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贺州市昭平县马江镇新兴村,一所村级幼儿园建在一个绿树成荫的大院里,教室走廊墙上张贴着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五彩斑斓。一旁的滑梯中,孩子们在老师的看护下正快乐地玩耍……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我们放心、省心。”前来接孙子放学的新兴村村民陆荣兰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幼儿园收费较低,我们都能承受。”
村支部书记吴进强表示,自从建起了幼儿园,村里幼儿的入园人数很快就达到了30人,村里的适龄幼儿大部分都送来了。
村镇里建起幼儿园,如今在我区已十分普遍。为了让适龄幼儿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让壮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送孩子“上好园”,近年来,我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2012年时已经达到76.6%,提前8年超额完成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的目标(70%)任务,此后连年超国家平均水平。到2014年秋季学期,我区的学前教育办学新机制初步建立,公共管理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资源明显扩大,“入园难”问题初步缓解,保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时间回溯到5年前。那时,在桂西北某县城务工的韦先生一直在为女儿上幼儿园的事发愁:女儿已经到了接受学前教育的年龄,而县城仅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他的孩子根本“挤”不进去;进民办幼儿园吧,那里收费太高,且管理、教学等方面都不如意。实在没办法,韦先生只好把孩子送回农村的家里,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帮助看管。“要是村镇里能有幼儿园就好了!”韦先生当年真的好期盼。
韦先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据自治区政府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全区共有幼儿园5 34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仅有532所,占9.9%左右,而农村公办幼儿园仅占农村园总数的5.7%,全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仅占全区1 126个乡镇的19%;民办幼儿园尽管占了全区幼儿园总数的90%以上,但在园幼儿仅占全区在园幼儿数的44.3%,且民办幼儿园规模较小,保教质量不高。
“城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进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发展不均衡,公办幼儿园数量偏少,农村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2011年9月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这样描述我区当时的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如何破解入园难题,成为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在2010年岁末召开的全区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强调,要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当前改善民生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计划,列入每年两会议题,摆上重要日程。
2011年,我区正式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启了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全力解决“入园难”问题的新征程。2014年1月,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召开,提出实施学前教育发展工程,推进学前教育多元办学体制改革。2014年3月,全区学前教育突破发展现场会在钦州召开;4月25日,我区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各地不断创新办园体制机制,强化政府责任,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秦斌指出,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区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动我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在2014年桂林市的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桂林市教育局局长钟平表示:“(我市)要抓住当前国家和自治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统筹推进,抓住重点,切实解决幼儿园建设、(幼儿)教师编制、民办幼儿园管理等问题。”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2014年全区学前教育突破发展现场会议召开以后,我区14个地级市相继召开本年度的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发展学前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目前,区内各市县都已建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统筹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区多个县份还设立了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增配了学前教育专职管理干部,较大的乡镇还配备了专职的学前教育辅导员。
百色市右江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梁珀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县(区)建立完善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学前教育管理中心,安排在编人员专门负责学前教育发展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
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强领导,要求各市县把学前教育工作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围,由此形成了自治区、市、县、乡镇四级共同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管理格局。
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夕,家住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的凌玉红听说镇中心小学办起了中心幼儿园,已经开始招生。她通过多种渠道打听,知道这是一所值得信赖的公办园,于是赶紧给自己的孩子报了名。如今,她的孩子在这里念大班。“从家到幼儿园不到5分钟路程,真是太方便了!”凌玉红说。
