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诚意 事上磨练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社会价值观,育人,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3-0033-05
  目前许多教师的思想史、文化史教学都面临困境,老师普遍反映高考试题总涉及“另类”知识,如帝王谥号、阴阳五行、姓氏起源、刀笔吏、正心诚意、教化廉耻等。广大师生叫苦不迭,一些学科专家也大加讨伐,但如果我们转换视角,不是从“教书”的角度,而从“育人”的角度,不是从“繁”的层面思考,而是从“本”的层面思考问题,或许会为我们走出困境带来一些启示。
  笔者最近读了薛伟强老师的《解读思想须谨慎——以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王阳明题为例》一文,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线教师对阳明心学教学的困惑。原题如下:
  (2012年全国课标卷·27题)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作者认为标准答案令人费解,认为此段材料也有A选项之意,C项也有一定的迷惑性,最符合题意的是B项。作者在批评D选项时,认为“正心诚意”是儒家追求的境界,有丰富的内涵,而题干中的材料“尽心”是指“尽力尽心,全身心投入”,“道”是指“生存之道”,与“正心诚意”内涵相差太远,偏离了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致良知”,且“正心诚意”在中学教材中也从未涉及。作者在文中列举了这段材料出处的大段引文。以学者的研究观点作为依据,从教和学实情出发分析此题,剖析了此题存在的不足。确实,考察“正心诚意”显得有点唐突,有难度,有放冷枪、挖陷阱之嫌,甚至成为“2012年最刁难的高考历史题”之一。但如果将阳明心学放在整个儒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放在中国学术传统的特殊背景下审视,此题又并不唐突,它考查的重心不在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而是已上升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了。细看此题,从题干材料到选项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社会价值观渗透其中,而阳明心学的社会价值正在于“正心诚意”和“事上磨练”。
  学术向来是学者的阵地,但社会角色也是儒家学者关注的角色,台湾学者王(氵凡)森研究思想史历来主张“以社会史及生活史来补充思想史”,解读任何思想文献时,应该放在两种脉络中,一个是作者全部著作的脉络(学术脉络),一个是社会政治文化的脉络(社会脉络)。此题就是通过经济生活的视角来反映阳明思想的社会价值,看起来讲士农工商等民生问题,但归要则在“生人之道”,倡导“四民异业而同道”。此题材料中关键字是“心”与“道”,而非“民”和“业”,命题者意在通过“民”和“业”来谈阳明学中的“心”与“道”。
  一、对阳明思想的进一步分析
  阳明的“正心诚意”是儒学一以贯之的精神。阳明心学是理学范畴已无疑义,钱穆高度评价阳明心学,称理学到他手里,才达到顶点。理学精髓得之于儒学,而儒学也是心性之学,“古代孔孟儒家一切理论根据,端在心性精微处”。试题本身也强调阳明是“理学家”,而没有单独称呼他“心学家”,命题者将心学放在理学发展的脉络中考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脉。阳明心学承宋代理学,而宋学精神,也主要在参悟人心,不通心学,便无法了解宋学。即如朱熹最强调格物致知,但也是将“心”放在第一位,他说“凡学先要明得一个心,然后方可学。譬如烧火相似,先吹发了火,然后加薪,则火明矣。……须是事事从心上理会起”。他认为一切工夫与方法,全要偏主在心上。阳明心学秉承了理学精神,在心体上作研究。如果讲先秦儒学和宋代理学时就能弄清儒学“心性”的一面,再讲到阳明心学时就不会显得突兀,并且能看出心学与先秦儒学、宋代理学的一脉相承。因此,此题谈“正心诚意”并不过分,恰恰是将阳明思想放在儒学的脉络中考量,是对课标和考纲相关知识的具体化,教学中如果能揭示到“正心诚意”这一层次,既检验了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意识和水平,又考查了学生的课程能力和素养。
  阳明思想始终贯穿着“正心诚意”。阳明的“良知”和“知行合一”说充分表达了“正心诚意”。阳明认为“良知”是先天存在的,但由于受私欲掩蔽,需要时时廓清。如何“廓清心体”?就是要“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逐一搜寻出来,定要拨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方能扫除廓清”。这一段讲的不正是“正心”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这是阳明的“知行合一”,这一段话讲的不正是“诚意”吗?他特别强调:“诚意之说,自是圣人教人用功第一义。”“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故圣人之学,只是一诚而已。”“诚”方能“致良知”,意不诚则会私欲障隔良知。阳明进一步阐发说“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阳阳思想处处体现了“正心诚意”,因此谈“正心诚意”紧扣了阳明思想的主旨。
  阳明将“正心诚意”落脚于“事上磨练”。阳明并没有在义理上空谈“正心诚意”而是将“正心诚意”与社会实践(“事上磨练”)联系起来,为此他提出了“道”。阳明心学的“道”与“天理”同。这里强调的“天理”(“道”)不是宇宙之理,而是人生之理,所以材料中的“生人之道”不能理解为“生存”之道,而应是人生价值层面的“人生”之道。“天理”是指导人生的最高真理,天理在人心。如何将“道”贯穿于人生中?他提出了“事上磨练”。“事上磨练”也并非阳明独创,宋学一直强调“心性”和“治事”要相通,认为“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阳明学注重实行,在“治事”上进一步扩充了。钱穆说,宋学所重,外面看来似乎全在心上作工夫,其实目光所注在全人群,全社会。阳明自然也不例外,谈心性,必谈治事。阳明的“良知说”处处离不开一个“事”。   阳明的“事上磨练”是要“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材料中所说“四民异业而同道”体现了“事”是此“心”达此“道”的途径。