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职业倦怠
  
  近年来,“职业倦怠”研究从助人行业延伸到了教学领域,逐渐引起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日益感受到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教师逐渐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并日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患有职业倦怠的教师主要表现在:一是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二是人格的解体。三是较低的成就感。
  教师的这种“倦怠的感受正在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们——教师们已在逐渐地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1]。因此,深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真正从本源处采取有效的方式,设法减低教师倦怠感的程度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自我效能感: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机制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念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班杜拉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自我信念决定了人们的行为表现。尽管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理解前后有所变化,但基本的含义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功地实施达到目标所需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而不是行为本身或能力本身,但这种认识会影响一个人内在或外在的行为表现。
  
  自我效能感的性质
  
  1.主体性
  自我效能感是主体对自身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是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和评估。它在主体自身行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决定主体的行为和环境的选择、行为的坚持性、行为的努力程度以及行为成就。所以,对自己评价高的人倾向于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并将行动坚持下去直至取得期望结果,即使面对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多重角色及挑战,认为自己能够做好的教师会积极地采取行动,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2.认知性
  与主体能力相关的评价信息无论是亲身经历的、替代的、说服的,本身并不具有特殊意义。只有经过主体的思考、加工才有启迪作用,只有经过主体的选择、比较、组织和整合才能形成自我效能感。因而,具有认知性质。
  3.动机性
  自我效能感也具有动机作用的性质。个体认为自己能做好的活动,必然会增强开展该活动的动机。如果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性,那么就不会从事这种活动,同时,还会影响在活动进行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在面临困难时坚持时间的长短。
  4.情绪性
  自我效能感高低受个体情绪的影响,而且,反过来也影响着个体处理事情的情绪状态。个体的无效能感会引发其焦虑和恐惧。威胁不是情境的固有属性,而是源于对自己应对能力的知觉中潜在的伤害性匹配。所以,当感到自己无法或者不能很好的控制环境时,就会产生焦虑;相反,如果能够游刃有余处理所处的环境,就会产生一种胜任感、成就感。
  5.个体性与集体性
  自我效能感有个体和集体之分。集体效能是个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属性。它不是个体效能的简单总和,但以个体效能相似的作用方式影响着群体的行为选择、目标的设定、行为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等。如果集体感到无力去做某活动,那么就会传递出集体无能感,还会渗透到集体的其他方面。
  
  实证研究
  
  荷兰学者Will J. G. Evers 等在2002年做了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2],他们选择了以荷兰正在进行的一项新的教育改革体系为背景,该项革新是在中学建立起Study-home系统,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对他们自己的发展负起责任。面对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感受到了一种压力。面对这样的情境,教师不同的观念和态度就会给教师带来不一样的体验。研究结果显示,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去个性化和情感枯竭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个人成就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对改革的态度越消极,越多地遭受去个性化和情感枯竭,个人成就维度得分越低。Allinder (1994)的研究显示,那些拥有较强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对改革前和改革中均持积极态度,相比那些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很少有倦怠感。
  沈杰、郑全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3],从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台州市共选取六所中学273名中学教师为被试,考察了教师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发现,教师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成就感维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刘晓明从长春市选取中小学各三所[4],以199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典型相关研究的方法考察了教学效能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低,则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维度的程度越严重;教学效能对其职业倦怠具有调节作用。
  从以上国外与国内的调查研究显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其职业倦怠有着紧密的联系,自我效能高的教师较少有职业倦怠,所以,要减缓职业倦怠就必然要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与外部因素相比,主观因素则是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关键。本文就从教师本人的角度提出两个策略。
  1.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为红烛照人寰”。这些古今名言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植入到一些教师的心中,成为他们教育行为的座右铭。这种观念赋予了教师角色过高的标准,忽略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价值和需要。在实践中,这种过高的标准给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面,激发了教师前进的动力,但当这种标准在教师的努力过程中变成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的时候,教师的热情、希望都逐渐销蚀,变得悲观,失去了奋斗的力量。正如奎内思所说,许多人对工作的期望是不现实的,因此,容易产生幻想破灭和倦怠。教师的这种情感是可以传染的,当教师变得不再充满激情、不再充满活力,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事实上,教师的这种倦怠已对教育环境产生了污染。因此,美国学者德沃肯 (Dworkin,1987年)慨叹:“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5]
  因而,去掉教师职业神圣而光荣的一面,正确地认识教师职业、教师角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是一个人而不是神,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学生的一些问题不是教师单枪匹马就可以解决的。布劳克认为,妄想的、易怒的、不切实际的、愿意奉献的教师容易出现倦怠的症状。具有正确的清醒地自我意识,悦纳自己,认同自己教师的身份,坦然接受现实发展对自己的要求,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自己是否是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如果是,就要注意改变自己的不良人格特征,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同时要理性的看待教师的这种倦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出现倦怠是正常的现象,关键是要进行客观地思考分析自己工作的不足,以消除这种倦怠感,而不是一味的消沉。
  2.教师的归因方式
  韦纳(B.Weiner)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每一个维度对自我效能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则会产生消极的、甚至绝望的情绪,就会产生无助感,降低自我效能感。所以,教师的归因方式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即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对自己的职业倦怠的减低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苏素美.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怠”之探讨[J].教育资料文摘,1995(3).
  [2]马利文,陈会昌.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http://www.chenhc.com/phparticle/article.php/163/10.
  [3]沈杰,郑全全.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
  [4]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
  [5] 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论文研究来源于国家863项目(No.2006AA042248)“低电压驱动水中多功能微型仿生机器人系统研究”。在本项目中,使用水下潜器AUV(Autonomous Undewrater Vehicle)完成运送和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大学时代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是心理断奶的关键期。心理断奶意味着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联系上的“脐带”,构建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大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对现实的失望  大学生往往对大学生活期望过高,可现实生活与理想中的图景相去甚远。某些学生在理想的学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perceived 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某一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1]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并构成他二十几年来的全部学术兴趣的核心。[2]有关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很多,但多数都集中在教育领域,探讨学生及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