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囿于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水平低的特点,往往难以对文本有全面、正确、深刻的把握,而教师的引导在这一过程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引导不用多,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及时点拨,把握方向,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下面,以阅读《边城》为例,谈一谈教师引导的基本步骤。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写于1934年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也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但阅读小说的是初中生,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十五六岁孩子而言,要把握主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来阅读这篇小说呢?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初读:厘清脉络,复述情节
所谓复述,就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内容叙述出来,它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常用的一种方法。
课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本文,提示学生注意理清脉络,掌握故事的来龙去脉。在整体通读一遍的基础上,鼓励小组讨论概括,整个故事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下来,达到初读的目的。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复述时经常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缺乏创造性的复述能力。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引导学生改变人称,创造性地复述
本课的主要人物是翠翠、爷爷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以这几个人物的口吻来复述。复述过程中要学习本文对人物的刻画方法,学习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增强故事的可读性,提高复述的质量,借此启迪学生的心智。当然,变换了角度的复述难度增大,在复述时,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指导与点拨。
2.引导学生补充情节,创造性地复述
课文中有很多情节是空白的,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扩充空白情节。很多内容课文并没有描述,学生当然可以对这些情节进行合理设想。
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达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不要让学生单纯地复述,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
二、再读:把握故事的环境与人物性格
环境是人物生存发展、情节变化的背景,每个小说都有其独特的环境,而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和环境描写又是密不可分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文学就是要描写“环境怎样影响人”。因此,注意环境描写对人物性格的衬托作用,是阅读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再读文本时,让学生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课文中这样的句子有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例如文中对山水的描写:“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在这里,沈先生以极其细腻的笔墨,充分地展示了湿润透明的湘西美景,而翠翠,正是这个典型的环境下典型性格的代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样的纯净的环境中生存的人,自然会“重义轻利,守信自约”,翠翠这个名字也是来自于这样的环境,所以说是一个“近身的名字”。 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是把她放在一个自然的天地中去写的。在小说的开端,作者写道:“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她的身边,除了相依为命的爷爷,能与她作伴的就只有那只渡船、那条黄狗、那座白塔和周围的山水了,而就是这样的一种环境,造就了翠翠内向、纯洁、沉静、害羞和富于幻想的独特性格。
人物,离不开她所生长的环境,离开了环境,人物就失去了生活的土壤。所以,在复述情节与把握环境描写的基础上,天真活泼、充满灵气又善良可爱的翠翠;淳朴忠厚的爷爷;明事明理、正直耐劳的天保大老、傩送二老兄弟便一个个跃然纸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形象天然朴素,来得自然,让人只有慨叹的份!
三、深读:寻找悲剧的原因
本书讲述了一个优美而有些感伤的故事,那么教师一定要追问学生:这个故事为什么会有着凄凉的结局呢?每个人都那么善良单纯,每个人都视名誉如黄金,每个人都在自然的怀抱中以真诚待人,那么,为什么他们之间也会产生悲剧呢?
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次阅读文本,互动质疑,寻找答案。很快就会有同学发现沈从文先生的一句话:“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找到了这句话,就要找出文本中到底有哪些“不凑巧”,找这些“不凑巧”过程,是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关键。
例如,第一个端午节,翠翠见到了傩送,从而心上有了牵挂,但第二个端午节,偏偏不凑巧,傩送不在家,天保见到了翠翠,起了爱慕之情。第三个端午节,翠翠再去顺顺家,不凑巧竟然半路里杀出个王乡绅的大小姐,要与翠翠争傩送,翠翠的心乱了。傩送过小溪要摆渡时,翠翠可以有和傩送交流的机会,但她太害羞,竟然跑了,这个不凑巧为以后的悲剧又加上了一层铺垫。
找到这些“不凑巧”,好像对文本的探寻可以画上完满的句号了,但我们可以继续刺激学生思维的深度:这些产生悲剧的不凑巧也是作者故意这么设计的,那沈从文为什么不能设计成凑巧,设计成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为什么一定要设计成悲剧呢?
