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在解放儿童的脑、手、眼、嘴、空间和时间的过程中,带领幼儿回归到自然环境中,获得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幼儿园所创设的“圈圈农场”微自然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从中梳理分析幼儿生态道德教育的不足,探索整理出适宜的教学手段,促进及帮助幼儿生态道德教育不断发展、树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态道德评价于行为标准,为幼儿生态道德形成和道德人格完善打下基础。
关键词: 圈圈农场 幼儿 生态道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055
一、基于幼儿園生态道德教育现状的问题梳理
⒈幼儿的生态道德行为与其认知行为脱节
⒉幼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的过于单一
⒊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生态道德教育的遗漏
⒋社会大环境中生态道德意识的不重视
二、基于幼儿年龄特点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㈠亲自自然,丰富幼儿基础生态知识的掌握
为什么要掌握生态知识?那是因为生态知识是建构幼儿生态道德理性的基础。例如:中班幼儿在开展“昆虫的秘密”主题活动时,教师会带领幼儿到户外去捕捉昆虫,把捕捉到的昆虫带到教室进行观察,在持续观察的过程中,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之后,幼儿会探讨如何处置这些昆虫,就是因为再前期幼儿对昆虫基础知识的了解,再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更能够提升幼儿生态道德习惯养成的实效。
㈡基于农场资源活动开展,强化幼儿道德意识
幼儿心理学家正式,幼儿道德意识决定其道德行为。我园的“圈圈农场”会根据不同的时节栽种不同的花卉,再日常教育中供幼儿欣赏,开展美术活动、科探活动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成片成片五颜六色的花朵非常吸引幼儿。只要天气晴朗,花卉区总是有幼儿围在那里,他们会从远看、走近抚摸,不停的感叹,这些小花好美啊。再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总会有人偷偷的采一朵小花、摘一片花瓣捏在自己的手心。这里不难看出,幼儿生态道德意识是非常缺乏的,每每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会引导幼儿交流这样的现象对不对,这是对幼儿进行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㈢以情动人,培养幼儿生态道德情感
幼儿知识的经验的获得通过直接感知而成,道德的培养往往是从内而发,把这样的道德直接灌输给幼儿,他们不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例如我们在开展小班社会活动《保护小花》,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拟人化的故事,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学会爱护花草。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从现有的幼儿园资源出发,带着幼儿一起来到花卉区,感受花卉的美,通过幼儿亲身体验,分享交流自己被美丽的花卉所包围的感受,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慢慢的就有保护它的欲望。
㈣以点带面,引导幼儿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不管是生态道德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道德意识及道德情感的培养,最终检验成效的是看幼儿道德行为的落实。教育是行为落实的途径,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因此行为引导非常的重要,主要体现在学前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的特殊性,幼儿期往往相互模仿的现象比较多,他们喜欢开展探究活动,在没有成人的引导下,他们无法分辨对与错、黑与白,这个时候更加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例如结合科技周开展的“我是小蔡伦”活动,幼儿通过前期资料的调查,寻找制作纸张的方法,在利用查到的方式制作纸。在这一主题活动中,幼儿不单单是了解了纸张的由来,还发现节约用纸就是在保护自然环境,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就是从很小的点带动整个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帮助幼儿梳理正确的绿色生态理念。
三、基于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生态道德教育路径
㈠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的教育路径
⒈主题教育
根据幼儿的投票,幼儿园在“圈圈农场”饲养区饲养了一头小香猪,围绕小香猪,中班三个班级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探秘小香猪》主题活动,主题活动的设计涵盖了五大领域,各个领域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幼儿发展。例如中二班以“猪身上的宝”为主线开展系列活动。例如科学活动《猪身上有什么》,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猪身体的结构,猜测想象各部位的具体用途,进一步了解猪在人类生活中所做出的贡献,从而引导幼儿学习感恩,保护动物。
⒉环境教育
环境是隐性的教育资源,它往往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例如幼儿园的花卉区会有“禁止采摘”的标记;饲养区会有幼儿绘画的“不要大声喧哗”、“我和羊妈妈是好朋友”、“小香猪,你最美”等提示语。有的环境可能是教师创设的,但是大部分都是由孩子完成,这也是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提醒其他小朋友,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要学会保护动物、尊重它们的生活。
⒊植树节活动
过节是每一位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幼儿园节日活动的组织往往是通过设计后再开展的。例如大家都熟悉的植树节活动每一年的植树节活动,幼儿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其中,例如小班幼儿一起观看关于植物的科学知识小视频、与老师一起种种花、种种树;中班幼儿会在幼儿园选择一棵自己喜欢的植物,给它做标记,完成一年的记录和照顾。每一次的植树节活动都是在引导幼儿了解树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保护自然的意识。
㈡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
幼儿生活的所有环节都涵盖了幼儿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因此,幼儿园不是幼儿生态道德行为养成的唯一地方,还涵盖了家庭、社区等其他幼儿生活、游戏的场所。所以提高幼儿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家、园、社区相互合作完成。
在每一年的新生家长会、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家委会活动中,幼儿园都会组织教师分享交流,教师如何利用“圈圈农场”的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幼儿的生活和学习。通过这样的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观念,支持和配合好幼儿园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同时也在提高家庭生态道德教育的质量。
基于“圈圈农场”的生态环境及幼儿发展需要,本文所梳理的幼儿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及路径可能没有设计的非常全面,但是对于幼儿生态道德教育已经充分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接下来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还会加强这方面的组织和梳理,促进幼儿将生态理念作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影响终身,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⒈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⒉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⒊陈秀眉.《幼儿生态道德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2