大力发展公办园,是我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区内各市县遵循“落实政策,盘活资源”的原则,科学制定幼儿园建设发展规划,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公共资源改扩建幼儿园,依托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据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统计,自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全区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2 157所,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5 112所。目前,区内许多县份都建立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玉林市陆川县、河池宜州市、来宾市兴宾区等县(区)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
在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区注重规划,优化布局,规模办园。区内各市县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适龄人口变化的趋势,科学制定幼儿园建设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市学前教育资源。 柳州市城中区多吉宝幼儿园属于小区配套幼儿园,也是经柳州市认定的普惠幼儿园,目前在园幼儿250人,服务范围辐射周边的居民小区及机关单位职工宿舍区。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幼教专干李文平告诉记者,城中区根据本城区的实际,大力扶持发展小区配套幼儿园。近年来,该城区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在多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园所的保教质量不断提升。
像多吉宝幼儿园这样的园所,在柳州市还有不少。柳州市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幼教专干韦文锋告诉记者,目前,柳州市城区范围内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已有85所,从2014年下半年起,柳州市又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在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预留幼儿园建设用地,明确幼儿园建设列入财政奖补资金扶持范围,开发商应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建好并移交城区政府管理,为本住宅小区幼儿提供普惠性服务。
据了解,如今在我区,像柳州市这样注重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市县已越来越多,如南宁市的青秀区、桂林市的临桂县、钦州市的钦南区等。
2014年6月11日,贵港市政府与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集团)签订学前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我区与新华集团合作大规模办园的又一个地级市。据了解,新华集团凭借自身的文化优势和资金优势,组建了广西新华幼儿教育集团,从2014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筹措20亿元资金,在区内创建100所新华连锁幼儿园。目前,已有来宾、玉林、梧州、防城港等多个地级市与该公司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其中来宾、贵港等地的新华实验幼儿园已开工建设,部分园所预计2015年9月可建成招生。新华集团总经理李小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华集团按照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致力于探索集团化连锁办园模式,为政府分忧、为企业增效,实现合作共赢”。
开放学前教育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幼儿园建设,既是广西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广西创新多元办园体制机制做出的深入探索。如今,社会力量办园已在全区遍地开花: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引进柳州市小红帽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正在筹建大化瑶族自治县小红帽幼儿园;来宾市武宣县由广西著名青年歌手廖鸿飞等人融资,正在筹建武宣镇第一幼儿园;柳州市柳城县创立“民办公助”幼儿园办园模式,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建设幼儿园,县政府给予师资支持和办园指导。
多种社会力量办园,极大地促进了广西多元化办园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全区共组建有学前教育集团118个,各级政府落实补助经费1 180万元,带动近400所多元普惠幼儿园优质发展,预计能让16万幼儿受益。
在钦州市职教中心附属幼儿园的建设工地上,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钦州市教育局教育专干何才干告诉记者,这所幼儿园是利用原钦州市卫生学校的旧校舍进行改扩建,市本级财政投资780万元,预计明年春季可以建成招生,规划接收360名幼儿入园。该幼儿园建设项目负责人何开成告诉记者,目前所有资金都已落实到位,相信工程项目建设定能按期完成。
“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我区启动实施幼儿园建设项目,自治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各市县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对公办幼儿园建设予以奖补。根据《若干意见》,2014—2017年,自治区还将按照“同建同补、以奖代补”的原则对公办幼儿园进行奖励补助。符合要求的城区、县城公办幼儿园每所可获400—600万元补助,乡镇公办幼儿园每所可获200—400万元补助,改扩建城区、乡镇公办幼儿园则按照每所50万元给予补助。
除了扶持公办园建设发展,我区还大力支持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设立生均补助经费、实行升级奖励政策。
实际上,对普惠幼儿园给予补助,在区内各地已有探索。柳州市从2013年起开始对城区的普惠幼儿园进行评估认定并给予补助,市财政当年拿出302万元用于该项工作。上文提到的城中区多吉宝幼儿园,在2013年被认定为柳州市普惠幼儿园,当年分两次获得该市的奖补资金共4万元,再加上中央和自治区的奖补资金,该园当年共获得奖补资金2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办园条件。园长王晓璎告诉记者,获评为市里的普惠园后,该园把生均每月680元的保教费一下子降低到350元,使得幼儿数量迅速增加,由原来的50人增加到现在的250多人。今年,该园又申报了自治区级普惠幼儿园,获得认定后,将得到更多的补助。
