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在《人生的价值》一文中,杨绛写道:“默默奉献的老实人,以及所有死后没有留下名气的人,活了一辈子,就是没有价值的了!有名的,只是绝少数;无名的倒是绝大多数呢。无怪活着的人一心要争求身后之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从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只为没有求名,或没有成名,只成了毫无价值的人!反而不如那种自炒自卖、欺世盗名之辈了?这种价值观,太不合理了吧?”
“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
从堂吉诃德到苏格拉底
杨绛是作家,也是翻譯家。不过她的文章多写于“退休”之后,在职期间主攻翻译。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杨绛从清华调入文学研究所外文组,即后来的社科院外文所,杨绛重点研究英国文学。
杨绛写不来“八股文”,学术论文挨批。所以翻译更像是一种“人生在别处”的选择。杨绛曾回忆,她和钱锺书都被标上“白旗”,于是她暗下决心,不再写文章,而遁入翻译。“翻译附带研究,恰合当时需要,所以我的同事中,翻译兼研究的不止我一个。”
杨绛从未学过翻译,当年一心想考清华大学外文系,可是因为南方没有名额,只得去东吴大学读了政治学。她对政论毫无兴趣,醉心文学,喜爱音乐。受父母师长影响,杨绛从小好读书,其中也包括大量英文书籍,大学期间她又自修法文。
1932年,杨绛进入清华学习,在第一堂法语听写课上,梁宗岱先生惊讶于杨绛的法文水平,问她怎么学的,她答:“自学。”
所以,杨绛能在48岁后自学好西班牙语,并不大奇怪。她对语言的热爱、敏感,与生俱来,再加上一种毅力和淡泊,她成为国内《堂吉诃德》西语翻译第一人。
杨绛生平第一次翻译是被钱锺书的老师叶公超“考察”。叶先生拿着一本英文刊物,指着其中一篇,让杨绛翻译。《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杨绛说自己勉强交卷,叶先生评价“很好”。后来这篇文章刊登在《新月》上。
钱锺书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又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他最胜任翻译,可惜志不在此。他却很早看出杨绛的翻译才华,让她翻译《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英国文化丛书》之一),拿给傅雷看,傅雷对杨绛说:“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
杨绛翻译《堂吉诃德》是任务也是心意。1957年,国家计划翻译出版“三套丛书”,其中,《堂吉诃德》被列为《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选题之一。三套丛书编委会负责人林默涵因读过杨绛翻译的法国小说《吉尔·布拉斯》,极为欣赏其译笔,于是希望请她来重译《堂吉诃德》。
杨绛找来《堂吉诃德》的三个英译本和两个法译本,都觉得有所不足,有时解释还大相径庭,因此决定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是我一心想翻译的书,我得尽心尽力。”
《堂吉诃德》之前,杨绛翻译的《小癞子》和《吉尔·布拉斯》都是“流浪汉小说”。所谓“流浪汉小说”,主角不是英雄美人,风景不是田园牧歌,它刻画最底层、最卑贱的人物,揭露不平等、不完美的世界。
“他(堂吉诃德)死抱住自己的一套理想,满腔热忱,尽管在现实里不断地栽筋斗,始终没有学到一点乖。”杨绛之所以如此推崇《堂吉诃德》,大抵因为“他是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杨绛曾评价《吉尔·布拉斯》的原作者勒萨日:“一身傲骨,不肯迎合风气,不肯依附贵人。他敢于攻击时下的弊端,不怕得罪当道。他不求名位,一生只靠写作谋生。”
在浩瀚的阅读中,被什么样的作者和作品打动而必须要将之翻译、介绍给大家,这显然有着译者的审美偏好和价值取向。杨绛的翻译之所以被称优美,奉为经典,除了她语言功力深厚外,更重要的是一种高贵人格的匹配、吻合。
