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学习手段进行最有效的学习,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最大可能的充分发展。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提关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以至智慧的话题。
我们并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知识很难发展什么能力,对能力的高低也无从谈起。而且,当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来自觉地解决问题,在内心世界里生成出更为强大的智慧力量。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转化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是每一个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有没有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根本标志。
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一方面强调“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有一种“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倾向;另一方面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与提高。可见,语文课程目标对语文知识提出的指导思想并不是取消或规避语文知识,而是用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问题。
没有语文知识便不可能会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正是在对语文知识的具体运用中才得以形成。我们知道,语文知识可以通过传授加以获取,语文知识还可以不断地予以积累,而语文能力的提升却是很难用这样的加法来获得实现。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语文教学变语文知识为语文能力呢?下面试图通过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一文的教学来予以剖析。
平时的语文教学,知识条理并不清晰,也难以进行单方面的概念性阐释,往往需要结合课文讲读和赏析来进行学习。《伶官传序》是一篇文言文,是欧阳修的一篇著名作品。作为文言文,首要的教学任务是把一些文言知识进行识记教学,就这些知识合理地强化文言语境的意义。比如,文中有古今异义词“原”、“至于”、“成功”,词类活用词“函”、“兴”、“亡”,文言虚词“其”、“尔”、“于”,文言句式“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文言常识“少牢”、“太庙”等。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联系已经学习过的文言文反复比较,练习巩固。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模式,一是纯粹的串讲评点,教师带着学生一句句讲下去,遇到一些需要重点提示的内容就停下来提问解答或提示强调;二是采用现代文讲读方式,把文言知识作为附加内容适当梳理,忽略了文言文的教学特点。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很多教师的备课也很草率,似乎只要在书上做一些注释性记录就可以应付了,而且习惯上受传统教学影响,认为给学生灌输知识越多越好,不问学习主体是否吸收和消化,一味地进行满堂灌。表面上讲究时效,节省了许多教学用时,教师也并不感到吃力,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恰恰因为看不到学生的心智活动而十分的低效。试想,没有了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怎么可能提高语文能力呢。
一般来说,文言文教学常常是先疏通文字再讲解文意,但是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更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特别需要讲究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氛围里发展自己的智慧。
同样是教学《伶官传序》,同样要讲析第一节开首的论点,有的教师以立论的知识点为讲授内容,学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观点,而且,也很容易明白作者所采用的是反问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至此,论点、反问以及其中的道理等知识性东西就已经在教学中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问题是,这只是停留在知识教学上,并没有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更没有形成学生的学习思想。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进一步提问,作者在文章一开头明确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为什么用转折语调加以反问来揭示自己观点呢,或许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岂”是副词,表反问,难道的意思。“人事”是人的活动和努力,这里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虽然没有完全否定“天命”,但是用了一个让步连词“虽”字,很明显地把“天命”撇在一边;然后用副词“岂”构成强烈的反问语气,突出表明了国家盛衰是由人事所决定的。这里,作者义愤填膺的态度和直抒胸臆的态势,显示出作者对此观点的强烈感慨,震耳欲聋,发人深省。我们可以再看,作者一上来以“呜呼”直呼,紧接着又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来反问,两个感叹句,何等的气势,何等的冲动,那真是一种不可自抑的发自肺腑的警告啊。接下来紧扣上文用一个“原”字推究原因,举出庄宗的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予以阐释和论证,水到渠成,引人入胜。如果教师能在这方面加以启发和诱导,就很容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甚至催生学生研究文本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体会。
在帮助学生分析庄宗盛衰之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联系历史上的相关事理进行佐证,帮助学生扩大文史见识,使语文课堂走向更广阔的文化领域。比如,李存勖和夫差,此二君皆有玩物丧志之故事。一个玩伶人,一个玩美人,把雄才大略和冲天之志都玩到了九霄云外,最后只玩出个国破身亡的结局。因为这是一篇高三学生学习的文章,还是一篇选修课本中的课文,完全可以适当放开教学的时空,不必拘泥于一般程式。即使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也可以寻找到可以把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文化生活的机会,将文本内容放大到比较适宜的教学价值上来。
