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21-02
【摘要】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稽留流产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同时应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得分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健康教育可显著减轻稽留流产患者失望、失落、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关键词】理性情绪疗法;稽留流产;负性情绪
稽留流产是指胚胎和胎儿已死亡并滞留在宫内未自然排出者[1]。近年来,稽留流产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率达到0.2%[2]。稽留流产的发病因素涉及内分泌、染色体、生殖道感染、免疫系统失衡、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子宫-胎盘循环、环境等诸多方面[3]。焦虑和抑郁是伴随患者的常见心理症状,流产后的前6个月,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6%[4]。给予此类患者更多心理支持,帮助她们度过这段特殊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理性情绪疗法(RET)[5]也称ABC理论,属认知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过程而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在其理论模式中,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相应而生的观念;C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本研究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引导稽留流产患者认识情绪障碍产生过程,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诊断明确稽留流产患者120例,停经8周至5月,初次稽留流产102例,二次稽留流产18例。所有患者均B超证实为胚胎停止发育伴或不伴腹痛及少许阴道流血等流产症状,妇科检查示子宫小于或相符于停经月份。入院后均予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胸透、心电图等未见异常。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平均年龄24.56±2.58岁;文化程度大学专科及以上58例,高中56例,初中6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次、文化程度、职业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及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治疗及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费秀珍[6]认为发放书面资料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故发放稽留流产宣传手册以提高教育效果。
1.2.2 实验组 自患者入院起,由受过专业心理学培训的护士对其应用RET理论进行心理干预,1次/2~3d,30~40min/次。步骤如下:①心理诊断阶段 患者入院后,通过交谈的方式找出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即C,如失落、焦虑、抑郁、失眠等。以及这些反应的诱发事件,即A:稽留流产。并初步分析联系A与C的不合理信念,即B,如“都怪自己大意造成的”、“一定会影响下次受孕”等。②领悟阶段 帮助患者从理性的角度审视其不合理信念,并探讨不合理信念与失落、失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关系。③修通阶段 提供稽留流产疾病相关知识和身边稽留流产后又成功受孕的案例,引导患者改变思考问题角度,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例如:采取提问的方式对患者不合理的信念提出质疑,举若干成功的例子等。同时采取减轻患者情绪的技巧,如听音乐以消除外界因素对患者心理造成的“紧张状态”,提高“应激能力”[7]。通过以上方式消除患者不合理观念,缓解负性情绪,产生合理健康的行为方式,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④再教育阶段 巩固前几个阶段的治疗,帮助患者进一步摆脱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其学会并逐步养成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方法。
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电话跟踪随访,每2周一次,10~20min/每次。随访时,实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上述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3 效果评价
1.3.1 评价工具 采用自填SCL-90量表[8],调查两组稽留流产患者干预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
1.3.2 评价方法 患者入院让其自填SCL-90量表并进行测评。然后对两组患者分别通过常规心理护理、RET两种方法干预。患者出院后第4周门诊复查时,再次让其自填SCL-90量表,并进行测评。
本研究共发放试卷120份,回收有效试卷106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包进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组间比较的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两组患者入院后的评分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稽留流产患者的心理特点
稽留流产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因缺乏稽留流产的相关知识,这些渴望孕育健康宝宝的患者往往表现出失望、紧张、悲伤、内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3.2RET对稽留流产患者的心理状况影响
患者一旦查出稽留流产,通常与之前的欣喜形成巨大反差,往往出现焦虑、失望、悲伤、自责等负性情绪,并伴发情绪不稳定。因此对她们给予心理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RET理论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在入院时测评的SCL-90各阳性因子分在出院4周后测评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护士需要对这些患者给予更多的情感与信念支持,通过理性情绪疗法,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其找出非理性的观念,并和患者一起对这些观念进行理性分析与辩论,引导患者消除其不合理的信念,减轻患者自责、悲观,帮助她们度过这段情绪不良反应期,提高稽留流产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为再次妊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84.
[2]黄笑美,刘歆韶,庄函,宁艳. 稽留流产患者健康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与护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 (07) :161-162.
[3]康美花,田春芳. 稽留流产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与分析[J]. 医学综述, 2011,17(21):3300
[4]葛素芳. 妊娠死胎孕妇32例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4):694.
[5]E llis A. Grow th through reason[ M ] . H ollyw ood: Wilshir e Books,1974: 15-45.
[6]费秀珍,王立新. 不同孕期孕妇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9):858-860.
[7]常军海. 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1(4):199.
[8]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二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42.
