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在土壤肥料高效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本科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核心,系统的学科建设是基础。结合新疆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建设,从学生、教师、院校和社会资源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途径,并列举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教学 社会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506个专业之一,也是12个学科门类中农学门类的27种专业之一,隶属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这一专业主要由1998年以前的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组建发展而来,目前全国共有53所高校设置该专业。①专业课程包括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质地貌学等。以这四门课程为例,结合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总结了提高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途径,并列举了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些经验。
1 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正在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201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的第九份关注农业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中指出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快培養农业科技人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强调农业水土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以及基本农田的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至关重要。
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与本科生培养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攀高,2011年为26.9%,预计2020年将达到40%。高校扩招导致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本科教学一方面要按照“宽口径、大视野”的培养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强调厚基础,结合地域特色加强自身优势学科建设,同时还要兼顾扩招带来的实验室、师资队伍规模相对减少等问题,这些都给本科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课程调整压缩了传统科目的必要内容。以土壤学为例,1979至1986年开展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其后没有全国范围的土壤调查,教学中多年来对土壤剖面描述不重视。而美国每年都举办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土壤剖面野外判读比赛。土壤微型态、土壤发生、土壤地理、土壤分类等是国际土壤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领域。本科生野外试验技能训练不够,就不能为科研院校培养优秀的研究生生源,进而影响和制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2012年5月,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旨在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中西部一批本科高校的实力得到较大提升。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中,有14所设置了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这是全面提高这一学科教学质量和系统地发展该学科的重要契机。
2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
2.1 明确学生是教学和实践创新活动的主体
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体现在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进步上。从严格课堂纪律入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科普知识的普及,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要多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理解和新奇独特观点的机会,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中。总之,应该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安排,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弱化以单纯的背诵记忆为主的笔试考核。
2.2 打造精品课程和加强系统的学科建设
从事科学研究、加强系统的学科建设、与提高课堂讲授效果三项内容是统一的。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由此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其内涵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需要发挥科研课题和学术研究在教学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有些还不很完善,一些教材内容也不能反映学科的进步。这就需要选取多本参考教材,同时在撰写科研论文和科研课题选题时,广泛查阅文献,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必要时适当增加新的教学章节,如讲授土壤地理时,可用单独一节讲授土壤微形态,使教学内容反映土壤学发展的全貌,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成土过程微观机制的理解。
2.3 加强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与沟通
近年来,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教育工作委员等组织经常举办研讨会,关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本科教学工作。应该协调共享不同地区高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如《土壤地理学》需要讲解我国不同区域的土壤,结合野外景观照片讲解会更生动,可以不同省份自治区的高校协调分工,共享教学使用的幻灯片课件,使全国该专业的本科生受益。通过馆际互借,共享不同学校的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丰富完备的专业图书可以为本科生检索查阅文献、扩展学术视野提供基础。
2.4 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创建第二课堂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如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有土壤博物馆,可以通过建设数字博物馆,供其他教学单位远程参观学习。需要将图书馆、博物馆、地质公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参考,以及培养学生了解适应社会的能力。土壤学会相关会议增加土壤学教育的议题,以及增加企业与本科生、研究生在参加学术会议的比例,为“产学研”三结合搭建平台。 3 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入选了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编号TS12543)。结合相关学者的思考、②地域特色和课程设置,确定了该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通過学习农业资源高效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地质学、农业与气侯、遥感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壤与植物化学分析、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农业资源与环境的调查规划与信息化管理等关键专业技能;为从事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业技术推广、土壤与肥料等方面的高等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事业部门单位培养科研管理与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同时,还需要根据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当前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或适当修改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
依托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条件。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校园内的纪念碑、石刻等岩石标本命名,组织编写《土壤地理学》和《地质地貌学》的野外综合实习讲义;推进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参照国家标准方法编写《土壤调查与分析规范》和学生使用的实验指导书;③参考相关图书和国际国内会议进展,补充教材中不能及时更新或不能反映新疆特殊地域的知识。开设大学生课堂论坛,采用启发教学和加强讨论的互动式教学。④适当增加专业英语内容,开展双语教学,让学生多读多翻译,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收集科学纪录片和野外出差拍摄的照片,丰富多媒体课件内容,注重课件的美感,并增加自然灾害防治救灾知识。
教学改革充分尊重本科生的反馈意见。每学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参与教学改革。通过作业和讲述学术论文,使学生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口头陈述、实验操作、与老师同学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受到训练。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以绿洲农业和草地牧业为主,以土壤侵蚀和土壤盐渍化为主要方式的土壤荒漠化面积较大。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系统地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必将为实现我国西部山川秀美培养大批优秀高层次人才。
本文受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度教研教改项目“地质地貌学课程新疆特色案例库建设”资助
注释
① 王敬国,毛达如,张玉龙,潘根兴,张福锁,李保国.中国土壤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土壤学报,2008(5):865-874.
② 王敬国,毛达如.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4):40-44.
③ 孙霞,盛建东,蒋平安,贾宏涛,陈波浪,金俊香.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146-147.
