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取舍与议题开展(上)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题的开展,是跟文献取舍共始终的。从文献的鉴定、征引,到成说的可否斟酌、到立说的依违述作,到探论的择精语详,在在面对选择与取舍。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对很多文献,只要够认真,够努力,想要多少数据,都可以从网络上找得到。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怎样做取舍,哪些要?哪些不要?趋避取舍之际,大抵是以问题意识为依归。取舍,攸关眼界识见,更关乎学养和裁断。
  一、 方法论的三大任务
  无论治学或写作,都必须讲究方法论。方法正确,可以爱日省力,效率昭著。假如方法偏差,甚或昧于方法,将会事倍功半,陷于迷思。劳思光提示治学的方法论有三大任务,写作亦然:
  确定语词之义界,考察命题之真伪,达成推理之明确,为方法论之三大任务。(劳思光《思想方法五讲》第二、第三讲)
  台湾大学文学院前院长侯健,翻译《柏拉图理想国》,《译者序》谈到“苏格拉底的坚持”:发言者所用的一般名词,一定要“先加严格的界说”,犹如孔子的正名。西方治学的特色,就是从这里起源的。他说:
  柏拉图理想国(Plato and Politeia Republics)中,采对话体,行辩證法,苏格拉底坚持:发言者一定要把所用的一般名词(general terms),也就是抽象观念如是非、善恶、专制、民主一类的字眼,先加严格的界说,或者说是如孔子所要求的正名,俾能对这类名词,在事先获致共同的理解,以免各说各话,葫芦丝瓜,缠绕不休。他是绝不肯接受诐辞遁辞的。这种抽丝剥茧,着眼大,而下手小的辩法,正是西方治学的特色。(侯健译《柏拉图理想国·译者序》,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
  发言,行文涉及抽象观念,像是非、善恶、专制、民主等等;专业术语,如风格、创意、传播、接受等等,都得“先加严格的界说”,事先获得共识,就可以避免自由解读,各说各话。东方谈思想,谈哲学,深受西方影响;而西方哲学之源头活水,则是对话录理想国。劳思光《思想方法五讲》,大谈方法论,首提“确定语词的义界”,不仅言之有据,而且理所当然。严羽《沧浪诗话》开宗明义称“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很有启示性。
  讨论问题,通常会牵涉到学术术语,譬如谈到文学,会提到风格,就要对“风格”两个字做一个界定。风格是什么?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风格,诗有诗的风格,词有词的风格,古文有古文的风格,小说有小说的风格,就算同样是诗歌,绝句、律诗、古诗,彼此风格也不一样。另外,不同的作者,也会有不同的风格。就算同一个作者,青年、壮年、晚年的风格也不一样。还有学派,不同学派有不同学派的风格,不同地方有不同风格,譬如浙东、浙西、桐城、扬州。可见风格的指涉,包括文体、作者、学派、地理等等内涵。可以单指其一,也可能指涉多元。所以,到底所谓的风格指什么?要先作一个界定,才不会引发认知争议。确定语词的义界,中文学界向来很忽略,研讨会中经常被提出来检讨。讨论学术,态度如此含糊,的确要不得!假如想研究某某人的文学风格,如果连“风格”语词的义界,作者都搞不清楚,那举例说明会精确吗?举例面向会没有遗漏吗?举例说明有所遗漏,那章节安排会完备无缺吗?这都是有关系的。所以首先要对涉及的语词,作一个界定。