【摘要】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稽留流产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同时应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得分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应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健康教育可显著减轻稽留流产患者失望、失落、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关键词】理性情绪疗法;稽留流产;负性情绪
稽留流产是指胚胎和胎儿已死亡并滞留在宫内未自然排出者[1]。近年来,稽留流产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率达到0.2%[2]。稽留流产的发病因素涉及内分泌、染色体、生殖道感染、免疫系统失衡、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子宫-胎盘循环、环境等诸多方面[3]。焦虑和抑郁是伴随患者的常见心理症状,流产后的前6个月,焦虑障碍的发生率高达66%[4]。给予此类患者更多心理支持,帮助她们度过这段特殊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理性情绪疗法(RET)[5]也称ABC理论,属认知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过程而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在其理论模式中,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相应而生的观念;C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本研究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引导稽留流产患者认识情绪障碍产生过程,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诊断明确稽留流产患者120例,停经8周至5月,初次稽留流产102例,二次稽留流产18例。所有患者均B超证实为胚胎停止发育伴或不伴腹痛及少许阴道流血等流产症状,妇科检查示子宫小于或相符于停经月份。入院后均予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胸透、心电图等未见异常。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平均年龄24.56±2.58岁;文化程度大学专科及以上58例,高中56例,初中6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次、文化程度、职业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及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治疗及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费秀珍[6]认为发放书面资料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故发放稽留流产宣传手册以提高教育效果。
1.2.2 实验组 自患者入院起,由受过专业心理学培训的护士对其应用RET理论进行心理干预,1次/2~3d,30~40min/次。步骤如下:①心理诊断阶段 患者入院后,通过交谈的方式找出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即C,如失落、焦虑、抑郁、失眠等。以及这些反应的诱发事件,即A:稽留流产。并初步分析联系A与C的不合理信念,即B,如“都怪自己大意造成的”、“一定会影响下次受孕”等。②领悟阶段 帮助患者从理性的角度审视其不合理信念,并探讨不合理信念与失落、失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关系。③修通阶段 提供稽留流产疾病相关知识和身边稽留流产后又成功受孕的案例,引导患者改变思考问题角度,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例如:采取提问的方式对患者不合理的信念提出质疑,举若干成功的例子等。同时采取减轻患者情绪的技巧,如听音乐以消除外界因素对患者心理造成的“紧张状态”,提高“应激能力”[7]。通过以上方式消除患者不合理观念,缓解负性情绪,产生合理健康的行为方式,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④再教育阶段 巩固前几个阶段的治疗,帮助患者进一步摆脱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其学会并逐步养成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方法。
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电话跟踪随访,每2周一次,10~20min/每次。随访时,实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上述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3 效果评价
1.3.1 评价工具 采用自填SCL-90量表[8],调查两组稽留流产患者干预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
1.3.2 评价方法 患者入院让其自填SCL-90量表并进行测评。然后对两组患者分别通过常规心理护理、RET两种方法干预。患者出院后第4周门诊复查时,再次让其自填SCL-90量表,并进行测评。
本研究共发放试卷120份,回收有效试卷106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包进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组间比较的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两组患者入院后的评分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稽留流产患者的心理特点
稽留流产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因缺乏稽留流产的相关知识,这些渴望孕育健康宝宝的患者往往表现出失望、紧张、悲伤、内疚、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3.2RET对稽留流产患者的心理状况影响
患者一旦查出稽留流产,通常与之前的欣喜形成巨大反差,往往出现焦虑、失望、悲伤、自责等负性情绪,并伴发情绪不稳定。因此对她们给予心理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RET理论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在入院时测评的SCL-90各阳性因子分在出院4周后测评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护士需要对这些患者给予更多的情感与信念支持,通过理性情绪疗法,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其找出非理性的观念,并和患者一起对这些观念进行理性分析与辩论,引导患者消除其不合理的信念,减轻患者自责、悲观,帮助她们度过这段情绪不良反应期,提高稽留流产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为再次妊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84.
[2]黄笑美,刘歆韶,庄函,宁艳. 稽留流产患者健康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与护理[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 (07) :161-162.
[3]康美花,田春芳. 稽留流产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与分析[J]. 医学综述, 2011,17(21):3300
[4]葛素芳. 妊娠死胎孕妇32例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4):694.
[5]E llis A. Grow th through reason[ M ] . H ollyw ood: Wilshir e Books,1974: 15-45.
[6]费秀珍,王立新. 不同孕期孕妇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9):858-860.
[7]常军海. 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1(4):199.
[8]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二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