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资源开发是有效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当前,不少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师抱怨教材没有农村味,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难度大,品德课不好教。其实不然,农村学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文化资源等等。笔者认为,农村小学品德老师应该立足农村,因“地”制宜,因“人”设课,努力利用农村的特点开发品德课程资源。
一、因“地”制宜——开发贴近农村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
1.利用“农家生活”开发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要活用教材,联系本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吸收到课程内容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例如,教学《爱是什么》时,我着重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面对农村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或农民工,大部分时间在田间劳动或外出打工,很少有时间精心地呵护孩子,也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他们付出的辛劳常常不被孩子们理解和尊重。我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引导学生将视野转移到父母的劳动中去,从侧面体会父爱和母爱。课前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和父母一起卖力地工作一天。实践好后,再返回课堂进行交流。有的孩子说:“我铲了一天草,好累哟!”有的孩子说:“我帮助爸爸施了一天肥,腰酸背痛。”还有的孩子说:“我干了一半,爸爸妈妈就让我休息了,我父母真好!”……通过实践,农村父母“夏顶骄阳,冬迎寒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动历历在目。此时,再对学生进行情感提升:“你们才干了一天就已经累得不行,可是你们的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这样工作,可见是何等的辛苦!但是由于父母的疼爱,同学们很少尝试,为什么呢?”通过讨论,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体会到了父母的爱是多么无私,多么伟大。学生懂得自己应用行动去报答父母的爱。通过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再引领学生更深地体会和认识这种亲情,所有的道德认识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建立在牢固的情感之上的,也由此自觉地萌生了孝敬父母这一道德行为的需要和愿望,真正实现了在情感基础上的知、情、意、行的教学效果。
2.利用“农村环境”开发课程资源
农村有着广阔的田野、绿色的植物、清澈的小河、清新的空气、唧唧的鸟鸣、淳朴的民风,这些都是城市无法比拟的。农村学生虽然身在其中,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很难体会到身边的环境之美。例如,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把课堂移到了田野里,和学生共同寻找春天。走出校门,迎着春风,我让学生比较春风与冬风的区别,体会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特点;走近田野,我让学生体会大地复苏“软绵绵”的含义;走进麦田,我让学生眺望远方,体会“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绿意;来到小路边,我帮学生认识野草、野菜;来到小河边,我让学生观察轻轻流动的河水,然后在天空中寻找美丽可爱的小燕子。活动期间,有的学生随手乱扔垃圾,我也不失时机地劝他拾起垃圾,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不知不觉一节课在快乐中结束了。回到教室,我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用彩笔把心中最美丽的春天画出来,然后进行全班展示。这次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锻炼了绘画能力,一举两得。
二、因“人”设课——开发满足农村儿童需要的课程资源
在农村品德与社会课中,教师应走进农村儿童的生活,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要,组织起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达成有效的教育目标。
1.开发符合农村儿童生活特点的课程资源
《我想要我能要》一课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中午要在旅游景点吃一顿午饭。你想购买哪些食品为自己准备一顿既经济又合理的午餐?算算这顿午餐共需多少钱。秋游这样的活动,城市儿童经常遇到,但农村儿童几乎没有。让农村儿童为秋游准备午餐,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外的事情。鉴于农村儿童的实际情况,我组织了一次“小鬼当家”活动:农忙开始了,爸爸妈妈真辛苦!你一定想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为他们买菜、做饭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你想准备哪些饭菜?怎样才能既经济又合理呢?算算这一天当家共需多少钱。这样的活动,贴近农村儿童生活,满足农村儿童需要,他们非常喜欢。
