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一次听课过程为契机,反思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展学生智力,就必须研究和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即以教师的“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
【关键词】创新教育 生本理念 智力潜能
这是一节校级公开课,执教的是一位青年教师,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整个教学过程严格按连云港市教研室规定的“三案六环节”进行。教师的语言优美准确而具有感染力,有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的图片相伴,学生的参与也是积极的。
在简短的导语以后,老师要求学生先自读课文,对于有疑问的字词,可以查字典、词典。然后分组交流展示对“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有生字注音,有词语解释,还有一个思考题“红军在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读书是认真的,交流展示过程也是积极、活跃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指导者”的作用,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在交流展示中,老师竭尽全力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有学生说:“红军走路难,他们走的是极陡峭的一尺多宽的山路”。
有学生说:“红军睡觉难,他们晚上只能在一尺多宽的山路上睡觉,且路上都是不平的石头”。
有学生说:“红军吃饭难,他们缺少粮食,且没有多少时间来吃,要急着赶路”。
有学生说:“红军处境难,他们一边要赶路,一边还要和敌人作战”。
应该说学生的分析是到位的,且能联系课文的有关段落。但是,有一个学生提出“不能得到沿途群众的理解,也是红军刚开始长征时遇到的困难。因为课文开头写到了红军经过的时候,那个瑶民家的男人躲了起来,只有女人还留在家里,这说明当时的老百姓还不知道红军是什么样的队伍,共产党是什么样的人,当然就不会支持红军,帮助红军。”
听了以后我的心头一亮,这篇课文我已教了几遍,却一直没注意这个问题,也没有学生向我提过。上课的老师可能也没有料到学生的这个问题,先是一怔,然后从容的回答“这个同学读书很认真,也善于动脑筋,很好!有没有其他的同学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谁来和他讨论一下?”在短暂的冷场以后,老师启发道:“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是否也可以归纳到处境难的范畴?”很多学生都答道:“可以!”
我很欣赏老师的从容镇定和教学机智,也能看出老师对学生是尊重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那个学生说的难道没有道理吗?为什么一定要把纳入到“处境难”的范畴?
在合作探究的环节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欣赏文章的那些语句,说说你欣赏的理由。”同学们的讨论是积极的、踊跃的,有学生提到了文中的一组排比句:“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理由是:“这一组句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红军战士在夜宿山路时的感受,突出了他们不畏惧任何困难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也有学生提出这里的“呜咽”是形容“凄切的水声”(课本注释),是否和表现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全文的感情基调不一致。老师很高兴,问有哪个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学生举手,老师就要求学生当场查词典,说:“这个词通常情况下有两个义项,可是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还不能仅靠词典,汉语的很多词在独特的语境中,有它的语境义,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文章来理解它的意思,这里的‘呜咽’应该是形容‘水声的断断续续’。”看来老师事先对这个“呜咽”是作了一番准备的,当学生无助时,自己就倾囊而授,这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吗?
纵观这些环节,我不禁想问课堂上要解决的是学生思考的东西,还是老师备出来的东西?老师看似把问的权利、学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但却希望学生提的问题正好是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如果不是,老师就会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加以强调,或者强行把学生拉到自己思维的轨道上来,学生就像孙悟空,永远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这正如教育界常用的一句话: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先有一桶水。后来又有人说,最好是一桶引之不绝,长流常新的活水。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将学生当成了等待装东西的容器,学生再怎么“探究”,也跳不出老师的一桶水。这和新课程的“生本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那教师需要怎样的“一桶水”呢?教师会“倒水”,还不能说是一个称职的好教师。因为即使教师倒水得法,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要一杯纯净水、一杯矿物质水、一杯富氧水、一杯可乐……的需求。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一桶水”,引出学生的涓涓细流,甚至是滔滔江水。前者重在“给”,而后者重在“引”。两者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不然就难以胜任其职,乃至会误人子弟。
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必须树立新的育人观,研究育人的新途径。以前,教师把“传道、授业、解惑”,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本分之事,而今我们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们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抄袭。”特别是我们正处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更需要学校培养出大量的、能打破常规的、能探索和运用新方法的创造型人才。才人的创造力是智力发展的最高标志,创造性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所以教师要发展学生智力,就必须研究和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要求教师必须着眼于“引法”,研究怎样引,把教育的兴奋点转移到学法指导上来。变“给”为“引”,就必须变“讲”堂为“学”堂,变老师主演下的独角戏为老师主导下的师生双边活动,变教法研究为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变授鱼为授渔,变要你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一个善于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品质;不仅倒给学生以“水”,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汲水”的本领。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就是说教法源于学法,教法要为学法服务。”教师教给学生“汲”水本领的关键,就是采取“开源”的教学方法,开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之源。源头一旦开通,知识的泉水便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心田。一个合格的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真理,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水”,汲取“水”,变被动地接受教育为主动地去学知识。总之,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总结、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人们常说,本事是练出来的。课堂上要把教师的讲,转化为学生的练,让学生通过练获取知识。因此,我们要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统一起来。要探索出与学法相适应的教法,与学法相配合的教法,真正在教学中体现出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
用“一杯水”引出“一桶水”,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探索学习规律上下功夫。学生有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就为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引出更多的“水”提供了必要的渠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第四中学。