良知之说发展到最高处是“人皆可以为尧舜”。阳明说“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资性合下便如此”与材料中“各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意思是一贯的)。何谓有“才”、有“成就”?他说“成就之者,也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阳明眼中的“才”“成就”标准不是谋取功名,荣华富贵,而是体悟到天理,并以天理为行事的准则。他的阐发最精妙处在此一句“到得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从中可以看出他没有重整社会阶层的意向,也没有重申“四民秩序”的意思,从“不器”中还能看出他没有明确的职业贵贱之分,对生计的解释也不是仅为了生存,而是体悟道,即“天理”,他是想通过“人人识得天理,人人依天理行事”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的社会理想,实现人皆可为尧舜的人生目标。阳明给“圣人”下的定义是“圣人之所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圣人之财力亦有大小不同……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此段论述与材料中“四民异业而同道”的意思何其相似。治国平天下者是圣人,一技一艺,农夫乐工,同样可以为圣人。圣人论德不论才。如此,不必做了大事业的人才是圣人,即使做小事的人,也可以成为圣人。这样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这样的社会也才是理想的社会。人分工而合德,人人平等自由。各还他一个天赋的才性之真,与本心的好恶之诚,而各成为一圆满无缺之圣。所以,钱穆评价阳明心学说“良知之学是心学,而推扩到社会人群与技艺专业上,实可有其甚深甚至之到达”。
  阳明为什么要强调“事上磨练”呢?这是因为“业(事)”实在是磨练心性的载体。阳明讲学,偏重实行,事上磨练,是其精神处。这很不同于其他空谈之学。这种“事上磨练”也体现在他的“感应”说中。阳明在心、物之间特别指点出一个“感应”来,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即属于心物感应说。类似的例子还有“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的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所以阳明晚年讲学,特要说一个“必有事焉”惟其有事,心与物才可见。阳明平素教人,只指点出天理、人欲的分别,不再主张有内心、外物的分别,这是王学的高明处。阳明所说的事上磨,是磨练一心的喜怒哀乐,也就是磨练自己良知的感应。当然“事上磨练”的用意还只在一个“存天理,去人欲”,叫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要过分。这是理解阳明心学中的“事上磨练”要注意之处。
  二、对思想史教学的启示
  1 思想史教学要关注社会核心价值,以体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思想不是形而上的玄谈,要为大众所接受必有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有一份社会担当意识。“精英思想也需要常识化和风俗化”。阳明心学的“致良知”所呼吁的是一个群体性的行为,民众对阳明学的接纳必然是在各自社会角色中所能感受到这一思想对个人的指导意义。而阳明心学的“正心诚意”“事上磨练”“随才成就”“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等语无疑是劝世良言。阳明实现了由宋代士人的“得君行道”向明代的“觉民行道”的转向,即材料中强调的“四民异业而同道”,从这一角度来说,阳明学的价值正在于它是一场全社会的思想启蒙运动。
  此题的命题视角与2011年江苏卷第21题的类似,21题不是直接考察大家都熟悉的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和经世致用思想,而是考察了顾炎武重教化、倡廉耻、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意识,此题正是立足于思想的当代社会价值,虽没有直接考察批判君主专制和经世致用,但正是因为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所以他深切地关注着当时的社会现实:当时崇尚空谈、放弃实学已成普遍风气,顾炎武认为这实在是一种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强调“廉耻”以弥补风气之不足。而顾炎武进一步认为导致这种空疏学风的根源还不是王学末流,而是文化专制:“自洪武平元,所收多南宋以来旧本,藏之秘府,垂三百年,无人得见……天下之士于是乎不知古。”所以看似“偏”,其实恰是从顾炎武的社会担当中来解读他的思想。
  可见命题者通过试题向考生输送的是一份“正能量”,是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历史学科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在“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健全人格”“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因此此题绝不是隆题、偏题,如果把这种“正能量”当作偏离课标、考纲、学情而加以指责,这正说明我们历史教师没有认识到思想的真谛就在于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和对人性完满的追求。
  2 要不断返回到“事物本身”,认识到中国学术思想的出发点是人文关怀。