又如,教学《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我根据农村儿童的生活特点,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重点让学生认识农用灌溉渠、抵御洪水的大堤、耕田用的犁和耙、脱粒机、配电房等农村公用设施及其作用;通过一则因大堤遭到破坏而导致农业损失的案例,让学生体验农用公共设施缺乏或受损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农忙季节,农民们在公路上晒稻子、晒麦子在农村非常普遍。我引导学生通过“我为公路说说话”进行换位思考,产生移情作用,说真话,吐真情,树立公德意识。在情感和意识的驱动下,我又带领学生主动践行,走进农村社会,调查农村公用设施的保护情况,激励学生伸出双手,为保护农村公用设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采取智慧的方式为保护农村公用设施设计公益广告,想出“金点子”。这样的内容处理,更贴近农村儿童的现实生活,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和喜爱。
2. 开发符合农村儿童发展需求的课程资源
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主要目标应定位于促进农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了促进农村儿童的发展,对教材中原有的教学目标,必要时可以作出适当调整。
例如,《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特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依据这一目标,教材设置了看看我的家乡景、尝尝我的家乡菜、带点家乡土特产和办家乡小报四个活动。我在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时,不少学生兴致勃勃介绍家乡美景,但有一部分学生却认为家乡并不美。起初,我也很惊讶,但又一想,这可能是学生批判意识的萌芽,农村确实存在不美的地方。由此,我大胆突破课前的预设,组织了一场小辩论——“谁都说家乡美吗?”其中,反方举出了一些实例:雨天的泥路使他们上学极为不便,学校的条件比城市一般学校差,人们存在一些落后习俗……由此,我进一步思考:美学理论认为,美与人的需要密不可分,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因为不同的需要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正说明体验往往是因人而异的,价值观也常常是多元的。因此,我肯定了孩子们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并因势利导: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确实存在不美之处,但你感受到她这几年的变化了吗?怎样才能使她的不美之处变美呢?学生的讨论更热烈了。在参与活动“为家乡办小报”时,学生更是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增辟了一个为家乡发展献出“金点子”的创意栏。这样教,就在原来预设目标的基础上,又达成了新的目标:正确认识家乡,为家乡发展提建议。学生不但没有淡化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增强了对家乡的责任意识,同时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念也得到了发展。
“清风明月无本书,远山近水皆是课”。农村地区的品德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以敏锐的意识用心去寻找,就能开发出许多有用的课程资源。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品德课堂呈现出良好的深入发展局面。(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因“地”制宜——开发贴近农村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
1.利用“农家生活”开发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要活用教材,联系本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吸收到课程内容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例如,教学《爱是什么》时,我着重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面对农村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或农民工,大部分时间在田间劳动或外出打工,很少有时间精心地呵护孩子,也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他们付出的辛劳常常不被孩子们理解和尊重。我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引导学生将视野转移到父母的劳动中去,从侧面体会父爱和母爱。课前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和父母一起卖力地工作一天。实践好后,再返回课堂进行交流。有的孩子说:“我铲了一天草,好累哟!”有的孩子说:“我帮助爸爸施了一天肥,腰酸背痛。”还有的孩子说:“我干了一半,爸爸妈妈就让我休息了,我父母真好!”……通过实践,农村父母“夏顶骄阳,冬迎寒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动历历在目。此时,再对学生进行情感提升:“你们才干了一天就已经累得不行,可是你们的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这样工作,可见是何等的辛苦!但是由于父母的疼爱,同学们很少尝试,为什么呢?”通过讨论,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体会到了父母的爱是多么无私,多么伟大。学生懂得自己应用行动去报答父母的爱。通过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再引领学生更深地体会和认识这种亲情,所有的道德认识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建立在牢固的情感之上的,也由此自觉地萌生了孝敬父母这一道德行为的需要和愿望,真正实现了在情感基础上的知、情、意、行的教学效果。
2.利用“农村环境”开发课程资源
