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阳光还没来得及跃出横断山脉的雪峰,盐井的女人们就已经背上中午的食物,像被什么怪物追逐着一样,脚不着地地往澜沧江河谷里面奔。山坡小路陡峭得像立着的梯子,她们无法放慢脚步。就在澜沧江河床上的盐井经过一夜的积攒,盐水已经溢得深深的了。每个女人都想乘着太阳还未升起,暑气还未蒸腾,多往自家的盐池里背几桶盐水。等井里的盐水很快落下去,她们就可以将盐池里的盐水往各家的盐田上背,然后,就等着暴烈的阳光和峡谷里干热的风将水分蒸发掉、刮掉,然后,就可以收盐巴了。
不管我们向谁询问,位于西藏和云南交界处澜沧江河谷里的老人们一致认定,他们的祖先发现和经营西藏芒康的这一片盐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很久以前直到如今,这里就叫做“盐井”。地处横断山脉深山峡谷的藏东地区和云南西北部及川西高原远离藏北、青海的盐湖,交通极其险恶,大海更是遥不可及,周边附近没有任何食盐来源,因此盐井成为方圆数百里内唯一的产盐地,产量高,质量也好。我能想象不断地有人闻讯而来,就像那些穷愁潦倒而又极想发财的淘金者。于是一座村寨出现了,一个小镇出现了。
卓玛拉姆是道道地地的藏族名字,但她本人和她的家人都是纳西族。卓玛拉姆今年二十五岁,已经是两个女儿的母亲。她只是每天参与背盐水晒盐的几十个女人中的一个。她一天学都没有上过,也不会说一句汉话,一天到晚笑眯眯的,背着空桶返空走时,总喜欢撮着薄薄的嘴唇吹口哨,吹一些欢快的调子。许多背盐水的女人都会吹口哨,有的干脆会扬着嗓门唱上几句藏族民歌,歌声清亮,宛如山涧溪流在奔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什么原因,盐井的制盐工作几乎完全由女人来完成。各家的男人们只是在妇女们晒出小山一样的盐堆时,才赶着骡马来,将盐巴装袋上驮,运到盐井小镇的盐市上出售,再由盐贩子把盐巴卖到邻近的藏区。盐井出产的盐巴销往邻近昌都地区十几个县和云南的迪庆州,远处到达西藏林芝地区的察隅,四川甘孜州的巴塘、理塘和木里。
分布在江边的几口盐井,有的三四米深,有的深达五六米,要从木梯上爬下去汲水。井里随时都热气腾腾的,汩汩冒着温热的盐水。女人们分两组交换着背两眼最好的盐井水,其中一眼出水要慢一些。背干了盐水,她们会坐在井边休息一下,等盐水再冒出来,她们又接着背。她们在井下先用木桶舀进大半桶盐水,再用树皮瓢加满,在别人的帮助下提起沉重的水桶,用肚子将水桶顶到梯子上,再转身背到背上,从井下的陡梯往地面攀爬时,她们嘴里有节奏地发出“噻、噻、噻”的声音,以减轻背上的重量感。
在盐井附近,是一格格水泥砌就的盐水池子,为争取时间,女人们每天都是先尽量把盐池背满,等井水来不及出时,再将盐池里的盐水背到晒盐架上。
沿陡峭的江岸而上,就是一片片层层叠叠用木架子支撑起的盐田,一片片盐田之间以危险的简易栈道连通,我们空手上下都很艰难吃力。栈道两旁到处扔着背盐水女人们穿坏了的无数双胶鞋。盐田架上垫了土,又铺上细砂,细砂可以渗水,那样盐水就干的快了。日积月累,渗到架子下面的盐水都结成了长长的钟乳状的盐条。那些木架子盐田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有的刚倒入盐水,风吹水面,波光粼粼;有的水分已经蒸发,洁白的盐晶映着雪山夕阳,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有的还没来得及倒盐水,裸露着棕红色的台面,朴实无华。这些五彩斑斓的盐田与奔腾的江水,与江岸台地上的农田,与一株株浓郁的核桃树,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令人难忘。