根据《若干意见》,从2014年秋季开始,经自治区认定的多元普惠幼儿园,每年可获生均200元的补助。2014—2017年,经教育行政部门评估认定,对达到自治区示范幼儿园标准、自治区星级幼儿园标准的多元普惠幼儿园予以一次性奖励,对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及自治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标准的多元普惠幼儿园,一次性奖励的额度分别是50万元、20万元、5万元和3万元。
目前,全区已公布认定1 000所多元普惠幼儿园,落实奖补资金5 676.92万元,受益幼儿约23万人。
王晓璎园长表示,现在,(政府的)各类激励政策十分完善,我们“会把幼儿园办得更好”。
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五有”政策,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做到了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自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至今,我区共筹措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40亿元用于学前教育发展。充分的资金保障,为我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宾市忻城县县直机关幼儿园的莫菊老师是从一所乡镇中心小学转岗过来的。从小学教师到幼儿园教师,莫老师用了三年时间进行自我调整,如今已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从中小学中选拔招聘富余教师转岗为学前教育教师,是我区创新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充实幼教师资队伍的有效方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的精神,我区要求各地切实做好该项工作,进行相关培训,务必使转岗后的教师尽快胜任幼教工作。
“带这些三四岁的孩子与教小学生完全不同,我几乎把自己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更新了一遍。”莫菊老师这样说。转岗过来后,她参加了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和县里的继续教育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教学基本功,让我工作起来更有技巧”。 近年来,我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出台了较为系统的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将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序列,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建立和完善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
“我的成长,得益于参与各级各类培训。”百色市德保县第二幼儿园的黄红叶老师坦言,开始担任幼儿园教师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面对“活泼好动,不好控制”的“小不点儿”,她常常感到手足无措。经过园、县、市三级培训后,她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7月,她以一节《夹粽子》的室外活动课在全区教研成果评比中荣获课例一等奖,并连续两年获评幼儿园“先进教师”。
为了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我区开展了十分全面的培训工作。据自治区教育厅师范处初步统计,目前,自治区层面已培训多元普惠幼儿园和新建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1 000名、骨干教师1 200名,还对3万名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在职学前教育教师进行了远程培训。区内各市县共开办学前教育培训班143期,培训新上岗园长4 431名,新入职教师29 331名、新入职保育员14 112名,全面提升了全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保育队伍的整体水平。
下一步,自治区教育厅将统筹制定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自治区本级财政计划投入3 200万元,实施学前教育“国培”和“区培”计划,对4.25万名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在扩充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我区要求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从事业单位调剂编制等办法,解决公办幼儿园的专任教师、保育员等教职工数量不足的问题。
“目前编制确实紧张,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崇左市扶绥县编制办主任马全华这样对记者说。近年来,扶绥县把从各级各类学校中核减调配出来的258个编制,全部用在了县公办幼儿园尤其是乡镇新建中心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中。通过全县的统一招聘考试,合格者将按程序入编,享受政府财政给予的各项待遇。
为了保障全体学前教育教师的合法权益,我区建立并完善了聘用教师管理制度,对公办幼儿园编制外聘用的教职工和使用控制数内聘用的后勤服务人员,以及民办幼儿园教职工,都依法依规完善了相关聘用手续,为他们购买了法定的社会保险。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园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倾斜政策,并对农村基层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表彰。
目前,区内各县市通过特岗计划、小学教师培训后转岗、接收免费师范生、公开招聘等多种途径,充实了幼儿园教师队伍。仅2014年,全区新增学前教育教师3 036名,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记者来到梧州市苍梧县旺甫镇中心幼儿园。只见这里的教育教学设施十分齐全,老师正带领着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据园长茹燕萍介绍,该园于去年建成招生,全园有5个教室、1个大寝室和1个厨房,教学楼旁边还按照相关标准设置了幼儿园厕所。如今,整个幼儿园共有幼儿120人,所有在岗教师均持有教师资格证。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该园持有办学许可证和收费许可证,园内厨房的显眼处张贴着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放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厨房里的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正在忙着为幼儿准备午餐。茹燕萍园长说,该园都是按照上级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建设,依法依规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园所的日常管理力求做到规范有序。
