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静”下来,会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yd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当前许多小学数学课堂和以往相比,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辩论争鸣的场面多了,课堂热闹起来。然而,透过热闹的表象,冷静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有过分注重形式的倾向?“热闹”的目的在于活跃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上好一堂小学数学课,在努力创造热烈氛围的同时,有时还需要留一份适度的宁静,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精彩效果。
  一、静下来思考,让学生想得更深刻
  数学思维非常注重逻辑性,很多数学问题需要师生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进行缜密地思考。然而,在一些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马上就让学生起来回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即使是面对一个有相当难度和深度的问题,也往往由一些学优生来回答后即进入下一个环节,而另外一些学生这时还没有真正想明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有多少学生有深刻的数学思维呢?因此,我们经常发现,虽然学生发言踊跃,也敢于质疑问难,但仔细倾听,一些发言只是蜻蜓点水,有些发言甚至不着边际。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很多教师用大量的图片、课件和学生动手操作或讨论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而学生却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眼花缭乱的学具上。一位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让我有了全新的感觉。课始,教师没有马上让学生直观感受分数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将1和2分别组成不同的算式,然后引出1÷2,问学生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问题提出后,学生安静地想了约两分钟,渐渐地有小手举起来,几分钟后,小手像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在折出1/2、1/4、1/8、1/16等分数后,教师再让学生深入思考分数的意义。大约过了一分钟,全班学生通过静心地思考,仿佛都胸有成竹了。课的最后,教师让学生就1/2和1/4的关系写出一些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算式。除此之外,学生还写出了一些连乘和连除的算式。整堂课下来,既有学生的动手操作,也让学生安静地想一想,并通过算式说出自己的理解,真正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只有经过了自己的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二、静下来倾听,让学生听得更仔细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难发现这样的情景:当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时,不少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有的干脆站起来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时,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或不满的叹气声,很少有学生去倾听他人的见解。我们是否想过,在这样热闹的背后,其实是对尊重他人与分享他人学习成果于不顾的行为。如果没有倾听他人的见解,又怎能发现别人见解中的亮点或不足呢?又怎能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这样热闹的课堂,学生的收获有多少呢?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可以问“你听懂了吗”“谁听懂了”“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等等。这些话听起来是那么平常、那么朴素,然而背后体现的却是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对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视。因此,教师要创设宁静的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去倾听别人的发言,去理解别人说的是什么意思。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见解,认真参与学习,也要为发言者制造“安静”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静静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在静静的倾听中学会理解和欣赏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善于从相互的交流与倾听中开拓自己的视野。
  三、静下来合作,让学生交流得更深入
  “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在当今数学课堂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了表现合作探究的热烈与积极,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都会这样说:“上下桌四人为一小组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时,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学生们的讨论声戛然而止。在学生回答讨论成果时,我们却往往发现有些讨论远没有触及问题实质,有些讨论甚至偏离了主题。原因何在?主要是教师没有创设一种宁静的氛围,学生只顾各讲各的,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冷静的思考、体会和感悟,从而达不到合作交流的目的。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仅可以在活动中展示,还可以在静思中展示,在静听中展示,在静写中展示。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合作交流的要求应该具体,操作性强,对于不同合作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但其中“先想再说,先想再做”则是不变的宗旨。教师要创设一种宁静的氛围,让学生先静下心来想,然后再讨论交流,这样才能触及本质,才能深入。
  当然,在数学课堂中,宁静应该是适时适度的,宁静的目的是让学生多一些时间去深入思考,尤其是富有个性的思考。宁静过后就应是学生思想过程的充分展示,从而使数学课堂张弛有致、精彩有效。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学生在小学时期的主要目标是探索知识,如果在学习音乐时方向性模糊,那么就会对音乐文化不能产生正确认识,音乐情境下感官接受就会更加困难,学生会在学习音乐时明显感觉困难,
【摘要】本文在对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声乐课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高职;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学前教育是在教师与家长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儿童的大脑进行刺激,使他们的大脑功能得以完善,逐渐掌握一定的生活方式与生产经验,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培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直是所有教师关注的话题。良好的质疑品质能够为学生学好数学、了解生活、走入社会提供保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倡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紧扣质疑的特点,让学生“愿问”  质疑的特点就是对事物产生好奇,并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兴趣是儿童入门的先导,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有赖于问题情
1 临床应用1.1 降血压  巯甲丙脯酸在治疗高血压中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机理为巯甲丙脯酸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代表性药物,由肾脏分泌的血管紧张素有Ⅰ、Ⅱ、Ⅲ,其中
期刊
21世纪已经进入到全新的数字化社会,从日常生活的基本买卖到数字电视、电脑的0,1逻辑运算都不开数字。可以这样说,数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事物、表达和交流思想,更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从教材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从头到尾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更为学好各科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培养数感是
介绍了水资源信息管理调度系统,并分析了系统功能特点及系统的构成.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最使人头疼的,莫过于学困生的学习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那些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的弱势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学困生并非先天就差,也并非无进取之心,更不是甘心落后。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创新教育的理念认识学困
本文对市售的瓜蒌皮及其混乱品种作了显微及理化探讨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