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抱姆井
抱姆的傣语地名叫“卧猛”,意为有盐井的地方。抱姆位于景谷县城北43公里,凤山镇抱姆村。卤水产于抱姆河岸,用条石在河中砌筑盐田,分内外两圈,内为卤水,外为淡水。据史料记载:“抱姆井前系威远土知州私煎私卖,清雍正二年(1724年)设抱姆井盐课司大使,开井9区,试煎3年起课”。灶户领薪煎制方块盐,交官销售。后改煎锅盐,每灶设锅4~6口。雍正四年(1726年)在抱姆井建威远厅署。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威远厅由威远大寨迁到抱姆井。一时,抱姆井商业鼎盛,人丁兴旺,客商云集,兴盛绵延百余年,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座重要驿站。各路商人用骡马把锅盐从这里源源不断驮往景东、镇沅、澜沧、孟连、临沧及缅北山区。
香盐井
香盐的傣语地名叫“卧弄”,意为有大盐井的地方。位于景谷县城南16公里,芒赛矿区距香盐西北3公里,矿区出露卤泉10多处。石盐色体呈透镜状产出,长近2公里,宽约1公里,面积约2平方公里。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香盐附近芒窑,招商煎制方块盐。乾隆十六年(1751年)煎盐8471担(约504吨),嘉庆八年(1803年)额定煎盐9912担(约590吨)。嘉庆十三年(1808年)移至香盐。道光七年(1827年)因卤水短缩,实煎盐8914担(约532吨)。后由私人集资开斜井采矿石。接矿后按投资多少分摊为60个制盐丁份,1.5个丁份享有一条灶的制盐权,按班轮流领取矿卤制盐,以矿卤含盐比例交盐领取薪本。
磨黑井
磨黑为傣语,以“磨”为井,“黑”为盐,因产盐而闻名。磨黑镇历史悠久,茶马古道从镇内经过,是解放前边疆前往省城昆明乃至全国的十四个重要驿站之一。民国时期,各路马帮穿梭于磨黑古镇,巨商官贾、绅士为获取更大的利润,每天有四五百匹马帮出入于盐井,成了当时滇南地区的商业中心。
磨黑产盐,历史悠久。清雍正三年(1725年)开磨黑井,又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新开勐茄、木城、安乐井。同治七年(1868年)新开宝兴硐,民国时期继开胜利、复兴两硐。宝兴硐由当地豪绅集资开办、获矿后由政府发给投资者“丁份”,矿山为灶户私人所有,雇佣工人劳动。“丁份”可出租、买卖。1949年,磨黑井有“丁份”340担(公有46担,私有294担),公有“丁份”无公营灶,出租给私人经营。磨黑盐矿于1952年全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64年结束了木柴煎盐的历史,1966年开始二次蒸汽的真空制盐,磨黑盐矿全面实现机械化生产。
按板井
按板的制盐业始于雍正元年,至今有二百多年历史,在解放前就远近闻名,有“牛帮马帮日夜忙,人背肩挑销九州”的说法。1998年以前,按板一直是镇沅县的县城。据《续云南通志长篇》载:“由灶户将矿运领至盐房,储于矿仓,用小蔑箩将矿装满,置矿箩于泡矿塘内,注入清水,经过二十四小时后,即泡成卤”。又载:“窑灶长如石阶,每阶支锅一口,每灶门二眼、三眼不等,每一灶眼九阶、十阶、十一阶、十二阶不等。梅花灶,其形如梅花,支锅六口,中间安冷水锅一口,共七口,安灶门一个。”“卤水制成后,以木桶或大木瓢取之,注入大铁锅内,以柴火煎熬。经四十八小时,即结成三四寸厚之锅盐,灭火后,将未结实之盐矿铲去,用铲子由锅内取出,即成整口之锅盐矣。”
链接:
在澜沧江流域,从三叠纪到侏罗纪的漫长地质时期,多次地壳运动造成的海退和海侵作用,使大量盐质呈盐卤和盐岩状态沉积下来。据资料记载,人们曾在澜沧江及其支流兰坪河谷、沘江河谷、黑惠江河谷发现并发掘众多盐泉、盐矿。在澜沧江干流和支流上下,很早就出现了许多产盐的地方,例如在中上游地区著名的盐井就有喇鸡井、老姆井、高山井、诺邓井、石门井、大井、天耳井、师井、顺荡井、宝丰井、金泉井、白井、乔后井、弥沙井,在下游一带有磨黑井、按板井、香盐井、益香井、石膏井、勐野井等等。今天,仍有许多古老的盐井仍在汩汩不息地冒着盐泉。澜沧江流域的盐矿主要赋存于昌都-兰坪-思茅凹陷盆地或构造带中,北部昌都-兰坪盆地有西藏芒康县的盐井盐田,大理云龙诺邓井、大理洱源弥沙井和乔后井,怒江兰坪拉井,号称滇西四大盐井。南部景谷含盐带的回短、文卡、凤岗、香盐;整董含盐带的磨黑、整董。勐腊含盐带的磨歇、尚勇等。再往南部老挝万象和泰国沙空那空盆地等都有盐井分布。在绵延起伏的勐腊盆地,探明了一个规模十分巨大的石盐矿床,石盐保有储量七十四亿吨,远景储量可达二百五十多亿吨。如果按每人每年消耗食盐十二公斤计算, 探明储量即可供全国人口食用五百多年。
