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校本教研;自主;合作;推广
〔中图分类号〕 G632.0〔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B)—0017—01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这里就存在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课程要适应学生,那么,“校校同课本,师师同教参”的教学是否能做到适应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呢?答案是否定的。因而,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按照本校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校本教研。
一、自主发展
校本教研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首先要增强个人对校本教研的研究,使自我首先在理论和认识上有一个基本的思考。在教学当中做一个有心人,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起来,把自己成功的教学案例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为下一阶段——合作研究提供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真实素材。同时,整理问题和记录案例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一个反思过程,在整理和记录时,教师会自己思考为什么教学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成功课例的成功点在哪里,等等。有反思就会有进步,有思考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长期坚持,教师就会天天有进步,月月在提高。这样,在合作交流时,也会有心得和经验,为校本教研的推进奠定基础。相反,如果教师个人不去思考,不去自主发展,专等开会和交流,那开会和交流因为没有教师个人前期的准备和研究,还会有什么效果呢?
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和学生,要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形成个性化的教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要对重点课进行反思,写教后记、案例分析、教学随笔、行动研究笔记,并对教育教学信息进行研究。要在读书中寻求先进理念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思考中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成论文。
二、合作交流
在教师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如进行集体备课,开展某一具体问题的交流会,集中时间谈经验、谈做法,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发展提高。对某一学科的教学进行集体教学试验或请专家来校进行探讨等,这样可以把每个教师收集的问题和成功的课例拿到一起,让每一位教师分享,相互取长补短。当学校建立了稳定可行的校本教研交流机制的时候,学校就可以利用研讨会或者网络来交流。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子备课,把每个教师的教案和教学经验、心得在校园网上共享,教师互学、资源共享,灵活地运用多种途径让校本教研活动随时开展。
例如,在公开课的组织形式上可以让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研讨课,甚至可以把一节课放在同一天研讨,邀请专家亲临听课、评课,与上课教师面对面交流,并制成视频录像,作为案例反复进行研究;安排教师同台献艺,结合自己说课,骨干教师评课,制成视频案例,进行研究。这种方式方法既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找到更加适合的方法。
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以校为本的研究,就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我们知道,只有充分听取教师的自我剖析,才能提出贴切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也只有教师的主动参与,评价结论和建议才能真正被教师接受,使教师真正从中获益。
三、经验推广
校本教研在进行了自主发展和合作交流这两个阶段,形成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后,最后要在课堂上体现,让成果和经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立足课堂实施课堂教学,可以先让有经验的教师说课或讲课,其他教师听课、评课,甚至同样的内容可由不同的教师执教,在观摩的基础上评价反馈,通过相互比较,既促进了教师在教学研究中主体地位的形成,又为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还可以进行学科间的横向交流,深化校本教研。在进行一段时间的交流和总结后,让教师形成共识,并按照交流和研究活动中形成的成果,每个教师再按照班级实际进行再加工,使成果升华,使教师的教学达到既汲取了其他教师的经验又体现了自己个性的境界,在教学活动中挥洒自如,最终使学生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2.0〔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B)—0017—01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这里就存在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课程要适应学生,那么,“校校同课本,师师同教参”的教学是否能做到适应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呢?答案是否定的。因而,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按照本校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校本教研。
一、自主发展
校本教研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首先要增强个人对校本教研的研究,使自我首先在理论和认识上有一个基本的思考。在教学当中做一个有心人,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起来,把自己成功的教学案例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为下一阶段——合作研究提供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真实素材。同时,整理问题和记录案例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一个反思过程,在整理和记录时,教师会自己思考为什么教学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成功课例的成功点在哪里,等等。有反思就会有进步,有思考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长期坚持,教师就会天天有进步,月月在提高。这样,在合作交流时,也会有心得和经验,为校本教研的推进奠定基础。相反,如果教师个人不去思考,不去自主发展,专等开会和交流,那开会和交流因为没有教师个人前期的准备和研究,还会有什么效果呢?
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和学生,要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形成个性化的教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要对重点课进行反思,写教后记、案例分析、教学随笔、行动研究笔记,并对教育教学信息进行研究。要在读书中寻求先进理念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思考中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成论文。
二、合作交流
在教师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如进行集体备课,开展某一具体问题的交流会,集中时间谈经验、谈做法,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发展提高。对某一学科的教学进行集体教学试验或请专家来校进行探讨等,这样可以把每个教师收集的问题和成功的课例拿到一起,让每一位教师分享,相互取长补短。当学校建立了稳定可行的校本教研交流机制的时候,学校就可以利用研讨会或者网络来交流。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子备课,把每个教师的教案和教学经验、心得在校园网上共享,教师互学、资源共享,灵活地运用多种途径让校本教研活动随时开展。
例如,在公开课的组织形式上可以让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研讨课,甚至可以把一节课放在同一天研讨,邀请专家亲临听课、评课,与上课教师面对面交流,并制成视频录像,作为案例反复进行研究;安排教师同台献艺,结合自己说课,骨干教师评课,制成视频案例,进行研究。这种方式方法既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找到更加适合的方法。
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以校为本的研究,就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我们知道,只有充分听取教师的自我剖析,才能提出贴切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也只有教师的主动参与,评价结论和建议才能真正被教师接受,使教师真正从中获益。
三、经验推广
校本教研在进行了自主发展和合作交流这两个阶段,形成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后,最后要在课堂上体现,让成果和经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立足课堂实施课堂教学,可以先让有经验的教师说课或讲课,其他教师听课、评课,甚至同样的内容可由不同的教师执教,在观摩的基础上评价反馈,通过相互比较,既促进了教师在教学研究中主体地位的形成,又为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还可以进行学科间的横向交流,深化校本教研。在进行一段时间的交流和总结后,让教师形成共识,并按照交流和研究活动中形成的成果,每个教师再按照班级实际进行再加工,使成果升华,使教师的教学达到既汲取了其他教师的经验又体现了自己个性的境界,在教学活动中挥洒自如,最终使学生得到飞跃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