旺甫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实际上是我区加强学前教育园所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区建立健全了学前教育机构准入制度,制定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看护点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对申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园舍条件、人员资格、卫生保健、经费保障和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统一的监管。同时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监管,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公示制度,开展无证幼儿园、幼儿看护点治理整顿工作。
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治区出台的系列管理举措,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民办幼儿园、看护点办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幼儿园的教学行为无法有效监管等问题。
为了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园所内涵发展,我区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遵循教育规律,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创设丰富、适宜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形式为主,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不能搞超前教育。”桂林市七星托幼教育集团七星幼儿园一名教师这样说。近年来,该园严格按照自治区示范幼儿园的标准进行园所建设,注重内涵发展。如今,该园环境优美、布局科学、教学质量较高,被评为自治区示范幼儿园、桂林市科研示范园。
借助七星幼儿园的办学优势,一个集团化的幼教集团——桂林市七星托幼教育集团应运而生。据了解,该集团有效发挥原七星幼儿园作为“自治区示范园”“自治区园长培训基地”的引领作用,把七星花桥幼儿园、七星高新幼儿园“收并”,组建成学前教育集团。该集团总园长蒋小宏告诉记者,七星托幼教育集团实行“紧密型管理”,实现办学标准、教学模式一体化,采取走班制、跨班区域活动和师生自主选择课程相结合等教学组织方式,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果。
像七星托幼教育集团这样的办学模式,正是我区鼓励实施的一种能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我区鼓励和支持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开展集团化办学,通过举办分园、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合作办园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保教质量。根据《若干意见》,2014—2017年,我区计划支持200所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组建若干个学前教育集团开展试点,带动600所以上的薄弱幼儿园全面发展。蒋小宏总园长表示,自治区层面出台的集团化办园激励机制,将会带动他们进一步发展壮大。下一步,七星托幼教育集团将探索建设2—3所普惠幼儿园,以集团的优势带动更多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总体投入基本相当,教师编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打好“政策组合拳”,在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征程上,我区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区情教情的发展之路,为全区的适龄幼儿构建起了快乐成长的乐园。
(责编 白聪敏)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我们放心、省心。”前来接孙子放学的新兴村村民陆荣兰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幼儿园收费较低,我们都能承受。”
村支部书记吴进强表示,自从建起了幼儿园,村里幼儿的入园人数很快就达到了30人,村里的适龄幼儿大部分都送来了。
村镇里建起幼儿园,如今在我区已十分普遍。为了让适龄幼儿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让壮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送孩子“上好园”,近年来,我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的学前三年毛入园率2012年时已经达到76.6%,提前8年超额完成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的目标(70%)任务,此后连年超国家平均水平。到2014年秋季学期,我区的学前教育办学新机制初步建立,公共管理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资源明显扩大,“入园难”问题初步缓解,保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时间回溯到5年前。那时,在桂西北某县城务工的韦先生一直在为女儿上幼儿园的事发愁:女儿已经到了接受学前教育的年龄,而县城仅有一所公办幼儿园,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他的孩子根本“挤”不进去;进民办幼儿园吧,那里收费太高,且管理、教学等方面都不如意。实在没办法,韦先生只好把孩子送回农村的家里,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帮助看管。“要是村镇里能有幼儿园就好了!”韦先生当年真的好期盼。
韦先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据自治区政府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全区共有幼儿园5 34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仅有532所,占9.9%左右,而农村公办幼儿园仅占农村园总数的5.7%,全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仅占全区1 126个乡镇的19%;民办幼儿园尽管占了全区幼儿园总数的90%以上,但在园幼儿仅占全区在园幼儿数的44.3%,且民办幼儿园规模较小,保教质量不高。
“城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进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发展不均衡,公办幼儿园数量偏少,农村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2011年9月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这样描述我区当时的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如何破解入园难题,成为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在2010年岁末召开的全区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强调,要把解决“入园难”作为当前改善民生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计划,列入每年两会议题,摆上重要日程。