翻译《堂吉诃德》,前后经历十多年,颇多磨难。1966年,杨绛已翻译了第七册的一半,可惜“文革”爆发。“文革”结束,即1976年,终于在11月20日,她完成了《堂吉诃德》的全部译稿,钱锺书正好也写完《管锥篇》初稿。
“政治运动虽然层出不穷,锺书和我从未间断工作。”钱杨二人乃弘毅之士。“忍耐着为”比消极抵抗的“不为”或许更是一种修炼。学者陆文虎就用“文化英雄”来形容杨绛。
1978年《堂吉诃德》得以出版。同年6月,邓小平亲手将此译本赠送给来华访问的西班牙国王夫妇。国宴上,邓小平问杨绛,“什么时候翻译的?”杨绛只轻描淡写一句:“今年出版的。”“我在握手间无暇细谈。”
翻译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杨绛已是88岁高龄。《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他因信念选择死亡。可以说,后来杨绛写《走到人生边上》也是受《斐多》的启发,她论述了灵与肉,人与神,天与命,生与死等哲学命题,呼唤“良知良能”。
翻译《斐多》,还有一层个人原因。“1997年早春,1998年岁末,我女儿和丈夫先后去世,我很伤心,特意找一件需要我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的工作,逃避我的悲痛。”杨绛说:“他(苏格拉底)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我以孤单生活下去的勇气,我感到女儿和锺书并没有走远。”
不去父母之邦
《论语》里讲到柳下惠为官三黜,有人劝他,你干吗不离开自己的国家?柳回答:“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杨绛曾说,她和钱锺书回到中国,再也没离开中国,他们“不愿去父母之邦”。
1935年,不到25岁的钱锺书杨绛夫妇一同前往英国牛津求学,后又在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38年秋,两人携一岁多的女儿回国。
尽管回国后经历各种颠沛辗转,钱杨从未后悔“留在祖国”。在《干校六记》中,杨绛写道:“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用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 杨绛相信“忧患孕育智慧”。在一次面对《文汇报·笔会》的采访中,杨绛曾说,“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仰。总之,有信念,就像老百姓说的:有念想。”“支撑我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对文化的信仰。”
杨绛说她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喜欢和人民大众在一起的作家。读杨绛的文章,发现她引用、谈及孔子比较多。她认为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四书’里,我最喜欢《论语》。”孔子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钱杨不正是如此吗?
所以,你看钱杨,虽散淡寡欲,但不厌世避世,他们“不合群”,只是“没有那闲工夫”,不行“巧言令色”之事,不因世故折损自己,对人类却是悲悯心肠。
我读杨绛的散文,常感到一种亲切的深刻,朴素的温暖,即便是苦日子,她也发现、择取生活中的趣事、美事来分享,从没有激烈的抱怨、牢骚,或是愤慨。她擅白描,文雅又家常的语言,规范精炼,绝不累赘,是一种真正的“文如其人”,恬淡持重,不卑不亢,不将不迎。每读先生文字,就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净化。
《干校六记》,她没有《记屈》《记愤》,而是《记闲》《记情》《记幸》。“这样,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人有了幽默感便有了化解生活难题的智慧与豁达。
