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根本,阅读教学实际上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学生的个体阅读。”“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去构建文本的意义,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对文本的解读支离破碎,甚至以偏概全;对文本的理解浮光掠影,甚至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对文本的解读充斥了大量的课外资料,而忽视了文本本身的资源甚至脱离了文本本身。还表现在阅读过程中的本末倒置,如教师教学中不是先阅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教学参考资料等等。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笔者对如何解读文本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感受。
在阅读过程中不带任何现成的结论进行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先接触文本,而不是先去看参考书。应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接触鲜活的文本,让心灵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平静地倾听作者的叙述,让感受和认识在心里自然成长。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以读者的视角而不是以教师的视角进行阅读,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立体化阅读,立体化阅读就是指个性化解读和多元解读,也是指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阅读,而获得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对《曹刿论战》的教学过程中,对鲁庄公这一人物的解读,一般都认为鲁庄公只作为肉食者的代表,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谋略,在文本中只是作为曹刿的衬托人物,全文极力渲染他的“鄙”:“齐师伐我”,庄公不知如何应战,应战时不知何时鼓、何时弛,战胜后不知取胜的原因,最后的结论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才最愚蠢。
但如果从哲学的角度,用另一种视角看,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如果他只有刚愎自用的秉性,而没有察纳雅言的胸怀,曹刿即使有再多的谋略、再大的胆量,也不可能让鲁军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将要遇良才才能打胜仗,良才要遇明君才有用武之地,生活充满辩证法,文学作品是生活的真实反应。
再者,在阅读过程中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智慧地进行阅读教学,也就是让教师能深层次地、足够智慧地解读文本,例如在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就要抓住这篇文章的“文气”进行深层次解读。范仲淹能够写出像《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美文,完全借助于他的道德境界,但他不是从文章一开始就直奔主题的,因为古人认为:“深于文者,必敛气而蓄势”,哪怕你气再盛,也不可长驱直入,一泄无余,而应“鼓气以势壮为美,势不可以不息,不息则流宕而忘返——如川流不迅激必有徊伏透反,观之者不厌。”《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它的“气”很“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彪炳千古!但是,作者没有一吐为快,而是先“敛气”,从普通人的视觉——大家写滥了的“岳阳楼之大观”入笔,有意直入“死胡同”,借第一次“蓄势”回来再转入普通人的情感(这一次比之上一次可谓是洋洋洒洒,我们都认为这一次肯定要“登堂入室”了),然而又戛然而止,借此,作者又第二次“蓄势”,终于来了一个“嗟夫”,笔锋一转,尽破前题,这下子终于造成“悬河奔泄”之势,冲荡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叫做“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古人论画云:“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如果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道德的珠穆朗玛峰,那么前面普通人的所见、所感,不过是山腰的几朵云霞而已。这样的课堂就会让学生明了于个性化的解读方式,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
时代在进步,教材上选取的文章也在与时俱进,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与时俱进。初一课本中节选的课文《斑羚飞渡》最大的看点是:残忍的猎手将一大群斑羚逼到插翅难逃的悬崖上,企图集体屠杀,一网打尽。面临种族灭绝的危急时刻,老斑羚们用“飞渡”的办法将年轻斑翔安全运送到对岸山梁上;而自己坠崖身亡。毫无疑问,这篇作品写得血腥而暴力,但是老师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篇文章。《斑羚飞渡》能给中学生有益启示的地方,就是以一个特殊的视角,提出了尊重其他生灵这样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主题。
总之,语文教师要做到对文本的智慧解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寻求解读文本的新视角,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新理解。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视觉进行阅读,从而获得不同的理解,也可以借助于一些名家的解读来拓展自己的视野;