2011年,我区正式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启了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全力解决“入园难”问题的新征程。2014年1月,全区教育发展大会召开,提出实施学前教育发展工程,推进学前教育多元办学体制改革。2014年3月,全区学前教育突破发展现场会在钦州召开;4月25日,我区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各地不断创新办园体制机制,强化政府责任,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秦斌指出,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区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动我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在2014年桂林市的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桂林市教育局局长钟平表示:“(我市)要抓住当前国家和自治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统筹推进,抓住重点,切实解决幼儿园建设、(幼儿)教师编制、民办幼儿园管理等问题。”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2014年全区学前教育突破发展现场会议召开以后,我区14个地级市相继召开本年度的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发展学前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目前,区内各市县都已建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统筹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区多个县份还设立了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增配了学前教育专职管理干部,较大的乡镇还配备了专职的学前教育辅导员。
百色市右江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梁珀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县(区)建立完善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学前教育管理中心,安排在编人员专门负责学前教育发展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
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强领导,要求各市县把学前教育工作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围,由此形成了自治区、市、县、乡镇四级共同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管理格局。
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夕,家住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的凌玉红听说镇中心小学办起了中心幼儿园,已经开始招生。她通过多种渠道打听,知道这是一所值得信赖的公办园,于是赶紧给自己的孩子报了名。如今,她的孩子在这里念大班。“从家到幼儿园不到5分钟路程,真是太方便了!”凌玉红说。
大力发展公办园,是我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区内各市县遵循“落实政策,盘活资源”的原则,科学制定幼儿园建设发展规划,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公共资源改扩建幼儿园,依托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据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统计,自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全区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2 157所,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5 112所。目前,区内许多县份都建立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玉林市陆川县、河池宜州市、来宾市兴宾区等县(区)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
在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区注重规划,优化布局,规模办园。区内各市县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适龄人口变化的趋势,科学制定幼儿园建设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市学前教育资源。 柳州市城中区多吉宝幼儿园属于小区配套幼儿园,也是经柳州市认定的普惠幼儿园,目前在园幼儿250人,服务范围辐射周边的居民小区及机关单位职工宿舍区。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幼教专干李文平告诉记者,城中区根据本城区的实际,大力扶持发展小区配套幼儿园。近年来,该城区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在多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园所的保教质量不断提升。
像多吉宝幼儿园这样的园所,在柳州市还有不少。柳州市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幼教专干韦文锋告诉记者,目前,柳州市城区范围内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已有85所,从2014年下半年起,柳州市又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在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预留幼儿园建设用地,明确幼儿园建设列入财政奖补资金扶持范围,开发商应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建好并移交城区政府管理,为本住宅小区幼儿提供普惠性服务。
据了解,如今在我区,像柳州市这样注重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市县已越来越多,如南宁市的青秀区、桂林市的临桂县、钦州市的钦南区等。
2014年6月11日,贵港市政府与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集团)签订学前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我区与新华集团合作大规模办园的又一个地级市。据了解,新华集团凭借自身的文化优势和资金优势,组建了广西新华幼儿教育集团,从2014年起,计划用5年时间,筹措20亿元资金,在区内创建100所新华连锁幼儿园。目前,已有来宾、玉林、梧州、防城港等多个地级市与该公司达成合作办学意向,其中来宾、贵港等地的新华实验幼儿园已开工建设,部分园所预计2015年9月可建成招生。新华集团总经理李小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华集团按照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致力于探索集团化连锁办园模式,为政府分忧、为企业增效,实现合作共赢”。