【关键词】创新教育 生本理念 智力潜能
这是一节校级公开课,执教的是一位青年教师,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整个教学过程严格按连云港市教研室规定的“三案六环节”进行。教师的语言优美准确而具有感染力,有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的图片相伴,学生的参与也是积极的。
在简短的导语以后,老师要求学生先自读课文,对于有疑问的字词,可以查字典、词典。然后分组交流展示对“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有生字注音,有词语解释,还有一个思考题“红军在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读书是认真的,交流展示过程也是积极、活跃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指导者”的作用,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在交流展示中,老师竭尽全力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有学生说:“红军走路难,他们走的是极陡峭的一尺多宽的山路”。
有学生说:“红军睡觉难,他们晚上只能在一尺多宽的山路上睡觉,且路上都是不平的石头”。
有学生说:“红军吃饭难,他们缺少粮食,且没有多少时间来吃,要急着赶路”。
有学生说:“红军处境难,他们一边要赶路,一边还要和敌人作战”。
应该说学生的分析是到位的,且能联系课文的有关段落。但是,有一个学生提出“不能得到沿途群众的理解,也是红军刚开始长征时遇到的困难。因为课文开头写到了红军经过的时候,那个瑶民家的男人躲了起来,只有女人还留在家里,这说明当时的老百姓还不知道红军是什么样的队伍,共产党是什么样的人,当然就不会支持红军,帮助红军。”
听了以后我的心头一亮,这篇课文我已教了几遍,却一直没注意这个问题,也没有学生向我提过。上课的老师可能也没有料到学生的这个问题,先是一怔,然后从容的回答“这个同学读书很认真,也善于动脑筋,很好!有没有其他的同学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谁来和他讨论一下?”在短暂的冷场以后,老师启发道:“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是否也可以归纳到处境难的范畴?”很多学生都答道:“可以!”
我很欣赏老师的从容镇定和教学机智,也能看出老师对学生是尊重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那个学生说的难道没有道理吗?为什么一定要把纳入到“处境难”的范畴?
在合作探究的环节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欣赏文章的那些语句,说说你欣赏的理由。”同学们的讨论是积极的、踊跃的,有学生提到了文中的一组排比句:“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理由是:“这一组句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红军战士在夜宿山路时的感受,突出了他们不畏惧任何困难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也有学生提出这里的“呜咽”是形容“凄切的水声”(课本注释),是否和表现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全文的感情基调不一致。老师很高兴,问有哪个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学生举手,老师就要求学生当场查词典,说:“这个词通常情况下有两个义项,可是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还不能仅靠词典,汉语的很多词在独特的语境中,有它的语境义,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文章来理解它的意思,这里的‘呜咽’应该是形容‘水声的断断续续’。”看来老师事先对这个“呜咽”是作了一番准备的,当学生无助时,自己就倾囊而授,这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吗?
纵观这些环节,我不禁想问课堂上要解决的是学生思考的东西,还是老师备出来的东西?老师看似把问的权利、学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但却希望学生提的问题正好是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如果不是,老师就会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加以强调,或者强行把学生拉到自己思维的轨道上来,学生就像孙悟空,永远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这正如教育界常用的一句话: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先有一桶水。后来又有人说,最好是一桶引之不绝,长流常新的活水。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将学生当成了等待装东西的容器,学生再怎么“探究”,也跳不出老师的一桶水。这和新课程的“生本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那教师需要怎样的“一桶水”呢?教师会“倒水”,还不能说是一个称职的好教师。因为即使教师倒水得法,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要一杯纯净水、一杯矿物质水、一杯富氧水、一杯可乐……的需求。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一桶水”,引出学生的涓涓细流,甚至是滔滔江水。前者重在“给”,而后者重在“引”。两者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不然就难以胜任其职,乃至会误人子弟。
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必须树立新的育人观,研究育人的新途径。以前,教师把“传道、授业、解惑”,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本分之事,而今我们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们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抄袭。”特别是我们正处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更需要学校培养出大量的、能打破常规的、能探索和运用新方法的创造型人才。才人的创造力是智力发展的最高标志,创造性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所以教师要发展学生智力,就必须研究和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要求教师必须着眼于“引法”,研究怎样引,把教育的兴奋点转移到学法指导上来。变“给”为“引”,就必须变“讲”堂为“学”堂,变老师主演下的独角戏为老师主导下的师生双边活动,变教法研究为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变授鱼为授渔,变要你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一个善于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品质;不仅倒给学生以“水”,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汲水”的本领。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就是说教法源于学法,教法要为学法服务。”教师教给学生“汲”水本领的关键,就是采取“开源”的教学方法,开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之源。源头一旦开通,知识的泉水便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心田。一个合格的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真理,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水”,汲取“水”,变被动地接受教育为主动地去学知识。总之,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总结、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人们常说,本事是练出来的。课堂上要把教师的讲,转化为学生的练,让学生通过练获取知识。因此,我们要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统一起来。要探索出与学法相适应的教法,与学法相配合的教法,真正在教学中体现出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
用“一杯水”引出“一桶水”,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探索学习规律上下功夫。学生有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就为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引出更多的“水”提供了必要的渠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