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系列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创新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扩大系列课程知识范围,建设信息量大、工程实践性强的课程体系为思路,在保证基础、联系实际和体现先进的前提下构建了电工系列课程新体系,新课程体系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非电专业基础课和先进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PLC技术 基础课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038-01
  
  本世纪的一个特点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优秀人才的竞争,优秀人才是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即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素质教育真正的含义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优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课程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创新。
  
  1 电工系列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的依据
  “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等有关文件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魄力和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基础课为培养大学生各方面能力提供必要的前提,电工课程是非电专业学科基础课,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过于重视专业而忽略了基础课的教育;过于强调单门课程而忽略了各基础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过于重视理论课的教学而忽略了实验课的重要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只有通过系列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创新,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2 电工系列课程建设与创新的思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是培养科技人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的基石.先进科学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在“保证基础”、“联系实际”和“体现先进”前提下,用创新思路对电工系列课程进行整体优化,促进电工系列课程建设发展。以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线,结合电工电子新技术,扩大系列课程知识范围,建设信息量大、工程实践性强的课程体系,是电工系列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的思路。
  
  3 电工系列课程新体系的建设与创新
  3.1 电工系列课程现状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电工课程是面向全校为非电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非电专业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电路及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电工课程由电工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与电工电子技术,四门课程组成,该课程具有内容多、发展快、学时紧和要求高的特点是困扰任课教师的四大难题,2006年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电路理论”纳入电工系列课程并被列为校级精品课进行建设,在精品课的建设过程中任课教师设计编制了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增加了大量的实际应用例题,扩大了课堂教学信息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构建了BB网络平台,实现网上答疑批改作业,制作了电工系列校级精品课程网页,教学文件、课件教案和题库等教学资源全部上网。通过精品课的建设,电工系列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进,但是课程体系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如果能将电专业与非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必然会促进系列课程的发展;2.实践课程学时少课内完成的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项目少,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3.系列课程教学中先进应用性技术没能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
  3.2 保证基础联系实际体现先进构建电工系列课程新体系
  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环境,并不取决于学了多少专业知识,而是取决于是否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基础打好了他们就能够自己去学习、适应、乃至创新。处理好电子信息类专业与非电类专业基础课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打好基础的关键,将“电工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工学和电工电子技术)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以及与电工技术密切相关的PLC技术课程(可编程控制器、电器与PLC控制技术和PLC技术与应用)优化整合分为基础理论、实践教学、创新课程3个知识层面,每一个知识层面均包含电子信息类专业和非电类专业的课程,它们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共同发展,课程新体系如下表所示
  


  3.2.1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促进非电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
  基础是培养各方面能力的前提,只有基础扎实才能更好地联系实际,从而将先进技术应用于社会。虽然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与非电类专业基础课所涵盖的知识面基本相同,但是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知识的更新方面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相对于非电类专业基础课快且频繁,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纳入电工课程新体系中,能有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建设促进非电类专业基础课的建设和发展。
  3.2.2 面向非电专业开放实验室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在非电专业电工课程教学中,实验课完成的实验项目多为验证理论课的定理定律等结论性知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尤其在近年来电工课程引入PLC技术及应用,由于没有多余实验课安排PLC实验项目,对于实践性很强的PLC新技术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面向非电专业开放实验室是解决以上难题的合理措施,实验室开放期间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情况填写实验计划,实验项目的选择可以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的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也可以是课设的内容,在理论课教师与实验室教师共同辅导下完成实验计划,这样既能有效利用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资源又能解决实验学时少和实践创新能力要求高之间的矛盾,培养训练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2.3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带动非电类专业先进技术的应用
  PLC技术作为先进的应用技术列为《电工学》(秦曽煌主编)讲授内容为松下电工FP1系列PLC,将《电器与PLC控制技术》、《PLC技术与应用》和《可编程控制器》做为创新课程列入电工系列课程新体系中,创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市场经济对PLC人才的需求和PLC产品应用情况选定的,必然能促进非电专业对PLC技术的应用,对技能型人才和开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意义。
  
