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自实施新课程实验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将新课程中“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一理念运用于英语课堂,使我尝到了不少甜头。
一、改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学初,对英语教学毫无经验,课堂上依照传统模式“先读-再读-然后读”,学生很厌倦,我自己也教得非常吃力。为了让学生记住单词,带读、范读、小组读、全班读……法子都想遍,可是学生没用心,记不住的照样记不住,读得多了,他们的声音读得越来越小,思想游离得越来越远。
灵感来自于上动物单词那一课,我让学生模仿狗叫、猫叫,学老虎、青蛙。课堂上,生机勃勃,一片热闹景象。课堂成了“猫儿”“狗儿”们的天堂,我随机说单词,“动物们”叫,又换过来,学生说单词,我来学动物叫。这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开心,为了看老师“出丑”,他们拼命记单词,兴趣非常高,记忆效率也高,当然学习效果非常好。
创设师生共同学习的情境,只要老师在上课时能彻底拉下架子,和学生平起平坐,共同感受、体验学习的痛苦与欢乐,自然而然地,为学生想到的方面就多一些,为学生考虑的问题就全面一些,完全以学生的目光、学生的立场来教学,以学生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学生自然会感兴趣,会强烈地感受到学习的冲动。
二、改以往的“师读生听”为“生读师听”。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灌输无穷的知识,至于学生是否能消化,我很少考虑,有口头禅一句:“下节课课前考试!”碍于老师严厉的要求,孩子们上起课来,硬着头皮无味地坐在课桌上,机械反复地听老师读,跟着老师操练,学习效果很不尽人意。受李阳疯狂英语中“敢说!敢大声说!”理念的影响,我开始让学生自己读,管他怎么读,读错了,我再给你纠正。
在记单词时,都由学生先尝试怎么读,再由老师指导读。在尝试读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构成这个单词的字母进行了排列、组合,对整个单词已经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纠正发音的过程中,又让他们对单词的发音的一些浅显规律有了初步的印象如:元音+e结尾的,一般读元音本音;s和爆破音一起失去爆破,读浊音; t加s读[ts];d+s读[dz]等。
并因掌握了一定规律,运用于单词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实施了这一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单词来,有一种创造洋话发音的快感,体验到了胡说洋话的乐趣。
这有如给一个三岁的孩童一张白纸,任其胡乱涂鸦,偶尔涂成某个形状,还能得到大肆表扬,这其中的吸引力,相对较大的小学中年级孩子来说,其乐无穷。经过大半期的实践,孩子们的记忆像憋足了水的闸门一下子泄了洪,想说的冲动非常强烈。
三、改以往的“跟读”为“带读”。
小学学习英语而没有运用的环境,学生学英语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堂上,我总是抓紧时间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机械重复,以“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来压制、硬灌。硬灌的方式,无非就是学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读,直到读顺口为止,哪怕在单词下写一些谐音的汉字“音标”也行。
一次上课时,学生跟着我读,我的嗓子哑了,没办法,只好用录音机带读,学生听我读的和录音带有些差异,也许是累了,录音读一句,他们居然听不明白,没办法跟读,只好以稍微会一点儿的学生来冒充“老师”,这下子,可好玩了,带读的学生可神气了,眉飞色舞,跟读的同学,音调一下子提高了八度,兴奋达到极点,后来,这个方法的运用率越来越高。
四、改以往的“循规蹈矩”为“随便夹菜”。
英语教学初试阶段,英语教材不统一,三年级的教材有时比五年级的教材还难,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一些日常生活用语,向家长“卖弄卖弄”呢?
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反正英语不考试,不会隔三差五地接受视察,何不改改教材,高年级教材容易,让他们多学点儿,低年级的改小难度,学点简单的,来个高、中年级互动,互相穿插、融合。
上课时,遇到什么就学什么,随学生的兴让他们“随便夹菜”。为了平常的值日报告顺利进行,学点儿星期、月份、天气名称;学生学什么动物叫,就学哪个动物的单词。
五、改以往的“单口相声”为“群体小品”。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单一的,或多或少都要掺杂一些其他的学科的知识。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也是为了和别人交流,没有交流的环境,学生很难记住一些用语。
自顾自地读、听、说都封闭了学生语言发展的环境。我一改以往学生唱独角戏的局面,只要学生稍微会了,就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学生为了夺得“小红花”、“智慧星”、“小蜜蜂”,特别卖力,大家一起配合,语言有了运用的环境,有了倾诉的对象,有了唱对台戏的角儿,学习起来更加齐心合力,更加用心。冷不丁还可充当一回老师“教训”一下其他人,尝一回当老师的“瘾”。
六、改以往的“课堂教学”为“课堂活动”。
英语教学的课堂不能太单调,得生动,得符合实际才行。课堂教学围绕一个目标:掌握一个句型或几个单词的读法、写法或用法,完成了这个目标就行。
每次教学,我以一个活动为中心,当然,里面必须穿插要学的知识(单词、句型)让学生充当主角,或猜谜,或游戏,或歌曲,或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又学到了单词、句型,并在活动中掌握了单词、句型的用法。一石两鸟,效果还真不错!