胡乔木欣赏杨绛忆旧怀人篇章,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作家止庵指出,杨绛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人道主义说穿了就是对人类命运的痛苦感受,在杨绛的作品中表现的也是这个,但她有她的独特视角,有属于自己的表现方式,更多地是表现為一种隐忍,而不大习惯于痛苦地表现痛苦。”“毫无疑问,杨绛散文是列在当代散文第一流的文化层次。我们从中看到开阔的视野、很深的修养与很高的品位,而且文化在她这儿是‘化’得最纯熟的,丝毫不露痕迹。”
业余作者
杨绛坚持说自己是业余作者,随遇而作。尽管在1953年,她已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43年、1944年、1945年,杨绛连写三个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当时,钱锺书被称为是“杨绛的丈夫”。杨绛说,写剧本,是为了家中柴米油盐。
杨绛第一篇正式发表的散文是《收脚印》。“听说人死了,魂灵儿得把生前的脚印,都给收回去……”这是杨绛在朱自清先生课上的作业,写于1933年。1934年,朱自清又将杨绛的“第一次试作的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推荐给《大公报》,发表在该报的《文艺副刊》上,后被林徽因选入《大公报丛刊小说选》一书。
外界评价,杨绛翻译第一,散文第二,再是小说。我却不愿做这样的分隔、排序。杨绛既深钻理论,又潜心创作,既为学者、译者,又是写作者,应该把她的作品作为整体来看待,应该将其全部文学活动串联起来理解。她的“全能”是一种“平衡”以及相得益彰。
杨绛本人,无疑是最看重小说创作的。“我当初选读文科,是有志于遍读中外好小说,悟得创作小说的艺术,并助我写出好小说。”
杨绛76岁时,社科院外研所劝所里的老人离、退休。结果,在同等资历或规格的老研究员当中,毫不恋栈的只有杨绛一人。一方面是守礼谦让,一方面,杨绛是真心希望静心写作,当时正在创作《洗澡》,且已整整写了一年。
对照杨绛的文论和小说来看,她的确一边在创作中“总结”,一边又用经典做“指灯”。丰厚的学术涵养,上承传统,旁及西洋,令杨绛的作品包括小说有着“古典的清明理性”。
在《菲尔丁关于小说的理论》一文中,杨绛分析,“他写的是卑微的人物和事情,用的是轻松滑稽的辞令,体裁是没有韵节的散文。这就是菲尔丁所谓‘散文体的滑稽史诗’。”菲尔丁主张严格摹仿自然;小说家不但要写出同类人物的共性,还需写出每个人物的特性;菲尔丁不赞成夸张——夸张就不合自然,人生到处有可笑的事,只要观察入微,随处可得材料,用不着夸张。同时菲尔丁还认为一切小说都该在趣味中掺和教训。
《论萨克雷〈名利场〉》一文中,杨绛论述:“萨克雷替自己规定任务:描写‘真实’,宣扬‘仁爱’。”“描写真实就‘必定要暴露许多不愉快的事实’。”
“小说家没有经验,无从创造。但经验好比点上个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事实—故事—真实》)“其实奥斯丁的小说里,侦探或推理的成分都很重。”“用对话写出人物,奥斯丁是大师。”(《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人物要写得客观,还需要深入内心,把他们的心理活动——‘意识流’也如实展现。”(《旧书新解——读《〈薛蕾丝蒂娜〉》)……
杨绛在文论中的旨趣、格调,跟她自己的小说表现得“言行一致”。例如,塑造典型平常人物,把对话当成塑造人物的最重要手段,对人性和世态人情的关怀……杨绛的小说笔法依旧“平实”,是一种静观后的深入。
估计对小说看得太重,杨绛不敢“冒犯”,一直小心翼翼,称自己的小说仅是“习作”,还在“试笔学写”阶段。从《杨绛文集》的出版来看,她也是极严谨、极负责任的人。不及格的作品,改不好的作品,全部删掉。文章扬人之恶,也删。被逼而写的文章,尽管实话,也删。“有‘一点可取,虽属小文,我也留下。”所以,杨绛产量不高。她唯一的长篇《洗澡》也并不算长。
杨绛虽说过,“读书人可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吧?”不过有心眼的读书人或迂腐,或道貌岸然,或俗气起来,比一般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施蛰存将《洗澡》誉为“半部《红楼梦》加半部《儒林外史》”。