每年三月到六月,澜沧江两岸桃花陆续开放的时候,盐井的女人们就开始了紧张忙碌的晒盐工作,这段时间因为阳光充足,风又大,澜沧江的水位处于枯水季节,所以盐水的品质最好,出盐率也高,当地盐民就把这段时间产的盐称为“桃花盐”。过了这段时间,雨季的雨水一下来,加之江水上涨,就很难晒出盐巴,即使搞出一些,质量也不是太好。等盐田里的水分慢慢干掉,一粒粒方形或菱形的盐结晶渐渐显现出来,就像影像在显影盆中出现那般神奇。女人们用木板仔细地将盐粒刮拢在一起,再撮到竹背箩里沥去剩下的水分,就是她们的辛劳所得——盐巴。
这些盐井女人一天最多可背一百多桶盐水,少的也能背个七八十桶。有的在盐池边上放一些小石子计算自己一天的工作量。她们一年有半年时间奔波在盐井和盐田之间。只有到雨季雨水太多的时候,或因为江水涨得太高,淹了盐井,这些女人才能歇工不干。干活时,她们每个人的木桶里都放一只桦树皮做的瓢,用来舀盐水,舀满一桶,就把瓢放在桶里压住盐水不溅,倾倒盐水时取出瓢,身子一歪便将盐水倒入池中或盐田里。
这些女人从十五六岁就开始背盐水,一直要干到四十五六岁,整个繁重的劳动伴随着她们的青春期和全部的生育时期。除了下雨,她们每天都得重复那沉重的劳动,一天在陡峭的山壁上上下奔波一百多趟,每天从家里到盐田,来回还得爬一个多小时的山路。
澜沧江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向南汹涌流淌,太阳天天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盐水变成了盐巴又变成了其他物质,盐井的女人们生来死去,换了一茬又一茬,她们仍然毫无怨言地从事着那繁重辛劳的生计,她们并没有满怀苦楚,笑容仍常常绽放在她们的脸上,清亮的歌声仍时时在盐池和盐架间回响。她们就像台地上的核桃树一样健康、生机勃勃,像那些盐粒一样饱满、纯洁。她们都知道,自己这么辛苦是为了自己的家,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她们似乎注定了只有这样的生活。所以她们心甘情愿。她们知足感恩,她们因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盐水而欢喜,尽管那盐水要以许多的汗水才能换得。
跟随着她们矫健的脚步,看着她们的笑容,我觉得,那结晶在盐巴里的阳光的味道、江水的味道、一丛丛野花野草的味道,还有那穿过山谷的风的味道,使她们陶醉其中,使她们在不知不觉中握住了生命的意义。
不管我们向谁询问,位于西藏和云南交界处澜沧江河谷里的老人们一致认定,他们的祖先发现和经营西藏芒康的这一片盐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很久以前直到如今,这里就叫做“盐井”。地处横断山脉深山峡谷的藏东地区和云南西北部及川西高原远离藏北、青海的盐湖,交通极其险恶,大海更是遥不可及,周边附近没有任何食盐来源,因此盐井成为方圆数百里内唯一的产盐地,产量高,质量也好。我能想象不断地有人闻讯而来,就像那些穷愁潦倒而又极想发财的淘金者。于是一座村寨出现了,一个小镇出现了。
卓玛拉姆是道道地地的藏族名字,但她本人和她的家人都是纳西族。卓玛拉姆今年二十五岁,已经是两个女儿的母亲。她只是每天参与背盐水晒盐的几十个女人中的一个。她一天学都没有上过,也不会说一句汉话,一天到晚笑眯眯的,背着空桶返空走时,总喜欢撮着薄薄的嘴唇吹口哨,吹一些欢快的调子。许多背盐水的女人都会吹口哨,有的干脆会扬着嗓门唱上几句藏族民歌,歌声清亮,宛如山涧溪流在奔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什么原因,盐井的制盐工作几乎完全由女人来完成。各家的男人们只是在妇女们晒出小山一样的盐堆时,才赶着骡马来,将盐巴装袋上驮,运到盐井小镇的盐市上出售,再由盐贩子把盐巴卖到邻近的藏区。盐井出产的盐巴销往邻近昌都地区十几个县和云南的迪庆州,远处到达西藏林芝地区的察隅,四川甘孜州的巴塘、理塘和木里。
