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与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终生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生活 物理 事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075-01
现在的学生只能被动的从书本或教师的口中接受知识,所学习的知识没有贴近生活,联系实践。原因之一是物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生活没有密切关系,所讲授的知识规律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物理知识,使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用生活来组织物理课堂教学,让生活走向物理,在让物理走向生活。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
现以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平面镜》一颗教学为例,阐述“利用生活事例创设问题的情境一结合生活事例探究物理规律一借助生活事例理解物理规律一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括问题”的教学模式,在物理设计与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有效的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层层深入。以实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
1 利用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对旧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得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从感性认识入手,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情景。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才能发现有价值的一般性规律,才能从原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的第一次飞跃。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平面镜》一课的导入时,出示如下情境:
一只猴子想喝水,他蹦跳到河边准备捧水喝时,发现平静的河面有个和它一模一样的,它感觉很奇怪,就冲着河里的猴子进行做动作和鬼脸。这时发现河里的那只猴子也同时对它做同样的动作。它很生气,就要跳到河里和那只猴子比一比。
上述材料是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是在最低层次上创造出来的经验素材,是学习的起点。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只有让学生充分的分析、讨论这些具体问题,才能感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真实存在,体现“从生活走向社会”的要求。在学生已经感知了平面镜的成像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
2 结合生活事例探究物理规律,实现探究过程生活化
探究过程生活化是指教师在设计探究内容时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课堂内外的任何生活空间进行。通过生活化探究,它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发现新知,是对知识的再发展;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品尝探究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方法,将这些技能和方法化为自身的能力。如:让学生在课堂上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面镜,用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在平面镜上,观察到镜子里面出现和物体大小相同的“物”,说明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大。
3 借助生活事例理解物理规律,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对于物理规律的理解,如果知识对纯概念、定义进行分析,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枯燥,记忆也不会持久,如果能借助生活实例,提出生活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自觉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理论知识。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会更加主动、更加深刻。
如在《平面镜》一课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出示了如下生活问题:
王晓娟同学身高175厘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米处照镜子,然后她以10米每秒的速度像平面镜靠近,则她在镜中像高度是参少?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提出这个具有实践意义问题后,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争论,有的从生活角度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有的从所学的知识角度分析问题,再一次将物理规律和生活实例的结合推向高潮,学生借助生活实例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要想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学好相关的物理知识、透过生活现象看本质,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
4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通过上一层次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平面镜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不过,这还不是课程的最终目的,它只是完成了从实践到认知的过程,还需要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再实践、再认识来加深对平面镜的理解。利用学生掌握的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技能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对平面镜进行再实践、再认识,达到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以及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新课改革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意识,教师要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努力将课堂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利用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事例探究物理规律-借助生活事例理解物理规律-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思维在逐层递进中深入发展,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鲜活多彩,富有生命力,使他们真正体验到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是“改变和指导生活”从而在最大限度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生活 物理 事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075-01
现在的学生只能被动的从书本或教师的口中接受知识,所学习的知识没有贴近生活,联系实践。原因之一是物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生活没有密切关系,所讲授的知识规律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物理知识,使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用生活来组织物理课堂教学,让生活走向物理,在让物理走向生活。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
现以苏教版八年级物理《平面镜》一颗教学为例,阐述“利用生活事例创设问题的情境一结合生活事例探究物理规律一借助生活事例理解物理规律一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括问题”的教学模式,在物理设计与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实例有效的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层层深入。以实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
1 利用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对旧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得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从感性认识入手,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情景。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的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才能发现有价值的一般性规律,才能从原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的第一次飞跃。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在《平面镜》一课的导入时,出示如下情境:
一只猴子想喝水,他蹦跳到河边准备捧水喝时,发现平静的河面有个和它一模一样的,它感觉很奇怪,就冲着河里的猴子进行做动作和鬼脸。这时发现河里的那只猴子也同时对它做同样的动作。它很生气,就要跳到河里和那只猴子比一比。
上述材料是源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是在最低层次上创造出来的经验素材,是学习的起点。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只有让学生充分的分析、讨论这些具体问题,才能感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真实存在,体现“从生活走向社会”的要求。在学生已经感知了平面镜的成像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
2 结合生活事例探究物理规律,实现探究过程生活化
探究过程生活化是指教师在设计探究内容时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课堂内外的任何生活空间进行。通过生活化探究,它能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能发现新知,是对知识的再发展;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品尝探究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生活化探究,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方法,将这些技能和方法化为自身的能力。如:让学生在课堂上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面镜,用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在平面镜上,观察到镜子里面出现和物体大小相同的“物”,说明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大。
3 借助生活事例理解物理规律,深化对规律的认识
对于物理规律的理解,如果知识对纯概念、定义进行分析,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枯燥,记忆也不会持久,如果能借助生活实例,提出生活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自觉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理论知识。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会更加主动、更加深刻。
如在《平面镜》一课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出示了如下生活问题:
王晓娟同学身高175厘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米处照镜子,然后她以10米每秒的速度像平面镜靠近,则她在镜中像高度是参少?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提出这个具有实践意义问题后,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争论,有的从生活角度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有的从所学的知识角度分析问题,再一次将物理规律和生活实例的结合推向高潮,学生借助生活实例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要想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学好相关的物理知识、透过生活现象看本质,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
4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通过上一层次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平面镜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不过,这还不是课程的最终目的,它只是完成了从实践到认知的过程,还需要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再实践、再认识来加深对平面镜的理解。利用学生掌握的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技能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对平面镜进行再实践、再认识,达到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以及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标,体现物理教学的新课改革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意识,教师要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努力将课堂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利用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事例探究物理规律-借助生活事例理解物理规律-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思维在逐层递进中深入发展,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鲜活多彩,富有生命力,使他们真正体验到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到自己所学习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是“改变和指导生活”从而在最大限度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