  “事情本身”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的一个重要现象学概念,他主张我们必须回到“事物本身”,为了回到事物本身,进一步提出我们必须把所有的理论和前有的意见“括起来”,即进行“悬置”,为此要采取“现象学还原”方法,即排除一切因袭的传统观点、自然观点和理论构造,从而达到面向“事物本身”。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教学时,我们通常将学术与政治联系得较多,是一种学术为政治服务的“往上看”的眼光,如主流、正统、三纲五常、维护统治等说词,而缺乏一种服务民众的“往下看”的意识,即没有将学术与整个社会生活进行充分联系。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提到“中国传统之历史理想,乃是由政治来领导社会,由学术来领导政治,而学术则起于社会下层,不受政府之控制”。中国学术精神,乃以社会人群之人事问题的实际措施为其主要对象。谈到实际问题,跳不出《大学》里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达到上述目标,首先要做到正心和诚意。“正心诚意”是“体”,修、齐、治、平是“用”。故欲研究中国学术史,首须注重其心性修养与人群实践,中国学术传统主要在学为人。其实这也是思想获得社会认同的路径。循此思路,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高考命题关于中国传统思想的考察大多是从人文视角立意。如2010年海南卷第7题“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所体现的“经世致用”观念,2010年江苏卷第5题选取的李贽的“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思想主张,2011年天津文综卷第3题在题干材料中就直接点明: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直接反映了命题者对思想的社会价值的揭示。命题中这种关注社会与人生的视角其实也影响到对西方古代思想的考察,如2011年全国课标卷第27题考察苏格拉底时引用了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的一段话:“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体现了苏格拉底对社会人群公正和自由呼唤的社会担当感,而不是将视角直接对准他对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批判。思想史的人文视角延续到近代,在近代中国表现为浩浩荡荡的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思想解放潮流,马克思主义在救亡图存上的优先性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而当代中国文化政策的制定也是对这一人文视角的回应,如“双百方针”的提出书写了中国式的文化民主,更有力地说明了“学术与文化只有在民间才能永远不失其自由活泼的生机”。如果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学术思想的这一特征,那么在教学时从众多思想史素材中选取几则体现人文性的材料,稍加点拨即可引导学生生成新的认识视角。   3 要注意到思想史内容考察的层次性,以体现思想的深刻内涵。
  历史从学术性来看,是一种分层的历史,可分为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等四个层次。新课标高考推行以来,对思想的考察的层次不断深入,以阳明心学为例,2008年广东卷第5题设置情境“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心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2010广东文综卷第15题呈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偈语等,考查了对阳明心学概念的理解,这是一种客观史实。而2009年江苏卷第3题“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虽然也考查了对阳明心学内涵的确认,但材料中暗含了道德教化的内容,开始融入了主体意识,意味着从历史认知向着价值认知方面转变。而到了2012年这道试题已将阳明学提升到整个儒学的普世价值层面上来,“正心诚意”已不仅仅属于阳明心学的范畴,而成为儒家学说促进社会发展、书写“中国式”思想的化身。
  4 思想史教学要以课标为充分依据,划分思想的“主权归属”问题。
  如果说思想史教学要将触角广延到社会和生活,是一种“放”,那么明确思想史教学的立足点就是一种“收”,形象地说是“主权归属”问题。此题考查了阳明思想的“心学”特点,恰恰是对课标的深切关照,也属于思想史的考察范围,而A、B、C三项是落在社会经济生活考察范围内,可以作为视角,但不可以作为考查的意旨,如果选这三项显然偏离了阳明心学的学习主题。并且命题者照顾了课标要求中对阳明“心”学的要求,考察了“正心诚意”而没有在选项中再注上“事上磨练”,而只是把“事上磨练”意蕴隐含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了对课标的高度归属。
  5 要读一读原著,至少是述要性的著作。
  对中学历史教学而言,思想的社会性价值、课标的要求是命题的视角,但这种视角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内容基础上。了解王阳明,必须要清楚他的思想演变的历程,这需要我们走进他的著作中,至少是述要性的著作。比如笔者作此小文就认真阅读了钱穆先生的《宋明理学概述》和《阳明心学述要》两本书,所费时间不多,通读容易,并能把握住阳明思想的基本脉络,同时选钱先生的著作也有一定权威性。这样读下来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此段材料打开视野,为教学把好脉,也能多少触摸到命题者的意图,这样就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仅从教材、考纲所给的信息作形而上的思考所带来的褊狭。
  思想史教学是一个宏大、深刻的话题,以上仅是笔者一些浅见,基本原则是要走进思想本身,提取有益于实现社会与人生价值的思想内容,以实现历史课程的要求,体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责任编辑:李婷轩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臧嵘(1935—)男,江苏扬州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00081)    我和陈其同志已有二十多年的交情了。他从北师大毕业分配到人教社,而后从美国读博士回来;从一名编写教科书的编辑到卓有成就的编审;从历史编辑室主任到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可以说亲见他一步一个脚印勤奋努力,事业有成。我虽比他年长一轮