2. 寻求新的切入点解读文本。例如:从体裁上来说,像诗歌一类的文体,可抓住诗眼进行讲解;小说的解读则可抓住人物来讲解;童话的解读可借助它的丰富的想象;散文的解读应抓住文本的情路与感悟等发现文本解读的新问题,并通过问题解决形成自己教学的新思路,这样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品位和质量。
凡是成功的课堂,必须是智慧的教学。教师应重视对文本的解读。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笔者对如何解读文本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感受。
在阅读过程中不带任何现成的结论进行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先接触文本,而不是先去看参考书。应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接触鲜活的文本,让心灵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平静地倾听作者的叙述,让感受和认识在心里自然成长。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以读者的视角而不是以教师的视角进行阅读,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立体化阅读,立体化阅读就是指个性化解读和多元解读,也是指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阅读,而获得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对《曹刿论战》的教学过程中,对鲁庄公这一人物的解读,一般都认为鲁庄公只作为肉食者的代表,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谋略,在文本中只是作为曹刿的衬托人物,全文极力渲染他的“鄙”:“齐师伐我”,庄公不知如何应战,应战时不知何时鼓、何时弛,战胜后不知取胜的原因,最后的结论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才最愚蠢。
但如果从哲学的角度,用另一种视角看,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如果他只有刚愎自用的秉性,而没有察纳雅言的胸怀,曹刿即使有再多的谋略、再大的胆量,也不可能让鲁军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将要遇良才才能打胜仗,良才要遇明君才有用武之地,生活充满辩证法,文学作品是生活的真实反应。
再者,在阅读过程中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智慧地进行阅读教学,也就是让教师能深层次地、足够智慧地解读文本,例如在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就要抓住这篇文章的“文气”进行深层次解读。范仲淹能够写出像《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美文,完全借助于他的道德境界,但他不是从文章一开始就直奔主题的,因为古人认为:“深于文者,必敛气而蓄势”,哪怕你气再盛,也不可长驱直入,一泄无余,而应“鼓气以势壮为美,势不可以不息,不息则流宕而忘返——如川流不迅激必有徊伏透反,观之者不厌。”《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它的“气”很“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彪炳千古!但是,作者没有一吐为快,而是先“敛气”,从普通人的视觉——大家写滥了的“岳阳楼之大观”入笔,有意直入“死胡同”,借第一次“蓄势”回来再转入普通人的情感(这一次比之上一次可谓是洋洋洒洒,我们都认为这一次肯定要“登堂入室”了),然而又戛然而止,借此,作者又第二次“蓄势”,终于来了一个“嗟夫”,笔锋一转,尽破前题,这下子终于造成“悬河奔泄”之势,冲荡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叫做“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古人论画云:“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如果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道德的珠穆朗玛峰,那么前面普通人的所见、所感,不过是山腰的几朵云霞而已。这样的课堂就会让学生明了于个性化的解读方式,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
时代在进步,教材上选取的文章也在与时俱进,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与时俱进。初一课本中节选的课文《斑羚飞渡》最大的看点是:残忍的猎手将一大群斑羚逼到插翅难逃的悬崖上,企图集体屠杀,一网打尽。面临种族灭绝的危急时刻,老斑羚们用“飞渡”的办法将年轻斑翔安全运送到对岸山梁上;而自己坠崖身亡。毫无疑问,这篇作品写得血腥而暴力,但是老师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篇文章。《斑羚飞渡》能给中学生有益启示的地方,就是以一个特殊的视角,提出了尊重其他生灵这样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主题。
总之,语文教师要做到对文本的智慧解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寻求解读文本的新视角,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新理解。同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视觉进行阅读,从而获得不同的理解,也可以借助于一些名家的解读来拓展自己的视野;
2. 寻求新的切入点解读文本。例如:从体裁上来说,像诗歌一类的文体,可抓住诗眼进行讲解;小说的解读则可抓住人物来讲解;童话的解读可借助它的丰富的想象;散文的解读应抓住文本的情路与感悟等发现文本解读的新问题,并通过问题解决形成自己教学的新思路,这样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品位和质量。
凡是成功的课堂,必须是智慧的教学。教师应重视对文本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