问题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一部《边城》的问题了,而是要不得不“知人论世”,深入了解沈从文先生本身了。
四、扩展阅读,了解沈从文及其美学理想
扩展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拓展与提升,教师可利用学生放假回家的时间布置任务,从网上摘抄关于沈从文的生平及评论,为我们的阅读提供广度与深度。
返校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补充,组内形成统一书面总结。
在班内,共同讨论沈从文的经历,找出其作品与现实的关系,通过探讨,不难发现,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社会十分动荡和黑暗的时代,作者通过《边城》的描写,表示对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希望有一个宁静、美好的世外桃源出现。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爱’字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说明。” 小说中他努力塑造了一个个纯美的人物形象,尽最大力量去充分体现他所追求和热爱着的人情美与人性美,以对抗现实中的残酷与丑恶。他的作品是他理想的化身,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不可化解的,他最终还得面对现实。而现实,不论在都市还是乡村,他所见到的都是由于近代文明所造成的道德沦丧,人性泯灭。这些,使得《边城》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悲剧美。
五、重读经典,综合剖析
我们已经深入地把握了文本自身,又比较深刻地了解了沈从文及其写作中的一般规律。那么,再回到《边城》,《边城》中沈从文就是极力塑造一种美,一种人性的纯美,这种美,不是高不可攀的,不是华丽的,不是高雅的,不是雕琢的;美在率性真诚,美在坦荡自然,美在自由自在,美在一切自然古朴而又充满活力的生命力之中。《边城》的悲剧设计,其实就是沈从文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和对残酷现实的不满的矛盾反应,这个矛盾是无法化解的,所以悲剧也是无法避免的。
另外,可以阅读《从文自传》《湘行散记》《三三》《萧萧》《长河》等名篇,对沈从文的创作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引导,从《边城》出发,全面了解体味小说三要素后,再到作者自身经历、理想等诸多因素的探讨,最后再回到《边城》文本的拓展理解,学生们对沈从文和《边城》都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们的理解力也有了一个量的提升。
引导,是老师对学生阅读所做的最有益的一种点拨,它首先需要教师对文本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还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只有老师恰当的引导,学生才能以稚嫩的心,游走于名家大篇之间,才能体会超越年龄的世事,才能洞悉人间百态,从而通过阅读教学学到相应的知识,更好地培养人生观和世界观。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写于1934年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也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但阅读小说的是初中生,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十五六岁孩子而言,要把握主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来阅读这篇小说呢?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初读:厘清脉络,复述情节
所谓复述,就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内容叙述出来,它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常用的一种方法。
课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本文,提示学生注意理清脉络,掌握故事的来龙去脉。在整体通读一遍的基础上,鼓励小组讨论概括,整个故事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下来,达到初读的目的。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复述时经常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缺乏创造性的复述能力。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引导学生改变人称,创造性地复述
本课的主要人物是翠翠、爷爷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以这几个人物的口吻来复述。复述过程中要学习本文对人物的刻画方法,学习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增强故事的可读性,提高复述的质量,借此启迪学生的心智。当然,变换了角度的复述难度增大,在复述时,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指导与点拨。
2.引导学生补充情节,创造性地复述
课文中有很多情节是空白的,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扩充空白情节。很多内容课文并没有描述,学生当然可以对这些情节进行合理设想。
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达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不要让学生单纯地复述,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
二、再读:把握故事的环境与人物性格
环境是人物生存发展、情节变化的背景,每个小说都有其独特的环境,而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和环境描写又是密不可分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文学就是要描写“环境怎样影响人”。因此,注意环境描写对人物性格的衬托作用,是阅读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再读文本时,让学生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课文中这样的句子有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画面,体会作者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例如文中对山水的描写:“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在这里,沈先生以极其细腻的笔墨,充分地展示了湿润透明的湘西美景,而翠翠,正是这个典型的环境下典型性格的代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样的纯净的环境中生存的人,自然会“重义轻利,守信自约”,翠翠这个名字也是来自于这样的环境,所以说是一个“近身的名字”。 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是把她放在一个自然的天地中去写的。在小说的开端,作者写道:“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她的身边,除了相依为命的爷爷,能与她作伴的就只有那只渡船、那条黄狗、那座白塔和周围的山水了,而就是这样的一种环境,造就了翠翠内向、纯洁、沉静、害羞和富于幻想的独特性格。
人物,离不开她所生长的环境,离开了环境,人物就失去了生活的土壤。所以,在复述情节与把握环境描写的基础上,天真活泼、充满灵气又善良可爱的翠翠;淳朴忠厚的爷爷;明事明理、正直耐劳的天保大老、傩送二老兄弟便一个个跃然纸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形象天然朴素,来得自然,让人只有慨叹的份!
