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加强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但受“应试教育”等影响,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德育融入较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探究提高体育课程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的策略: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9-0104-02
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基础,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德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重视并加强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但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此,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素质教育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体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足
受“应试教育”等影响,部分学校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主要以语、数、外等文化课为主,忽略体育课程教学,课时安排较少,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案,也未将体育课程纳入学生的考核范畴。另外,部分家长也错误地认为学生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文化课,而体育课程是“玩耍”的课程,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可以少上或不上。基于学校、家长等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习得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相对有限,并缺乏体育意识和能力。
2.德育的融入相对较少
体育课程的授课时间相对有限,所以部分体育教师就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方法上,德育渗透意识相对较弱,也未在体育课堂上有效融入德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程综合育人功能的发挥。例如,部分学生从小在家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力不够坚定,纪律意识、规则意识也相对较弱,而这些德育素养都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得以提升。但在目前的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中,德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实施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3.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体育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没有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课堂活动空间,这就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以被动的学习和训练为主,因此,參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体育课堂学习效率也不高。另外,部分体育教师制定的体育教学活动方案过于单一,缺乏层次性和趣味性,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有限,这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有效养成。还有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没有设计足够多的集体教学项目,让学生独立进行学习、训练,这就导致学生对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的参与机会相对较少,无法感受到集体运动项目的价值与乐趣,进而影响到其体育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和发展。
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策略
1.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校、家长就要转变对体育教学的不正确观念,社会各界也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因此,学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要共同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一方面,学校要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体育课程的授课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定期检查体育课程的教学情况,了解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充分调研学情,除了系统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结构、身体素质等运动基础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习惯等,做到对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科学掌握,这样才能为体育教学方案的科学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例如,对于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运动量、训练时间安排,学校应做好调研论证,不要随意压缩体育教学时间,降低体育训练强度,以确保学生的运动量,并定期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以此巩固体育课程的教学地位。
2.加强德育的教学渗透
体育课程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等的职能,还积极承担着学生德育素养培养的职能。为了进一步发挥体育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体育教师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德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现德育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渗透,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首先,体育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一到体育课堂上就怕脏、怕累、怕晒,要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次,体育教师可通过体育游戏、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集体性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让学生懂得互帮互助与共同进步,在体育运动中结交更多的朋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品质。例如,篮球运动需要在相应的规则下进行,因此,在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渗透相应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以此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让其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篮球课堂上的赏识教育,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收获更多的成功喜悦与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应是体育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体育教师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这样才能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优质与高效。为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体育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让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从中收获知识、技能与快乐。对此,体育教师要保证体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参与性,要增强体育教学项目的层次性、趣味性,以吸引各个层次的学生有效参与其中,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例如,田径项目的教学训练相对枯燥,其在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不高,体育教师可融入竞赛类、游戏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激发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锻炼意识。
4.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育人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还是学生体育意识、健康观念、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引导者,而其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因此,在解决当前体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时,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转变体育教师的落后教育观念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学校要积极丰富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的渠道和方式,让其以全新面貌迎接体育工作的各种挑战,为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可强化内部培训,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还可与其分享先进的体育教学经验,促使体育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而提升职业素养。例如,基于教师对足球运动项目缺乏系统学习与专业训练的情况,学校可给教师创造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的条件,让其通过网络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足球教学技能,以满足学生的足球学习需求。
三、结语
强化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学校、教师可基于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地位,做到以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的需要,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集体性、德育性。这样,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技能,还能增强健康意识和德育素养,从而将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元平龙.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垒球投掷教学为例[J].体育风尚,2019(11).
[2]王玖炜.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成才之路,2018(30).
[3]杨仲坚,钟恒炳.谈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师友,2009(03).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9-0104-02
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基础,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德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重视并加强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但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此,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素质教育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体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足
受“应试教育”等影响,部分学校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主要以语、数、外等文化课为主,忽略体育课程教学,课时安排较少,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案,也未将体育课程纳入学生的考核范畴。另外,部分家长也错误地认为学生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文化课,而体育课程是“玩耍”的课程,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可以少上或不上。基于学校、家长等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习得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相对有限,并缺乏体育意识和能力。
2.德育的融入相对较少
体育课程的授课时间相对有限,所以部分体育教师就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方法上,德育渗透意识相对较弱,也未在体育课堂上有效融入德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程综合育人功能的发挥。例如,部分学生从小在家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力不够坚定,纪律意识、规则意识也相对较弱,而这些德育素养都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得以提升。但在目前的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中,德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实施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3.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体育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没有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课堂活动空间,这就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以被动的学习和训练为主,因此,參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体育课堂学习效率也不高。另外,部分体育教师制定的体育教学活动方案过于单一,缺乏层次性和趣味性,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有限,这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有效养成。还有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没有设计足够多的集体教学项目,让学生独立进行学习、训练,这就导致学生对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的参与机会相对较少,无法感受到集体运动项目的价值与乐趣,进而影响到其体育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和发展。
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策略
1.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校、家长就要转变对体育教学的不正确观念,社会各界也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因此,学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要共同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一方面,学校要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体育课程的授课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定期检查体育课程的教学情况,了解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充分调研学情,除了系统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结构、身体素质等运动基础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习惯等,做到对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科学掌握,这样才能为体育教学方案的科学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例如,对于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运动量、训练时间安排,学校应做好调研论证,不要随意压缩体育教学时间,降低体育训练强度,以确保学生的运动量,并定期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以此巩固体育课程的教学地位。
2.加强德育的教学渗透
体育课程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等的职能,还积极承担着学生德育素养培养的职能。为了进一步发挥体育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体育教师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德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现德育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渗透,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首先,体育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一到体育课堂上就怕脏、怕累、怕晒,要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次,体育教师可通过体育游戏、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集体性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让学生懂得互帮互助与共同进步,在体育运动中结交更多的朋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品质。例如,篮球运动需要在相应的规则下进行,因此,在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渗透相应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以此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让其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篮球课堂上的赏识教育,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收获更多的成功喜悦与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应是体育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体育教师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这样才能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优质与高效。为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体育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让体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从中收获知识、技能与快乐。对此,体育教师要保证体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参与性,要增强体育教学项目的层次性、趣味性,以吸引各个层次的学生有效参与其中,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例如,田径项目的教学训练相对枯燥,其在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不高,体育教师可融入竞赛类、游戏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激发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锻炼意识。
4.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育人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还是学生体育意识、健康观念、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引导者,而其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因此,在解决当前体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时,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转变体育教师的落后教育观念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学校要积极丰富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的渠道和方式,让其以全新面貌迎接体育工作的各种挑战,为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可强化内部培训,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还可与其分享先进的体育教学经验,促使体育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而提升职业素养。例如,基于教师对足球运动项目缺乏系统学习与专业训练的情况,学校可给教师创造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的条件,让其通过网络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足球教学技能,以满足学生的足球学习需求。
三、结语
强化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学校、教师可基于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地位,做到以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的需要,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集体性、德育性。这样,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技能,还能增强健康意识和德育素养,从而将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元平龙.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垒球投掷教学为例[J].体育风尚,2019(11).
[2]王玖炜.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成才之路,2018(30).
[3]杨仲坚,钟恒炳.谈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师友,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