譬如研究《春秋》书法,“属辞比事”既是诠释解读的一大利器,就要对什么是“属辞”,什么是“比事”,加在一起又是什么意思?要弄个一清二楚。因为这是小问题,大关键。不弄清楚,底下的举例、论证、推拓都会有问题。所以,方法论的第一大任务,就是确定语词的义界。很多在研讨会产生的争议,就是你我的想法不一致,譬如谈到唐诗的特色,你和我认知的不一样,拿你的尺度看我的论文,就会不对。诚如孔子所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讨论问题之前,为语词,尤其是专业术语下一个定义,将是当务之急。
  第二,考察命题的真伪。设定的命题,不可以是个假议题,事实上不存在,不能成立,那论述将如浮沙建塔,徒劳无功。譬如深信《左传》为东汉刘歆所伪作,那么,印证到很多文献,就会左支右绌,不能圆融通达。如《左传》所载天文学文献,如日食、彗星、流星雨、地震之精确,若非身经目历,无由推想。战国出土文献无数,作为二重证据,多以《左传》为上古史可资征信之“信史”,可以知之。征存文献,当先确定真伪;若作者为伪,时代为伪,内容为伪,则当扬弃不用,以免影响推论的合理,命题的真确。论著引用的文献,到底可靠不可靠?有所谓的古书真伪的考辨,这在清朝乾嘉以来到近代学者,都做了不少的研究功夫。哪些书确定是伪书,哪些书确定是后人所编造的,必须要了解清楚,否则将影响成果的信度。譬如研究汉代的学术,却拿六朝唐代以后才编纂而成的书,要来证明汉代的学术问题,这就缺乏说服力,而且弄错了。所以,引用文献本身,要确定真实可靠。考辨功夫,不必为了某个研究课题,就要投入,大可发挥“借用与连结”的功能。譬如研究《史记》,哪些是褚少孙补的篇章,哪些是司马迁、司马谈写的,难道要为了研究《史记》,再去研究一遍吗?不必,因为这些研究成果,老早有很多人写了,一本一本的论文成果已出版,有的在网路上找得到,有的图书馆查得到,只要你认真,多花时间,可以借镜别人的研究成果,用简单扼要的几句话写出来,后面加上注释,引用的文献真伪,就解决了。也许别人论点未必可靠,但有了注释,注释写明是谁说的,哪本书说的,由他负责,只要交代清楚就可以了。
  第三,要达成推理的明确。台湾的教育,大概二十年来,通识课程里面,并没有很多老师去教导逻辑学,或者是逻辑的推演,怎么让我们的论辩比较正确,而不会错误。既然学校没开这个课,只好自力救济,自己去读一些逻辑学、理则学的书,可以有助于推理方面比较明白、正确。完成一部专著,一本博士论文,通常旷日废时,前后时间拖得很长,少则三四年,多则八九年。首尾间隔如此辽阔,断断续续写作,很有可能衍生前后论点纷歧、观点不一的问题。达成推理的明确,是一种温馨的提示。写一篇论文,一般的同学大概花一个月左右,写一本硕士学位论文,可能要花一年两年甚至于更多到五年、六年。文科的博士论文,因为兼职关系,往往长达八九年。这一个事实,大家都很清楚。从开始写到完工,日升月恒,旷日废时,因为时间拉得很长,所以对问题的看法可能相左,认知成熟度也会不同。研究伊始,会比较生疏,论点可能有问题;渐渐地,对这个问题投入很多时间、心力,这个问题的疑惑就解开了。于是形成前后论点不一致,甚至于自相矛盾。这怎么办呢?好办,当一篇论文写完以后,在脑筋最清楚的时候(通常是一大早睡醒之后),把写好的论文,从头到尾看上一遍、两遍、三遍,就会发现前后不一的地方,到底哪个比较对呢?通常后面推论的可能比较正确。最近才完成的篇章,因为已经投入很多心力,接触很多问题,掌握很多文献,写出来的论点应该比较成熟可靠。既然是同样一本书、一篇文章,在完成以后,得做后续的处理,把写出来的论点,自己化身为第三者,从严审查,看看里面有没有漏洞,有没有缺陷,有没有矛盾。这样的话,论文呈现出来,就比较可以达成推理的明白跟正确。   二、 材料取舍和文献筛选
  (一) 材料之取舍与征引,当鉴定真伪、分别主从,权衡重轻、斟酌生熟、厘析精粗、考察得失,而以有利于议题之佐证与发明为依归
