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7日晚,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召开的安利公司区域年会上,除了明星代言人助阵等大公司年会普遍保留的环节外,还有一个安利的传统环节——慈善捐款。当晚,安利再次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00万元,用以救助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和其他弱势儿童。安利懂得,回馈社会是一个成功企业应尽的责任。50多年来,安利坚守这一信念,在关爱儿童、保护环境、志愿服务等领域持续投入与耕耘。
为了在中国把公益做得更专业,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安利公司决定在2011年捐资1亿元人民币成立安利公益基金会。同年安利还成立了AYAC(Amway Young Achievers Club,即安利青英荟)。一批年龄普遍不足35周岁的安利营销人员,日渐成为安利(中国)公益事业和志愿者群体的中流砥柱。他们以绽放激情和挥洒汗水的方式,活跃在各种公益活动中,实践着“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安利理念。
公益达人邢建高
邢建高自2006年加入安利大家庭以来,就一直专注于慈善事业,参与公益活动不下百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800多小时。这位少年老成的80后小伙对《新民周刊》坦言:“可能是我从小就得到众人帮助的缘故,我一直希望可以回报社会,做安利让我找到了工作、公益两不误的最佳途径。”
邢建高的哥哥3岁失聪。“因为看病花了不少钱,家里捉襟见肘。后来家父也过世了,家里就更拮据了。还算幸运,我们一直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2001年,邢建高拿着助学贷款进了大学。有空的时候,他会去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当义务讲解员。“这项工作虽然没有报酬,但让我感到回馈社会的快乐。”
由于从小在家和哥哥用手语交流,邢建高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为了尽快还清助学贷款,也为了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邢建高特意选择了销售行业。“我当时就想要做安利了,因为发现安利公司的企业文化好、互相尊重,‘英雄不问出处’。但是我觉得需要先积累些经验,所以只是兼职做安利。”邢建高说,他毕业头3年换了5份工作,从卖广告到卖高尔夫会籍,然后去酒店从底层员工做到部门经理,再是当“猎头”,最后在咨询公司为出口企业做方案。那几年,他为了赚钱疲于奔命,但都坚持参加安利的公益活动。 2007年,邢建高作为安利志愿者参加了迎接上海特奥会的“千人陶板墙”公益活动,之后,邢建高又接连参与了安利公司组织的一系列志愿者活动,“这些可以算作是热身,第一次真正的考验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邢建高说,他作为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的志愿者,承担的是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女足比赛的检票工作,“那个工作量真叫大,我每天都处于奔跑的状态。”
这样的锻炼让邢建高迅速成长。2006年他毅然辞职,全职做起安利。而此时,公益也已经融入他的血液。
2010年上海世博会,邢建高的任务是园区外志愿者服务站的监督指导工作,“这些志愿者服务站遍布上海的各个区,我们经常是起早摸黑,一个站点接一个站点地检查打分,半年多就是这么挺过来的。”
如果说上述这些大型志愿者活动锻炼了邢建高的意志和毅力,那么和孤残儿童的相处,则深深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一面。“与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共度小年夜”是安利公司传统的公益项目,邢建高自2008年就开始参与这项活动,“记得有个智力低下的小男孩,头一次和他见面时几乎无法沟通,于是我就耐心地陪他做游戏,不停地鼓励他,慢慢地我们之间就熟悉了,后来每次再见面,他居然一眼就能认出我来!”
