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的诗歌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也是世界文化殿堂里绚丽夺目的瑰宝,几千年来被广为传唱。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的确,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着民族的魂魄。
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昂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
那么,怎样进行诵读训练呢?
一、读准字音,诵读要读得文通字顺
对初中生来说,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词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诵读时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地就能掌握其含义,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
二、声情并茂,诵读要读出语感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现代的语言有着隔膜,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而诵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诵,一定能诵出它的韵味。要诵出语感,首先就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感情。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儿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如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章开头,桃花源的“奇”和“美”就是一个感情激发的切入点,有感情地诵读文章一下子就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拉近他们与作者的距离。然后,学生带着新奇的语气,展开想象,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感情。而且学生迅速高涨起来的情绪,也为顺利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作了极好的铺垫。读出情感这是诵读古诗文的第二个层次,很多学生都停留在这个层次难以突破。对此,教师除了要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还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只要学生愿意开口,读个三五遍,感情就会慢慢上来了。
三、反复诵读,诵读要读出韵味
我们诵读的目的是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这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重音应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了未来的美好,表现了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是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了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仿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时,“商女”应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学生就能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
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时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就重现于眼前。
四、想象品读,诵读要渐入意境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当中,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巴尔扎克曾说过一句有意味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
如读《出塞》,可以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可先以图像渲染离愁别绪的特定气氛:烟雨濛濛中,旅舍前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凄冷的氛围中,配上一曲沉郁的《阳关三叠》,学生可以从中慢慢品读,想象诗人的心境,走进诗人的意境。
五、深入感悟,诵读要读出美感
古诗可以说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迭沓酣畅,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块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开始,学生在诵读时很难读出感情,也不知道这句话为什么是名句。后来,我请学生用简笔画把这句话的内容描绘出来,并标出有哪些颜色,用了哪些线条。经过分析,学生感受到了一种画面的美感,心灵也好像受到了震撼,就能准确的体会到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了。学生只要调动主观情感,认真读诗,用心品诗,就可以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就能够跳出传统的圈子,寻找到诗中新的生命。“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诵读文章时,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发挥学生的审美主体性,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把握语脉,进而把握思想的脉搏,就能消除与古人的距离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经典诗文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诵读它们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于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古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诵读经典。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当中,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达到提高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昂的佳句时,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
那么,怎样进行诵读训练呢?
一、读准字音,诵读要读得文通字顺
对初中生来说,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词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诵读时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地就能掌握其含义,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
二、声情并茂,诵读要读出语感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现代的语言有着隔膜,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而诵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诵,一定能诵出它的韵味。要诵出语感,首先就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感情。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儿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如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章开头,桃花源的“奇”和“美”就是一个感情激发的切入点,有感情地诵读文章一下子就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拉近他们与作者的距离。然后,学生带着新奇的语气,展开想象,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感情。而且学生迅速高涨起来的情绪,也为顺利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作了极好的铺垫。读出情感这是诵读古诗文的第二个层次,很多学生都停留在这个层次难以突破。对此,教师除了要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还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只要学生愿意开口,读个三五遍,感情就会慢慢上来了。
三、反复诵读,诵读要读出韵味
我们诵读的目的是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这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重音应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了未来的美好,表现了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是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了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仿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时,“商女”应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学生就能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
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时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就重现于眼前。
四、想象品读,诵读要渐入意境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不展开想象,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当中,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巴尔扎克曾说过一句有意味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
如读《出塞》,可以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可先以图像渲染离愁别绪的特定气氛:烟雨濛濛中,旅舍前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凄冷的氛围中,配上一曲沉郁的《阳关三叠》,学生可以从中慢慢品读,想象诗人的心境,走进诗人的意境。
五、深入感悟,诵读要读出美感
古诗可以说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迭沓酣畅,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块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开始,学生在诵读时很难读出感情,也不知道这句话为什么是名句。后来,我请学生用简笔画把这句话的内容描绘出来,并标出有哪些颜色,用了哪些线条。经过分析,学生感受到了一种画面的美感,心灵也好像受到了震撼,就能准确的体会到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了。学生只要调动主观情感,认真读诗,用心品诗,就可以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就能够跳出传统的圈子,寻找到诗中新的生命。“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诵读文章时,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发挥学生的审美主体性,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把握语脉,进而把握思想的脉搏,就能消除与古人的距离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经典诗文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诵读它们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于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古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诵读经典。那声情并茂的诵读,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当中,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达到提高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