  4 结语
  通过电工系列课程新体系的建设与创新,以电专业促进非电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使理论联系实际向纵深方向发展,先进技术的应用更能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童诗白.读“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后的联想第23卷第5期电气电子教学学报Vol.23No.5,2001年10月.
  [2] 管致中.关于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改革课题组研究与实践情况的介绍电气电子教学学报Vol.22No.4 2000年11月.
  [3] 高艳萍.《电器与PLC控制技术》课程建设的研究,高校教育研究,2008年9月.
  3.3.3三级实践
  三级实践主要是指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电子商务专业课外创新实践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电子商务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政府、企业等电子商务的应用进行实践与分析研究,通过实践进行必要的调查,积极提出改进与创新政府电子政务行为、企业电子商务及大型调查活动的建议,或是在实践过程中能发现就业(创业)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强化实际工作的知识技能训练,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鉴于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推荐此部分实践以专业培养计划建议,学生自主选择的形式进行,这样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因材施教。对于财经类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可以推荐数学建模大赛、电子商务师大赛、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发表学术论文、电子商务网站创业大赛、发明创造等。
  3.3.3四级实践
  四级实践主要是帮助学生拓展实践空间,为理论与实践、实践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并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还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科研和实际中,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缩短了毕业后在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直接为社会服务,使办学更有活力,促进具有“信敏廉毅”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此部分的推荐为不少于48课时的课程设置,可以采取团队实践实习,也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实习。
  
  4 分级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总结
  
  本文对财经大学背景下的分级式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在理论上,应用课程体系优化分析模型检验[5],效果为良好;其次,在实践应用上,本体系在江西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系在2006级学生中应用实施,在实践应用中通过近两年的培养效果,教师、学生、家长的反馈良好,表现为三点:(1)本系统的教学内容层次清晰、目标明确,层层推进;(2)本系统拓宽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渠道,有利于在保持财经大学背景的特色下,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各系统的实践能力;(3)本系统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和商务需求并举的复合性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预留了空间,发挥了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当然在本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也表明系统对于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还存在教学效果的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不够完善等缺点,这也是本系统下一步研究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傲霜,吕秀红.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及课程体系研究. 黑龙江教育,2004(6):44-46.
  [2] 李红.电子商务人才的定位与培养.理论探索,2004(2):69-71.
  [3] 李琪,张仙锋.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算机教育,2004(1):31-33.
  [4] 刘平清,秦刚.以“3T”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重庆科技学院学院(社会科学版),2007,(3):167-168.
  [5] 许传海.课程体系优化分析模型,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16(2):80-83.
  * 作者简介:黎新伍,1973,男,博士,副教授,江西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系主任,流通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科研工作,已发表论文30多篇,现主持省级重点课题2项。
  *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XJG-O7-4-29)
其他文献
小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而语文正是该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主要课程之一。正确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拓宽学生小学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由此可见准确分析小学语文教什么?不教什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就从四个角度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不教什么?  一、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关系  一般情况,小学生年龄处于6岁至12岁,在该成长阶段的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相对较差、辨别
期刊
期刊
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资信的发展,形成的“微文化”已经跃进时代的前列,正在对大众、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领域的变革在不断更新吸纳新生事物,受“微文化”的影响,产生了新的教学形态——微课,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微课使教育教学进入了另一层次的革新,它不单冲击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帮助。它是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推动下,给予教育更大扩展空间,将优质教学资源以一种新的载体开展的教
期刊
为了打造有效课堂和培训教师,安仁县每年举行一届“德清杯”百课大赛活动。因为是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设立的“德清教育基金”每年捐款7万元予以奖励,所以称“德清杯”百课大赛。本届决赛中,有两节语文课,一节是《孙权劝学》、一节是《斑羚飞渡》。上完课后,我针对这两节课作了一个点评,提出了语文有效课堂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的观点。  一、处理好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的关系  先教后学是传统的课堂模式,深受上世纪苏联教育家
期刊
2002年以来,自治区教育厅每年组织6个专家组,分别对南宁市教科所等89个教科所(教研室)进行了检查评估,共评出南宁市教科所等82个单位为“全区教科所(教研室)建设评估先进单位
不写作,会被看成不正常的孩子rn上世纪80年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诗人,每个人都写过诗.说一个夸张的话,如果我从楼上扔一块砖下去,砸到的第一个人是一个工人,第二个人一定是个诗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为幼儿进行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先对幼儿园主体活动环境进行概述,进而运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得出绥化市北林区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存在着主题活
在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大量减少。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一线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以及“绩效工资条”等形式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我想大多数高中教师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小学课堂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时,总有争先恐后的小手高高举起,可是年级越高,举手的人越少,到了高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已鲜有人应,满座都是低沉的脑袋,到底是从哪一件事情开始,哪一个瞬间开始,那个勇敢地、乐于展示自己
期刊
【摘要】结合学科特点与发展,在《传感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优化课程内容,利用研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传感技术 研讨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037-01      1 引言   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教
亲爱的师傅:rn你好!听说你最近心情不好,是因为师母走了.我和师弟们讨论了一下,缅怀了一下,一致觉得那是师母的损失.白龙马还提议给师傅另外物色一门亲事.我说不用了,师傅是