邢建高是第一批加入青英荟的安利人。青英荟是安利(中国)为年轻营销伙伴搭建的专属业务支持平台,寓意“青年英才荟萃”,它致力于通过培训、活动、沟通等平台助力年轻营销人员的业务成长。青英荟还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包括“青英护苗”、“志愿72小时”等,邢建高就是上海地区“青英护苗”项目的骨干之一。
说到自己对公益活动的坚持,邢建高坦言:“一开始我是寻求付出和得到之间的平衡,做得多了,公益就逐渐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我能从中感受到内心的愉悦。”
刘刚:从资深宅男
到慈善先锋
邢建高参与的“青英护苗”是今年安利公益基金会与中华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自护教育进校园的活动,课程涵盖从交通安全、居家安全到各种与儿童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上海地区派了4名青英荟成员去北京参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培训,35岁的刘刚也是其中之一。
刘刚是2012年才加入安利的,此前他在家“宅”了8年,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 “平时我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不和别人说话,每天和太太说话不超过5句,和母亲说话不超过10句……”
刘刚是知青子女,2006年父亲因病去世,2012年母亲又罹患癌症。以前刘刚的饮食起居完全由母亲一手包办,而他自己只顾打游戏。母亲患病后,身为独子的刘刚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职责,“在那半年时间里,我尽心尽力照顾母亲,眼看着一条生命即将逝去,我开始懂得了责任”。母亲去世后,刘刚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同时也为了逃避丧母之痛,他正式加入安利的营销团队。
加入安利一年多,刘刚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从爱心夏令营、阳光成长计划、和儿福院孤残儿童共度新年,到“青英护苗”,他欣然做起“孩子王”:“我发觉安利做公益不是作秀,也不是做个一两次,而是长期坚持、随手公益。”
对刘刚来说,做了志愿者后,最大感受是自己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自信倍增,“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快乐,就像变了一个人,这种感觉实在太棒了!”通过公益活动这样一个窗口,原先“与世隔绝”的宅男又重新融入社会,并且发光发热。随着参加公益活动越来越频繁,刘刚有了许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和奥运冠军合影,第一次在几万名观众面前上台表演舞蹈……
做公益已经“上瘾”的刘刚觉得,仅仅参加公司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还意犹未尽,他和安利小伙伴们还自发地在社区里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上门慰问高龄孤老、为社区的中老年人讲授营养知识,带领社区孩子做游戏等。
今年3月赴京参加“青英护苗”培训回来后,刘刚和安利小伙伴们多次前往奉贤福祉小学,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80多名来沪青少年传授安全自护知识。刘刚发现,和他一起做公益的小伙伴们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也有不少大学毕业生,是新生代安利营销人员的典型。
“在我看来,安利不仅是卖产品的,更是在传播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刘刚强调,“没有安利的公益活动,就没有现在的我。”
为了在中国把公益做得更专业,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安利公司决定在2011年捐资1亿元人民币成立安利公益基金会。同年安利还成立了AYAC(Amway Young Achievers Club,即安利青英荟)。一批年龄普遍不足35周岁的安利营销人员,日渐成为安利(中国)公益事业和志愿者群体的中流砥柱。他们以绽放激情和挥洒汗水的方式,活跃在各种公益活动中,实践着“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的安利理念。
公益达人邢建高
邢建高自2006年加入安利大家庭以来,就一直专注于慈善事业,参与公益活动不下百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800多小时。这位少年老成的80后小伙对《新民周刊》坦言:“可能是我从小就得到众人帮助的缘故,我一直希望可以回报社会,做安利让我找到了工作、公益两不误的最佳途径。”
邢建高的哥哥3岁失聪。“因为看病花了不少钱,家里捉襟见肘。后来家父也过世了,家里就更拮据了。还算幸运,我们一直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2001年,邢建高拿着助学贷款进了大学。有空的时候,他会去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当义务讲解员。“这项工作虽然没有报酬,但让我感到回馈社会的快乐。”
由于从小在家和哥哥用手语交流,邢建高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为了尽快还清助学贷款,也为了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邢建高特意选择了销售行业。“我当时就想要做安利了,因为发现安利公司的企业文化好、互相尊重,‘英雄不问出处’。但是我觉得需要先积累些经验,所以只是兼职做安利。”邢建高说,他毕业头3年换了5份工作,从卖广告到卖高尔夫会籍,然后去酒店从底层员工做到部门经理,再是当“猎头”,最后在咨询公司为出口企业做方案。那几年,他为了赚钱疲于奔命,但都坚持参加安利的公益活动。 2007年,邢建高作为安利志愿者参加了迎接上海特奥会的“千人陶板墙”公益活动,之后,邢建高又接连参与了安利公司组织的一系列志愿者活动,“这些可以算作是热身,第一次真正的考验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邢建高说,他作为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的志愿者,承担的是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女足比赛的检票工作,“那个工作量真叫大,我每天都处于奔跑的状态。”
这样的锻炼让邢建高迅速成长。2006年他毅然辞职,全职做起安利。而此时,公益也已经融入他的血液。
2010年上海世博会,邢建高的任务是园区外志愿者服务站的监督指导工作,“这些志愿者服务站遍布上海的各个区,我们经常是起早摸黑,一个站点接一个站点地检查打分,半年多就是这么挺过来的。”
如果说上述这些大型志愿者活动锻炼了邢建高的意志和毅力,那么和孤残儿童的相处,则深深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一面。“与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共度小年夜”是安利公司传统的公益项目,邢建高自2008年就开始参与这项活动,“记得有个智力低下的小男孩,头一次和他见面时几乎无法沟通,于是我就耐心地陪他做游戏,不停地鼓励他,慢慢地我们之间就熟悉了,后来每次再见面,他居然一眼就能认出我来!”