杨绛的讽刺干脆而克制。《洗澡》里着墨较多的依旧是美好的人和事。比如姚宓,她应该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女性化身。姚宓是安静地躲在角落里的人,她的美好在于她的善良,即使面对可遇不可求的爱情,她仍保持矜持,遵从道义。所以她和许彦成的关系,不让人觉得龌龊,只叫人疼惜。为此,杨绛在《洗澡》发表近20年后,写下《洗澡之后》。“现在趁我还健在,把故事结束了吧。这样呢,非但保全了这份纯洁的友情,也给读者看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 尽管在我看来,若是现实中,姚宓和许彦成结合,未必就是最幸福的归宿,未可知下一场爱情就不春风雨露。但是杨绛仁慈,一心成全。对自己不大喜欢的人,杨绛也留有同情,不给难堪。比如杜丽玲,(《洗澡之后》,借许伯父说出,“彦成从前那位夫人,相貌虽然端正,却俗在骨里,开水冲也冲不掉的。”)杨绛也令她有个欢欣结局。
《洗澡》让人最为感动的是结尾处,“姚宓忽然有一点可怕的怀疑。她可以留心,把妈妈瞒得紧紧的,可是,这位爱玩儿福尔摩斯的妈妈只怕没有瞒过吧?至少,没有完全瞒过。”我仿佛觉得杨绛就是那位无言又深情,开明又高明的母亲。
灶下婢
与多数读者一样,我是先读钱锺书的《围城》,后知道他的妻子杨绛。
杨绛专门找资料研究过孔子的夫人。她认为孔子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一定是和洽的。“所以我对孔夫子家的女人,很有兴趣,尤其想见见孔夫子的夫人。”
在《孔夫子的夫人》一文中,杨绛得出结论:孔子生活讲究甚至挑剔,皆得益于夫人亓官氏的照料,亓官夫人想必治家严谨,孔子和夫人的感情必定很好。“亓官夫人即使不是贤能的夫人,至少也是以顺为正。”
晚年,杨绛自述,“我做过各种工作:大学教授,中学校长兼高中三年级的英语老师,为阔小姐补习功课。又是喜剧、散文及短篇小说作者等等。但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我一生是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
由此可見,杨绛始终以丈夫为主,自己退居其次。当年为了陪丈夫去英国,她中断了在清华的学业。到了牛津,又发现这位丈夫真就是“拙手笨脚”。“我做坏事了……”钱锺书向杨绛报告,杨绛只回一句“不要紧”。墨水泼了,不要紧;台灯砸了,不要紧;钱锺书犯了多大的事,在杨绛那里都是“不要紧”。杨绛最得意的莫过于保全了钱锺书的本真、率性和痴气。她说,钱锺书承认婚姻美满,自己的终身大事很成功。
杨绛和钱锺书的结合并非“门当户对”。杨绛原是宽裕家庭里的大小姐,钱家却寒素。但是杨绛从未觉得是“下嫁”,“我与钱锺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杨绛说钱锺书“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的志趣与自己相同。所以两人相互吸引,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支持。
杨绛心甘情愿做“灶下婢”,开始提篮子上街买菜,自己烧饭做菜。钱锺书也懂体谅,陪着买菜,自己又关了门在卫生间里洗衣服,就算洗得一塌糊涂。据杨绛回忆,钱锺书生平第一次划火柴是1972年早春,从干校回到北京。
杨绛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讲她家保姆,《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子”》。方五妹又“笨”又犟,中途有一阵说不来就不来了。杨绛想,不来也能过日子,还省掉絮烦。可半年后,五妹又回来了。在钱杨家干了十多年。“我们觉得家务事很烦琐,五妹回来正好。”从杨绛的叙述中能知道,她哪里真爱干家务,“灶下婢”是因为“我爱丈夫,胜过爱自己。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杨绛还说自己大半辈子在抱歉,觉得自己家务事潦草塞责,但女儿和丈夫从不嫌弃。
钱锺书说妻子杨绛“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的散文比我好”,“杨绛的散文是天生的好,没人能学。”杨绛也说,“钱锺书的博学是公认的,当代学者有几人能相比吗?”“能和锺书对等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锺书刻薄了。”
《围城》的书名由杨绛题写,她还给出两句注释: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钱锺书说“实获我心”。钱锺书推许杨绛的小说能“无中生有”,在杨绛看来,小说的高超技巧正是“无中生有”的编造,一种想象、虚构的能力。
