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材料与构造》是职建筑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该课程的建设中,我们不断地改革与摸索,实施了“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教学,并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
《建筑材料与构造》 项目驱动 工学结合
《建筑材料与构造》是高职建筑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造价、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等专业均设有建筑材料与构造这门课程。经过近10年的教学努力,我们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摸索,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并按项目组成模块,确定“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设置,构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并加大学生的实训力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2009年,该课程评为深圳置业技术学院的校级精品课程。
一、课程设置
《建筑材料与构造》的课程性质是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其最直接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设计或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建筑物的各部分组成,建立比较系统的建筑构造技术观念,并且能够获得综合运用建筑构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定位是从工作岗位出发,分析在相应的工作岗位所应执行的工作任务,通过对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工作能力进行分类,然后确定课程门类以及教学设计实施。
二、课程教学
内容选取。《建筑材料与构造》这门课从设课之初就开始调研各企业专家,行业协会等,然后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并通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又不断对课程进行修改,随时保持与市场同步。
在教学内容上,对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进行了整合,把建筑材料中的相关知识整合到建筑构造中来。在内容选择上面,我们采用的是“目标定位法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及岗位需求,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专业及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并对教材进行了必要处理。
由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日新月異,而建筑教材的相对滞后,使得仅仅依靠教材讲课已经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因此我们积极与深圳的各知名建筑设计院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并根据市场随时更新讲课内容。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遵循工学结合,满足需要,项目导向以及工作过程这四个原则。
工学结合,即将“工作”和“学习”两个不同事物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通过工作的过程达到知识点的学习目的;满足需要即课程内容能够满足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项目导向即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以合作企业提供的真实工程项目为主线,形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六大项目”;工作过程即将学习型项目工作任务化,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由于建筑构造是一门平台课,不同专业对于学习目标有些细微差别。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把课程分为三大模块,理论基础、理论运用、技术实践模块,不同专业根据专业的需要选择不同模块进行教学,以达到施工图的设计或识读的目的。三个模块我们具体分为六大项目来分别进行操作,分别是基础、墙体、楼梯、楼板、屋顶、门窗。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上我们颠覆了以往的传统式教学,把六个工作项目基于类似设计行业的工作过程来组织的。我们把每个项目分解成项目引入、项目分析、项目布置、项目协作、项目展示和项目拓展等七个过程来进行组织的。如下所示:
项目引入,导入工程项目,阐述该工程内容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项目分析(技术分解),各工程项目中使用的材料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体系。
项目布置,根据项目分析确定具体的实践项目确定(可以具体工程实例为题目)。
项目协作,小组交流、相互讨论,分工协作。
项目展示,实践成果展示。
项目审核,项目结束后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
项目评价,形成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组成三方评价系统。
项目拓展,课外实践项目,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及影像加深。
“项目导向”。下面以楼梯为例,阐述项目导向法课程教学,通过“项目驱动”为主线,自主策划、通过任务分解、使“教-学-做”和总结有机结合。
项目导入,通过问题导引,情景设置,解剖建筑引进楼梯概念。
项目分析,然后通过技术讲解、图片、动画演示等手段简述楼梯的组成材料、楼梯的基本分类,楼梯的构造组成、钢筋混凝土楼梯的设计及细部构造。
项目布置,布置真实工程项目的楼梯设计任务,学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项目协作,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所需技术手段,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解析,制定设计方案;教师将设计方案中的错误反馈给学生。这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反馈,学生最终解决技术问题,制定技术方案。学生根据反馈回来的设计方案,制定施工图纸,项目制作完。
项目审核,模拟设计院中校队过程,学生以找错的方式进行互评,最后教师审核设计图纸,总结性点评。
项目拓展,我们会给学生布置不同的楼梯形式如平行双跑、折行三跑楼梯、螺旋楼梯等,学生自己测绘,生成各种楼梯模型,带动学生理解不同的楼梯类型。这是学生的工作成果,通过自己动手,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楼梯的类型及组成。
四、评价体系
课程建立了以能力为中心的动态立体评价体系:六个项目根据其重要性各占不同比重,其中墙体、楼梯、屋顶各占20%,基础、楼板各占15%,门窗占10%。在每个项目中,又分为工作过程、工作态度、实践成果、技术知识四个方面。其中,工作态度包括学生的考勤,工作过程包括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职业道德,技术知识主要考核其理论知识,实践成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来进行共同考核,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考核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评价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能力培养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建筑都是一个团队协作的成果,因此在课程中通过完成老师精选的实操工程设计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识读,能够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的专业能力;藉由建筑构造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操作,获得的学习方法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以及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学、社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石静.2009年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