农村有着广阔的田野、绿色的植物、清澈的小河、清新的空气、唧唧的鸟鸣、淳朴的民风,这些都是城市无法比拟的。农村学生虽然身在其中,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很难体会到身边的环境之美。例如,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把课堂移到了田野里,和学生共同寻找春天。走出校门,迎着春风,我让学生比较春风与冬风的区别,体会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特点;走近田野,我让学生体会大地复苏“软绵绵”的含义;走进麦田,我让学生眺望远方,体会“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绿意;来到小路边,我帮学生认识野草、野菜;来到小河边,我让学生观察轻轻流动的河水,然后在天空中寻找美丽可爱的小燕子。活动期间,有的学生随手乱扔垃圾,我也不失时机地劝他拾起垃圾,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不知不觉一节课在快乐中结束了。回到教室,我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用彩笔把心中最美丽的春天画出来,然后进行全班展示。这次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锻炼了绘画能力,一举两得。
二、因“人”设课——开发满足农村儿童需要的课程资源
在农村品德与社会课中,教师应走进农村儿童的生活,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要,组织起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达成有效的教育目标。
1.开发符合农村儿童生活特点的课程资源
《我想要我能要》一课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中午要在旅游景点吃一顿午饭。你想购买哪些食品为自己准备一顿既经济又合理的午餐?算算这顿午餐共需多少钱。秋游这样的活动,城市儿童经常遇到,但农村儿童几乎没有。让农村儿童为秋游准备午餐,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外的事情。鉴于农村儿童的实际情况,我组织了一次“小鬼当家”活动:农忙开始了,爸爸妈妈真辛苦!你一定想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为他们买菜、做饭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你想准备哪些饭菜?怎样才能既经济又合理呢?算算这一天当家共需多少钱。这样的活动,贴近农村儿童生活,满足农村儿童需要,他们非常喜欢。
又如,教学《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我根据农村儿童的生活特点,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重点让学生认识农用灌溉渠、抵御洪水的大堤、耕田用的犁和耙、脱粒机、配电房等农村公用设施及其作用;通过一则因大堤遭到破坏而导致农业损失的案例,让学生体验农用公共设施缺乏或受损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农忙季节,农民们在公路上晒稻子、晒麦子在农村非常普遍。我引导学生通过“我为公路说说话”进行换位思考,产生移情作用,说真话,吐真情,树立公德意识。在情感和意识的驱动下,我又带领学生主动践行,走进农村社会,调查农村公用设施的保护情况,激励学生伸出双手,为保护农村公用设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采取智慧的方式为保护农村公用设施设计公益广告,想出“金点子”。这样的内容处理,更贴近农村儿童的现实生活,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和喜爱。
2. 开发符合农村儿童发展需求的课程资源
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主要目标应定位于促进农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了促进农村儿童的发展,对教材中原有的教学目标,必要时可以作出适当调整。
例如,《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特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依据这一目标,教材设置了看看我的家乡景、尝尝我的家乡菜、带点家乡土特产和办家乡小报四个活动。我在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时,不少学生兴致勃勃介绍家乡美景,但有一部分学生却认为家乡并不美。起初,我也很惊讶,但又一想,这可能是学生批判意识的萌芽,农村确实存在不美的地方。由此,我大胆突破课前的预设,组织了一场小辩论——“谁都说家乡美吗?”其中,反方举出了一些实例:雨天的泥路使他们上学极为不便,学校的条件比城市一般学校差,人们存在一些落后习俗……由此,我进一步思考:美学理论认为,美与人的需要密不可分,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因为不同的需要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正说明体验往往是因人而异的,价值观也常常是多元的。因此,我肯定了孩子们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并因势利导: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确实存在不美之处,但你感受到她这几年的变化了吗?怎样才能使她的不美之处变美呢?学生的讨论更热烈了。在参与活动“为家乡办小报”时,学生更是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增辟了一个为家乡发展献出“金点子”的创意栏。这样教,就在原来预设目标的基础上,又达成了新的目标:正确认识家乡,为家乡发展提建议。学生不但没有淡化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增强了对家乡的责任意识,同时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念也得到了发展。
“清风明月无本书,远山近水皆是课”。农村地区的品德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以敏锐的意识用心去寻找,就能开发出许多有用的课程资源。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品德课堂呈现出良好的深入发展局面。(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