《伶官传序》在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揭示其历史教训,“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个时候,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另一位先哲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加深这方面的诵读理解,起到知识的累积和活用的双效作用;同时还可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作者不局限于结论还要进一步加以阐发的用意,无论于人于国,都是那么地富有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作者的目的所在是想让北宋统治者防微杜渐,长治久安,可惜的是,历史又是如此之相似,让后人在不经意间又找到了一个可以为《伶官传序》作为论证的史证材料。
如果说,这只是一种阅读理解,很难说是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的话,那么,我可以这样来解释,文本本身就是代表着一种知识和思想的范本,是让读者不断接受语文素养的直接材料,从语言能力、读写能力、文学素养等几方面都必须加大力度训练,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突破,产生良好的效应。再则,在阅读理解的同时,可以针对“岂……欤”、“抑……欤”的反诘语气进行辨析,从这样的选择复句中可以获得强调的信息,说明成败之事都源于“人事”的道理,使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更为深刻。可以从“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中再一次获得文章的思想性,从而让“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越加具有警醒的作用。
纵观全文的语势,那真是纵横捭阖,抑扬顿挫。许多句式感情充沛,富于变化,有问句与叹句,有长句与短句,有骈句与散句,读起来就有了一种回环起伏、荡气回肠的效果。把诵读和理解巧妙地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能力,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程度,是一种文言能力的有效训练。也只有在读通之上读懂,在读懂之上读透,才能不断地检验和考察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丰富学生的经验背景,深化学生的理性思考。
文言文教学与其他文体的教学有所不同,它关注的不仅是确定的、已知的、单个的文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不确定的、未知的、关联性的文言知识。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该更关注的是文言知识的应用,促使学生将文言知识向文言能力的转化,在以后的文言文阅读和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这些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文化常识、课文内容等,而达成文言知识目标的方法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交流中,以文言知识问题的形式来互动理解和巩固提高。
无论文言文教学还是其他文体的教学,必须确立比较适切的教学目标进行对话教学。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更需要注意启发调动学生的主动介入和积极参与,要激发学生互动对话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去倾听、去提问、去应答、去反思。语文教学更多的阅读问题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预设,在此基础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善于和勤于提问和讨论,每一篇课文都要有重点解析的指向,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而进行有效的表达活动。因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思维活动为根本的活动方式,即使在操作训练过程中,同样应该在思维基础之上进行合适的表现;如果没有表达的出现,则往往局限于内心世界,没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呈示,这是很不够的,也是很难走向能力的境界的。
如果说需要总结一下的话,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在知识、能力和智慧之间有所成就,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力。一是要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融会贯通,在博采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自觉地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扣住文本语言进行思维训练,在各种不同的思维形式训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获得更强烈的语感能力;三是逐步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课外,让文本世界立于生活世界,发挥文本的立体的教学作用,开拓语文教学领域,赢得大语文的效益。
语文的知识是很少有层次性的,可是语文的能力却有着层级之分。这些层级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向上攀升。因此高考语文试题检测考生的时候,就分有五个能力层级:识记,是最基本的层级,定为A能级;理解,为B能级;分析综合,为C能级;应用,为D能级;评价鉴赏,为E能级。A、B、C、D、E五个能力层级,在前一个能级基础上逐步升级,在考试内容中相应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从而检测出考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虽说是在一篇篇的文章中开展“听、说、读、写”方面的教学,其实就是要在以上五种能力层级上下功夫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是很艰难的一门艺术,这些能力等级也并不是截然分割的。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为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懈努力的时候,我们必须随时关注语文课堂上有没有在追求学生的自觉学习和学习智慧问题。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品质往往决定着语文的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激发学生自觉的实践语文、感悟语文、探索语文,才能打开学生的语文心智之门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才能不断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一旦获得进步,也就标志着语文智慧不自觉地进入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区