  有关材料真伪的鉴定,已见上述,不赘。接下来第二步,要判断所用材料是主要还是次要。如果是主要的,最好做个记号。现在材料琳琅满目,更要做这功夫。读后认为重要的材料,特别编A的编号,A1、A2、A3。觉得还不错,有参考价值,就编成B,这样就很容易分出主次。重要的文本和佐证,必须重点强调,深入剖析,详尽讨论。至于次要的,聊备一说的,添枝加叶的,甚至可有可无的,不妨轻描淡写,简略交代就行。每个资料并非一样重要,没必要等量齐观。有些资料抄袭别人,没有独到创见,如果都看成一样,那代表缺乏识见。所以要分别主从、权衡重轻,这个涉及到学术眼光。
  只要博观厚积,就可以评断哪个有创见,哪个论说精辟完整。看得多,想得多,比较得多,自然养就判断力。至于斟酌生熟,对于材料取舍,尤其重要。生,就是陌生;熟,就是熟悉,眼熟、耳熟,就是人云亦云,欠缺新创。可贵的是陌生罕见,稀奇独特、有新鲜感的材料,这是必须要去掌握的。材料耳熟能详,表示论点未超越认知范围之外,犹如孙悟空的本领,未能跳脱如来佛的手掌心。材料眼熟、似曾相识,不是同行写过,就是自己读过,或者是学界发表过。材料未经人用过则新,立意未经人说过则新;唯有新颖独特,才具备参考价值,借镜意义。
  厘清精粗,更是筛选材料、决定征引与否的试金石。材料是精致还是粗糙,只要经过比较,就能够见出真章。有的精致细腻,鞭辟入里;有的粗枝大叶、空洞无物。考察每篇论文的优劣得失,鉴别论文的精粗高下,是征引文献的首发工程。很少有论文是十全十美的,除非是大师的著作。论文既然刊载在学报期刊,原则上都通过严审严评,都应有其心得和发明。研读过程,贵在集思广益,荟萃众长,视取法他人的优长为手段,为阶梯,而以能迸发创见,洗剥出心得、增益其所不能作目标,则为学日益。换言之,以参考文献作为发想的起始,研究的垫脚石,则学术开拓的空间极大;不以学界成果作为研究之终点,致力于重要、陌生问题之发掘;尽心于粗处、失处症结之改善,则容易生发新的学术生长点,而有独到创新的论著。
  这些真伪、主宾、重轻、生熟、精粗、得失,是我们看到材料时,要还是不要,要得多还是要得少的一种判断。由于文本的类别不一,论题的属性殊异,研究者的期待值不同,终极追求的层次亦判然有别。故征引材料的取舍斟酌,亦不一律。不过,异中求同,自有共识:材料质量要经过筛选,论文水平要经过鉴别。汰滓存精,择优借镜,这应该是共通的原则。千万不可随机取样,更不宜师心自用,轻率地将材料等量齐观,将所见数据通通采用。到头来精粗不分,鱼目混珠。这表示欠缺权衡与斟酌之能力。在还没有着手撰写论文之前,对于材料,就必须要下这些功夫。如此,才有利于论题的佐证和发明。
  (二) 前后、详略、晦明与取舍删改
  长江之水,后浪推着前浪;学术传承,后进追随前贤。就学术论著言,但见作品优劣,不在乎先贤后生。江山代有才人出,焉知来者不如今。两汉经学家讲究家法、师法,盲目遵从信奉。两宋经学家则創意诠释,新奇解读。其于“先儒之说”之依违取舍,颇有识见,值得参考。如程端学治《春秋本义》之自白:
  先儒之说,不敢妄加去取,必究其指归而取其所长:二家说同,则取其前说;前略后详,前晦后明,则取其后说。其或大段甚当,而一二句害理者,可删则删之;一二字害理者,可改则改之。(元程端学《春秋本义》卷首《春秋本义通论》)
  程端学为元朝的《春秋》学家,著有《春秋本义》一书。其《春秋本义通论》论《春秋》学材料之去取删改,对论文写作有启示作用。首提:“先儒之说,不敢妄加去取。”什么叫做“先儒之说”?写报告、写论文时,同行、老师、前辈比我们早一个月、或早几年发表论著,都可以视同“先儒之说”。研读“先儒之说”,不可随便任意去取。一定弄清楚这篇论著的核心主轴,重要归向,去取才会精准恰当。我们撷取优点、长处,扬弃缺失短处。严格说来,每一部著作都有缺失,不要只看到缺失,而要发掘优点、长处,所谓“必究其指归,而取其所长”。