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运用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特别是电化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信息技术作为学科重要辅助工具,对师生解决学科上的难点和重点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运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学的有效性,更多的体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高效地实施教学。而对于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传递知识和经验。所以把信息技术充分地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信息技术如何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的灵魂在课堂,教师的价值也在课堂。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回归课堂,立足课堂。”是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教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工具。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应该可以看作是一场战斗,要想取得胜利,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基础,而信息技术无疑会成为教师课堂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是好的,对教学有利的,能促进学生学习,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的,那么无论是什么样先进武器,我们都要用它,而且要用好它。
  教师要想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课堂上发挥的淋漓尽致,就得掌握用他的时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适时的为教学服务。由于学科的性质不同,可能课堂教学所达到的目的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的运用的时机有个准确的把握,以保证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效果是最佳的。我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出现在这样几个环节:首先,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为新课创设理想的情景,且学生对所要引入的知识有足够的兴趣,并且能够为以后的教学做最理想的铺垫,这是可以尝试使用;其次,为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而这样的教学环节用我们普通的教学手段解决起来困难,不形象、不直观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以借助这方面的力量;最后,为了对文本知识的延伸,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大致的概括,需要用到这样必要的手段。
  二、利用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上的整合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信息技术运用有个整体的认识,既上文提到的“整合点”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多媒体教学是我们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信息技术手段,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模拟各类情境,综合运用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概念,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但是,它毕竟是一种为解决教学服务的工具,它的应用往往是解决常规教学中的学生较难理解、不熟悉、缺少感性认识等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而这就对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这方面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还要明确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技能,为我所用,为所教学的内容更好的服务,而这才是最终的目的。这需要教师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去琢磨,在什么时间、情境下才能更好的完成信息技术的展示。
  在教学中,教师工作的难点往往出现在如何解决学科重难点的方法上,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但对于何种方法、何种有效地契机来为教学服务,缺少应有的经验,而这也不是简单的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的,虽说教师间的合作可能有所缓解,但毕竟不是教师本身所达到的。教师不能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适时地有针对性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而这一点,往往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对文本的预设上,既突出表现在备课的环节上。由于自身素质和客观原因,教师不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解决课堂的重难点的方法上就有局限性,即使教师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可能放弃。
  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点,我认为教师应该首先对文本透彻的了解,初步预订出应用信息技术与文本的结合处,同时也要求学校、社会或更多的专业人士尽可能为教师创造资源共享最有利的条件,成为帮助教师在时间和空间解决教学难题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如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今后的学习,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不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教学资源的再现,而应该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资源再现的综合利用,是一种更有效地教育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课堂上的外延,是课后与课堂上的互补,是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专业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而现阶段的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停留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演示,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教师为了不让学生影响自己的教学或其他原因,自己本身成了信息技术的拥有者,决策者,这与教学的客观规律是违背的。我们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有人的因素,就有不可预测性,课堂上总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利用媒体等条件精心设计环节,就因为学生突然生成的问题而被迫终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只具备了课,却忽略了重要的主体——学生。
  教师能不能用自己对待文本的思考,借助合理的手段去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也跟着动起来,让学生也参与到信息技术运用上来,可以通过有效地方式,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达到真正的师生互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在享受信息化的生活,那么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利用本身掌握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为教师今后的课堂有效教学提供可能。
  总之,时代的进步更应体现时代的教学,如何做到我们的教学与时俱进、自主创新,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振英,李志涛.英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个案研究[J].环球瞭望,2004,(11).
  [2]刘庆欢,吴丽芬.信息技术与师资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5).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发生较大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特色教育体系不断增加,学校硬件条件逐渐完善,现在我国初中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同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使教师能够高质量、高效率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表现力极强,可减轻教师教学压力。因此,我们必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期刊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即是说,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写作在阅读中绽放最美丽的花朵。  关键词:阅读;写作;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语文教体验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才能厚积薄发,达到所谓的“读书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的辉煌篇章。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的信心和自豪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带领学生学好古诗文,让中华经典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源远流长,让古诗词教学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提起古诗词教学,相信大家都有一个感受:这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最重要的问题,而自主学习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自主学习在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探究,创新学习精神。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胆质疑;思维能力;学习欲望  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最重要的问题,而自主学习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自主学习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作为必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课能否受学生欢迎,关键在教师。新课程教学提倡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将知识的传授与情操的陶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思想品德课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好课。  一、漫画导入,缓解教学氛围  在新课改下,对于传统的课堂导入方式,作为教师既要善
期刊
摘 要:“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与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成为学习伙伴,在研究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则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重在点拨、纠正和答疑解惑。因而课前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学习任务的布置,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及教学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知识构成的更新、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角色认同的转换,同时也促使教师主动学习先进教学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水平。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师;理念转变
期刊
摘 要:新课改促使我们寻求新的教学思路,转变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觉求异创新的意识。把握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新课改;营造氛围;因材施教;教学实验  一、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以在动画设计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从高校中枯燥的工匠式教学方式入手,提出了动画设计与美学思想需要融合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设计理念与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动画设计;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动画产业被全世界公认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兴文化业。动画产业的成长速度很快,对比其他产业来看,动画产业的发展周期相对比较短,而且具有很强的爆发性。动画产业因其自身特性,
期刊
人靠衣装马靠鞍,佳肴追求色香味俱全,人们总是力求让事物以美的形式出现。写文章自然也不例外。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对语言的这一精辟论述,强调了语言对文章的重要作用。郭沫若曾把作家的语言比作“雕塑家手里的软泥,画家手里的颜料”。优秀的文章总是伴随着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把物、事、人、理写得有血有肉、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精辟透彻。我们要让作文的语言尽情展示它的美:像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