分布在江边的几口盐井,有的三四米深,有的深达五六米,要从木梯上爬下去汲水。井里随时都热气腾腾的,汩汩冒着温热的盐水。女人们分两组交换着背两眼最好的盐井水,其中一眼出水要慢一些。背干了盐水,她们会坐在井边休息一下,等盐水再冒出来,她们又接着背。她们在井下先用木桶舀进大半桶盐水,再用树皮瓢加满,在别人的帮助下提起沉重的水桶,用肚子将水桶顶到梯子上,再转身背到背上,从井下的陡梯往地面攀爬时,她们嘴里有节奏地发出“噻、噻、噻”的声音,以减轻背上的重量感。
在盐井附近,是一格格水泥砌就的盐水池子,为争取时间,女人们每天都是先尽量把盐池背满,等井水来不及出时,再将盐池里的盐水背到晒盐架上。
沿陡峭的江岸而上,就是一片片层层叠叠用木架子支撑起的盐田,一片片盐田之间以危险的简易栈道连通,我们空手上下都很艰难吃力。栈道两旁到处扔着背盐水女人们穿坏了的无数双胶鞋。盐田架上垫了土,又铺上细砂,细砂可以渗水,那样盐水就干的快了。日积月累,渗到架子下面的盐水都结成了长长的钟乳状的盐条。那些木架子盐田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有的刚倒入盐水,风吹水面,波光粼粼;有的水分已经蒸发,洁白的盐晶映着雪山夕阳,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有的还没来得及倒盐水,裸露着棕红色的台面,朴实无华。这些五彩斑斓的盐田与奔腾的江水,与江岸台地上的农田,与一株株浓郁的核桃树,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令人难忘。
每年三月到六月,澜沧江两岸桃花陆续开放的时候,盐井的女人们就开始了紧张忙碌的晒盐工作,这段时间因为阳光充足,风又大,澜沧江的水位处于枯水季节,所以盐水的品质最好,出盐率也高,当地盐民就把这段时间产的盐称为“桃花盐”。过了这段时间,雨季的雨水一下来,加之江水上涨,就很难晒出盐巴,即使搞出一些,质量也不是太好。等盐田里的水分慢慢干掉,一粒粒方形或菱形的盐结晶渐渐显现出来,就像影像在显影盆中出现那般神奇。女人们用木板仔细地将盐粒刮拢在一起,再撮到竹背箩里沥去剩下的水分,就是她们的辛劳所得——盐巴。
这些盐井女人一天最多可背一百多桶盐水,少的也能背个七八十桶。有的在盐池边上放一些小石子计算自己一天的工作量。她们一年有半年时间奔波在盐井和盐田之间。只有到雨季雨水太多的时候,或因为江水涨得太高,淹了盐井,这些女人才能歇工不干。干活时,她们每个人的木桶里都放一只桦树皮做的瓢,用来舀盐水,舀满一桶,就把瓢放在桶里压住盐水不溅,倾倒盐水时取出瓢,身子一歪便将盐水倒入池中或盐田里。
这些女人从十五六岁就开始背盐水,一直要干到四十五六岁,整个繁重的劳动伴随着她们的青春期和全部的生育时期。除了下雨,她们每天都得重复那沉重的劳动,一天在陡峭的山壁上上下奔波一百多趟,每天从家里到盐田,来回还得爬一个多小时的山路。
澜沧江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向南汹涌流淌,太阳天天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盐水变成了盐巴又变成了其他物质,盐井的女人们生来死去,换了一茬又一茬,她们仍然毫无怨言地从事着那繁重辛劳的生计,她们并没有满怀苦楚,笑容仍常常绽放在她们的脸上,清亮的歌声仍时时在盐池和盐架间回响。她们就像台地上的核桃树一样健康、生机勃勃,像那些盐粒一样饱满、纯洁。她们都知道,自己这么辛苦是为了自己的家,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她们似乎注定了只有这样的生活。所以她们心甘情愿。她们知足感恩,她们因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盐水而欢喜,尽管那盐水要以许多的汗水才能换得。
跟随着她们矫健的脚步,看着她们的笑容,我觉得,那结晶在盐巴里的阳光的味道、江水的味道、一丛丛野花野草的味道,还有那穿过山谷的风的味道,使她们陶醉其中,使她们在不知不觉中握住了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