先给学生分析了如某地气温高,气流上升,低空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等知识,这学生一听就懂,但当我问此时是低空(低气压)的气压高还是高空(高气压)的气压高时,大多数学生回答是高空气压高,因为高空是高气压。这个时候就引导学生对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回忆:海拔越高,则气压越低。这时很多学生都瞬间领悟了。通过不断地引导,学生最终了解了该知识点:高气压与低气压的命名是指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地区相比较而得出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使学生开阔了思路,想象力得到提高。这也从另一方面克服了以往教学模式中思路单一、思维固化的缺陷。
三、培养学生的研究欲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有部分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点,而将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进行了人为的分割。高中教学进度紧张,学校往往会采取封闭教学,使学生进行重复性的学习和训练,甚至几十次的重复一个知识点,这与新课程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着重对加强方法和途径的传授,同时把崇尚地理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终身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并且不断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终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过分注重教学结果,而忽略了教学的过程,也就是说,注重“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不仅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反而会造成学生的累赘感。
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学习条件也十分优越,只要想学,可以学到任何想学的知识,这时候,“是什么”对学生来说已经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为什么”,这种“为什么”的意识的产生就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比如讲授“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时,我先从风的运动入手,利用逆向思维方式: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差异—温度高低—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不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地球是一个球体。这样往往能形成出乎意料和超乎常规的创造性效果。同时,也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观念,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现代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智力结构,教师应当能够去发现而且尊重每个学生的智力优势,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高中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沿袭优秀的情感,因此,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则会主动进行探索和研究,只有对一门课程感兴趣,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才能是愉快和轻松的。地理科学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充满奥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民俗风情入手,将这些元素引入到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比如根据四季的更替来研究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时可以开展多种课外活动,使学生更加贴近大自然,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次,要注重学生学习地理的情感教育。在任何一门课程中,如果学生对其产生情感,则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去进行各种探索,进而大胆地进行质疑和假设,有效地激发创造性思维。同时,培养对学习的情感教育,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惧困难,遇到困难能够勇敢向前,不会退缩。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结合教材的内容,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灵感,使他们始终置身在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中,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刺激学生不断地进行主动的探索,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单一学科进行创新的同时,需要各学科全面发展,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和提高自己,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发展的机遇和机会,实现新课改对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兴.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的教学[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
[2]高新勇.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06).
[3]吴大明.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09).
[4]齐顺青.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J].地理教育,2007(02)
[5]余平.浅淡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06).
[6]刘猛.对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06).
[7]余文利.如何让地理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地理 创新 创新教育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然而由于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参与实践的机会,而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使学生失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地理教学应当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本文就对新课程理念知道下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创新进行分析。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改变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创新理念,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坚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丰富的基础支持,才能够将其形成学科知识的系统,才能够理清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当学生具备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后,能够提高新知识纳入现有知识体系的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体系对生活中的气候现象、地理现象进行探索和研究。比如,在充分掌握了气候和水循环的知识体系后,引入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这时学生接受起来就变得很容易,而且能够轻松地掌握。另外,如果教师具备广阔的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作为地理教师也应当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把自身掌握的知识转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创新
课堂教学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创造火花,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被激发。科学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是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减少教师的活动时间,而增加学生的活动量,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大胆的思考,为学生增加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需要教师善于把握时机,才能够实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比如在讲解“热力环流”的知识点时,先给学生分析了如某地气温高,气流上升,低空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等知识,这学生一听就懂,但当我问此时是低空(低气压)的气压高还是高空(高气压)的气压高时,大多数学生回答是高空气压高,因为高空是高气压。这个时候就引导学生对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回忆:海拔越高,则气压越低。这时很多学生都瞬间领悟了。通过不断地引导,学生最终了解了该知识点:高气压与低气压的命名是指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地区相比较而得出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使学生开阔了思路,想象力得到提高。这也从另一方面克服了以往教学模式中思路单一、思维固化的缺陷。
三、培养学生的研究欲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有部分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点,而将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进行了人为的分割。高中教学进度紧张,学校往往会采取封闭教学,使学生进行重复性的学习和训练,甚至几十次的重复一个知识点,这与新课程理念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着重对加强方法和途径的传授,同时把崇尚地理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终身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并且不断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终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过分注重教学结果,而忽略了教学的过程,也就是说,注重“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不仅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反而会造成学生的累赘感。
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学习条件也十分优越,只要想学,可以学到任何想学的知识,这时候,“是什么”对学生来说已经不重要,而重要的是“为什么”,这种“为什么”的意识的产生就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比如讲授“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时,我先从风的运动入手,利用逆向思维方式: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差异—温度高低—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不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地球是一个球体。这样往往能形成出乎意料和超乎常规的创造性效果。同时,也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观念,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现代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智力结构,教师应当能够去发现而且尊重每个学生的智力优势,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高中阶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沿袭优秀的情感,因此,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则会主动进行探索和研究,只有对一门课程感兴趣,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才能是愉快和轻松的。地理科学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充满奥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民俗风情入手,将这些元素引入到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比如根据四季的更替来研究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时可以开展多种课外活动,使学生更加贴近大自然,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次,要注重学生学习地理的情感教育。在任何一门课程中,如果学生对其产生情感,则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去进行各种探索,进而大胆地进行质疑和假设,有效地激发创造性思维。同时,培养对学习的情感教育,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惧困难,遇到困难能够勇敢向前,不会退缩。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结合教材的内容,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灵感,使他们始终置身在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中,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刺激学生不断地进行主动的探索,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单一学科进行创新的同时,需要各学科全面发展,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和提高自己,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发展的机遇和机会,实现新课改对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兴.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的教学[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
[2]高新勇.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06).
[3]吴大明.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09).
[4]齐顺青.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J].地理教育,2007(02)
[5]余平.浅淡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06).
[6]刘猛.对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06).
[7]余文利.如何让地理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