抱姆的傣语地名叫“卧猛”,意为有盐井的地方。抱姆位于景谷县城北43公里,凤山镇抱姆村。卤水产于抱姆河岸,用条石在河中砌筑盐田,分内外两圈,内为卤水,外为淡水。据史料记载:“抱姆井前系威远土知州私煎私卖,清雍正二年(1724年)设抱姆井盐课司大使,开井9区,试煎3年起课”。灶户领薪煎制方块盐,交官销售。后改煎锅盐,每灶设锅4~6口。雍正四年(1726年)在抱姆井建威远厅署。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威远厅由威远大寨迁到抱姆井。一时,抱姆井商业鼎盛,人丁兴旺,客商云集,兴盛绵延百余年,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座重要驿站。各路商人用骡马把锅盐从这里源源不断驮往景东、镇沅、澜沧、孟连、临沧及缅北山区。
香盐井
香盐的傣语地名叫“卧弄”,意为有大盐井的地方。位于景谷县城南16公里,芒赛矿区距香盐西北3公里,矿区出露卤泉10多处。石盐色体呈透镜状产出,长近2公里,宽约1公里,面积约2平方公里。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香盐附近芒窑,招商煎制方块盐。乾隆十六年(1751年)煎盐8471担(约504吨),嘉庆八年(1803年)额定煎盐9912担(约590吨)。嘉庆十三年(1808年)移至香盐。道光七年(1827年)因卤水短缩,实煎盐8914担(约532吨)。后由私人集资开斜井采矿石。接矿后按投资多少分摊为60个制盐丁份,1.5个丁份享有一条灶的制盐权,按班轮流领取矿卤制盐,以矿卤含盐比例交盐领取薪本。
磨黑井
磨黑为傣语,以“磨”为井,“黑”为盐,因产盐而闻名。磨黑镇历史悠久,茶马古道从镇内经过,是解放前边疆前往省城昆明乃至全国的十四个重要驿站之一。民国时期,各路马帮穿梭于磨黑古镇,巨商官贾、绅士为获取更大的利润,每天有四五百匹马帮出入于盐井,成了当时滇南地区的商业中心。
磨黑产盐,历史悠久。清雍正三年(1725年)开磨黑井,又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新开勐茄、木城、安乐井。同治七年(1868年)新开宝兴硐,民国时期继开胜利、复兴两硐。宝兴硐由当地豪绅集资开办、获矿后由政府发给投资者“丁份”,矿山为灶户私人所有,雇佣工人劳动。“丁份”可出租、买卖。1949年,磨黑井有“丁份”340担(公有46担,私有294担),公有“丁份”无公营灶,出租给私人经营。磨黑盐矿于1952年全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64年结束了木柴煎盐的历史,1966年开始二次蒸汽的真空制盐,磨黑盐矿全面实现机械化生产。
按板井
按板的制盐业始于雍正元年,至今有二百多年历史,在解放前就远近闻名,有“牛帮马帮日夜忙,人背肩挑销九州”的说法。1998年以前,按板一直是镇沅县的县城。据《续云南通志长篇》载:“由灶户将矿运领至盐房,储于矿仓,用小蔑箩将矿装满,置矿箩于泡矿塘内,注入清水,经过二十四小时后,即泡成卤”。又载:“窑灶长如石阶,每阶支锅一口,每灶门二眼、三眼不等,每一灶眼九阶、十阶、十一阶、十二阶不等。梅花灶,其形如梅花,支锅六口,中间安冷水锅一口,共七口,安灶门一个。”“卤水制成后,以木桶或大木瓢取之,注入大铁锅内,以柴火煎熬。经四十八小时,即结成三四寸厚之锅盐,灭火后,将未结实之盐矿铲去,用铲子由锅内取出,即成整口之锅盐矣。”
链接:
在澜沧江流域,从三叠纪到侏罗纪的漫长地质时期,多次地壳运动造成的海退和海侵作用,使大量盐质呈盐卤和盐岩状态沉积下来。据资料记载,人们曾在澜沧江及其支流兰坪河谷、沘江河谷、黑惠江河谷发现并发掘众多盐泉、盐矿。在澜沧江干流和支流上下,很早就出现了许多产盐的地方,例如在中上游地区著名的盐井就有喇鸡井、老姆井、高山井、诺邓井、石门井、大井、天耳井、师井、顺荡井、宝丰井、金泉井、白井、乔后井、弥沙井,在下游一带有磨黑井、按板井、香盐井、益香井、石膏井、勐野井等等。今天,仍有许多古老的盐井仍在汩汩不息地冒着盐泉。澜沧江流域的盐矿主要赋存于昌都-兰坪-思茅凹陷盆地或构造带中,北部昌都-兰坪盆地有西藏芒康县的盐井盐田,大理云龙诺邓井、大理洱源弥沙井和乔后井,怒江兰坪拉井,号称滇西四大盐井。南部景谷含盐带的回短、文卡、凤岗、香盐;整董含盐带的磨黑、整董。勐腊含盐带的磨歇、尚勇等。再往南部老挝万象和泰国沙空那空盆地等都有盐井分布。在绵延起伏的勐腊盆地,探明了一个规模十分巨大的石盐矿床,石盐保有储量七十四亿吨,远景储量可达二百五十多亿吨。如果按每人每年消耗食盐十二公斤计算, 探明储量即可供全国人口食用五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