两人少有接受媒体采访,杨绛便执笔写一些文章,《钱锺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钱锺书对
“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
从堂吉诃德到苏格拉底
杨绛是作家,也是翻譯家。不过她的文章多写于“退休”之后,在职期间主攻翻译。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杨绛从清华调入文学研究所外文组,即后来的社科院外文所,杨绛重点研究英国文学。
杨绛写不来“八股文”,学术论文挨批。所以翻译更像是一种“人生在别处”的选择。杨绛曾回忆,她和钱锺书都被标上“白旗”,于是她暗下决心,不再写文章,而遁入翻译。“翻译附带研究,恰合当时需要,所以我的同事中,翻译兼研究的不止我一个。”
杨绛从未学过翻译,当年一心想考清华大学外文系,可是因为南方没有名额,只得去东吴大学读了政治学。她对政论毫无兴趣,醉心文学,喜爱音乐。受父母师长影响,杨绛从小好读书,其中也包括大量英文书籍,大学期间她又自修法文。
1932年,杨绛进入清华学习,在第一堂法语听写课上,梁宗岱先生惊讶于杨绛的法文水平,问她怎么学的,她答:“自学。”
所以,杨绛能在48岁后自学好西班牙语,并不大奇怪。她对语言的热爱、敏感,与生俱来,再加上一种毅力和淡泊,她成为国内《堂吉诃德》西语翻译第一人。
杨绛生平第一次翻译是被钱锺书的老师叶公超“考察”。叶先生拿着一本英文刊物,指着其中一篇,让杨绛翻译。《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杨绛说自己勉强交卷,叶先生评价“很好”。后来这篇文章刊登在《新月》上。
钱锺书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又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他最胜任翻译,可惜志不在此。他却很早看出杨绛的翻译才华,让她翻译《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英国文化丛书》之一),拿给傅雷看,傅雷对杨绛说:“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
杨绛翻译《堂吉诃德》是任务也是心意。1957年,国家计划翻译出版“三套丛书”,其中,《堂吉诃德》被列为《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选题之一。三套丛书编委会负责人林默涵因读过杨绛翻译的法国小说《吉尔·布拉斯》,极为欣赏其译笔,于是希望请她来重译《堂吉诃德》。
杨绛找来《堂吉诃德》的三个英译本和两个法译本,都觉得有所不足,有时解释还大相径庭,因此决定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是我一心想翻译的书,我得尽心尽力。”
《堂吉诃德》之前,杨绛翻译的《小癞子》和《吉尔·布拉斯》都是“流浪汉小说”。所谓“流浪汉小说”,主角不是英雄美人,风景不是田园牧歌,它刻画最底层、最卑贱的人物,揭露不平等、不完美的世界。
“他(堂吉诃德)死抱住自己的一套理想,满腔热忱,尽管在现实里不断地栽筋斗,始终没有学到一点乖。”杨绛之所以如此推崇《堂吉诃德》,大抵因为“他是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杨绛曾评价《吉尔·布拉斯》的原作者勒萨日:“一身傲骨,不肯迎合风气,不肯依附贵人。他敢于攻击时下的弊端,不怕得罪当道。他不求名位,一生只靠写作谋生。”
在浩瀚的阅读中,被什么样的作者和作品打动而必须要将之翻译、介绍给大家,这显然有着译者的审美偏好和价值取向。杨绛的翻译之所以被称优美,奉为经典,除了她语言功力深厚外,更重要的是一种高贵人格的匹配、吻合。
翻译《堂吉诃德》,前后经历十多年,颇多磨难。1966年,杨绛已翻译了第七册的一半,可惜“文革”爆发。“文革”结束,即1976年,终于在11月20日,她完成了《堂吉诃德》的全部译稿,钱锺书正好也写完《管锥篇》初稿。
“政治运动虽然层出不穷,锺书和我从未间断工作。”钱杨二人乃弘毅之士。“忍耐着为”比消极抵抗的“不为”或许更是一种修炼。学者陆文虎就用“文化英雄”来形容杨绛。