《建筑材料与构造》 项目驱动 工学结合
《建筑材料与构造》是高职建筑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建筑设计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造价、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等专业均设有建筑材料与构造这门课程。经过近10年的教学努力,我们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摸索,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并按项目组成模块,确定“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设置,构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并加大学生的实训力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2009年,该课程评为深圳置业技术学院的校级精品课程。
一、课程设置
《建筑材料与构造》的课程性质是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其最直接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设计或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建筑物的各部分组成,建立比较系统的建筑构造技术观念,并且能够获得综合运用建筑构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定位是从工作岗位出发,分析在相应的工作岗位所应执行的工作任务,通过对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工作能力进行分类,然后确定课程门类以及教学设计实施。
二、课程教学
内容选取。《建筑材料与构造》这门课从设课之初就开始调研各企业专家,行业协会等,然后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并通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又不断对课程进行修改,随时保持与市场同步。
在教学内容上,对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进行了整合,把建筑材料中的相关知识整合到建筑构造中来。在内容选择上面,我们采用的是“目标定位法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及岗位需求,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专业及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并对教材进行了必要处理。
由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日新月異,而建筑教材的相对滞后,使得仅仅依靠教材讲课已经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因此我们积极与深圳的各知名建筑设计院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市场动态,并根据市场随时更新讲课内容。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遵循工学结合,满足需要,项目导向以及工作过程这四个原则。
工学结合,即将“工作”和“学习”两个不同事物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通过工作的过程达到知识点的学习目的;满足需要即课程内容能够满足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项目导向即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以合作企业提供的真实工程项目为主线,形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六大项目”;工作过程即将学习型项目工作任务化,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由于建筑构造是一门平台课,不同专业对于学习目标有些细微差别。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把课程分为三大模块,理论基础、理论运用、技术实践模块,不同专业根据专业的需要选择不同模块进行教学,以达到施工图的设计或识读的目的。三个模块我们具体分为六大项目来分别进行操作,分别是基础、墙体、楼梯、楼板、屋顶、门窗。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上我们颠覆了以往的传统式教学,把六个工作项目基于类似设计行业的工作过程来组织的。我们把每个项目分解成项目引入、项目分析、项目布置、项目协作、项目展示和项目拓展等七个过程来进行组织的。如下所示:
项目引入,导入工程项目,阐述该工程内容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项目分析(技术分解),各工程项目中使用的材料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体系。
项目布置,根据项目分析确定具体的实践项目确定(可以具体工程实例为题目)。
项目协作,小组交流、相互讨论,分工协作。
项目展示,实践成果展示。
项目审核,项目结束后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
项目评价,形成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组成三方评价系统。
项目拓展,课外实践项目,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及影像加深。
“项目导向”。下面以楼梯为例,阐述项目导向法课程教学,通过“项目驱动”为主线,自主策划、通过任务分解、使“教-学-做”和总结有机结合。
项目导入,通过问题导引,情景设置,解剖建筑引进楼梯概念。
项目分析,然后通过技术讲解、图片、动画演示等手段简述楼梯的组成材料、楼梯的基本分类,楼梯的构造组成、钢筋混凝土楼梯的设计及细部构造。
项目布置,布置真实工程项目的楼梯设计任务,学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项目协作,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所需技术手段,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解析,制定设计方案;教师将设计方案中的错误反馈给学生。这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反馈,学生最终解决技术问题,制定技术方案。学生根据反馈回来的设计方案,制定施工图纸,项目制作完。
项目审核,模拟设计院中校队过程,学生以找错的方式进行互评,最后教师审核设计图纸,总结性点评。
项目拓展,我们会给学生布置不同的楼梯形式如平行双跑、折行三跑楼梯、螺旋楼梯等,学生自己测绘,生成各种楼梯模型,带动学生理解不同的楼梯类型。这是学生的工作成果,通过自己动手,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楼梯的类型及组成。
四、评价体系
课程建立了以能力为中心的动态立体评价体系:六个项目根据其重要性各占不同比重,其中墙体、楼梯、屋顶各占20%,基础、楼板各占15%,门窗占10%。在每个项目中,又分为工作过程、工作态度、实践成果、技术知识四个方面。其中,工作态度包括学生的考勤,工作过程包括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职业道德,技术知识主要考核其理论知识,实践成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来进行共同考核,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考核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评价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能力培养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建筑都是一个团队协作的成果,因此在课程中通过完成老师精选的实操工程设计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识读,能够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的专业能力;藉由建筑构造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操作,获得的学习方法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以及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学、社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石静.2009年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