[关键词]适度教学,民俗,文化,历史味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33-04  013年底,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的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中有“聚焦中学历史课堂”单元,其中,由全国历史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叶德元老师设计并执教的四川义务教育历史地方课程《可爱的四川》之《浓郁的民俗文化》一课,内容丰富,鲜活生
[关键词]史学,新趋势,个案,自上而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07-0010-06    任何一门现代学科,都非常重视自身学科发展史的整理和追溯。作为历史学这样一门专门研究过去的学问,对它自身学科的发展历程当然应该给予特别多的关注,也应该进行更加细致和深入的探讨。因此不论是一个学历史,或是教历史的人,都应该对历史学这门学问自身的发展史有
关键词:学历史,教学衔接,辛亥革命  教学衔接是指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学方面的相互连接。学段的有效衔接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高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初中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所以,为了最大化地实现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究初高中学段各自的特点、现状并进行有效衔接,是对历史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而实际情况却是,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断层”现象。  国内不少同行们都发现了初
[关键词]教学立意,古代农业,精耕细作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5—0030—04  开学伊始,学校组织了一次“推门听课周”活动,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把脉问诊”。在听一同仁执教《发达的古代农业》后,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特撰文探讨。  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是人教版必修二的第一,课,“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知道中国古代
关键词: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观察历史  第一次看到蒋廷黻这个名字是在做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时候,那时我并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只是经常看到引自他的《中国近代史》的观点很有新意,于是就对他和他的《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兴趣。《中国近代史》写于1938年,也是中华民族处于抗战危急关头的年代,全书从近代化的视角解读了我国近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认为中国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的兴亡。其独到见解,读之有耳目一新的
【关键词】戊戌变法,维新派,保守派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1—0068—03    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与保守派,“新党”与“旧党”,以及由此产生的新旧之争,似乎如楚河之汉界,清晰明了;守旧派自始至终守旧,反对一切维新之举;在守旧派的强势打击下,戊戌变法夭折了。这些历史“定论”并非坚实可靠。维新运动前期的“新”与“旧”是阵营对立吗?维新
[关键词]伦理本位,多角度,思辨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9-0031-05    在必修三的教学中,《宋明理学》一课比较难教,有老师戏称这一课是“送命理学”。理学究竟是什么?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两个问题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  人民版《宋明理学》一课有“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北宋五子和理学的创立”“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和“
关键词 历史课,求真,价值追求,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21-0003-07  一、历史学的价值功能与  学习历史的意义目标  历史是什么?历史学本身有什么价值与功能?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到底是什么?这些都是本主题之本源性问题,需要首先认识清楚。  1.历史学的价值与功能  历史是什么?梁启超说:“史者何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埃及的参战立场经历了消极配合作战、积极配合盟国作战和直接宣战三个发展阶段。战争初期,由于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埃及选择消极配合作战。1942年2月,埃及国内外局势危机重重,英国外交部最终决定支持华夫脱党上台执政。重新执政的华夫脱党积极配合盟军作战,为反法西斯联盟北非-地中海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2月,为了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埃及对德日法西斯正式宣战,加入反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