④ 孙霞,盛建东,蒋平安.土壤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和体会[J].高等农业教育,2011(7):41-43.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教学 社会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的506个专业之一,也是12个学科门类中农学门类的27种专业之一,隶属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这一专业主要由1998年以前的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组建发展而来,目前全国共有53所高校设置该专业。①专业课程包括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学和地质地貌学等。以这四门课程为例,结合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现状,总结了提高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途径,并列举了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些经验。
1 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正在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201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的第九份关注农业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中指出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快培養农业科技人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强调农业水土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以及基本农田的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至关重要。
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与本科生培养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攀高,2011年为26.9%,预计2020年将达到40%。高校扩招导致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本科教学一方面要按照“宽口径、大视野”的培养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强调厚基础,结合地域特色加强自身优势学科建设,同时还要兼顾扩招带来的实验室、师资队伍规模相对减少等问题,这些都给本科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课程调整压缩了传统科目的必要内容。以土壤学为例,1979至1986年开展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其后没有全国范围的土壤调查,教学中多年来对土壤剖面描述不重视。而美国每年都举办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土壤剖面野外判读比赛。土壤微型态、土壤发生、土壤地理、土壤分类等是国际土壤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领域。本科生野外试验技能训练不够,就不能为科研院校培养优秀的研究生生源,进而影响和制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2012年5月,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旨在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中西部一批本科高校的实力得到较大提升。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中,有14所设置了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这是全面提高这一学科教学质量和系统地发展该学科的重要契机。
2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
2.1 明确学生是教学和实践创新活动的主体
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体现在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进步上。从严格课堂纪律入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科普知识的普及,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要多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理解和新奇独特观点的机会,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中。总之,应该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安排,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弱化以单纯的背诵记忆为主的笔试考核。
2.2 打造精品课程和加强系统的学科建设
从事科学研究、加强系统的学科建设、与提高课堂讲授效果三项内容是统一的。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由此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其内涵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需要发挥科研课题和学术研究在教学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课程教学内容,有些还不很完善,一些教材内容也不能反映学科的进步。这就需要选取多本参考教材,同时在撰写科研论文和科研课题选题时,广泛查阅文献,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必要时适当增加新的教学章节,如讲授土壤地理时,可用单独一节讲授土壤微形态,使教学内容反映土壤学发展的全貌,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成土过程微观机制的理解。
2.3 加强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与沟通
近年来,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教育工作委员等组织经常举办研讨会,关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本科教学工作。应该协调共享不同地区高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如《土壤地理学》需要讲解我国不同区域的土壤,结合野外景观照片讲解会更生动,可以不同省份自治区的高校协调分工,共享教学使用的幻灯片课件,使全国该专业的本科生受益。通过馆际互借,共享不同学校的图书馆的藏书资源。丰富完备的专业图书可以为本科生检索查阅文献、扩展学术视野提供基础。
2.4 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创建第二课堂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如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有土壤博物馆,可以通过建设数字博物馆,供其他教学单位远程参观学习。需要将图书馆、博物馆、地质公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参考,以及培养学生了解适应社会的能力。土壤学会相关会议增加土壤学教育的议题,以及增加企业与本科生、研究生在参加学术会议的比例,为“产学研”三结合搭建平台。 3 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新疆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入选了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编号TS12543)。结合相关学者的思考、②地域特色和课程设置,确定了该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通過学习农业资源高效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地质学、农业与气侯、遥感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壤与植物化学分析、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农业资源与环境的调查规划与信息化管理等关键专业技能;为从事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农业技术推广、土壤与肥料等方面的高等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事业部门单位培养科研管理与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同时,还需要根据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当前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或适当修改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
依托特色专业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条件。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校园内的纪念碑、石刻等岩石标本命名,组织编写《土壤地理学》和《地质地貌学》的野外综合实习讲义;推进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参照国家标准方法编写《土壤调查与分析规范》和学生使用的实验指导书;③参考相关图书和国际国内会议进展,补充教材中不能及时更新或不能反映新疆特殊地域的知识。开设大学生课堂论坛,采用启发教学和加强讨论的互动式教学。④适当增加专业英语内容,开展双语教学,让学生多读多翻译,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收集科学纪录片和野外出差拍摄的照片,丰富多媒体课件内容,注重课件的美感,并增加自然灾害防治救灾知识。
教学改革充分尊重本科生的反馈意见。每学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参与教学改革。通过作业和讲述学术论文,使学生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口头陈述、实验操作、与老师同学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受到训练。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以绿洲农业和草地牧业为主,以土壤侵蚀和土壤盐渍化为主要方式的土壤荒漠化面积较大。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系统地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必将为实现我国西部山川秀美培养大批优秀高层次人才。
本文受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度教研教改项目“地质地貌学课程新疆特色案例库建设”资助
注释
① 王敬国,毛达如,张玉龙,潘根兴,张福锁,李保国.中国土壤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土壤学报,2008(5):865-874.
② 王敬国,毛达如.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4):40-44.
③ 孙霞,盛建东,蒋平安,贾宏涛,陈波浪,金俊香.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146-147.
④ 孙霞,盛建东,蒋平安.土壤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和体会[J].高等农业教育,2011(7):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