三、深读:寻找悲剧的原因
本书讲述了一个优美而有些感伤的故事,那么教师一定要追问学生:这个故事为什么会有着凄凉的结局呢?每个人都那么善良单纯,每个人都视名誉如黄金,每个人都在自然的怀抱中以真诚待人,那么,为什么他们之间也会产生悲剧呢?
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次阅读文本,互动质疑,寻找答案。很快就会有同学发现沈从文先生的一句话:“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找到了这句话,就要找出文本中到底有哪些“不凑巧”,找这些“不凑巧”过程,是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关键。
例如,第一个端午节,翠翠见到了傩送,从而心上有了牵挂,但第二个端午节,偏偏不凑巧,傩送不在家,天保见到了翠翠,起了爱慕之情。第三个端午节,翠翠再去顺顺家,不凑巧竟然半路里杀出个王乡绅的大小姐,要与翠翠争傩送,翠翠的心乱了。傩送过小溪要摆渡时,翠翠可以有和傩送交流的机会,但她太害羞,竟然跑了,这个不凑巧为以后的悲剧又加上了一层铺垫。
找到这些“不凑巧”,好像对文本的探寻可以画上完满的句号了,但我们可以继续刺激学生思维的深度:这些产生悲剧的不凑巧也是作者故意这么设计的,那沈从文为什么不能设计成凑巧,设计成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为什么一定要设计成悲剧呢?
问题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一部《边城》的问题了,而是要不得不“知人论世”,深入了解沈从文先生本身了。
四、扩展阅读,了解沈从文及其美学理想
扩展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拓展与提升,教师可利用学生放假回家的时间布置任务,从网上摘抄关于沈从文的生平及评论,为我们的阅读提供广度与深度。
返校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补充,组内形成统一书面总结。
在班内,共同讨论沈从文的经历,找出其作品与现实的关系,通过探讨,不难发现,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社会十分动荡和黑暗的时代,作者通过《边城》的描写,表示对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希望有一个宁静、美好的世外桃源出现。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爱’字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说明。” 小说中他努力塑造了一个个纯美的人物形象,尽最大力量去充分体现他所追求和热爱着的人情美与人性美,以对抗现实中的残酷与丑恶。他的作品是他理想的化身,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不可化解的,他最终还得面对现实。而现实,不论在都市还是乡村,他所见到的都是由于近代文明所造成的道德沦丧,人性泯灭。这些,使得《边城》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悲剧美。
五、重读经典,综合剖析
我们已经深入地把握了文本自身,又比较深刻地了解了沈从文及其写作中的一般规律。那么,再回到《边城》,《边城》中沈从文就是极力塑造一种美,一种人性的纯美,这种美,不是高不可攀的,不是华丽的,不是高雅的,不是雕琢的;美在率性真诚,美在坦荡自然,美在自由自在,美在一切自然古朴而又充满活力的生命力之中。《边城》的悲剧设计,其实就是沈从文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和对残酷现实的不满的矛盾反应,这个矛盾是无法化解的,所以悲剧也是无法避免的。
另外,可以阅读《从文自传》《湘行散记》《三三》《萧萧》《长河》等名篇,对沈从文的创作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引导,从《边城》出发,全面了解体味小说三要素后,再到作者自身经历、理想等诸多因素的探讨,最后再回到《边城》文本的拓展理解,学生们对沈从文和《边城》都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们的理解力也有了一个量的提升。
引导,是老师对学生阅读所做的最有益的一种点拨,它首先需要教师对文本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还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只有老师恰当的引导,学生才能以稚嫩的心,游走于名家大篇之间,才能体会超越年龄的世事,才能洞悉人间百态,从而通过阅读教学学到相应的知识,更好地培养人生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