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的生成和问题的解决为关键,通过解决问题来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笔者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例为例,探索问题式教学中问题来源、问题呈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相关问题。通过问题式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地理课堂;问题式;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105-01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是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也通过课堂的提问来实现师生互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来实现知识落实和能力提升。笔者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来谈问题式教学方式相应内容。
一、问题来源:整合教学素材
课堂教学常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既要关注教材,同时也要整合相关与教学有关内容。基于教材的问题设计,能够让学生关注到教材里的主干知识,教材所采用的教学素材。以湘教版《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课题为例,展示如何整合教学素材。
教材案例:在浙江丽水下辖的青田县,“稻田养鱼”有着1200多年的悠久历史,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
教师:青田在哪里?什么是“稻田养鱼”?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多的挖掘素材的内涵。教学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因此,关注问题式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是基础。如何从素材的不同的角度进行提炼,成为一堂课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在整合教材及教学素材过程中,设计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问题呈现:激发探索未知
“问题”的呈现,要利于学生发现未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呈现的问题,就是让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世界。教师在给学生呈现地理问题时,用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有了兴趣,学生才有思考的欲望,才会主动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在分析中串联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图,形成对知识的全面认识。
三、问题探究:构建问题链
“问题”的设计,需要依托情境。通过完整的情境来设置问题链。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关注问题的情境的完整性。从生活的角度入手。问题链是以问题为枢纽,以知识形成、发展和锻炼学生思维过程为主线,师生合作互动为基本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維活动。问题链是问题设计升华而成的一个境界,因为它既有对整节课堂的宏观把握也有对课堂细节之处的深入思考。
例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依托了一个完整的情境,情境描述如下:浙江青田县稻田养鱼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最早是由农民利用溪水灌溉稻田,鱼在稻田里自然生长,经过长期驯化而形成的天然稻鱼共生系统。古青田县志中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田鱼虽然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同时,令人担忧的是,当地掌握这一技术而又专心养鱼的人正在迅速地减少,因为要靠种田养鱼发家致富真的很难,稻田养鱼处于濒危状态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这里的农业生产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呢?
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所以教师设计问题链时,要遵循基础、实用、综合、开放的四个特性,解除学生思维束缚,鼓励学生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以鼓励或者启发,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
构建问题链,能有效的避免将情境仅作为“导入”的做法,充分结合情境进行系统学习。围绕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条,其本质是注重综合思维的培养。关注知识的系统性,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来学习相应的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现象。问题链的设计让能让教学更加系统和完整,问题链的探究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层次的思考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能避免过度使用,为了完成所有的问题而导致学生局限在限定的时空里。
四、问题解决:回归核心素养
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地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地理教学过程实现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明确知识、技能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注意教学各方面的一致性,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整体教学观念。
在这个教学素材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学生地理情境下的基本逻辑思维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得到了系统的提升。“稻田养鱼”亩产提高,这意味着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的提升。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归综合思维,回归人地协调理念等。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来落实地理的核心素养。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知识构建、能力提升、素养的达成。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
因此,问题式教学方式,以问题为核心,从创设、探究、解决等多位角度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
关键词 地理课堂;问题式;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5-0105-01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是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也通过课堂的提问来实现师生互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来实现知识落实和能力提升。笔者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来谈问题式教学方式相应内容。
一、问题来源:整合教学素材
课堂教学常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既要关注教材,同时也要整合相关与教学有关内容。基于教材的问题设计,能够让学生关注到教材里的主干知识,教材所采用的教学素材。以湘教版《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课题为例,展示如何整合教学素材。
教材案例:在浙江丽水下辖的青田县,“稻田养鱼”有着1200多年的悠久历史,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
教师:青田在哪里?什么是“稻田养鱼”?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多的挖掘素材的内涵。教学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因此,关注问题式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是基础。如何从素材的不同的角度进行提炼,成为一堂课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在整合教材及教学素材过程中,设计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问题呈现:激发探索未知
“问题”的呈现,要利于学生发现未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呈现的问题,就是让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世界。教师在给学生呈现地理问题时,用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有了兴趣,学生才有思考的欲望,才会主动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在分析中串联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图,形成对知识的全面认识。
三、问题探究:构建问题链
“问题”的设计,需要依托情境。通过完整的情境来设置问题链。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关注问题的情境的完整性。从生活的角度入手。问题链是以问题为枢纽,以知识形成、发展和锻炼学生思维过程为主线,师生合作互动为基本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維活动。问题链是问题设计升华而成的一个境界,因为它既有对整节课堂的宏观把握也有对课堂细节之处的深入思考。
例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依托了一个完整的情境,情境描述如下:浙江青田县稻田养鱼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最早是由农民利用溪水灌溉稻田,鱼在稻田里自然生长,经过长期驯化而形成的天然稻鱼共生系统。古青田县志中记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田鱼虽然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同时,令人担忧的是,当地掌握这一技术而又专心养鱼的人正在迅速地减少,因为要靠种田养鱼发家致富真的很难,稻田养鱼处于濒危状态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这里的农业生产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呢?
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所以教师设计问题链时,要遵循基础、实用、综合、开放的四个特性,解除学生思维束缚,鼓励学生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以鼓励或者启发,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
构建问题链,能有效的避免将情境仅作为“导入”的做法,充分结合情境进行系统学习。围绕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条,其本质是注重综合思维的培养。关注知识的系统性,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来学习相应的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现象。问题链的设计让能让教学更加系统和完整,问题链的探究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层次的思考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能避免过度使用,为了完成所有的问题而导致学生局限在限定的时空里。
四、问题解决:回归核心素养
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地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地理教学过程实现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明确知识、技能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注意教学各方面的一致性,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整体教学观念。
在这个教学素材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学生地理情境下的基本逻辑思维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得到了系统的提升。“稻田养鱼”亩产提高,这意味着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的提升。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归综合思维,回归人地协调理念等。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来落实地理的核心素养。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知识构建、能力提升、素养的达成。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
因此,问题式教学方式,以问题为核心,从创设、探究、解决等多位角度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