开放学前教育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幼儿园建设,既是广西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广西创新多元办园体制机制做出的深入探索。如今,社会力量办园已在全区遍地开花: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引进柳州市小红帽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正在筹建大化瑶族自治县小红帽幼儿园;来宾市武宣县由广西著名青年歌手廖鸿飞等人融资,正在筹建武宣镇第一幼儿园;柳州市柳城县创立“民办公助”幼儿园办园模式,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建设幼儿园,县政府给予师资支持和办园指导。
多种社会力量办园,极大地促进了广西多元化办园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全区共组建有学前教育集团118个,各级政府落实补助经费1 180万元,带动近400所多元普惠幼儿园优质发展,预计能让16万幼儿受益。
在钦州市职教中心附属幼儿园的建设工地上,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钦州市教育局教育专干何才干告诉记者,这所幼儿园是利用原钦州市卫生学校的旧校舍进行改扩建,市本级财政投资780万元,预计明年春季可以建成招生,规划接收360名幼儿入园。该幼儿园建设项目负责人何开成告诉记者,目前所有资金都已落实到位,相信工程项目建设定能按期完成。
“三年行动计划”期间,我区启动实施幼儿园建设项目,自治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各市县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对公办幼儿园建设予以奖补。根据《若干意见》,2014—2017年,自治区还将按照“同建同补、以奖代补”的原则对公办幼儿园进行奖励补助。符合要求的城区、县城公办幼儿园每所可获400—600万元补助,乡镇公办幼儿园每所可获200—400万元补助,改扩建城区、乡镇公办幼儿园则按照每所50万元给予补助。
除了扶持公办园建设发展,我区还大力支持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设立生均补助经费、实行升级奖励政策。
实际上,对普惠幼儿园给予补助,在区内各地已有探索。柳州市从2013年起开始对城区的普惠幼儿园进行评估认定并给予补助,市财政当年拿出302万元用于该项工作。上文提到的城中区多吉宝幼儿园,在2013年被认定为柳州市普惠幼儿园,当年分两次获得该市的奖补资金共4万元,再加上中央和自治区的奖补资金,该园当年共获得奖补资金2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办园条件。园长王晓璎告诉记者,获评为市里的普惠园后,该园把生均每月680元的保教费一下子降低到350元,使得幼儿数量迅速增加,由原来的50人增加到现在的250多人。今年,该园又申报了自治区级普惠幼儿园,获得认定后,将得到更多的补助。
根据《若干意见》,从2014年秋季开始,经自治区认定的多元普惠幼儿园,每年可获生均200元的补助。2014—2017年,经教育行政部门评估认定,对达到自治区示范幼儿园标准、自治区星级幼儿园标准的多元普惠幼儿园予以一次性奖励,对自治区示范幼儿园及自治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标准的多元普惠幼儿园,一次性奖励的额度分别是50万元、20万元、5万元和3万元。
目前,全区已公布认定1 000所多元普惠幼儿园,落实奖补资金5 676.92万元,受益幼儿约23万人。
王晓璎园长表示,现在,(政府的)各类激励政策十分完善,我们“会把幼儿园办得更好”。
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五有”政策,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做到了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自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至今,我区共筹措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40亿元用于学前教育发展。充分的资金保障,为我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宾市忻城县县直机关幼儿园的莫菊老师是从一所乡镇中心小学转岗过来的。从小学教师到幼儿园教师,莫老师用了三年时间进行自我调整,如今已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从中小学中选拔招聘富余教师转岗为学前教育教师,是我区创新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充实幼教师资队伍的有效方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的精神,我区要求各地切实做好该项工作,进行相关培训,务必使转岗后的教师尽快胜任幼教工作。
“带这些三四岁的孩子与教小学生完全不同,我几乎把自己过去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更新了一遍。”莫菊老师这样说。转岗过来后,她参加了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和县里的继续教育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教学基本功,让我工作起来更有技巧”。 近年来,我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出台了较为系统的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将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序列,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建立和完善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
“我的成长,得益于参与各级各类培训。”百色市德保县第二幼儿园的黄红叶老师坦言,开始担任幼儿园教师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面对“活泼好动,不好控制”的“小不点儿”,她常常感到手足无措。经过园、县、市三级培训后,她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7月,她以一节《夹粽子》的室外活动课在全区教研成果评比中荣获课例一等奖,并连续两年获评幼儿园“先进教师”。
为了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能,我区开展了十分全面的培训工作。据自治区教育厅师范处初步统计,目前,自治区层面已培训多元普惠幼儿园和新建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1 000名、骨干教师1 200名,还对3万名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在职学前教育教师进行了远程培训。区内各市县共开办学前教育培训班143期,培训新上岗园长4 431名,新入职教师29 331名、新入职保育员14 112名,全面提升了全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保育队伍的整体水平。
