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商业银行群体被称为中国金融业的第3 梯队。如果说中国金融业改革前一轮的重点在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话,如今,第3 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被推上了改革的风口浪尖。已选择了市场化道路的城市商业银行,是否能够找到自己不偏不倚的市场定位?构建市场化的核心竞争力?这将是它们上市之后遇到的最大难题。
只能进不能退
北京银行在其招股说明书中称自己正在实施社区银行战略,对于正在进行的社区银行战略,北京银行也有自己清楚的商业模型:将ING 银行(北京银行战略投资者之一)全球领先的零售支行管理经验和全球零售业务经验进行本地化改造,突破传统支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客户为核心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建立针对零售客户的全新社区银行支行体系。
一个上市之后资产规模超越千亿元的银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这都已经不是一个小银行。但是,北京银行却宣称自己的目标只是做“社区银行”。其实,在目前国内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心里,关于“社区银行”并没有清楚的定义。社区银行到底有多大、该具备什么样的业务规模、做哪些业务内容、最主要的活动区域和客户是谁,都没有明确的定义。
有意思的是,做出这样“表态”的不只是北京银行一家,之前的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都提到了经营社区银行的“梦想”,“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要发展个人居民业务”成了城市商业银行招股说明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
这样的定位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出身直接相关。国务院1995 年发布的《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要求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组建城市合作银行,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从出生之日起,城市商业银行的兴衰成败就与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了。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对中国业绩超前的12 家城市商业银行调查显示,截至2004 年12 月31 日,这12 家银行的所有权中,地方政府平均持股比例占到23% 的水平。这意味着,银行要为政府重视的项目提供资金、为与政府“亲近”的公司提供贷款。资产质量因此下降。
看看北京银行的收入结构就一目了然了。上述报告显示,截至2004 年底,北京银行的收入中,98.5% 为净利息收入,被称之为零售银行成败关键点的手续费净收入却只有 1.2%。在存款结构中,企业存款占据了84% 的份额、个人存款只有15%。因此,穆迪在这份2006 年的报告中认为,北京银行的存款结构不合理。企业存款可能会在宏观经济政策改变以及国家向外资开放人民币业务时存在较大波动性。“该行需要吸引更多的零售存款来扩大其存款基础。”
这是城市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穆迪的报告认为: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身份原因,虽已进行了注资和财务重组,但财务状况堪忧。2004 年底,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1.36%,远远低于当时12 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7.23% 的水平;不良贷款率却高达11.7%,远远高于6.13%——12 家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水平。
而且,城市商业银行受地方政府严格控制,高贷款集中度和普遍的关联交易,成为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善和公司治理脆弱的源头。并且,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财政资源存在着颇高的依赖性。
另外,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存在被大银行吞并的可能性。与许多国家的地区银行往往占据当地市场的主要份额不同,报告表明,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只在当地市场上位居第4 到第6 的水平。上述12 家银行在当地市场的存款份额(截至2004 年12 月31 日)平均只占到8.5% 的水平。在全国各地均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四 大国有银行。北京银行的招股说明书也显示,截至2006 年12 月31日,北京银行在北京地区的人民币存款、贷款余额的市场份额分别只有7.72% 和10.8%,在15 家在北京地区有业务的商业银行中位于存款第4 和贷款第3 的市场水平。
资产质量差、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不力、 盈利能力低等,都是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其中,资本金问题尤为迫切。比如,北京银行虽在成立以来进行了4 次增资扩股,但到2004 年末,资本总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4%,甚至低于当时12 家城市商业银行4.3% 的平均水平。
出路在哪里?
随着金融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身陷困境的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自己找寻出路。上市融资除了能够解决它们的资本金问题,使财务状况大为改善之外,更重要的影响是将公司的成长带入了投资者的视野。在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资本市场,如果不能让投资者相信你具有发展和扩张的前景,那么就注定只能被投资者遗忘。“城市商业银行一定得扩张规模,不同的只是具体的扩张策略问题。”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扩张无非两种:业务内容的扩张和业务规模即营业網点的扩张。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北京银行的业务有3 类: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以及资金业务。除了投资银行业务之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内容它基本上都已经具备。
比如,通过代理政府项目来补充银行所需存款资金的同时,北京银行借助于为北京市460 万人办理医疗保险账户代理业务的机会,建立了强大的客户基础。2004 年末,“京卡”借记卡发行量就已经达到260 万,北京银行还同时推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双币信用卡。另外,北京银行占据着北京市20% 左右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份额,个人信贷业务中的30% 来自于汽车贷款。
“北京银行将在立足北京地区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等增值潜力巨大地区的市场开拓,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此前已经描述过北京银行未来的全国布局。尽管上市是北京银行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上市不是目的,把北京银行打造成一家现代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是闫冰竹的真实想法。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本地已经成功的模式能否在其他地区如愿地复制。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功能,在跨区经营后,如何在银、企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了解企业、并为其提供服务,这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毕竟在100 多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已经上市和明确表示过上市想法的不过数十家。除了努力追赶争取成为第2梯队的一员之外,那些其他的城市商业银行如果不选择上市,剩下的道路还有两条:要么固守在本地发展,并成为真正的互助型的社区银行,要么是在将来成为银行业并购潮中的被并购对象。
但是,不论是哪一条路,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城市商业银行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即便是全都服务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本身也存在区别:何种规模的企业是该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支持的企业、每个不同的地区为什么样的产业提供服务等问题。“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IBM 金融服务专家黎江先生这样认为。