1978年《堂吉诃德》得以出版。同年6月,邓小平亲手将此译本赠送给来华访问的西班牙国王夫妇。国宴上,邓小平问杨绛,“什么时候翻译的?”杨绛只轻描淡写一句:“今年出版的。”“我在握手间无暇细谈。”
翻译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杨绛已是88岁高龄。《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他因信念选择死亡。可以说,后来杨绛写《走到人生边上》也是受《斐多》的启发,她论述了灵与肉,人与神,天与命,生与死等哲学命题,呼唤“良知良能”。
翻译《斐多》,还有一层个人原因。“1997年早春,1998年岁末,我女儿和丈夫先后去世,我很伤心,特意找一件需要我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的工作,逃避我的悲痛。”杨绛说:“他(苏格拉底)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我以孤单生活下去的勇气,我感到女儿和锺书并没有走远。”
不去父母之邦
《论语》里讲到柳下惠为官三黜,有人劝他,你干吗不离开自己的国家?柳回答:“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杨绛曾说,她和钱锺书回到中国,再也没离开中国,他们“不愿去父母之邦”。
1935年,不到25岁的钱锺书杨绛夫妇一同前往英国牛津求学,后又在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38年秋,两人携一岁多的女儿回国。
尽管回国后经历各种颠沛辗转,钱杨从未后悔“留在祖国”。在《干校六记》中,杨绛写道:“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用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 杨绛相信“忧患孕育智慧”。在一次面对《文汇报·笔会》的采访中,杨绛曾说,“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仰。总之,有信念,就像老百姓说的:有念想。”“支撑我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对文化的信仰。”
杨绛说她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喜欢和人民大众在一起的作家。读杨绛的文章,发现她引用、谈及孔子比较多。她认为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四书’里,我最喜欢《论语》。”孔子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钱杨不正是如此吗?
所以,你看钱杨,虽散淡寡欲,但不厌世避世,他们“不合群”,只是“没有那闲工夫”,不行“巧言令色”之事,不因世故折损自己,对人类却是悲悯心肠。
我读杨绛的散文,常感到一种亲切的深刻,朴素的温暖,即便是苦日子,她也发现、择取生活中的趣事、美事来分享,从没有激烈的抱怨、牢骚,或是愤慨。她擅白描,文雅又家常的语言,规范精炼,绝不累赘,是一种真正的“文如其人”,恬淡持重,不卑不亢,不将不迎。每读先生文字,就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净化。
《干校六记》,她没有《记屈》《记愤》,而是《记闲》《记情》《记幸》。“这样,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人有了幽默感便有了化解生活难题的智慧与豁达。
胡乔木欣赏杨绛忆旧怀人篇章,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作家止庵指出,杨绛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人道主义说穿了就是对人类命运的痛苦感受,在杨绛的作品中表现的也是这个,但她有她的独特视角,有属于自己的表现方式,更多地是表现為一种隐忍,而不大习惯于痛苦地表现痛苦。”“毫无疑问,杨绛散文是列在当代散文第一流的文化层次。我们从中看到开阔的视野、很深的修养与很高的品位,而且文化在她这儿是‘化’得最纯熟的,丝毫不露痕迹。”
业余作者
