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主体活动去喜欢数学、体验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 学习主人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现在的数学学习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不应该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应该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喜欢数学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喜欢数学。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通过故事情景导入:同学们,首先,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明的疑惑》。有一天,小明放学回家,突然向妈妈提出一个问题:“妈妈,人家小亮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怎么才给我过3个生日呀?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妈妈听后哈哈大笑,拉着小明的手说:“傻孩子,不是妈妈不给你过生日,而是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个个露出疑惑的目光)问题情景的设置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会产生许多问题:为什么小明12年才过3个生日?是不是那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此刻,同学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年、月、日》的学习之中。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对新知识无比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勤于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皮亚杰曾经说过“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实践证明,操作不仅是认识事物的手段,而且也是思维的起点,智力的源泉。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动手”中感知,在“动手‘中领会,在“动手”中探索,在“动手”中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
例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前,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套圆锥体和圆柱体的教具。第一次,要求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又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去,三次正好倒满。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次,让学生小心翼翼地将圆柱中的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之中,直至三次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第三次,请学生自由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结果,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后进行比较计算,获得验证;有的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更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了“倒水”实验,提醒大家注意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通过几次的操作活动,使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活动,轻而易举就让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除了事物演示、实践操作等体验途径以外,还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故事引发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体验,实现教学目的。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讲,正是在体验中人才能达到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可见,我们不难发现体验本身所具有的数学教学功能。
三、注重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数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在儿童的心灵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发现数学。
例如,我在教学完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的运算规律之后,请学生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总结收获。其中,有学生提出:既然加法、减法、乘法都有相应的运算定律或规律,想必除法也不会例外吧!对此,教师给予赞赏性的肯定,索性取消了进行练习课的打算,改为要求学生自主探索“除法的运算规律”。一开始,我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切入思考的依据——例题:“商店卖出5箱热水瓶。每箱12个,共收入840元。每个热水瓶售价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在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后,我又组织学生出谋划策,讨论接下来该怎样去发现并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学生借鉴先前学习运算定律的方法,决定分三步走:建立猜想——举例验证——出题应用。于是,学生们在小组中一步一步展开了自主学习,最后如愿以偿,发现并掌握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一条运算规律,可谓事半功倍。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了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始终循着自己的思考在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深刻地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发现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实践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数学学习的领域。
例如,(1)我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首先,我要求每名同学回到家里,对本单元住户每月用水情况进行统计。要求学生深入各户调查,根据每户人数、每月交水费钱数,制成统计表,算出平均每人每月交水费多少元。然后,同学们对各自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谁家用水多,谁家用水少。有的同学把自己家的用水情况和其他人家比,提高了学生的节水意识。(2)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之前,我组织了一次全班同学逛超市活动,让同学们在超市里观察各种商品的价格及人民币的不同单位;观察顾客购买商品时付款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学习热情高了,学习起来就轻松了许多。不光如此,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可以使学生用数学方法去审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市庆新小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 学习主人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现在的数学学习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不应该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应该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喜欢数学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喜欢数学。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通过故事情景导入:同学们,首先,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明的疑惑》。有一天,小明放学回家,突然向妈妈提出一个问题:“妈妈,人家小亮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怎么才给我过3个生日呀?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妈妈听后哈哈大笑,拉着小明的手说:“傻孩子,不是妈妈不给你过生日,而是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同学们个个露出疑惑的目光)问题情景的设置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会产生许多问题:为什么小明12年才过3个生日?是不是那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此刻,同学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年、月、日》的学习之中。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对新知识无比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勤于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皮亚杰曾经说过“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实践证明,操作不仅是认识事物的手段,而且也是思维的起点,智力的源泉。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动手”中感知,在“动手‘中领会,在“动手”中探索,在“动手”中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
例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前,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套圆锥体和圆柱体的教具。第一次,要求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又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去,三次正好倒满。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次,让学生小心翼翼地将圆柱中的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之中,直至三次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第三次,请学生自由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结果,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后进行比较计算,获得验证;有的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更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了“倒水”实验,提醒大家注意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通过几次的操作活动,使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活动,轻而易举就让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除了事物演示、实践操作等体验途径以外,还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故事引发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体验,实现教学目的。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讲,正是在体验中人才能达到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可见,我们不难发现体验本身所具有的数学教学功能。
三、注重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数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在儿童的心灵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发现数学。
例如,我在教学完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的运算规律之后,请学生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总结收获。其中,有学生提出:既然加法、减法、乘法都有相应的运算定律或规律,想必除法也不会例外吧!对此,教师给予赞赏性的肯定,索性取消了进行练习课的打算,改为要求学生自主探索“除法的运算规律”。一开始,我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切入思考的依据——例题:“商店卖出5箱热水瓶。每箱12个,共收入840元。每个热水瓶售价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在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后,我又组织学生出谋划策,讨论接下来该怎样去发现并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学生借鉴先前学习运算定律的方法,决定分三步走:建立猜想——举例验证——出题应用。于是,学生们在小组中一步一步展开了自主学习,最后如愿以偿,发现并掌握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一条运算规律,可谓事半功倍。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了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始终循着自己的思考在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深刻地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发现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实践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数学学习的领域。
例如,(1)我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首先,我要求每名同学回到家里,对本单元住户每月用水情况进行统计。要求学生深入各户调查,根据每户人数、每月交水费钱数,制成统计表,算出平均每人每月交水费多少元。然后,同学们对各自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谁家用水多,谁家用水少。有的同学把自己家的用水情况和其他人家比,提高了学生的节水意识。(2)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之前,我组织了一次全班同学逛超市活动,让同学们在超市里观察各种商品的价格及人民币的不同单位;观察顾客购买商品时付款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学习热情高了,学习起来就轻松了许多。不光如此,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可以使学生用数学方法去审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市庆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