无论如何,城市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已经将中国银行业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让人们对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产生更多的期待。
只能进不能退
北京银行在其招股说明书中称自己正在实施社区银行战略,对于正在进行的社区银行战略,北京银行也有自己清楚的商业模型:将ING 银行(北京银行战略投资者之一)全球领先的零售支行管理经验和全球零售业务经验进行本地化改造,突破传统支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客户为核心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建立针对零售客户的全新社区银行支行体系。
一个上市之后资产规模超越千亿元的银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这都已经不是一个小银行。但是,北京银行却宣称自己的目标只是做“社区银行”。其实,在目前国内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心里,关于“社区银行”并没有清楚的定义。社区银行到底有多大、该具备什么样的业务规模、做哪些业务内容、最主要的活动区域和客户是谁,都没有明确的定义。
有意思的是,做出这样“表态”的不只是北京银行一家,之前的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都提到了经营社区银行的“梦想”,“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要发展个人居民业务”成了城市商业银行招股说明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
这样的定位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出身直接相关。国务院1995 年发布的《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要求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组建城市合作银行,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从出生之日起,城市商业银行的兴衰成败就与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了。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对中国业绩超前的12 家城市商业银行调查显示,截至2004 年12 月31 日,这12 家银行的所有权中,地方政府平均持股比例占到23% 的水平。这意味着,银行要为政府重视的项目提供资金、为与政府“亲近”的公司提供贷款。资产质量因此下降。
看看北京银行的收入结构就一目了然了。上述报告显示,截至2004 年底,北京银行的收入中,98.5% 为净利息收入,被称之为零售银行成败关键点的手续费净收入却只有 1.2%。在存款结构中,企业存款占据了84% 的份额、个人存款只有15%。因此,穆迪在这份2006 年的报告中认为,北京银行的存款结构不合理。企业存款可能会在宏观经济政策改变以及国家向外资开放人民币业务时存在较大波动性。“该行需要吸引更多的零售存款来扩大其存款基础。”
这是城市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穆迪的报告认为: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身份原因,虽已进行了注资和财务重组,但财务状况堪忧。2004 年底,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1.36%,远远低于当时12 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7.23% 的水平;不良贷款率却高达11.7%,远远高于6.13%——12 家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水平。
而且,城市商业银行受地方政府严格控制,高贷款集中度和普遍的关联交易,成为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善和公司治理脆弱的源头。并且,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财政资源存在着颇高的依赖性。
另外,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存在被大银行吞并的可能性。与许多国家的地区银行往往占据当地市场的主要份额不同,报告表明,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只在当地市场上位居第4 到第6 的水平。上述12 家银行在当地市场的存款份额(截至2004 年12 月31 日)平均只占到8.5% 的水平。在全国各地均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四 大国有银行。北京银行的招股说明书也显示,截至2006 年12 月31日,北京银行在北京地区的人民币存款、贷款余额的市场份额分别只有7.72% 和10.8%,在15 家在北京地区有业务的商业银行中位于存款第4 和贷款第3 的市场水平。
资产质量差、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不力、 盈利能力低等,都是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其中,资本金问题尤为迫切。比如,北京银行虽在成立以来进行了4 次增资扩股,但到2004 年末,资本总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4%,甚至低于当时12 家城市商业银行4.3% 的平均水平。
出路在哪里?
随着金融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身陷困境的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自己找寻出路。上市融资除了能够解决它们的资本金问题,使财务状况大为改善之外,更重要的影响是将公司的成长带入了投资者的视野。在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资本市场,如果不能让投资者相信你具有发展和扩张的前景,那么就注定只能被投资者遗忘。“城市商业银行一定得扩张规模,不同的只是具体的扩张策略问题。”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扩张无非两种:业务内容的扩张和业务规模即营业網点的扩张。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北京银行的业务有3 类: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以及资金业务。除了投资银行业务之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内容它基本上都已经具备。
比如,通过代理政府项目来补充银行所需存款资金的同时,北京银行借助于为北京市460 万人办理医疗保险账户代理业务的机会,建立了强大的客户基础。2004 年末,“京卡”借记卡发行量就已经达到260 万,北京银行还同时推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双币信用卡。另外,北京银行占据着北京市20% 左右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份额,个人信贷业务中的30% 来自于汽车贷款。
“北京银行将在立足北京地区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中西部等增值潜力巨大地区的市场开拓,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此前已经描述过北京银行未来的全国布局。尽管上市是北京银行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上市不是目的,把北京银行打造成一家现代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是闫冰竹的真实想法。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本地已经成功的模式能否在其他地区如愿地复制。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功能,在跨区经营后,如何在银、企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了解企业、并为其提供服务,这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毕竟在100 多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已经上市和明确表示过上市想法的不过数十家。除了努力追赶争取成为第2梯队的一员之外,那些其他的城市商业银行如果不选择上市,剩下的道路还有两条:要么固守在本地发展,并成为真正的互助型的社区银行,要么是在将来成为银行业并购潮中的被并购对象。
但是,不论是哪一条路,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城市商业银行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即便是全都服务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本身也存在区别:何种规模的企业是该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支持的企业、每个不同的地区为什么样的产业提供服务等问题。“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IBM 金融服务专家黎江先生这样认为。
无论如何,城市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已经将中国银行业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让人们对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产生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