杨绛坚持说自己是业余作者,随遇而作。尽管在1953年,她已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43年、1944年、1945年,杨绛连写三个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当时,钱锺书被称为是“杨绛的丈夫”。杨绛说,写剧本,是为了家中柴米油盐。
杨绛第一篇正式发表的散文是《收脚印》。“听说人死了,魂灵儿得把生前的脚印,都给收回去……”这是杨绛在朱自清先生课上的作业,写于1933年。1934年,朱自清又将杨绛的“第一次试作的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推荐给《大公报》,发表在该报的《文艺副刊》上,后被林徽因选入《大公报丛刊小说选》一书。
外界评价,杨绛翻译第一,散文第二,再是小说。我却不愿做这样的分隔、排序。杨绛既深钻理论,又潜心创作,既为学者、译者,又是写作者,应该把她的作品作为整体来看待,应该将其全部文学活动串联起来理解。她的“全能”是一种“平衡”以及相得益彰。
杨绛本人,无疑是最看重小说创作的。“我当初选读文科,是有志于遍读中外好小说,悟得创作小说的艺术,并助我写出好小说。”
杨绛76岁时,社科院外研所劝所里的老人离、退休。结果,在同等资历或规格的老研究员当中,毫不恋栈的只有杨绛一人。一方面是守礼谦让,一方面,杨绛是真心希望静心写作,当时正在创作《洗澡》,且已整整写了一年。
对照杨绛的文论和小说来看,她的确一边在创作中“总结”,一边又用经典做“指灯”。丰厚的学术涵养,上承传统,旁及西洋,令杨绛的作品包括小说有着“古典的清明理性”。
在《菲尔丁关于小说的理论》一文中,杨绛分析,“他写的是卑微的人物和事情,用的是轻松滑稽的辞令,体裁是没有韵节的散文。这就是菲尔丁所谓‘散文体的滑稽史诗’。”菲尔丁主张严格摹仿自然;小说家不但要写出同类人物的共性,还需写出每个人物的特性;菲尔丁不赞成夸张——夸张就不合自然,人生到处有可笑的事,只要观察入微,随处可得材料,用不着夸张。同时菲尔丁还认为一切小说都该在趣味中掺和教训。
《论萨克雷〈名利场〉》一文中,杨绛论述:“萨克雷替自己规定任务:描写‘真实’,宣扬‘仁爱’。”“描写真实就‘必定要暴露许多不愉快的事实’。”
“小说家没有经验,无从创造。但经验好比点上个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事实—故事—真实》)“其实奥斯丁的小说里,侦探或推理的成分都很重。”“用对话写出人物,奥斯丁是大师。”(《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人物要写得客观,还需要深入内心,把他们的心理活动——‘意识流’也如实展现。”(《旧书新解——读《〈薛蕾丝蒂娜〉》)……
杨绛在文论中的旨趣、格调,跟她自己的小说表现得“言行一致”。例如,塑造典型平常人物,把对话当成塑造人物的最重要手段,对人性和世态人情的关怀……杨绛的小说笔法依旧“平实”,是一种静观后的深入。
估计对小说看得太重,杨绛不敢“冒犯”,一直小心翼翼,称自己的小说仅是“习作”,还在“试笔学写”阶段。从《杨绛文集》的出版来看,她也是极严谨、极负责任的人。不及格的作品,改不好的作品,全部删掉。文章扬人之恶,也删。被逼而写的文章,尽管实话,也删。“有‘一点可取,虽属小文,我也留下。”所以,杨绛产量不高。她唯一的长篇《洗澡》也并不算长。
杨绛虽说过,“读书人可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吧?”不过有心眼的读书人或迂腐,或道貌岸然,或俗气起来,比一般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施蛰存将《洗澡》誉为“半部《红楼梦》加半部《儒林外史》”。
杨绛的讽刺干脆而克制。《洗澡》里着墨较多的依旧是美好的人和事。比如姚宓,她应该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女性化身。姚宓是安静地躲在角落里的人,她的美好在于她的善良,即使面对可遇不可求的爱情,她仍保持矜持,遵从道义。所以她和许彦成的关系,不让人觉得龌龊,只叫人疼惜。为此,杨绛在《洗澡》发表近20年后,写下《洗澡之后》。“现在趁我还健在,把故事结束了吧。这样呢,非但保全了这份纯洁的友情,也给读者看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 尽管在我看来,若是现实中,姚宓和许彦成结合,未必就是最幸福的归宿,未可知下一场爱情就不春风雨露。但是杨绛仁慈,一心成全。对自己不大喜欢的人,杨绛也留有同情,不给难堪。比如杜丽玲,(《洗澡之后》,借许伯父说出,“彦成从前那位夫人,相貌虽然端正,却俗在骨里,开水冲也冲不掉的。”)杨绛也令她有个欢欣结局。