邢建高是第一批加入青英荟的安利人。青英荟是安利(中国)为年轻营销伙伴搭建的专属业务支持平台,寓意“青年英才荟萃”,它致力于通过培训、活动、沟通等平台助力年轻营销人员的业务成长。青英荟还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包括“青英护苗”、“志愿72小时”等,邢建高就是上海地区“青英护苗”项目的骨干之一。
说到自己对公益活动的坚持,邢建高坦言:“一开始我是寻求付出和得到之间的平衡,做得多了,公益就逐渐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我能从中感受到内心的愉悦。”
刘刚:从资深宅男
到慈善先锋
邢建高参与的“青英护苗”是今年安利公益基金会与中华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自护教育进校园的活动,课程涵盖从交通安全、居家安全到各种与儿童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上海地区派了4名青英荟成员去北京参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培训,35岁的刘刚也是其中之一。
刘刚是2012年才加入安利的,此前他在家“宅”了8年,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 “平时我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不和别人说话,每天和太太说话不超过5句,和母亲说话不超过10句……”
刘刚是知青子女,2006年父亲因病去世,2012年母亲又罹患癌症。以前刘刚的饮食起居完全由母亲一手包办,而他自己只顾打游戏。母亲患病后,身为独子的刘刚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职责,“在那半年时间里,我尽心尽力照顾母亲,眼看着一条生命即将逝去,我开始懂得了责任”。母亲去世后,刘刚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同时也为了逃避丧母之痛,他正式加入安利的营销团队。
加入安利一年多,刘刚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各种公益活动,从爱心夏令营、阳光成长计划、和儿福院孤残儿童共度新年,到“青英护苗”,他欣然做起“孩子王”:“我发觉安利做公益不是作秀,也不是做个一两次,而是长期坚持、随手公益。”
对刘刚来说,做了志愿者后,最大感受是自己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自信倍增,“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快乐,就像变了一个人,这种感觉实在太棒了!”通过公益活动这样一个窗口,原先“与世隔绝”的宅男又重新融入社会,并且发光发热。随着参加公益活动越来越频繁,刘刚有了许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和奥运冠军合影,第一次在几万名观众面前上台表演舞蹈……
做公益已经“上瘾”的刘刚觉得,仅仅参加公司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还意犹未尽,他和安利小伙伴们还自发地在社区里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上门慰问高龄孤老、为社区的中老年人讲授营养知识,带领社区孩子做游戏等。
今年3月赴京参加“青英护苗”培训回来后,刘刚和安利小伙伴们多次前往奉贤福祉小学,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80多名来沪青少年传授安全自护知识。刘刚发现,和他一起做公益的小伙伴们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也有不少大学毕业生,是新生代安利营销人员的典型。
“在我看来,安利不仅是卖产品的,更是在传播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刘刚强调,“没有安利的公益活动,就没有现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