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送别诗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布衣鸿儒。
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情中有情人晶莹的泪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柳永);有朋友的依依不舍,“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李白);有母亲鬓边的白发,更有赤子拳拳的情怀,“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也许相见就意味着离别,离别就意味着伤感,但有谁能否认这离别是美的,尽管有些凄凉,有些伤感。诗人将浓烈的感情化作语言的珠玑散落在历史的玉盘中,闪耀在色彩斑斓的文学星空里。离别是一种痛,痛得令人肝肠寸断。
但离别也不只有涟涟的泪水和无尽的哀伤,有相当多的诗人敢于跳出送别诗伤感的通套,他们的诗别开天地,或对美景加以赞扬,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送人游岭南》戴叔伦),或对友人寄以祝福与劝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这些诗清新秀丽,毫无悲酸之态,也不故作豪放语,意境高远,情深意浓,为送别诗添上了明快积极的一笔!
当然,也有既非抒生离死别,又非劝说祝福的,而是以送别为题,寄长期不平的际遇于无限的人生感慨中。借送别言志,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尽管“言志抒情”原是中国古代诗歌数千年间积淀而成的一种民族特色,而非独为送别诗所专擅,然而这类诗在抒情方面较其他类属作品却来得更为挚厚、强烈。此为送别诗特征之一。
其特征之二是:以感情的悲剧性冲突和心灵的巨大波荡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情与悲悯,展现出主体意愿与严酷现实的矛盾,在情感上体现为 “欲留不能,欲舍不忍”。 举一诗为例: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卢纶《送李端》)
正是这种主体意愿与客观现实的严重背违导致了作者渐次腾涌的感情冲突,从而使作品染上一层浓郁的悲剧色彩。
借景言情,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表现艺术之一,送别诗也往往如此。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在这样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环境里,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所谓“登山临水送将归”是也。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些送别诗多从大处、远处和动处着笔进行描写,不仅使人从其空间的无限扩展和延伸产生一种知交远别的失落感,而且给人以“兰舟催发”“桂轺不驻”的躁动感和忧烦感,从中体味到离别的惆怅与悲伤。
虚实相生,是送别诗创作上的又一艺术特色。“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的《送魏二》)诗的后两句即是推想,虚拟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恬的幻象,借以加倍地表现作者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
当我们随凄清哀婉的送别而辗转伤怀时,当我们为清新明朗的送别而欢欣鼓舞时,当我们为离伤中渗出的身世之感际遇之悲而扼腕叹息时,我们才算走进了送别诗。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美丽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优美的词句中蕴含的多姿多彩的深沉魅力。
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情中有情人晶莹的泪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柳永);有朋友的依依不舍,“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李白);有母亲鬓边的白发,更有赤子拳拳的情怀,“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也许相见就意味着离别,离别就意味着伤感,但有谁能否认这离别是美的,尽管有些凄凉,有些伤感。诗人将浓烈的感情化作语言的珠玑散落在历史的玉盘中,闪耀在色彩斑斓的文学星空里。离别是一种痛,痛得令人肝肠寸断。
但离别也不只有涟涟的泪水和无尽的哀伤,有相当多的诗人敢于跳出送别诗伤感的通套,他们的诗别开天地,或对美景加以赞扬,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送人游岭南》戴叔伦),或对友人寄以祝福与劝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这些诗清新秀丽,毫无悲酸之态,也不故作豪放语,意境高远,情深意浓,为送别诗添上了明快积极的一笔!
当然,也有既非抒生离死别,又非劝说祝福的,而是以送别为题,寄长期不平的际遇于无限的人生感慨中。借送别言志,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尽管“言志抒情”原是中国古代诗歌数千年间积淀而成的一种民族特色,而非独为送别诗所专擅,然而这类诗在抒情方面较其他类属作品却来得更为挚厚、强烈。此为送别诗特征之一。
其特征之二是:以感情的悲剧性冲突和心灵的巨大波荡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情与悲悯,展现出主体意愿与严酷现实的矛盾,在情感上体现为 “欲留不能,欲舍不忍”。 举一诗为例: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卢纶《送李端》)
正是这种主体意愿与客观现实的严重背违导致了作者渐次腾涌的感情冲突,从而使作品染上一层浓郁的悲剧色彩。
借景言情,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表现艺术之一,送别诗也往往如此。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在这样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环境里,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所谓“登山临水送将归”是也。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些送别诗多从大处、远处和动处着笔进行描写,不仅使人从其空间的无限扩展和延伸产生一种知交远别的失落感,而且给人以“兰舟催发”“桂轺不驻”的躁动感和忧烦感,从中体味到离别的惆怅与悲伤。
虚实相生,是送别诗创作上的又一艺术特色。“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的《送魏二》)诗的后两句即是推想,虚拟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恬的幻象,借以加倍地表现作者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
当我们随凄清哀婉的送别而辗转伤怀时,当我们为清新明朗的送别而欢欣鼓舞时,当我们为离伤中渗出的身世之感际遇之悲而扼腕叹息时,我们才算走进了送别诗。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美丽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只有走进送别诗,才能感受到诗歌优美的词句中蕴含的多姿多彩的深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