教育局教研室)
我们并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知识很难发展什么能力,对能力的高低也无从谈起。而且,当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来自觉地解决问题,在内心世界里生成出更为强大的智慧力量。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转化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是每一个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有没有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根本标志。
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一方面强调“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有一种“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倾向;另一方面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与提高。可见,语文课程目标对语文知识提出的指导思想并不是取消或规避语文知识,而是用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问题。
没有语文知识便不可能会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正是在对语文知识的具体运用中才得以形成。我们知道,语文知识可以通过传授加以获取,语文知识还可以不断地予以积累,而语文能力的提升却是很难用这样的加法来获得实现。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语文教学变语文知识为语文能力呢?下面试图通过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一文的教学来予以剖析。
平时的语文教学,知识条理并不清晰,也难以进行单方面的概念性阐释,往往需要结合课文讲读和赏析来进行学习。《伶官传序》是一篇文言文,是欧阳修的一篇著名作品。作为文言文,首要的教学任务是把一些文言知识进行识记教学,就这些知识合理地强化文言语境的意义。比如,文中有古今异义词“原”、“至于”、“成功”,词类活用词“函”、“兴”、“亡”,文言虚词“其”、“尔”、“于”,文言句式“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文言常识“少牢”、“太庙”等。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联系已经学习过的文言文反复比较,练习巩固。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模式,一是纯粹的串讲评点,教师带着学生一句句讲下去,遇到一些需要重点提示的内容就停下来提问解答或提示强调;二是采用现代文讲读方式,把文言知识作为附加内容适当梳理,忽略了文言文的教学特点。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很多教师的备课也很草率,似乎只要在书上做一些注释性记录就可以应付了,而且习惯上受传统教学影响,认为给学生灌输知识越多越好,不问学习主体是否吸收和消化,一味地进行满堂灌。表面上讲究时效,节省了许多教学用时,教师也并不感到吃力,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恰恰因为看不到学生的心智活动而十分的低效。试想,没有了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怎么可能提高语文能力呢。
一般来说,文言文教学常常是先疏通文字再讲解文意,但是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更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特别需要讲究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氛围里发展自己的智慧。
同样是教学《伶官传序》,同样要讲析第一节开首的论点,有的教师以立论的知识点为讲授内容,学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观点,而且,也很容易明白作者所采用的是反问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至此,论点、反问以及其中的道理等知识性东西就已经在教学中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问题是,这只是停留在知识教学上,并没有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更没有形成学生的学习思想。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进一步提问,作者在文章一开头明确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为什么用转折语调加以反问来揭示自己观点呢,或许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岂”是副词,表反问,难道的意思。“人事”是人的活动和努力,这里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虽然没有完全否定“天命”,但是用了一个让步连词“虽”字,很明显地把“天命”撇在一边;然后用副词“岂”构成强烈的反问语气,突出表明了国家盛衰是由人事所决定的。这里,作者义愤填膺的态度和直抒胸臆的态势,显示出作者对此观点的强烈感慨,震耳欲聋,发人深省。我们可以再看,作者一上来以“呜呼”直呼,紧接着又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来反问,两个感叹句,何等的气势,何等的冲动,那真是一种不可自抑的发自肺腑的警告啊。接下来紧扣上文用一个“原”字推究原因,举出庄宗的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予以阐释和论证,水到渠成,引人入胜。如果教师能在这方面加以启发和诱导,就很容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甚至催生学生研究文本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体会。
在帮助学生分析庄宗盛衰之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联系历史上的相关事理进行佐证,帮助学生扩大文史见识,使语文课堂走向更广阔的文化领域。比如,李存勖和夫差,此二君皆有玩物丧志之故事。一个玩伶人,一个玩美人,把雄才大略和冲天之志都玩到了九霄云外,最后只玩出个国破身亡的结局。因为这是一篇高三学生学习的文章,还是一篇选修课本中的课文,完全可以适当放开教学的时空,不必拘泥于一般程式。即使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也可以寻找到可以把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文化生活的机会,将文本内容放大到比较适宜的教学价值上来。