《洗澡》让人最为感动的是结尾处,“姚宓忽然有一点可怕的怀疑。她可以留心,把妈妈瞒得紧紧的,可是,这位爱玩儿福尔摩斯的妈妈只怕没有瞒过吧?至少,没有完全瞒过。”我仿佛觉得杨绛就是那位无言又深情,开明又高明的母亲。
灶下婢
与多数读者一样,我是先读钱锺书的《围城》,后知道他的妻子杨绛。
杨绛专门找资料研究过孔子的夫人。她认为孔子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一定是和洽的。“所以我对孔夫子家的女人,很有兴趣,尤其想见见孔夫子的夫人。”
在《孔夫子的夫人》一文中,杨绛得出结论:孔子生活讲究甚至挑剔,皆得益于夫人亓官氏的照料,亓官夫人想必治家严谨,孔子和夫人的感情必定很好。“亓官夫人即使不是贤能的夫人,至少也是以顺为正。”
晚年,杨绛自述,“我做过各种工作:大学教授,中学校长兼高中三年级的英语老师,为阔小姐补习功课。又是喜剧、散文及短篇小说作者等等。但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我一生是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
由此可見,杨绛始终以丈夫为主,自己退居其次。当年为了陪丈夫去英国,她中断了在清华的学业。到了牛津,又发现这位丈夫真就是“拙手笨脚”。“我做坏事了……”钱锺书向杨绛报告,杨绛只回一句“不要紧”。墨水泼了,不要紧;台灯砸了,不要紧;钱锺书犯了多大的事,在杨绛那里都是“不要紧”。杨绛最得意的莫过于保全了钱锺书的本真、率性和痴气。她说,钱锺书承认婚姻美满,自己的终身大事很成功。
杨绛和钱锺书的结合并非“门当户对”。杨绛原是宽裕家庭里的大小姐,钱家却寒素。但是杨绛从未觉得是“下嫁”,“我与钱锺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杨绛说钱锺书“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的志趣与自己相同。所以两人相互吸引,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支持。
杨绛心甘情愿做“灶下婢”,开始提篮子上街买菜,自己烧饭做菜。钱锺书也懂体谅,陪着买菜,自己又关了门在卫生间里洗衣服,就算洗得一塌糊涂。据杨绛回忆,钱锺书生平第一次划火柴是1972年早春,从干校回到北京。
杨绛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讲她家保姆,《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子”》。方五妹又“笨”又犟,中途有一阵说不来就不来了。杨绛想,不来也能过日子,还省掉絮烦。可半年后,五妹又回来了。在钱杨家干了十多年。“我们觉得家务事很烦琐,五妹回来正好。”从杨绛的叙述中能知道,她哪里真爱干家务,“灶下婢”是因为“我爱丈夫,胜过爱自己。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杨绛还说自己大半辈子在抱歉,觉得自己家务事潦草塞责,但女儿和丈夫从不嫌弃。
钱锺书说妻子杨绛“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的散文比我好”,“杨绛的散文是天生的好,没人能学。”杨绛也说,“钱锺书的博学是公认的,当代学者有几人能相比吗?”“能和锺书对等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锺书刻薄了。”
《围城》的书名由杨绛题写,她还给出两句注释: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钱锺书说“实获我心”。钱锺书推许杨绛的小说能“无中生有”,在杨绛看来,小说的高超技巧正是“无中生有”的编造,一种想象、虚构的能力。
两人少有接受媒体采访,杨绛便执笔写一些文章,《钱锺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钱锺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