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微课技术来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微课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拓宽学生空间想象力。合理开发和利用微课可以将数学课堂与生活互相融合,准确使用微课可以更好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起到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助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今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计算机技术支撑的应用数学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微课应用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微课,就是围绕某一主题,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使用简单的摄录设备、简易的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一般时长为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课程,是以重点知识讲解和典型问题解决等为主要内容。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微课来辅助教学,以形象生动的图、文、声,创造情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化、具体化,能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中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恰当使用信息技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助力课堂实效。
一、善用微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一旦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创设学生爱学、感兴趣的微课视频,生动有趣地为小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快从被动转为主动,表现出强烈的学习需求。微课视频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美丽的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眼球,利用精彩的动画可以让学生更精神,利用美妙的声音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利用简明的文字可以让学生学得更明白。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很容易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此时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通过微课视频播放一段“在月球上行走”的动画,先是飞船登陆月球的画面,一位身穿航天服的登陆者开始慢慢在月球上行走,进而加快速度,让人感觉到在月球上行走像飘浮的状态,甚至有点飞起来的感觉。播放一段这样的动画,既让学生认识到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六分之一,又使课堂顿时活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例题,教学气氛特别和谐,教学效果也特别好。
二、善用微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微课可以实现过程的再现,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教学中的重难点是知识的生命线,是整个知识体系的心脏,这个心脏如果有缺失整个知识系统将陷入瘫痪,所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有时很难突破难点,这时如果利用微课就可以很容易把较复杂的问题表达清楚,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时,一位老师利用微课把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很清楚地进行演示:把一个长方体进行动态的侧面展开,就会生成六个长方形,由此学生明白一个要点,即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六个面的总面积;接着让学生理解这六个面可以分成上下、前后和左右三组;通过动态展示长方体的上下每个面可以通过长乘宽来计算得到面积,前后和左右这两组也用同样的办法向学生展示。这样,学生就轻松地实现了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思维转变,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如果脱离了这样的微课展示,只看书本的展开图,学生是很难发挥想象,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运用微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
三、善用微课,拓宽空间想象能力
几何图形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和主要任务之一。微课参与数学教学,提供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的图像促进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是培养农村小学生空间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微课视频,可以实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辅助学生理解空间观念。将一些难以理解的图形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再现出来,使学生的空间观念从具体上升为抽象,空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通过图形的分割和拼合,将圆转化为长方形,这一个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时通过微课展示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难题,课件展示将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等,将这些小扇形排成两行,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最后移动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观察长与半周长重合,宽与半径重合。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比较容易掌握了。这样由静态转为动态,为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样是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的例子,利用微课实现了从三维图形到二维图形的转换,让学生感知和把握了长方体六个面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了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四、善用微课,让生活走进课堂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这些问题就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运用微课技术,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在教材与生活经验的连接点架起桥梁,使学生懂得数学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这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复习常用单位时可以利用生活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将生活引入课堂,制作成微课视频:中国的神舟五号顺利载人升天,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人民欢庆的大事。这一热门话题在社会中影响很大,教师收集有关神舟五号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观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接着出示一道练习题“神州五号载人仓高约5____,重约3____。”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中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热情高涨,交流活跃,从热门话题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将收集的精彩片段制作成微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五、重视微课,准确使用微课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有效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观看微课视频,一次性便掌握所学的重点知识;普通学生可以利用暂停功能,逐步接受所学的重点知识;学困生可以利用暂停、回放等功能,反复学习微课所讲授的重点知识。微课技术可以实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的教学效果。微课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性工具,盲目开发和使用微课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只有合理使用微课技术才能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才能有效提高學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善用微课,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合理利用微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使用微课手段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优化数学课堂,增强教学效果。重视微课,准确使用微课,使微课成为数学教学的助力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助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今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计算机技术支撑的应用数学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微课应用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微课,就是围绕某一主题,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使用简单的摄录设备、简易的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一般时长为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课程,是以重点知识讲解和典型问题解决等为主要内容。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微课来辅助教学,以形象生动的图、文、声,创造情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化、具体化,能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中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恰当使用信息技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助力课堂实效。
一、善用微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一旦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创设学生爱学、感兴趣的微课视频,生动有趣地为小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快从被动转为主动,表现出强烈的学习需求。微课视频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美丽的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眼球,利用精彩的动画可以让学生更精神,利用美妙的声音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利用简明的文字可以让学生学得更明白。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很容易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此时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通过微课视频播放一段“在月球上行走”的动画,先是飞船登陆月球的画面,一位身穿航天服的登陆者开始慢慢在月球上行走,进而加快速度,让人感觉到在月球上行走像飘浮的状态,甚至有点飞起来的感觉。播放一段这样的动画,既让学生认识到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六分之一,又使课堂顿时活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例题,教学气氛特别和谐,教学效果也特别好。
二、善用微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微课可以实现过程的再现,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教学中的重难点是知识的生命线,是整个知识体系的心脏,这个心脏如果有缺失整个知识系统将陷入瘫痪,所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有时很难突破难点,这时如果利用微课就可以很容易把较复杂的问题表达清楚,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时,一位老师利用微课把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很清楚地进行演示:把一个长方体进行动态的侧面展开,就会生成六个长方形,由此学生明白一个要点,即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六个面的总面积;接着让学生理解这六个面可以分成上下、前后和左右三组;通过动态展示长方体的上下每个面可以通过长乘宽来计算得到面积,前后和左右这两组也用同样的办法向学生展示。这样,学生就轻松地实现了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思维转变,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如果脱离了这样的微课展示,只看书本的展开图,学生是很难发挥想象,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运用微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
三、善用微课,拓宽空间想象能力
几何图形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和主要任务之一。微课参与数学教学,提供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的图像促进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是培养农村小学生空间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微课视频,可以实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辅助学生理解空间观念。将一些难以理解的图形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再现出来,使学生的空间观念从具体上升为抽象,空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通过图形的分割和拼合,将圆转化为长方形,这一个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时通过微课展示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难题,课件展示将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等,将这些小扇形排成两行,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最后移动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观察长与半周长重合,宽与半径重合。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比较容易掌握了。这样由静态转为动态,为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样是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的例子,利用微课实现了从三维图形到二维图形的转换,让学生感知和把握了长方体六个面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了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四、善用微课,让生活走进课堂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这些问题就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运用微课技术,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在教材与生活经验的连接点架起桥梁,使学生懂得数学处处有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这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复习常用单位时可以利用生活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将生活引入课堂,制作成微课视频:中国的神舟五号顺利载人升天,是我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人民欢庆的大事。这一热门话题在社会中影响很大,教师收集有关神舟五号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观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接着出示一道练习题“神州五号载人仓高约5____,重约3____。”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中有关的数学问题。学生热情高涨,交流活跃,从热门话题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将收集的精彩片段制作成微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五、重视微课,准确使用微课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有效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观看微课视频,一次性便掌握所学的重点知识;普通学生可以利用暂停功能,逐步接受所学的重点知识;学困生可以利用暂停、回放等功能,反复学习微课所讲授的重点知识。微课技术可以实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的教学效果。微课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性工具,盲目开发和使用微课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只有合理使用微课技术才能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才能有效提高學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加深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善用微课,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合理利用微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使用微课手段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优化数学课堂,增强教学效果。重视微课,准确使用微课,使微课成为数学教学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