《伶官传序》在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揭示其历史教训,“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个时候,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另一位先哲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加深这方面的诵读理解,起到知识的累积和活用的双效作用;同时还可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作者不局限于结论还要进一步加以阐发的用意,无论于人于国,都是那么地富有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作者的目的所在是想让北宋统治者防微杜渐,长治久安,可惜的是,历史又是如此之相似,让后人在不经意间又找到了一个可以为《伶官传序》作为论证的史证材料。
如果说,这只是一种阅读理解,很难说是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的话,那么,我可以这样来解释,文本本身就是代表着一种知识和思想的范本,是让读者不断接受语文素养的直接材料,从语言能力、读写能力、文学素养等几方面都必须加大力度训练,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突破,产生良好的效应。再则,在阅读理解的同时,可以针对“岂……欤”、“抑……欤”的反诘语气进行辨析,从这样的选择复句中可以获得强调的信息,说明成败之事都源于“人事”的道理,使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更为深刻。可以从“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中再一次获得文章的思想性,从而让“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越加具有警醒的作用。
纵观全文的语势,那真是纵横捭阖,抑扬顿挫。许多句式感情充沛,富于变化,有问句与叹句,有长句与短句,有骈句与散句,读起来就有了一种回环起伏、荡气回肠的效果。把诵读和理解巧妙地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能力,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程度,是一种文言能力的有效训练。也只有在读通之上读懂,在读懂之上读透,才能不断地检验和考察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丰富学生的经验背景,深化学生的理性思考。
文言文教学与其他文体的教学有所不同,它关注的不仅是确定的、已知的、单个的文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不确定的、未知的、关联性的文言知识。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该更关注的是文言知识的应用,促使学生将文言知识向文言能力的转化,在以后的文言文阅读和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这些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文化常识、课文内容等,而达成文言知识目标的方法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交流中,以文言知识问题的形式来互动理解和巩固提高。
无论文言文教学还是其他文体的教学,必须确立比较适切的教学目标进行对话教学。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更需要注意启发调动学生的主动介入和积极参与,要激发学生互动对话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去倾听、去提问、去应答、去反思。语文教学更多的阅读问题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预设,在此基础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善于和勤于提问和讨论,每一篇课文都要有重点解析的指向,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而进行有效的表达活动。因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思维活动为根本的活动方式,即使在操作训练过程中,同样应该在思维基础之上进行合适的表现;如果没有表达的出现,则往往局限于内心世界,没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呈示,这是很不够的,也是很难走向能力的境界的。
如果说需要总结一下的话,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在知识、能力和智慧之间有所成就,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力。一是要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融会贯通,在博采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自觉地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扣住文本语言进行思维训练,在各种不同的思维形式训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获得更强烈的语感能力;三是逐步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课外,让文本世界立于生活世界,发挥文本的立体的教学作用,开拓语文教学领域,赢得大语文的效益。
语文的知识是很少有层次性的,可是语文的能力却有着层级之分。这些层级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向上攀升。因此高考语文试题检测考生的时候,就分有五个能力层级:识记,是最基本的层级,定为A能级;理解,为B能级;分析综合,为C能级;应用,为D能级;评价鉴赏,为E能级。A、B、C、D、E五个能力层级,在前一个能级基础上逐步升级,在考试内容中相应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从而检测出考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虽说是在一篇篇的文章中开展“听、说、读、写”方面的教学,其实就是要在以上五种能力层级上下功夫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是很艰难的一门艺术,这些能力等级也并不是截然分割的。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为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懈努力的时候,我们必须随时关注语文课堂上有没有在追求学生的自觉学习和学习智慧问题。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品质往往决定着语文的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激发学生自觉的实践语文、感悟语文、探索语文,才能打开学生的语文心智之门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才能不断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一旦获得进步,也就标志着语文智慧不自觉地进入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区
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