对于前说后说近似者,程端学提出取舍的原则是“二家说同,则取其前说”,这个提示很重要。两家说法很相似,究竟哪一篇是原创?大抵应考察论文发表,专著出版时间的先后。论文著作发表在前,就是所谓的前说,较有可能是孤明先发的“原创”。论著发表在后的,有可能是“随人说短长”的因袭;当然也有可能是踵事增华、后来居上的杰作。就算后来居上,“前说”的披荆斩棘,自我作古,开创之功也不容抹煞。学术探讨讲究“接着讲”,追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所以具备创意的“前说”,自是后说立论的基准,踵事增华的座标。所以,有时“后说”也有可取处,程端学指出:“前略后详,前晦后明,则取其后说。”如果早先出版的书或者论文,论述阐说比较简略;之后发表的、出版的写得比较详尽清楚,择优取详,就可参取后面的说法,这叫做后出转精。如果先前发表的论文著作写得隐晦不明,含糊其词,后来论著比较清楚明朗,当然就选取后者。
  至于大段落可取,局部字句可议,程端学亦提出删改商榷之道:“其或大段甚当,而一二句害理者,可删则删之;一二字害理者,可改则改之。”就害理而言,犹大醇与小疵,或删或改,可以两全其美。引用一段文章作讨论,可能一百个字以上,我们不能未加剪裁,一次就引一大段。有一两句说得没道理,无助于自圆其说,不该把它删除,而是用删节号回避掉。因为任何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毫无瑕疵。也许讲了十个观点,有七八个讲得非常好,就选取讲得好的观点,其他不好的或搁置,或删略。至于“一二字害理者,可改则改之”,所谓改,不止文字修饰而已,更重要的,应该是观点调整,提出异议。如果先贤论说“害理”,你提出补正修订,使之更加完善妥贴,此之谓匡谬补阙。端正视听,贡献不小,可以视同笔补造化。
  (作者单位: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凤凰出版社最新推出“名家精注精评本”丛书,全22种。本套丛书将目光投向中国文学史上耳熟能详的文学大家,精选他们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等优秀作品,并做必要的注释和适当的点评。编选者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注、评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雅俗共赏,帮助当代读者更好地品味传统经典。收书书目如下:  《曹操曹丕曹植集》《陶渊明集》《王维集》《李白集》《杜甫集》《韩愈集》《白居易集》
一  我爸并不是我亲爸,第一个不是,第二个也不是。对于我在这件事上的感受,我妈一直心怀忧虑。一方面她不告诉我谁是我爸,另一方面她又总想跟我谈谈。我跟她说行了,我不关心谁是我爸,既不爱他也不恨他,多么省事。  我这样说,她又不满意。  “你可真是个男的。”  从我记事起,她就常常这么说,好像我听不出来她骂我。  我的头顶上方,曾经是一座火车站。轨道耸立,并列,交缠,远离。巨大的穹顶之下,充盈和休憩被
我一手握方向盘,一手翻下遮阳板,出租车钻出三公里长的沿江高速隧道,光线顿时刺眼。恍惚间,我看见副驾驶座上,戴着白手套的薛维,摸出上学用的饭盒喝水,身前蛇皮口袋松开,又黑又硬的煤锹铁柄斜露出来。我下意识一踩脚刹,车身乱抖,握方向盘的左手微颤,断了四年的小指,愈合成半圆肉结,隐隐作痛。车随路转,沿江而行,两岸层层叠叠的墨绿柑橘树,截流多年的大江似一面巨镜,静水深流,恍如隔世。我吁了口气,右手指着远处山
