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有事物的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后天逐渐培养而成的,所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时,应该重点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探究的是如何对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兴趣
1引言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以及理解,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所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培养,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保证教师对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还能加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兴趣
首先在课堂上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数学语言对小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学生能听懂的直白语句,语言在表达中不仅生动形象,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情感。增加学生记忆能力,对学生兴趣不断激发。
其次对教科书中比较丰富的图文内容合理运用,对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在人教版数学教科书都配备相应的图文,所以教师应该把课堂上所要教学的内容和图像有效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体会,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奋点,保证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不仅要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对学生积极教育,让学生自身情感和情绪得到融合,实现小学生知识和见识共同增长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比如:在对一年级第一册《认识时间》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准确的认识整时和半时。这类知识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不仅显得比较抽象,并且还比较枯燥,为了对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准备不同的时钟图片,有整点的,还有半点的,准备较多颜色,并且还编了小故事:爷爷过生日,小明7点从家开始出发,9点到了爷爷家,十点开始吃饭,11点切蛋糕,11点半和爷爷一起拍照等,这种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教师通过利用小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比较轻松,还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3通过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课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将课堂上能用到的教具、实物以及课件等进行准备好,保证数学知识由原来的抽象变得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印象加深,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对《长方体、正方体认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课件以及图形等,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对各自的想法进行交流和分析,其次教师做好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在整节课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教学质量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践证明可知,教学活动具有着比较强的直观性,能带动小学生注意力。尤其小学生天性爱动、爱看,所以教师不能对他们过分的约束。应该正确引导小学生如何看?如何做?积极鼓励学生应该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不断的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4实施趣味性教学,对学生兴趣积极培养
儿童的天性喜欢听故事和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将其合理的涉及到游戏中,自然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元、角、分”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置为学生去商店买东西的故事,学生以及教师分别扮演顾客以及收款员。在商店里,收款员拿出不同的钱币让学生对其做好分类,然后再让学生对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进行认识,之后教师设置相应的情境:“小明去商店买一只笔需要花一元钱,但他没有一元的纸币,只有面值为一角的硬币,小明应该给收款员多少枚硬币呢?”学生开始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对课堂氛围起着活跃的作用,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促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对学生合理分组,保证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效果得到不断加强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知道,对学生实施分组学习所获得的学习效果往往会高于学生独立学习效果。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班级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保证学生分组学习,与此同时在分组的过程中,要保证每组学生成绩具有均衡性,每个小组都有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组成,教师要保证每组学生的构成差异不是很大,这样做的目的能让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另外教师需要注意的就是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思维形式具有一定差异,教师应该把男生和女生有效的搭配在一起,保证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待问题,促进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6合理运用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主要指的就是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小学生表現出来的进步要做好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也可以是一种赞许,教师在授课时,有的学生会回答错误,教师不能对他们严厉批评,应该正确的、耐心的引导他们使用最为简单地方式获取正确答案。如果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后就严厉批评,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甚至出现厌恶数学学习的心理,对学生的日后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但是通过合理运用激励性评价,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尤其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虽然只是一次很小的表扬,但也会对他们的日后学习带来深远的影响。
7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小学生自身发展特点,使用各种有效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正确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小学生数学成绩得到不断的提高。另外教师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要耐心指导,不能一味的批评,要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阮敏.当好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导师”[J].江苏教育研究,2016,Z4:116-119.
[2]高忠碧.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185.
[3]富春雷.浅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J].戏剧之家,2015,06:215-216.
[4]陈雅伶.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评论,1997,06:66.
[5]邢丽.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视界,2014,09:240.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兴趣
1引言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以及理解,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所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培养,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保证教师对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还能加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兴趣
首先在课堂上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数学语言对小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学生能听懂的直白语句,语言在表达中不仅生动形象,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情感。增加学生记忆能力,对学生兴趣不断激发。
其次对教科书中比较丰富的图文内容合理运用,对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在人教版数学教科书都配备相应的图文,所以教师应该把课堂上所要教学的内容和图像有效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和体会,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奋点,保证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不仅要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对学生积极教育,让学生自身情感和情绪得到融合,实现小学生知识和见识共同增长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比如:在对一年级第一册《认识时间》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准确的认识整时和半时。这类知识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不仅显得比较抽象,并且还比较枯燥,为了对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准备不同的时钟图片,有整点的,还有半点的,准备较多颜色,并且还编了小故事:爷爷过生日,小明7点从家开始出发,9点到了爷爷家,十点开始吃饭,11点切蛋糕,11点半和爷爷一起拍照等,这种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教师通过利用小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比较轻松,还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3通过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课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将课堂上能用到的教具、实物以及课件等进行准备好,保证数学知识由原来的抽象变得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印象加深,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对《长方体、正方体认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课件以及图形等,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对各自的想法进行交流和分析,其次教师做好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在整节课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教学质量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践证明可知,教学活动具有着比较强的直观性,能带动小学生注意力。尤其小学生天性爱动、爱看,所以教师不能对他们过分的约束。应该正确引导小学生如何看?如何做?积极鼓励学生应该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不断的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4实施趣味性教学,对学生兴趣积极培养
儿童的天性喜欢听故事和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将其合理的涉及到游戏中,自然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元、角、分”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置为学生去商店买东西的故事,学生以及教师分别扮演顾客以及收款员。在商店里,收款员拿出不同的钱币让学生对其做好分类,然后再让学生对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进行认识,之后教师设置相应的情境:“小明去商店买一只笔需要花一元钱,但他没有一元的纸币,只有面值为一角的硬币,小明应该给收款员多少枚硬币呢?”学生开始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对课堂氛围起着活跃的作用,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促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对学生合理分组,保证学生间的相互学习效果得到不断加强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知道,对学生实施分组学习所获得的学习效果往往会高于学生独立学习效果。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班级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保证学生分组学习,与此同时在分组的过程中,要保证每组学生成绩具有均衡性,每个小组都有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组成,教师要保证每组学生的构成差异不是很大,这样做的目的能让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另外教师需要注意的就是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思维形式具有一定差异,教师应该把男生和女生有效的搭配在一起,保证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待问题,促进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6合理运用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主要指的就是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小学生表現出来的进步要做好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也可以是一种赞许,教师在授课时,有的学生会回答错误,教师不能对他们严厉批评,应该正确的、耐心的引导他们使用最为简单地方式获取正确答案。如果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后就严厉批评,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甚至出现厌恶数学学习的心理,对学生的日后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但是通过合理运用激励性评价,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尤其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虽然只是一次很小的表扬,但也会对他们的日后学习带来深远的影响。
7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小学生自身发展特点,使用各种有效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正确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小学生数学成绩得到不断的提高。另外教师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要耐心指导,不能一味的批评,要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阮敏.当好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导师”[J].江苏教育研究,2016,Z4:116-119.
[2]高忠碧.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185.
[3]富春雷.浅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J].戏剧之家,2015,06:215-216.
[4]陈雅伶.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评论,1997,06:66.
[5]邢丽.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视界,2014,0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