关键词: 圈圈农场 幼儿 生态道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5-055
一、基于幼儿園生态道德教育现状的问题梳理
⒈幼儿的生态道德行为与其认知行为脱节
⒉幼儿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的过于单一
⒊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生态道德教育的遗漏
⒋社会大环境中生态道德意识的不重视
二、基于幼儿年龄特点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㈠亲自自然,丰富幼儿基础生态知识的掌握
为什么要掌握生态知识?那是因为生态知识是建构幼儿生态道德理性的基础。例如:中班幼儿在开展“昆虫的秘密”主题活动时,教师会带领幼儿到户外去捕捉昆虫,把捕捉到的昆虫带到教室进行观察,在持续观察的过程中,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之后,幼儿会探讨如何处置这些昆虫,就是因为再前期幼儿对昆虫基础知识的了解,再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更能够提升幼儿生态道德习惯养成的实效。
㈡基于农场资源活动开展,强化幼儿道德意识
幼儿心理学家正式,幼儿道德意识决定其道德行为。我园的“圈圈农场”会根据不同的时节栽种不同的花卉,再日常教育中供幼儿欣赏,开展美术活动、科探活动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成片成片五颜六色的花朵非常吸引幼儿。只要天气晴朗,花卉区总是有幼儿围在那里,他们会从远看、走近抚摸,不停的感叹,这些小花好美啊。再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总会有人偷偷的采一朵小花、摘一片花瓣捏在自己的手心。这里不难看出,幼儿生态道德意识是非常缺乏的,每每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会引导幼儿交流这样的现象对不对,这是对幼儿进行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㈢以情动人,培养幼儿生态道德情感
幼儿知识的经验的获得通过直接感知而成,道德的培养往往是从内而发,把这样的道德直接灌输给幼儿,他们不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例如我们在开展小班社会活动《保护小花》,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拟人化的故事,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学会爱护花草。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从现有的幼儿园资源出发,带着幼儿一起来到花卉区,感受花卉的美,通过幼儿亲身体验,分享交流自己被美丽的花卉所包围的感受,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慢慢的就有保护它的欲望。
㈣以点带面,引导幼儿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
不管是生态道德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道德意识及道德情感的培养,最终检验成效的是看幼儿道德行为的落实。教育是行为落实的途径,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因此行为引导非常的重要,主要体现在学前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的特殊性,幼儿期往往相互模仿的现象比较多,他们喜欢开展探究活动,在没有成人的引导下,他们无法分辨对与错、黑与白,这个时候更加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例如结合科技周开展的“我是小蔡伦”活动,幼儿通过前期资料的调查,寻找制作纸张的方法,在利用查到的方式制作纸。在这一主题活动中,幼儿不单单是了解了纸张的由来,还发现节约用纸就是在保护自然环境,这样的一个活动过程就是从很小的点带动整个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帮助幼儿梳理正确的绿色生态理念。
三、基于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生态道德教育路径
㈠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的教育路径
⒈主题教育
根据幼儿的投票,幼儿园在“圈圈农场”饲养区饲养了一头小香猪,围绕小香猪,中班三个班级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探秘小香猪》主题活动,主题活动的设计涵盖了五大领域,各个领域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幼儿发展。例如中二班以“猪身上的宝”为主线开展系列活动。例如科学活动《猪身上有什么》,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猪身体的结构,猜测想象各部位的具体用途,进一步了解猪在人类生活中所做出的贡献,从而引导幼儿学习感恩,保护动物。
⒉环境教育
环境是隐性的教育资源,它往往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例如幼儿园的花卉区会有“禁止采摘”的标记;饲养区会有幼儿绘画的“不要大声喧哗”、“我和羊妈妈是好朋友”、“小香猪,你最美”等提示语。有的环境可能是教师创设的,但是大部分都是由孩子完成,这也是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提醒其他小朋友,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要学会保护动物、尊重它们的生活。
⒊植树节活动
过节是每一位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幼儿园节日活动的组织往往是通过设计后再开展的。例如大家都熟悉的植树节活动每一年的植树节活动,幼儿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其中,例如小班幼儿一起观看关于植物的科学知识小视频、与老师一起种种花、种种树;中班幼儿会在幼儿园选择一棵自己喜欢的植物,给它做标记,完成一年的记录和照顾。每一次的植树节活动都是在引导幼儿了解树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保护自然的意识。
㈡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
幼儿生活的所有环节都涵盖了幼儿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因此,幼儿园不是幼儿生态道德行为养成的唯一地方,还涵盖了家庭、社区等其他幼儿生活、游戏的场所。所以提高幼儿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家、园、社区相互合作完成。
在每一年的新生家长会、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家委会活动中,幼儿园都会组织教师分享交流,教师如何利用“圈圈农场”的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幼儿的生活和学习。通过这样的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教育观念,支持和配合好幼儿园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同时也在提高家庭生态道德教育的质量。
基于“圈圈农场”的生态环境及幼儿发展需要,本文所梳理的幼儿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及路径可能没有设计的非常全面,但是对于幼儿生态道德教育已经充分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接下来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还会加强这方面的组织和梳理,促进幼儿将生态理念作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影响终身,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⒈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⒉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⒊陈秀眉.《幼儿生态道德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