杨文骢仅仅在人间生活了五十年,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和太多的人生起伏,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公正评价。长眠于安徽桐城龙头乡卅里铺平桥村的枫香岭,杨文骢的忠魂没有能够回到故乡贵阳,更期待着后学从历史传说的迷雾中认识真正的民族英雄。  杨文骢(1596—1646),字龙友,号山子,别署伯子,贵州贵阳人。人们对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杨文骢了解无多,论之几无。所以,他成了寂寞的民族英雄。而对于《桃花扇》中的杨龙友,人
实际上,艺术是某种发生在我身上的东西,就发生在那个瞬间。而世界看上去又变得崭新,被一种看不见的冲动推进。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卡塞尔的不逻辑》  玫瑰的维度  沈大成醒来时,手里握着一支玫瑰。  她努力回想着做了一个怎样的梦:梦里是否去了天堂并摘下了那朵花?还是因为握着那朵花所以做了那样一个梦?秋日晨光透过百叶窗,仿佛被碎纸机切割,在沈大成脸上投下宽度不均的纹影,像难以参破的条形码。她思忖
十月中旬,利群开车去接表妹和她男友。  路过总统府附近,柏油路两侧的蓝花楹已经盛放,紫色花串密密沉沉地悬挂在枝头,即便没有风,细碎的花瓣依旧在烈日下无声跌落。车仿佛开进一条下着雨的紫色隧道,明暗相接,没有尽头。  一切像是梦中景色。  照理说是看惯了,每年至少有一个月,开普敦像启动新滤镜,进入由蓝花楹笼罩的紫色氛围中。十年前第一次见,利群就被这种超现实的美给震住了,紫色的雨,连在电视上也没看到过,
公园的湖水干了,亭子和船都搁浅在枯荒的地里,就像躺在被时间劫掠过的身体上。入冬后,一切变得萧索。就如同眼前的日子,你说不上它是好是坏,但总是盼着赶快过去。  我印象中,就是在一个这樣的节令,父亲站在断墙后的石头上探过头去,他几乎把整个冬天的黄昏都消磨在这样的凝望里。仿佛墙外的世界是幸福的。他没能跨过那堵墙,所以,那时的种种不幸总像是一个预言。  后来他离开时,只打了个简单的包袱,头也没回。这急切的
为什么接受《小说界》的约稿?  接到编辑老师的约稿邀请时,我正坐在出租车上。编辑老师说,这次的主题是“纪念日”。车窗外是七月的都市,乌云压城。离别的闪电像天空的拉链,雨丢落下来,仅有几滴,但在我看来,足够撕心裂肺了。微信中编辑的话,恰好给这个日子提供了主题。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当时想的是,就写那天的事。几个月过后,我写这篇小说时,那个日子终于成为纪念,只能当作故事的底片。  这个虚幻的故事从
一  我常常觉得,这世上并没什么真正惊心动魄的事情。历史的一波三折,完全可以被拆解成更多的一波三折,最后渐趋于平。这是从几款不争气的理财产品中悟出的,将年化走势缩小了看,每日的跌跌涨涨算得了什么。我甚至敢说,人的生活也绝不像大多数传记或采访所呈现的那样,总有什么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什么不可逆的巨大影响。戏剧可以被提炼成两小时,活着不行,上天没空为谁勾描过于工整的曲线,你得一秒一秒地熬,迎头等着各种事
大厅里的广播说,今天的营业时间就要到了,美术馆即将关闭,请观众们合理安排时间,不要遗忘个人物品。可她还不肯走,就坐在那幅蓝色的抽象画的面前,已经一个小时了。主要是,她在哭。  很多人都发现我们了。她哭的声音不大,走近,你能看到她轻微抽泣。她没有挡住自己的脸,睁着眼睛看着墙,眼泪不断地往下掉,划过脸颊,在嘴角酒窝聚集,然后一起掉下来。我起初坐在她身旁玩手机,后来感到不对劲,就看着她。她丝毫不理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