下一步,自治区教育厅将统筹制定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自治区本级财政计划投入3 200万元,实施学前教育“国培”和“区培”计划,对4.25万名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在扩充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我区要求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从事业单位调剂编制等办法,解决公办幼儿园的专任教师、保育员等教职工数量不足的问题。
“目前编制确实紧张,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崇左市扶绥县编制办主任马全华这样对记者说。近年来,扶绥县把从各级各类学校中核减调配出来的258个编制,全部用在了县公办幼儿园尤其是乡镇新建中心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中。通过全县的统一招聘考试,合格者将按程序入编,享受政府财政给予的各项待遇。
为了保障全体学前教育教师的合法权益,我区建立并完善了聘用教师管理制度,对公办幼儿园编制外聘用的教职工和使用控制数内聘用的后勤服务人员,以及民办幼儿园教职工,都依法依规完善了相关聘用手续,为他们购买了法定的社会保险。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园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倾斜政策,并对农村基层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表彰。
目前,区内各县市通过特岗计划、小学教师培训后转岗、接收免费师范生、公开招聘等多种途径,充实了幼儿园教师队伍。仅2014年,全区新增学前教育教师3 036名,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记者来到梧州市苍梧县旺甫镇中心幼儿园。只见这里的教育教学设施十分齐全,老师正带领着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据园长茹燕萍介绍,该园于去年建成招生,全园有5个教室、1个大寝室和1个厨房,教学楼旁边还按照相关标准设置了幼儿园厕所。如今,整个幼儿园共有幼儿120人,所有在岗教师均持有教师资格证。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该园持有办学许可证和收费许可证,园内厨房的显眼处张贴着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放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厨房里的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正在忙着为幼儿准备午餐。茹燕萍园长说,该园都是按照上级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建设,依法依规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园所的日常管理力求做到规范有序。
旺甫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实际上是我区加强学前教育园所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区建立健全了学前教育机构准入制度,制定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看护点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对申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园舍条件、人员资格、卫生保健、经费保障和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统一的监管。同时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监管,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公示制度,开展无证幼儿园、幼儿看护点治理整顿工作。
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治区出台的系列管理举措,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民办幼儿园、看护点办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幼儿园的教学行为无法有效监管等问题。
为了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园所内涵发展,我区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遵循教育规律,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创设丰富、适宜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形式为主,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不能搞超前教育。”桂林市七星托幼教育集团七星幼儿园一名教师这样说。近年来,该园严格按照自治区示范幼儿园的标准进行园所建设,注重内涵发展。如今,该园环境优美、布局科学、教学质量较高,被评为自治区示范幼儿园、桂林市科研示范园。
借助七星幼儿园的办学优势,一个集团化的幼教集团——桂林市七星托幼教育集团应运而生。据了解,该集团有效发挥原七星幼儿园作为“自治区示范园”“自治区园长培训基地”的引领作用,把七星花桥幼儿园、七星高新幼儿园“收并”,组建成学前教育集团。该集团总园长蒋小宏告诉记者,七星托幼教育集团实行“紧密型管理”,实现办学标准、教学模式一体化,采取走班制、跨班区域活动和师生自主选择课程相结合等教学组织方式,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果。
像七星托幼教育集团这样的办学模式,正是我区鼓励实施的一种能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我区鼓励和支持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开展集团化办学,通过举办分园、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合作办园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保教质量。根据《若干意见》,2014—2017年,我区计划支持200所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组建若干个学前教育集团开展试点,带动600所以上的薄弱幼儿园全面发展。蒋小宏总园长表示,自治区层面出台的集团化办园激励机制,将会带动他们进一步发展壮大。下一步,七星托幼教育集团将探索建设2—3所普惠幼儿园,以集团的优势带动更多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总体投入基本相当,教师编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打好“政策组合拳”,在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征程上,我区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区情教情的发展之路,为全区的适龄幼儿构建起了快乐成长的乐园。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