一、改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学初,对英语教学毫无经验,课堂上依照传统模式“先读-再读-然后读”,学生很厌倦,我自己也教得非常吃力。为了让学生记住单词,带读、范读、小组读、全班读……法子都想遍,可是学生没用心,记不住的照样记不住,读得多了,他们的声音读得越来越小,思想游离得越来越远。
灵感来自于上动物单词那一课,我让学生模仿狗叫、猫叫,学老虎、青蛙。课堂上,生机勃勃,一片热闹景象。课堂成了“猫儿”“狗儿”们的天堂,我随机说单词,“动物们”叫,又换过来,学生说单词,我来学动物叫。这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开心,为了看老师“出丑”,他们拼命记单词,兴趣非常高,记忆效率也高,当然学习效果非常好。
创设师生共同学习的情境,只要老师在上课时能彻底拉下架子,和学生平起平坐,共同感受、体验学习的痛苦与欢乐,自然而然地,为学生想到的方面就多一些,为学生考虑的问题就全面一些,完全以学生的目光、学生的立场来教学,以学生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学生自然会感兴趣,会强烈地感受到学习的冲动。
二、改以往的“师读生听”为“生读师听”。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灌输无穷的知识,至于学生是否能消化,我很少考虑,有口头禅一句:“下节课课前考试!”碍于老师严厉的要求,孩子们上起课来,硬着头皮无味地坐在课桌上,机械反复地听老师读,跟着老师操练,学习效果很不尽人意。受李阳疯狂英语中“敢说!敢大声说!”理念的影响,我开始让学生自己读,管他怎么读,读错了,我再给你纠正。
在记单词时,都由学生先尝试怎么读,再由老师指导读。在尝试读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构成这个单词的字母进行了排列、组合,对整个单词已经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纠正发音的过程中,又让他们对单词的发音的一些浅显规律有了初步的印象如:元音+e结尾的,一般读元音本音;s和爆破音一起失去爆破,读浊音; t加s读[ts];d+s读[dz]等。
并因掌握了一定规律,运用于单词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实施了这一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单词来,有一种创造洋话发音的快感,体验到了胡说洋话的乐趣。
这有如给一个三岁的孩童一张白纸,任其胡乱涂鸦,偶尔涂成某个形状,还能得到大肆表扬,这其中的吸引力,相对较大的小学中年级孩子来说,其乐无穷。经过大半期的实践,孩子们的记忆像憋足了水的闸门一下子泄了洪,想说的冲动非常强烈。
三、改以往的“跟读”为“带读”。
小学学习英语而没有运用的环境,学生学英语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堂上,我总是抓紧时间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机械重复,以“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来压制、硬灌。硬灌的方式,无非就是学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读,直到读顺口为止,哪怕在单词下写一些谐音的汉字“音标”也行。
一次上课时,学生跟着我读,我的嗓子哑了,没办法,只好用录音机带读,学生听我读的和录音带有些差异,也许是累了,录音读一句,他们居然听不明白,没办法跟读,只好以稍微会一点儿的学生来冒充“老师”,这下子,可好玩了,带读的学生可神气了,眉飞色舞,跟读的同学,音调一下子提高了八度,兴奋达到极点,后来,这个方法的运用率越来越高。
四、改以往的“循规蹈矩”为“随便夹菜”。
英语教学初试阶段,英语教材不统一,三年级的教材有时比五年级的教材还难,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一些日常生活用语,向家长“卖弄卖弄”呢?
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反正英语不考试,不会隔三差五地接受视察,何不改改教材,高年级教材容易,让他们多学点儿,低年级的改小难度,学点简单的,来个高、中年级互动,互相穿插、融合。
上课时,遇到什么就学什么,随学生的兴让他们“随便夹菜”。为了平常的值日报告顺利进行,学点儿星期、月份、天气名称;学生学什么动物叫,就学哪个动物的单词。
五、改以往的“单口相声”为“群体小品”。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单一的,或多或少都要掺杂一些其他的学科的知识。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也是为了和别人交流,没有交流的环境,学生很难记住一些用语。
自顾自地读、听、说都封闭了学生语言发展的环境。我一改以往学生唱独角戏的局面,只要学生稍微会了,就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学生为了夺得“小红花”、“智慧星”、“小蜜蜂”,特别卖力,大家一起配合,语言有了运用的环境,有了倾诉的对象,有了唱对台戏的角儿,学习起来更加齐心合力,更加用心。冷不丁还可充当一回老师“教训”一下其他人,尝一回当老师的“瘾”。
六、改以往的“课堂教学”为“课堂活动”。
英语教学的课堂不能太单调,得生动,得符合实际才行。课堂教学围绕一个目标:掌握一个句型或几个单词的读法、写法或用法,完成了这个目标就行。
每次教学,我以一个活动为中心,当然,里面必须穿插要学的知识(单词、句型)让学生充当主角,或猜谜,或游戏,或歌曲,或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又学到了单词、句型,并在活动中掌握了单词、句型的用法。一石两鸟,效果还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