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人们的大部分生活随着新时代的变革正在慢慢地被网络文化所充斥,然而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博大精深。如何将悠久的传统文化更好地灌注于学生的教育中,并使文化源远流长。必须重视文化的传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将传统文化予以重视,弘扬传统文化。本文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融合做以潜在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融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89-01
引言
初中语文课程的最佳资源无外乎就是传统文化,同样,人类文化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学习。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不断地去通过学习去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会使学生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感知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意义,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新课改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说明人类文化最重要的交接工具离不开语文学科的学习。传统文化是语文的媒介,语文课程完美的结合自己具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运用到教学中。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及寫作方法的同时也能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进行透彻理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在新课改及大环境的发展下,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已成为时代的趋势[1]。
二、传统文化现在面临的现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大家对传统文化并不陌生,但是大家都不太会形象的对传统文化合理地进行表达。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学生们随着时代的变革一直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将传统文化深深地抛之脑后。在现代所称为的文盲指的是不会使用高科技智能软件,而不是不识字。目前,初中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一直在接受快餐式的知识索取过程。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怪科技的发达,时代的进步,而是在语文教育中没有真正的紧跟时代的脚步将传统文化深入进去。有些学生考试时作文要求以书信的方式,不知道写信格式。民族文化是根,根不再,树怎么能茁壮成长,目前年轻的学生正在慢慢偏离,民族文化正在渐渐地消失。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有义务也有责任改变现状,将传统文化利用有效的方式融入到语文学科中去。研究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传统文化上来,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激发出来[2]。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特殊功能,它能直接将传统文化所表达的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使学生成为国家可塑之才。然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在教学中应相辅相成,这样在语文教学课程中学生才能不断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隐藏的巨大智慧。
四、初中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培养策略
(一)课内外实施办法
1.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经典的国学书籍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注重与学生了解知识表面也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何谓人文素养,就是学生从内而外展现出来的一种气质。当然气质是需要文化的来熏陶,阅读经典的国学书籍可以对学生的气质进行改变的同时并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例如:儒家,道家及佛家所推崇的思想都值得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体会,从中悟出道理。阅读国学能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同时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推荐课外读本,让学生阅读有益书籍的同时健康地成长。然而关于初中生阅读国学这一话题引来了巨大的争论,凡事有利必有弊,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国学书籍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也将历史谨记。
2.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课程中去
如何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纵观全部课程,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展现给学生。怎么样能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课程两者相结合,举个例子:
例如:语文教学中可以开通一些选修课,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实现两者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兴趣,教师结合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深入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当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传统文化的书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3]。
(二)丰富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
1.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方案设计
丰富的传统文化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可以根据语文学科对科目的编排形式进行设计,将传统文化分成几个大的板块,选材理应让学生通俗易懂的同时也具有文化价值,同时也要在选文的篇幅上注意排列美观。
2.鼓励搜集传统文化相关资料
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传统文化资料搜集,如国家法定节假日,节日的由来;语文课中文言文所表达的儒家文化;各地古建筑所表达的意义等。
3.制订相关的课程教学计划
新课改下,需要注重过程的同时也要注重结果,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教学中应将教学内容及目标等一系列问题考察进去。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有助于传统文化弘扬的同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一并得到提高[4]。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培养。但是,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很好地注入到课堂中去,这都教师来说无非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所以,首先要慢慢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从教材基本素材入手,拓展知识,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课堂中。让学生学习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做人的道理。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于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
[2]吴红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J].中华少年,2017(11).
[3]解艳华.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中),2017(4):130-130.
[4]柳鹏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用中华传统文化[J].吉林教育:综合,2016(29).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融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89-01
引言
初中语文课程的最佳资源无外乎就是传统文化,同样,人类文化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学习。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不断地去通过学习去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会使学生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感知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意义,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新课改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说明人类文化最重要的交接工具离不开语文学科的学习。传统文化是语文的媒介,语文课程完美的结合自己具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运用到教学中。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及寫作方法的同时也能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进行透彻理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在新课改及大环境的发展下,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已成为时代的趋势[1]。
二、传统文化现在面临的现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大家对传统文化并不陌生,但是大家都不太会形象的对传统文化合理地进行表达。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学生们随着时代的变革一直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将传统文化深深地抛之脑后。在现代所称为的文盲指的是不会使用高科技智能软件,而不是不识字。目前,初中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一直在接受快餐式的知识索取过程。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怪科技的发达,时代的进步,而是在语文教育中没有真正的紧跟时代的脚步将传统文化深入进去。有些学生考试时作文要求以书信的方式,不知道写信格式。民族文化是根,根不再,树怎么能茁壮成长,目前年轻的学生正在慢慢偏离,民族文化正在渐渐地消失。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有义务也有责任改变现状,将传统文化利用有效的方式融入到语文学科中去。研究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传统文化上来,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激发出来[2]。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特殊功能,它能直接将传统文化所表达的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使学生成为国家可塑之才。然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在教学中应相辅相成,这样在语文教学课程中学生才能不断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隐藏的巨大智慧。
四、初中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培养策略
(一)课内外实施办法
1.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经典的国学书籍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注重与学生了解知识表面也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何谓人文素养,就是学生从内而外展现出来的一种气质。当然气质是需要文化的来熏陶,阅读经典的国学书籍可以对学生的气质进行改变的同时并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例如:儒家,道家及佛家所推崇的思想都值得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体会,从中悟出道理。阅读国学能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同时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推荐课外读本,让学生阅读有益书籍的同时健康地成长。然而关于初中生阅读国学这一话题引来了巨大的争论,凡事有利必有弊,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国学书籍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也将历史谨记。
2.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课程中去
如何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纵观全部课程,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展现给学生。怎么样能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课程两者相结合,举个例子:
例如:语文教学中可以开通一些选修课,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实现两者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兴趣,教师结合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深入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当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传统文化的书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3]。
(二)丰富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
1.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方案设计
丰富的传统文化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可以根据语文学科对科目的编排形式进行设计,将传统文化分成几个大的板块,选材理应让学生通俗易懂的同时也具有文化价值,同时也要在选文的篇幅上注意排列美观。
2.鼓励搜集传统文化相关资料
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传统文化资料搜集,如国家法定节假日,节日的由来;语文课中文言文所表达的儒家文化;各地古建筑所表达的意义等。
3.制订相关的课程教学计划
新课改下,需要注重过程的同时也要注重结果,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教学中应将教学内容及目标等一系列问题考察进去。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有助于传统文化弘扬的同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一并得到提高[4]。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培养。但是,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很好地注入到课堂中去,这都教师来说无非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所以,首先要慢慢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从教材基本素材入手,拓展知识,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课堂中。让学生学习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做人的道理。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于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
[2]吴红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J].中华少年,2017(11).
[3]解艳华.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中),2017(4):130-130.
[4]柳鹏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引用中华传统文化[J].吉林教育:综合,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